藥敏試驗結果分析

通過藥敏試驗並對抑菌環直徑進行測量,參照相關解釋標準對結果進行分析,從而得出藥敏試驗結論,這一過程被稱為藥敏試驗結果分析。藥敏試驗結果分析可明確受試菌株的抗藥性及敏感的藥物,可指導臨床調整治療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藥敏試驗結果分析
  • 臨床意義:可指導臨床調整治療方案
分析標準,結果分析,注意事項,

分析標準

藥敏試驗結果參照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協會(CLSI)發布的折點進行分析。折點:是最低抑菌濃度(MIC)或者抑菌圈直徑,是基於藥理學和用於體外臨床的豐富的數據,能夠對臨床結果進行可靠的預測。折點可將分菌株區分為敏感、劑量依賴性敏感、中介、非敏感及耐藥。這些折點的類別來源於微生物學特徵、藥物代謝動力學-藥物效應動力學參數及臨床數據。

結果分析

1.敏感
敏感(S)是指使用推薦劑量治療感染部位可達到的抗菌藥物濃度可抑制受試菌株。如不存在禁忌證,可使用該藥物推薦劑量進行受試菌株感染的治療。
當對感染部位使用推薦劑量時,具有MIC值等於或低于敏感折點或者抑菌圈直徑等於或高于敏感折點的菌株,通常可被抗微生物藥物所達到的濃度水平所抑制,產生可能的臨床療效。
2.中介
中介(I)是指抗菌藥物最低抑菌濃度(MIC)接近血液或組織中通常可達到的水平,但療效低于敏感菌株。中介即意味著該藥物在生理濃度較高的部位具有臨床效果,或可套用高於正常劑量的藥量進行治療。此分類亦可作為一個“緩衝區”,尤其是對於藥物毒性範圍窄的藥物,可避免微小的不受控制的因素導致較大的錯誤結果。
3.耐藥
耐藥(R)是指受試菌株不能被常規劑量的抗微生物藥達到的全身濃度抑制生長,導致臨床治療無效。證明MIC和(或)抑菌圈直徑在某些特殊的微生物耐藥機制範圍,在治療中表現為抗菌藥物對受試菌株感染治療的不可靠。
按照常規給藥方案,在藥物通常可達到的濃度水平時,菌株生長不能被抑制;或/和表明MIC值或抑菌圈直徑可能在一個產生了某種耐藥機制的範圍內,而且治療研究的數據顯示該藥物的臨床療效不可靠。
4.劑量依賴性敏感(SDD):指分離株的敏感性依賴於對患者的給藥方案,對於藥敏結果在SDD範圍內的分離株,為了使血藥濃度達到臨床療效,採用的給藥方案(較高劑量和/或增加給藥頻率)的藥物暴露應高於基於敏感折點的劑量。
5.非敏感
非敏感(NS)是指無耐藥菌株或耐藥菌株罕見。這一分類特指只有敏感解釋標準的分離菌株。當分離菌株MIC值高於或抑菌圈直徑小于敏感折點時,應報告非敏感。報告非敏感不等於分離菌株有某種耐藥機制,其野生型菌株可出現MIC值高于敏感折點但缺少耐藥機制的情況。對於報告非敏感的菌株應確定菌株和藥敏結果。

注意事項

1.不同類的菌株對同一藥物的敏感判斷標準可能不同。
2.部分藥敏結果需修正後報告,如葡萄球菌、淋病奈瑟菌等β-內醯胺酶陽性菌,即使測得對青黴素類藥物敏感亦應報告耐藥;耐甲氧西葡萄球菌應報告對所有β-內醯胺類藥物耐藥;耐慶大黴素的革蘭陽性球菌即使出現對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敏感也應報告耐藥。
3.當出現不可能結果時應查明原因並加以糾正,如銅綠假單胞菌對氨苄西林、頭孢唑啉或複方新諾明敏感;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對青黴素類敏感;腸桿菌科細菌對第一代喹諾酮類敏感而對環丙沙星耐藥等。
4.結果分析時由“或”字連線的一種抗菌藥物試驗可提示其他抗菌藥物效果,無“或”字連線則其實驗結果不可相互替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