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家溝村

藍家溝村位於即墨城東5華里處,據有關記載,宋朝末期,藍姓人家,由雲南“昌陽”舁山人遷居本地,因當時建房坐落處在藍家營西南方,東南西北四處各有一條水溝,故取名藍家溝村,東臨張家煙霞村,南臨泉頭村,西臨十畝地村,北臨宅子頭村,現隸屬經濟開發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藍家溝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山東
  • 地理位置:即墨城東5華里處
  • 面積:38.5 公頃
  • 人口數量:977人(2003年)
  • 企業類型:汽修、鑄造、五金、製衣
政區人口,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社會福利,地圖信息,

政區人口

村域全村轄區總面積38.5公頃,現大都為居民、工業、房地產開發用地及被國家徵用土地,其中工業園用地13.2公頃,居民用地9.3公頃,公路用地7公頃,園區用地9公頃。村現有汽修、鑄造、五金製品、繡品、製衣等多家企業。
2003年,全村共有常住居民283戶,總人口977人。有藍、李、邴、於、楊、金、胡、王、姜、劉、房、韓、丁、馬、逄、董、張、尹、時、廉20個姓氏。均為漢族。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方面,1950年實行土地改革,該村有耕地486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等,畝產80公斤,農業收入0.6萬元,畜牧飼養收入0.2萬元。1956年8月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全村農戶全部入社,合作化促進了生產力發展,糧食畝產增加到180公斤。1960年,因自然災害,產量下降。1969年,農業生產已走上正規化道路,糧食畝產達290公斤。1971年冬開始修建大平塘,到1974年春,大平塘勝利完工,可澆灌農田150畝。1975年村購進第一部195型12馬力拖拉機。1976-1980年先後建成大口機井4眼,修灌溉渠道4條,可有效澆灌農田280畝。1975-1978年先後購進拖拉機5台,抽水機3台,農業生產總動力達180馬力,基本實現了農業生產機械化,糧食畝產達400公斤,集體固定資產從1956年的3.8萬元,增加到36萬元。1982年實施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1989年開始,先後被國家徵用土地180畝,居民建房用地91.5畝,建工業園區占地140畝,省市村級路占地73畝,綠化占地16畝,隨著耕地面積的不斷減少,第一產業逐漸萎縮,到1999年已基本沒有農業用地,村民主要從事二、三產業。
第二產業方面,1964年,村成立第一個集體企業——鐵業組,共有職工30人,年純收入2萬元。1973年村投資9000元,建廠房300平方米,投資26萬元上設備,將鐵業組遷往新址,同時更名為藍家溝村錨鏈廠,職工增加到48人,年純收入達40萬元。到1982年,將錨鏈廠承包給藍義祥,按利潤的40%上交村委。
改革開放後,該村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自1992年開始,引進青島藝華繡品、青島贏乾宇鑄造機械、華麗彩印、青島亨通汽修、孝賢製衣、金鴻源燈具、納多利皮革製品、青島松岙五金製品、青島東超五金製品、益健索具等10個企業。
第三產業方面,1964年該村陸續辦起了豆腐坊、磨坊、鐵業加工、小手工業,但發展緩慢。1982年後,村民各自辦起了加工鐵椅子、鐵鏈子、豆腐坊等個體小副業,經濟收入有了明顯提高。到1986年隨著市場發展需求,第三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主要有服裝經營業戶13戶,從業人員28人,戶均收入3萬元;針織經營業戶21戶,從業人員56人,戶均收入1.5萬元;小百貨經營戶38戶,從業人員70人,戶均收入1.3萬元;運輸經營業戶30戶,從業人員30人,戶均收入2-3萬元。2001年,該村南北中心大街設立夜市,家庭婦女抓住良機,做起了夜市生意,現有夜市經營業戶46戶,從業人員76人。由於該村地處城區,交通便利,客運量日日增加,村民瞄準客運這一行業,全村擁有各種機動車82輛,大大增加了村民的經濟收入。到2003年全村共有經營業戶180餘戶,從業人員360餘人,戶均收入在2萬元以上,商業、運輸業已成為該村的一個主要經濟成長點。2003年村集體總收入達5970萬元。

社會事業

文化教育方面,1949年前,該村民眾文化落後,大部分適齡兒童不能入學,青壯年文盲占青壯年數的60%。新中國成立後,辦學條件逐步改善,1973年建起了第一所國小,有教室6間。1976年,根據適齡兒童入學情況,投資5000元又擴建教室20間,設5個級部。同年,全村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基本實現了九年制義務教育。1987年,該村由藍家溝、東障、十畝地、泉頭、宅子頭5個村投資建成城東國小。1988年初開始,適齡兒童全部轉入城東國小就讀。
醫療衛生方面,1949年,全村沒有一處診所,村民有病沒錢治,有病無處治的現象非常普遍。1950年,人民政府開始免費為村民預防接種各種疫苗,有效的控制了傳染病的流行。自1969年開始村辦起了醫療室,村民醫療保健水平得到了提高。到1979年,有醫護人員2名,醫療設施和醫療水平基本達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使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診,提高了醫療保健水平。
人民生活方面,1949年前,村民人均占有糧食70公斤,大多數村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人均收入不足40元。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6年,全村人均口糧180公斤,人均收入50元。1978年,人均糧食400公斤,人均收入200元。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民生活迅速提高。2003年,人均收入4945元,戶均收入2萬元以上。1949年村民住房多為土牆草屋結構,人均住房面積7平方米,到1979年村民住房多為磚混結構,人均住房面積10平方米。2001年,村民住房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全村人均住房面積36平方米。到2002年,全村擁有機動車82輛,彩電210台,程控電話190部,電話普及率達80%以上。
村莊建設方面,1949年,村內街道破爛不堪,村莊建設沒有合理規劃。1992年硬化了進村路,隨著村莊集體經濟實力增強,1995-2002年先後投資120萬元,修建改造5條街道,硬化道路2萬平方米,砌建污水溝300米。投資20萬元,為村民安裝了自來水和有線電視。投資60萬元修建河壩。投資12萬元安裝了新變壓器,整修配電室。全村實現了綠化、亮化、硬化、美化和水通、路通、訊通,村莊環境整潔優美,村民安居樂業。

社會福利

1992年,村集體開始出資9萬元為村民交納“三提五統”費,從1993年開始對60歲以上的村民發放現金及日用品。從1995年開始每年集體出資1萬元為獨生子女交納保險金,直到14周歲。定期為老年人和育齡婦女進行免費健康查體。每年出資15萬元為村民發放麵粉、大米、油等物品。

地圖信息

地址:青島市即墨區嶗山一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