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露

藏·露

《藏·露》是施宏哲所著的一本有關領導學的社科類讀物,全名為《藏·露 曾國藩的那套辦法》。全書圍繞怎樣成功而展開,闡述著作者對“曾國藩的那套辦法”的理解,和對成功的見解。

基本介紹

  • 書名:藏·露 曾國藩的那套辦法 
  • 作者:施宏哲
  • 類別:領導學
  • 定價:39元
  • 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 開本:16
書籍簡介,書籍目錄,書籍章節摘錄,

書籍簡介

書籍簡介:作者用一種全新的筆觸和角度,通過四個部分的內容,給我們深刻地解答了有關成功最關鍵的四個問題:
1、如何在機遇出現的時候把握住機遇,成就你的功業?
2、如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優秀到卓越地創建一支團隊或創立一個組織?
3、如何能夠在關係錯綜複雜、危機四伏的環境中遊刃有餘、青雲直上?
4、如何為人處世,才能在未發達前積蓄力量,在發達之後不招來禍患?
如果希望個人與團隊一起走向成功,贏得卓越的成就,那么,向曾國藩學習,絕對是一個上佳的選擇!曾國藩的為官之道與處世智慧是深入民心的。這本書建議大家,除了公務員應該多學一學曾國藩外,想成功創業的人、企業的領導者們和團隊的管理者們更應該多學習學習曾國藩。

書籍目錄

藏·露:曾國藩的那套辦法 第一部分
·序言
·這個男人了不得!
·創業當學曾國藩!
藏·露:曾國藩的那套辦法 第二部分
·大清出了個曾國藩
·機遇是很燙手的,要抓住得有足
·危機總能催生出卓越的領導者
·曾國藩是一頭獅子:領導力卓越
·曾國藩是一匹狼:深諳狼道
·大業靠志:想法決定活法,定位
藏·露:曾國藩的那套辦法 第三部分
·一切政治都是鄉土的
·好領導貴在有戰略頭腦
·好領導貴在立人達人
·如何讓人才樂意為你所用?
·成功選人的三大原則
·成功用人的關鍵
·優秀領導必備的三大素質
藏·露:曾國藩的那套辦法 第四部分
·“巨蟒轉世”的傳說
·十年京官,連升十級
·位極人臣,憂多喜少
·流血的仕途
·為官者都有一段心酸史
·官場就是戰場
·當官很精彩,當官也很無奈

書籍章節摘錄

《藏·露:曾國藩的那套辦法》之曾國藩是一匹狼:深諳狼道
如果說曾國藩是一頭獅子,那是因為他帶出了一支戰鬥力強大的隊伍;如果說曾國藩是一條狗,那是因為他對其主人滿清統治者忠心耿耿到了愚忠的地步。其實,曾國藩更是一匹狼,因為他深諳“狼道”!
“狼道”何來?自從英國動物學家紹·艾利斯發現“在狼的身上,有人類所需要的一切,在所有哺乳動物中,最有情感、最具韌性、最有成就者,莫過於狼”後,有些人便從狼身上總結出了一套適用於人的生存哲學,概稱為“狼道”。
狼道,本質上是狼或人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發展所需要的各種素質,比如堅韌、頑強、耐心、戰鬥、合作、分工、策略、溝通、危機意識、適應能力等等。幾年前,探討“狼道”的書汗牛充棟,但總結起來不外乎那么幾條。更為有趣的是,如果你有心把這些“狼道”跟曾國藩的生存哲學與處世智慧放在一起比較,將會驚奇地發現,曾國藩簡直就是一匹狼,因為他很懂得如何運用所謂的“狼道”。
由於後面還會詳細探討曾國藩的為人處世智慧,其中有不少和“狼道”智慧類似,因此,這裡只選取“狼道”之中的五條,試作解讀與探討。
狼道一:臥薪嘗膽原理:狼不會為了所謂的尊嚴,在自己弱小時攻擊比自己強大的東西。
解讀:若過早地將自己的底牌亮出去,往往容易在以後的交戰中招致失敗。羽翼未豐時,更不可四處張揚。
《易經》乾卦中的“潛龍在淵”亦告訴世人,君子要待時而動,要善於保存自己,切勿輕舉妄動。
案例:初創湘軍時,朝廷屢次下旨徵調,但曾國藩都婉拒,為什麼?早在初任京官時,曾國藩便深研《易經》,且對“潛龍在淵”很有心得。
初建湘軍時,他的湘軍,水陸兩軍加起來也就一萬來人。這時的湘軍,若去與太平天國的百萬之師相對抗,無異是以卵擊石。因此,為了保護自己的起家資本,曾國藩曾四次抗拒清廷聖旨。
在1853年,當曾國藩把練勇萬人的計畫告訴了愛將江忠源後,不懂深淺的江忠源馬上向清廷合盤奏出。結果,船炮未齊、兵馬尚弱的曾國藩,很快就招來了鹹豐皇帝的一連串徵調諭旨。
第一次是1853年,太平軍攻打到蘄、黃一帶,武漢危急,於是清廷接連下令,讓曾國藩率炮船增援湖北,但曾氏沒去。
第二次是同年12月,太平軍大將胡以晃進攻廬州,清廷令曾國藩督帶船炮兵勇火速開赴安徽救援,抗旨。
第三次是1854年2月,太平軍襲破清軍黃州大營,清廷再次催促曾國藩赴援武漢,曾拒絕前往。
第四次,是眼睜睜看著老師吳文鎔被擊敗而沒馳援。
為何曾國藩會屢屢按兵不動呢?原因是,他深知太平軍兵多將廣,訓練有素,絕非一般農民起義隊伍可比,沒有一支勁旅是不能貿然去碰的。況且與太平軍爭雄首先是在水上而不在陸上,沒有一支得力的炮船和熟練的水勇,是無法與擁有千船百舸的太平軍相抗衡的,甚至連兵力調動和糧餉供應都會發生困難。所以他下定決心:船要精工良木,堅固耐用;炮要不惜重金,全購洋炮。船炮不齊,決不出征。
對於自己臥薪嘗膽、潛龍在淵的苦心,曾國藩在給朋友的信中曾這樣訴說:“劍戟不利不可以斷割,毛羽不豐不可以高飛。”
狼道二:自知之明原理:狼也很想當獸王,但狼知道自己是狼,不是老虎。
解讀:自知之明,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的意思。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正確地對待他人,從而立足於社會,建功立業。故古人提倡:人貴有自知之明。
案例:曾國藩沒有造反,反而裁軍,為什麼?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十六日,曾國荃率湘軍挖掘地道,轟開天京城,一場與太平天國曆時十餘年的戰爭宣告結束。
二十四日,曾國藩被賞加太子太保銜,賜封一等侯爵;二十九日,曾國荃賞加太子少保銜,賜一等伯爵。七月,曾國藩下令將活捉的洪仁達、洪仁發、李秀成就地正法,並奏請裁撤江寧城內外的湘軍22000餘名。
太平天國運動使中華大地的六百餘座城市陷入到了戰爭的漩渦,讓當時的清朝政權幾乎達到了滅亡的邊緣。對於清政府來說,毫無疑問,這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誰消滅了太平天國,誰就是立了開國以來的第一功勞。當這個功勞被曾氏兄弟拿下了後,清政府理應給予他們最高的獎賞。然而,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清政府歷來對漢人警惕有加,一直在自我提醒著,不能授予漢人很高的軍權,以防危及自己的統治。滅了太平天國後,曾氏兄弟的勢力掌控了大半箇中國,於是傳言四起,說曾國荃正想勸其兄長曾國藩,要趁著湘軍氣勢正雄,揮師北上,推翻滿清,自己去弄個皇帝噹噹。湘軍將士更是蠢蠢欲動。
從客觀上看,即使曾國荃真的給兄長曾國藩來一個黃袍加身,亦事出有因。原來,當初皇上曾許過諾,誰打下了太平天國的都城,就封誰為王。可是,當曾國荃帶著來自湖南家鄉的弟兄們出生入死,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煎熬,以血肉之軀相搏,最終終於拼下這天下第一功後,朝廷卻並沒有完全兌現承諾,僅僅是封了他一個伯爵。因此,性格非常激烈耿直的曾國荃難免會有情緒。
但更令他想不通的是,曾國藩上奏要裁撤掉湘軍。幸而,曾國藩想得通。他在寫給曾國荃的一首詩“九載艱難下百城,漫天箕口復縱橫。今朝一酌黃花酒,始與阿連慶更生”中很明白地說了:老弟啊,你辛苦了,我也知道你不容易啊!1856年-1864年這九年來,你確實是勞苦功高,可是,這漫天謠言你知道嗎?這黃袍加身的事可不是我們兄弟能玩得了的啊,不要去想那么多,去休息一下吧,對了,你的生日就要到了,我們倆兄弟好好地去慶祝一下!
曾國藩的想法是對的。湘軍在打下天京後,就不再是什麼威武之師了,因為一直以來,這些將士跟著曾氏兄弟拼死拼活,其實也就是想著升官發財。如今,他們能有的都有了,比如官職、財富;不能有的也有了,比如驕奢淫逸、飛揚跋扈。若是讓他們繼續存在,就只能像綠營兵一樣給老百姓添亂。一向以來,曾國藩都是以理學家自居的。他崇尚道德教化,如果真的放縱弟弟去演習“陳橋驛兵變”的往事,這等於是自己背叛自己,那么他所標榜的一切都將不攻自破。
熟悉歷史的他非常明白,歷史上那些手握重權而不知自省的人,到頭來是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他是以衛“道”而建立起這支軍隊的,如果他自己首先叛“道”,那么他身邊這一大批一直尊崇他為榜樣的文人士子幕僚,也許不用等到朝廷有什麼動作,就會上演太平天國天京內亂自相爭鬥的一幕了。
憑曾國藩的睿智,這些他都能考慮得到。為避免功高震主和曾國荃鬧出什麼事來,他在奏請裁撤湘軍後,馬上又上奏,稱曾國荃病勢日增,需要開缺回籍調理。兩個月後,曾國荃離開江寧,回到了湘鄉荷葉塘他的老家。
再接下來,曾國藩開始裁撤厘金局,停收因戰爭而不得不收的苛捐雜稅。然後,又恢復江南貢院,開科取士。曾國藩沒有忘記,他是一個儒家信徒,這些讀書人已經十多年沒有機會參加科舉考試了,他們的前程都因為戰爭而阻滯,這些事似乎都不能再拖了。做完這一切,朝廷的猜忌、天下百姓的悠悠之口,幾近消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