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錦坤

蔡錦坤

蔡錦坤鬚髮已白,1930年,年僅9虛歲的蔡錦坤以290塊大洋的身價賣入永正香班,開始了他的童伶生涯。11歲那年他接了首本戲《吹簫引鳳》,扮演裡面一個老生。蔡錦坤流傳下來的最有影響的戲基本上都是反面角色。蔡錦坤為人所熟知的是他扮演的胡璉楊子良

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代表劇目,醜行功夫,

人物簡介

1930年,年僅9虛歲的蔡錦坤以290塊大洋的身價賣入永正香班,開始了他的童伶生涯。11歲那年他接了首本戲《吹簫引鳳》,扮演裡面一個老生。嚴厲的教戲先生給了他一個不壞的評價“好教!”於是,被教戲老師看好的他很快被定為《窯》的男主角薛仁貴的扮演者。戲飯到底還是不容易吃。為了一個表惰、一個動作不夠準確,不夠好看,蔡錦坤沒少挨先生的板子。學了4個多月,“薛仁貴”終於登台,果然好評如潮,而且一演就是六七年。童伶的舞台生涯一般都不長,到了變聲期,一倒嗓就成致命傷。蔡錦坤就曾因失嗓回鄉務農一年,可是,當農民也無法維持生計,最後他又回到戲班,演起花臉。蔡錦坤鬚髮已白,而精神矍鑠。即興耍起摺扇,指腕靈活,眉眼生動。誰能想到,眼前這位耄耋老人藏著一身好功夫。

代表劇目

蔡錦坤為人所熟知的是他扮演的胡璉楊子良。前者是潮劇鬧釵》中的男主角,後者是《蘇六娘》中的重要角色。這兩個角色都屬於潮劇里的項衫醜。蔡錦坤創造這兩個人物以摺扇功和水袖功的表演著稱。說來,他的醜行功夫還是師承當時的名醜謝大目。1956年廣東省潮劇團成立前夕,《鬧釵》被定為重點劇目,專署文化局四處物色演員,最後選中蔡錦坤。原有胡璉扮演者謝大目自然擔負起言傳身教的職責。謝師父當時已年近古稀,師徒倆拴上門,研究切磋了40多天,把裡頭“臭科”、“重科”的地方全部代之以新的動作。可以這么說,胡璉這個人物形象是謝大目蔡錦坤共同創造而由蔡錦坤將其定型下來。1957年,廣東省潮劇團首次到北京演出,《鬧釵》、《掃窗會》與《楊令婆辯本》被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少春譽為“百花園中的三塊寶石”。
1959年建國10周年之際,蔡錦坤再次隨廣東省潮劇團進京。當時全國各地方劇種正積極組織交流演出。是年12月,川劇秦腔贛劇相繼來到廣州。為參加這次盛會,領導決定調蔡錦坤等4人坐火車趕回廣東,當天晚上即在廣州東樂戲院演出。除了蔡錦坤隨身帶回的一把摺扇,表演所需一應服飾、道具都是別人提供的。

醜行功夫

正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蔡錦坤說這些特殊觀眾的掌聲還真不好討。他不動聲色,滴水不漏地做他的戲。那扇花、水袖多姿多彩而又把人物的精神狀態恰當地放大突出。被譽為“箭插唔入”的《鬧釵》最終折服了這些同行。川劇名醜劉成基誠懇地對蔡錦坤說要拜他為師。蔡錦坤連說不敢。最後錦坤師父授劉成基鬧釵》,劉成基教了他的《議劍獻劍》。《議劍獻劍》里有官袍醜的高難動作。
作為醜行演員,在大多數劇目中只能擔當配角。但是舞台上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這是戲理,也是戲德。蔡錦坤正是憑著這個理和德在晚年塑造了一個卑微而光輝的角色,這就是《續荔鏡記》中勢利的門官。門官在劇中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全部台詞只有20句話。在潮劇院裡已經算得上大師父的蔡錦坤並沒有嫌小門官的“寒磣”。他費了許多心思,連人物的穿戴他都安排停妥。門官的亮相給了大家一個新鮮:足登二寸半厚靴,身著黑色短官袍,斜挎一硬結帶,矮腳行而出。
蔡錦坤流傳下來的最有影響的戲基本上都是反面角色。我告訴蔡老,他是我採訪的第一個演反面人物的潮劇演員,在此之前,我還不曾跟“壞人”打過交道呢。他聽了哈哈大笑。他說自己學做戲的時候,師父就曾諄諄囑咐:“要做戲,心腸正正,人。”又告之曰:“做戲是勸世文,做的也是棚下人物,做就要做得像,身正不怕影斜。”本著對藝術的尊重和對人物的理解,蔡錦坤塑造了一系列個性鮮明的反面人物,他嚴謹的創作態度、精湛的表演功夫最終贏得同行和觀眾的喜愛和懷念。
對於的潮劇醜行,蔡錦坤一言以蔽之:有些是不錯,但缺少講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