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島港碼頭

薛家島港始建於1933年。當時為頂寬3米、長200多米的堆石碼頭。其後又維修過一次,在堤頭處安置一混凝土沉箱,可靠一般民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薛家島港碼頭
  • 始建於:始建於1933年。
  • 由於:由於泥灘軟基, 沉陷嚴重
  • 1980年:改造了客運站,擴大了堆場
由於泥灘軟基, 沉陷嚴重,前端最大下沉量達2.8米。小汛低潮堤頭即被海水淹沒,護坡塌陷損壞也相當嚴重;碼頭前水域有泥沙淤積,大汛低潮時後腳裸露,形成低潮時水淺船舶不能停靠,中潮時因碼頭損壞船舶不敢靠泊的局面。旅客及貨物進出港需由民船轉運,給港口運輸帶來諸多不便。 另外,岸壁前端靠船段僅9米,不夠一艘縱向客輪停靠,且東北向風浪掩護條件較差,每當5~6級東北風時,港內便不能作業。鑒於上述情況,迫切需要對舊碼頭進行改造疏浚, 使客輪能直接停靠,並給200噸貨輪提供趕潮停泊作業的條件。 碼頭擴建工程從設計到施工均由山東省海運局築港工程隊承擔,概算投資14.2萬元。整個碼頭施工分三大部分:一主體碼頭為帶卸荷板的方塊重力式結構,長20米,頂標高+5.2米,底標高-2米。因潮差較大,岸壁上砌築條石台階以方便旅客上下。卸荷板厚90厘米,懸壁1.1米,上部為高2.5米的漿砌塊石胸牆,胸牆上壓30厘米厚帽石,下部為2層高度均為1.75米的方塊。基礎採取換沙處理,上拋頂寬49米、高1米的塊石基床。 牆後為15~100公斤的拋石稜體,在回填沙料與稜體間作為反濾層。碼頭東側為半直立式岸壁,標高+1.5米以下為拋石護坡,塊石重100~200公斤,+1.5米以上為直立式漿砌塊石胸牆。二港池航道在碼頭南側。港池長60米,寬40米;航道寬20米,長65米,過渡段長35米。三引堤由3米加寬至5米,全長223.5米(包括原9米砌石部分),堤頭靠船端擴大。引堤加寬採用塊石結構。外部為100~200公斤大塊石乾砌護坡。此外,還對原碼頭進行整修加固。為便於停靠民船,頂標高為+3.6米,通向引堤過渡段寬3米,坡度1∶10,新舊碼頭銜處頂標高+5.25米。工程自1967年3月11日正式開工,同年7月18日完工, 竣工結算12.73萬元。1970年10月至1971年4月又對該碼頭進行擴建,碼頭岸線增60餘米,竣工造價為9.52萬元。1980年前後又對該港進行擴建,改造了客運站,擴大了堆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