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和

蕭和

蕭和,1948年11月生於山東青島,祖籍江蘇揚州,現居南京市。自幼師從著名畫家亞明,擅長中國人物畫兼擅肖像。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多種畫展,曾在香港台灣南京等地舉辦個人畫展。作品在國內外眾多畫冊、刊物發表,並為國內外眾多博物館及美術館收藏,出版有《蕭平、蕭和兄弟人物畫選》《中國人物畫傳統技法解析》《蕭和畫集》《世紀畫壇菁英——蕭和》等專著。曾獲文化部頒發的《文華獎》並受到江蘇省人民政府嘉獎。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等做過專題採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蕭和
  • 出生地:山東青島
  • 出生日期:1948年11月
  • 職業:美術師
  • 主要成就:《文華獎》
    中央電視台等做過專題採訪
社會職務,藝術成就,代表作品,專家點評,

社會職務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書畫分會理事
江蘇省藝術類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藝術委員會委員

藝術成就

1964年 師從著名畫家亞明先生學習中國畫。
1973年 作品《成長》參加江蘇省美展。
1974年 作品《柳下跖》參加江蘇省美展。
1979年 發表連環畫作品《金田起義》(江蘇省人民出版社
1980年 與傅小石蕭平吳毅張道一馮健親王孟奇黃惇朱新建、等人舉辦南京首次非官方性質的未名畫展,在南京、武漢等地展出。
1982年 作品《鏟盡崎嶇大道平》為宜興徐悲鴻紀念館收藏。
1983年 發表連環畫作品《扁鵲》(江蘇省人民出版社)。
1984年 作品《聊齋世界》參加《江蘇省青年書畫展》。
作品《黃公望造像》為常熟黃公望紀念館收藏。
1985年 作品《瞿秋白像》為瞿秋白紀念館收藏。
1986年 作品《非攻》參加《紀念國際和平年畫展》在南京、奧地利、波蘭等地展出。
1987年 作品《虎門硝煙》參加《京杭大運河書畫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1990年 作品《鄭板橋》參加香港聯齋舉辦的《五眼三亭·現代中國水墨人物畫展》。
1991年 香港《收藏家》舉辦《蕭和人物畫作品展》。
參加香港東方畫院舉辦的《現代中國水墨畫新作展·1》。
參加香港東方畫院舉辦《現代中國水墨畫新作展·2》。
其作品《揚州八怪》為收香港藏家張仲憲購得後捐贈予蘇州市博物館藏。
參加日本大阪舉辦的《中國南京名家展》。
作品《陸羽煮茶》《貴妃醉酒》被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收藏。
1997年 作品《觀滄海》收錄入《江蘇省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 (江蘇省人民出版社)。
美術報》專欄介紹《蕭和·其人其畫》。
1999年 作品《青花》收錄入《當代中華墨粹》(河北美術出版社)。
作品《朱德》、《羅榮桓》、《史湘雲》、《薛寶釵》分別被收錄入國家郵政局發行的99年有獎明信片《十大元帥》、《金陵十二釵》。
2000年 與蕭平合作出版專著《傳統人物畫技法解析》(江蘇省美術出版社)。
作品《秋池》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79周年書畫展》,獲一等獎(江蘇省文化廳,美術館舉辦)。
作品《春香傳》《天女散花》收錄入《中國近現代繪畫精品選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品《水月觀音》參展並收錄入《南北方中國畫大展·2》 (古吳軒出版社)。
文化部頒發的《文華獎》(個人獎),並獲江蘇省政府嘉獎。
2001年 作品《青花》參展收錄入《南北方中國畫大展》(江蘇美術出版社)。
2003年 作品《林散之詩意》參展並收錄入《畫說金陵》(南京出版社)。
2004年 作品《粉彩》收錄入《繪苑菁華—中國畫名家作品選集》 (人民美術出版社)。
作品《青花》收錄入《中國當代優秀畫家繪畫選集之二》(長城出版社)。
2005年 作品《人物鏡片》2幅收錄入《中國當代優秀畫家繪畫選集之三》 (長城出版社)。
作品《扇面畫人物畫》8幅收錄入《中國當代優秀畫家繪畫選集之四》 (長城出版社)。
2006年《人民日報》市場版2月10日通欄介紹《藝苑才子—蕭和》。
在江蘇愛濤美術館舉辦《一蓑煙雨任平生—蕭和水墨畫展》。
作品《洗象圖》收錄入《中國當代優秀畫家繪畫選集之五》 (長城出版社)。
作品《佛教人物》8幀收錄入《中國當代優秀畫家繪畫選集之六》 (廣東教育出版社)。
出版畫集《世紀畫壇菁英—蕭和》(灕江出版社)。
2007年《文藝報》通欄介紹《畫合書卷氣—金陵此一家》。
2008年《中國藝術報》通欄介紹《清潤明麗,溫文雅致—蕭和》。
人物作品10幅收錄入《中國畫家迎奧運作品集》(人民美術出版社)。
《書畫》頻道播出訪談節目《畫家說畫—蕭和》。
作品《米顛拜石》收錄入《2008中國當代國畫精品》(天津人美)。
南京博物院舉辦《六朝風骨—蕭和、徐建明、李路平書畫展》。
應邀為無錫靈山梵宮作《飛天圖
2009年 作品10幅收錄入《江蘇當代人物畫名家精品選》(安徽人民美術出版社)。
參加江蘇省美協理論委員會與南京報業集團聯合舉辦的《江蘇省學者書畫家十人提名展》。
人物作品18幅收錄入《國畫精粹—迎世博當代名家精品集》(上海人美)。
北京郵政管理局出版明信片《中國當代書畫名家·蕭和專輯》。
台灣《聯合報》在台北市亞洲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金陵雅韻:蕭平、楊遠威、蕭和國畫品賞會》。
人物作品12幅收錄入《當代中國畫作品精品選—人物卷》 (西泠印社出版社)。
人物作品9幅收錄入《中國美術名家精品集》(中國文聯出版社)。
2010年 錄製中央教育電視台專訪節目
8月入駐紫峰大廈蕭和藝術工作室
9月為南京祿口機場貴賓廳作大幅歷史作品《東山弈局》。
10月新華日報“名家專訪特別報導”專版介紹《情系鐘山》。
12月馬鴻增等九位江蘇美術理論家在蕭和工作室對蕭和藝術作品進行研討,《南京晨報》對此進行專欄報導。
2011年 參加博愛之都赴台文化交流代表團,參加由台灣中國藝術協會、台灣中華國際經貿文化協會主辦的“慶祝辛亥革命百周年—兩岸書畫名家精品展”參展作品《情系鐘山》。
2011年6月10日,《世界論壇報》書畫名家專欄發表《博愛之藝 情系鐘山》—讀傳統人物畫大家蕭和的中國人物畫藝術。
11月在南京諸子藝術館舉辦《丹青雙傑》——蕭平、蕭和兄弟書畫展。
2012年 《童戲圖》系列作品在《金陵瞭望》雜誌連載
南京晨報》—晨穿千年名家專訪特別報導蕭和藝術作品。
參加文聯藝術家走基層惠民活動暨寧、錫、澄三地書畫家邀請展
2012年9月應邀參加陳雲林帶隊海協會組織的大陸書畫家代表團訪台交流。
2013年1月應邀參加南京大學EMAB講座,為各界企業家講解中國傳統繪畫。
2013年3月18日,在中國工商銀行中山東路一號財富中心舉辦蕭和書畫藝術展。畫展以民國題材為主。

代表作品

青花系列
童戲圖系列
佛道系列
新疆系列
仕女圖系列

專家點評

高雲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全國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
觀蕭和先生近作有感
昨天,一位媒體的朋友來訪,帶來蕭和先生近期的一組畫,說準備出版,要我寫幾句觀後感.
這是一組描繪古代孩童玩耍的作品,畫得講究而精緻,總計13幅。當畫面緩緩展開時,一股清新之氣撲面而來,其精準的造型,洗鍊的線條,素雅的色調,加上活潑潑的動態,一掃那種畫到古人就容易生出的概念化的、陳式化的陳舊氣息,可謂“賦彩制形,皆創新意。”著實讓我眼睛一亮,隨即便想到《古畫品錄》中評價顧愷之的句子:“格體精微,筆無妄下”。我以為,這八個字,是很難做到的,因而也是極高的褒獎。
比較山水畫和花鳥畫,《論畫》稱:“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台榭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人物畫之難,難在格體精微——清新精到,難在筆無妄下——筆筆入理,難在遷想妙得——氣韻生動。畫人物,太拘泥於形似,則會失之神韻;不注重形似,則氣韻神似又無立足之本。做到形神兼備,窮理盡性,還能筆精墨妙,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此,蕭和先生的這組畫,才使我眼睛一亮。深為先生高興。
我一向認定人品決定畫品。人品並非指人的好壞,而是指人的品位和格調的高低。人雅,畫則雅;人俗,畫則俗;人拘謹,畫則刻板;人灑脫,畫則飄逸;人率真,畫則自然,人淡泊,畫則高遠。李苦禪由是說:“人,必先有人格,爾後才有畫格;人無品格,下筆無方。”
我與蕭和先生相識已久,給我的印象,他是一位頗具古代才子風範的畫家。他溫文爾雅,但酒後的一時豪情快語,卻也盡顯瀟灑倜儻;他低調謙和,但遇到不搭調的庸人俗事,又會不留情面的拒人千里之外。“畫如其人”,因此蕭和先生的畫,在雅致中有著一份灑脫,溫和中透出一種風骨,雖隨意率性卻又不失法度。
中國人物畫,歷來重政教與禮教,講究的是見賢思齊,崇德揚善。而這一次蕭和先生則另闢蹊徑,選擇描繪了一組古時小孩子們玩遊戲的場景。這種獨特的視角和選材,顯現出蕭和先生未泯的童心,以及對單純、善良、真摯的嚮往,他筆下優美純淨的畫面,則更為直白的展現了他對這種嚮往的真情追逐。這份真情,同樣深深觸動了每一位觀者的心弦,勾起了對兒時的回憶。當我看到古時小孩玩的遊戲竟與我們小時候玩的幾乎一模一樣時,我想,這些既能益智增智,健身強體;又能增進友誼,培養合作的兒戲,何嘗不是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優秀傳統之一呢,因此,蕭和先生的畫,雖然取材不大,又何嘗不在起著回歸人本,重拾童真,修養性靈的大作用呢。
一組篇幅不大、選材也不算大的作品,能給觀者如此多的心得,可見蕭和先生學養與功力的了得。
馬鴻增江蘇省美術館研究員、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
在當代中國畫創作取向多元的態勢下,品位純正、功力深湛的人物畫作品,並不多見。近日觀摩金陵蕭和的數十幅作品,卻有眼睛為之一亮之感。我以為,蕭和可以算得上是一位當今傳統型人物畫家中的高手。
蕭和的藝術道路,是從臨習古代名畫入手,沿著:“師傳統—師造化—得心源”的方式走過來的。他對傳統人物畫的鑽研,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是很可觀的。上自顧愷之、吳道子周文矩李公麟梁楷趙孟頫,下至唐伯虎、陳老蓮、曾鯨、任謂長、任伯年,他都下過功夫。由於築基牢、悟性高,促成他不僅掌握了淳熟的筆墨技法語彙,特別是線條運用之妙,而且悟得了以形寫神氣韻生動等內在精神性的表現要領。這些為他進入創作思考藝術語言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或者可說:“活學活用”,或者可說“左右逢源”。
蕭和人物畫創作品味純正,清潤明麗,溫文雅致,洋溢著風流瀟灑的文人氣息。這是為作品內容的文化性和藝術語言的精到性所共同構成的。
《青花》系列更是獨具風神。青花瓷乃是中國文化中代表性的奇葩,蕭和以青花瓷器作為畫面主要構成元素,通過瓷器與情態典雅素潔的仕女人物組合變化,充分展現出滲透著中國文化精神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操,散發著濃郁的東方韻味。畫面瓷件珍品白地青花,晶瑩剔透,雅無做痕;畫家又巧妙地將青花紋飾適度擴展到人物衣著及其他器物,人與景融為一體,成為青、白、黑三色交相輝映的清平境界,將傳統文化都是和諧之美發揮極致,如雨後天青,清新高雅,沁人心肺。
以《青花》系列為主要標誌的蕭和人物畫創作,在傳統基礎上構建出新穎獨特的藝術形態,可視為中國傳統型人物畫的一種當下形態內涵豐富深刻,值得關注,值得發揚。
左莊偉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江蘇省美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如今中國畫壇真正進入百花齊放的新時代,由於繪畫的理念不同,審美理想有異,畫家所選擇的題材和藝術語言多樣。金陵著名人物畫家蕭和所選擇的是古典題材和傳統表現手法,追求典雅、意趣和完美,在人物畫界獨樹一幟為世人矚目、專家關注、研究和讚揚。
有著傳統文化教養的蕭和從傳統人事中發現美的人物事件和美的情節,運用美的筆墨語言,書寫蘊含典雅、意趣和美的藝術形象,內中飽涵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現代意義。
蕭和的人物畫中心主旨是表現一個“美”字。
蕭和的畫是美的。他除了選擇美善的題材情節,最重要的是運用美的藝術語言造型美的藝術形象,蕭和所運用的藝術語言主要是傳統典範線描。他曾專門剖析研究歷代名家極富特質的線描技法,他能依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線描,表現不同的對象質感、量感、空間感和美感。不管他使用何種畫法,都是以創造美的藝術形象營造美麗的畫面意境為最高法則。
蕭和不僅是位人物畫高手而且是位優秀的山水花鳥畫家,他經常將自己的人物置於山水花鳥間,體現出他綜合的繪畫素養,我們可以從他創作的《山鬼》和《西園雅集》等圖中見得。
他在家庭父兄書畫影響下又師從名家亞明,通過刻苦自學成為最體現民族繪畫本質的、傳統人物畫大家。
有必要進一步闡明的是,蕭和作品所被披露的審美格局是,與擇提緊扣,形式美的表現大致著落在婉麗、平和的範式上。其筆墨丹青,工、寫兼擅,而以工為主;作品的總體,人物占了一個打的份額,與人物配合的山水、花卉等等背襯環境,也往往被作者一絲不苟地附麗上去,成功者與人物庶幾珠聯璧合,發揮著烘雲托月的作用,藝術通感明顯。蕭和人物畫所呈現的精美、平和的審美特色,根植於作者的素養、經歷、藝術情趣、價值取向。他有那么一種酷愛繪畫卻又不事張揚的傳統文人個性,力抦浮躁,不費時間、精力去應酬、炒作,而集注身心於藝術的操練上。
黃鴻儀江蘇省國畫院理論研究室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館特聘研究員
蕭和的人物畫作品具有幾個特點:
1、人物畫的宗旨是對生命的禮讚、對生命以詩意的詮釋。蕭和筆下的《九歌山鬼詩意》選擇戰國楚人屈原《楚辭.九歌》中祭祀山神之歌《山鬼》為題材,採用長卷構圖“山形步步移,面面看”的觀察方法與散點透視布局,精細入微地刻畫一位美麗妙齡女神——山鬼,自由自在地遨遊在樹木蓊鬱,花草葳蕤,鳥獸騰躍充滿勃勃生機的山野中,她觀滄海、望飛雲、攀高木、翟清波……這鮮活的生靈,在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中呈現出生命無窮活力。
2、蕭和筆下人物畫堅持中國畫以“線”立形塑造人物形象形式。蕭和接受亞明教導,堅持走以線立形傳統繪畫造型之路,苦練以“寫”為中心的線描基本功,通過對被描繪者觀察、感受、歸納後落筆,以最適合表現對象的線條來塑造藝術形象,既描繪對象獨特形象、表情與內心世界,也寫出畫家的獨自感受與情感。他從亞明老師處學到以意用筆、不為筆役及認識到“骨法用筆”的重要性,筆因意線而成象,力圖做到“動而不野、老而不枯、松而不散、活而不滑、圓而不板、厚而不濁。”觀蕭和人物畫作品中線條形準確、形象俊美、筆意重而不滯、動而不浮、秀潤流暢、精微婉麗,講究“線”的呼應、顧盼、韻趣、律動,這種線條成為其畫作中不可欠缺的審美因素。他堅持用高質量線條塑造人物形象,對中國畫“用筆千古不易”,優秀傳統的繼承與發揚的成果給畫界許多同道帶來學術意義的啟示。
3、蕭和的人物畫雅俗共賞。他筆下人物形象生動鮮活、線條準確流暢、色彩清雅和諧、布局巧妙豐滿、意境雋永深長。
樊波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導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
蕭和的人物畫已然形成了較為穩定的風格面貌和審美格調。具體看來,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型系列:一是,青花人物類型和系列。這一類作品,人物造型秀美,體態優雅,人物配景器具以古案青花瓶作襯映,人物服飾也以青花符號為主,整個畫面素淨典雅,簡潔明麗,形成了一種嫵媚而超俗的格調。這一類作品在畫法淵源上,主要吸收了清人禹之鼎任伯年的手法,然作者經過創化、融合,以其洗鍊而婉轉的筆調顯示出一種個人特有的風致。二是,佛教和歷史人物類型系列。據畫家相告,他對佛教義理合藝術的探研頗有心得,而歷史故實又使他對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有著一種深刻的認同感,應該說,他這一類題材的創作,並非簡單的思古之幽情,而是以一種現代人的心靈表露出對中國文化的審美追念和思慕。這一作品的人物造型既古拙端嚴,又瀟灑出塵,畫面的安排自由變化,出人意表,整個氣象繁複而凝合。在畫法則主要吸收了晉人顧愷之、宋人李公麟及元人張渥的語言因素,並加以變通發揮,其運筆於調暢之中時見頓挫,精緻而不失妙趣,與題材形象兩兩相合,匹配無間。第三類型和系列,則是肖像人物,多以當代名人如林散之、徐邦達為對象,這些肖像人物衣紋仍以傳統手法勾繪而成,然人物面部卻能參以西畫明暗光影之法,以淡墨和色暈染而成,大大增強了對象表現的真實感,但卻保持著中國畫固有的意趣。實際上,這些肖像作品在淵源上不僅取自西畫,而且仍有傳統作為依託,作者曾展示了他早年臨仿“波臣派曾鯨的習作,頗得其法,由此可見作者廣攝博取的學術態度和意向。
聶危谷(南京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導,南京博物院特邀書畫師
蕭和參與了中國畫技法叢書編撰工作。他負責編繪其中人物畫卷。通過摹繪古代名家技法經典,以及借用古法描繪新題材,將中國畫十八描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重新闡釋。蕭和也因虔心投入此項工作而獲益匪淺,對其自幼年以來反覆揣摩的傳統中國畫技藝,有了更為深切的體驗。此後,創作“古題新繪”,成為蕭和長期從事人物畫創作的自覺行為。所謂“古題新繪”,在蕭和筆下,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取材於歷史故事、古典文學或中國文化之象徵,但卻是古代畫家從未涉筆的,而今蕭和巧妙地借用歷代名家的古法進行創作。雖為新創,卻充溢著古意和雅趣,格調自然不同凡響;此類作品有:以龔開法畫“姜潛遇鬼圖”;以唐寅法畫“蘇軾捧腹圖”;以曾鯨法畫“蒲松齡像”;以崔子忠法畫聊齋志異故事“仙人島”;以任伯年法畫“揚州八怪”等等。識者不難看出,蕭和在為其新辟古代題材選擇經典畫法之時,有著敏銳而精確的“對位”意識。如畫“姜潛遇鬼圖”,蕭和挪用了最具詼諧趣味的古代畫鬼名作——龔開中山出遊圖”作為畫法模本可謂恰如其分;風流才子唐寅善畫略具情色意趣的嫵媚閨秀,用於表現乘醉與丫鬟調侃的東坡故事,亦為相得益彰;而以擅寫市民時代新文人形象的任伯年畫法描繪揚州八怪,也恰恰應對了八怪不拘雅俗,不避新奇的個性特質。
另一類是取材雖有前人範本可資參照,但蕭和並不泥守古法,而出之以新圖式和新筆墨,另闢蹊徑進行二度創作。此類作品有:“天女散花圖”、“屈原九歌山鬼詩意圖”、“竹林七賢圖”、“貴妃出浴圖”等。蕭和所畫飛天,卻以袒露性徵之美的少女胴體,凸顯出澎湃的生命活力。無論蕭和筆下人物歸屬或古或今,是仙是佛,或雅或俗,他所闡發的正是人文主義者所推崇的人性尊嚴。蕭和睿智地堅持學養與功力的內外雙修,他以深厚的學養深入發掘並重新闡釋古典題材,又以精湛的功力廣羅古法而推陳出新,不斷地將自我塑造為新一代藝術史學者型的文人畫家。
觀蕭和所畫如親見所畫之人,音容笑貌、舉手投足,誠可信也。“虎溪三笑圖”就是頗有說服力的一例。東晉慧遠法師於廬山修行三十餘載,送客從不越過虎溪一步,一日儒士陶淵明、道士陸修靜遠道來訪,相聚甚歡。慧遠送客下山時竟於談笑間不聞虎鳴,越過虎溪方才警醒,於是三人放懷大笑。成為傳頌千古之美談。
此畫最難之處在於笑容的表現——必須呈現出三人不同的文化身份與性情差異。我們欣喜地看到蕭和畫中駕輕就熟的表現力度:心寬體胖的慧遠和尚笑不自持而後仰,一展隨緣任性之大度;陶淵明笑到一手捧腹,卻呈俯身頷首之態,保有“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的儒生風範;而背轉身的陸道士只露出瘦削的半面微笑,卻凸顯了得道之人的機智與風趣。三人所據位置恰成鼎立環繞之勢,寓意著中國文化和而不同、兼容並蓄的圓融境界。至於此畫所象徵的歷史意義與生髮於當今的文化意義,已由蕭和題款表明。
如果說,蕭和所繪閨閣女子寄託了愛與美的情愫,那么他筆下謳歌的“山鬼”,則是對無限自由天地的憧憬。元人張渥以披薜荔、束女蘿、乘赤豹的裸女形象,視覺呈現了屈原九歌中“山鬼”的描寫,然而張渥畫中過於簡略而性徵模糊的背影,反倒局限了由詩歌本身引發讀者的想像空間。
他以長卷寫“山鬼”,首先躍入觀眾眼帘的是遼闊的山水樹木,畫中唯一的人物——山鬼,則為畫龍點睛之筆。與古往今來山水畫常見布局不同的是,畫面左方鋪天蓋地的雲海,一直延伸到畫面右半側,替代了通常的江河溪谷;而樹木也不同於傳統所畫,出現了大片熱帶植物,使畫面平添了澄淨而明快的現代美感;那位被蕭和巧手妙造而成的氣質優雅、亦仙亦凡的“山鬼”,入夜則伴赤豹援木而息;晨起則洗浴于山谷溪流;爾後登山坡採集野花;騎赤豹與攀樹白猿對話;暮色中臨碣石沐晚風極目雲海——奇妙的生態環境,隨性的生活方式,多么愜意,何其自在!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無限神往的畫中聖境,正是蕭和嚮往自由、崇尚愛與美心境的絕妙寫照。
當代著名詩人丁芒---觀蕭和《六朝風骨展》有感
《和璧行》(七言古風)
丁芒
金陵畫壇出奇葩,平、和二蕭燦如霞。
鼎鹹公有跨灶子,清門明月照遠崖。
蕭平名重海內外,蕭和盛譽萬千家。
六朝風骨香透紙,韻入無聲筆開花。
最賞蕭和人物畫,天風海雨任呼咤。
道釋仙儒指點間,閨閣深山憑揮灑。
東坡指腹問朝雲,七賢竹林方奏罷。
右軍換鵝寫經書,虎溪三笑不論大。
更喜長捲走山鬼,天人之間盡和諧。
青花瓷映青花袖,滿室清幽趣凝眉。
灞橋散馬歸踏雪,荷屏浴女有貓窺。
攀松捫碧觀落日,掀髯嫁妹笑鐘馗。
骨力內蓄能控質,風調流回更抒情。
與物宛轉騰詩意,與性相成造典型。
借古開今明畫理,獨揚個性自不群。
清麗秀雅標風格,難怪一展眾歸心。
自古名家多偃促,不求聞達甘寂寞。
而今天下遍浮塵,追名逐利競炒作。
和氏之璧隱深山,何妨再做野人哭。
讀我一篇《和璧行》,自可辨認清與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