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裕明

蔡裕明,男,台灣台北人,1972年生,現為實踐大學高雄校區博雅學部專任助理教授,以及中央警察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裕明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2年
  • 性別:男
個人簡歷,經歷,專長,相關成果,研究計畫,外審期刊,一般期刊,SSCI期刊,相關書籍,

個人簡歷

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博士,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

經歷

曾經擔任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台南科技大學、國立高雄大學中央警察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以及“教育部”助理研究員、“國家安全會議”研究助理、南華大學兼任講師與英文台北時報(Taipei Times)網路工程師。

專長

國際關係、國家安全與中國大陸研究。

相關成果

研究計畫

14. (2010)。《太平洋上最後帝國:湯加王國憲政改革之研究》。台灣民主基金會計畫。與林廷輝共同主持。
13. (2010)。《新科技變遷下記者專業倫理教學研究》。“教育部”2010年度法學教育教學研究創新計畫。
12. (2009)。《兩岸天然災害互助與合作之研究》。海峽兩岸交流基金會委託。由張中勇教授主持。
11. (2009)。《“教育部”2009年度海洋教育先導型中綱計畫—“教育部”辦理補助海洋主題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課程名稱:南太平洋島嶼概論。
10. (2009)。《2006年斐濟軍事政變後恢復民主進程之研究》。台灣民主基金會計畫。與林廷輝共同主持。
9. (2009)。《全球化下的人權法律與對話式教學改進計畫》。“教育部”2009年度法學教育教學研究創新計畫。
8. (2009)。《各國安檢作為之委外研究案》。“行政院”海巡署委託。
7. (2009)。《以信息素養融入大學課程之探討--以“大陸研究”、“全球化與國際人權”與“南太平洋島嶼概論”為例》。實踐大學98學年度校內專題研究計畫。
6. (2008)。《如何提升公民素養(2)課程教學內容--以大陸研究、全球化趨勢分析課程為例》。實踐大學2008學年度校內專題研究計畫。
5. (2008)。《“教育部”2008年度海洋教育先導型中綱計畫—“教育部”辦理補助海洋主題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課程名稱:南太平洋島嶼概論。
4. (2007)。《以全民防衛動員為緊急應變機製備援體系對我國國土安全效能之評估》。“國防部”委託。由張中勇教授擔任主持人。
3. (2007)。《攻心制台—三次總統大選期間大陸對台政策比較分析》。“外交部“委託。
2. (2005)。《台灣如何與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共同打造新南太平洋國際關係研究計畫》。“外交部“委託。與王昆義教授、李明峻教授合著。
1. (2002)。《未來信息作戰發展之探討:理論與戰略》。受某單位委託,執行期間從2002年2月到2002年10月。由蔡裕明擔任主持人。

外審期刊

9.(2006)。《從戰略文化解析大陸的軍事演習》。《全球政治評論》。第15期(2006 年7月),頁73-124。與王昆義教授合著。
8.(2005)。《兩岸新世紀全球擴展戰略—“向左走”“向右走”地理擴展》。《弘光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2期(2005年3月),頁63-78。
7.(2005)。《和平崛起:轉型中的中國國際戰略與大陸對台戰略思考》。《全球政治評論》,2005年1月,頁43-84。與王昆義教授合著。
6.(2004)。《聯合作戰與國軍轉型》。《國防政策評論》(中英文對照),第5卷第1期(2004年秋季號),頁112-132。與王昆義教授和翟文中合著。
5.(2004)。《兩洋突圍:中國對緬甸外交政策之探究》。《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8卷(2004年5月),頁303-325。
4.(2004)。《書評:韓爾<恐怖活動:戰爭的最新面貌>》。《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4期(2004年4月),頁157-162。
3.(2004)。《全球化、人類安全與後SARS時代》。《世界經濟與政治》(中國大陸),2004年第7期(總第287期),頁50-55。與王昆義教授合著。
2.(2002)。《美國的軍事全球化與東亞的國際安全》。《國防政策評論》(中英文對照),第2卷第3期(2002年秋季號),頁54-79。
1.(2001)。《控制與自主:新時代下解放軍與共產黨之間的關係》,《戰略與國際研究》,第3卷第4期(2001年10月),頁105-127。

一般期刊

29.(2010)。《基地組織空中郵包炸彈恐怖攻擊事件評析》,《戰略安全研析》。第68期(2010年12月),頁30-35。
28.(2010)。《烏干達恐怖攻擊事件及其影響》,《戰略安全研析》。第65期(2010年9月),頁31-35。
27.(2010)。《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印度的新地緣衝突》,《戰略與評估》。第1卷第2期(2010年7/8月),頁51-70。
26.(2010)。《美國紐約恐怖攻擊未遂事件與分析》,《戰略安全研析》。第63期(2010年7月),頁32-35。
25.(2010)。《美國西北航空恐怖攻擊與近來美英兩國因應作為》,《戰略安全研析》。第58期(2010年2月),頁7-10。
24.(2009)。《當前巴基斯坦的反恐困局》,《戰略安全研析》。第51期(2009年7月),頁35-38。
23.(2009)。《解放軍參與四川地震救災狀況與檢討》,《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4期(2009年4月),頁76-87。
22.(2008)。《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新政府與其反恐困境》,《戰略安全研析》。第43期(2008年11月),頁25-28。
21.(2008)。《2008年南亞區域合作協會反恐合作影響及對台灣之啟示》,《戰略安全研析》。第41期(2008年9月),頁47-50。
20.(2007)。《印度海德拉巴遭受恐怖攻擊之探討》,《戰略安全研析》。第29期(2007年9月),頁34-36。
19.(2005)。《從“石油政治”論大陸石油安全戰略》,《中共研究》,2005年第10期(10月),頁72-89。
18.(2005)。《兩次世界大戰潛艦作戰概念之演變:由軍事革命的觀點分析》,《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10期(2005年4月),頁135-156。與翟文中合著。
17.(2005)。《2004年中法海軍聯合軍事演習及其影響》,《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3期(2005年3月),頁43-55。
16.(2004)。《邊界與邊疆:形成中的台灣地理認同》,《兩岸青年論壇》,第1輯(2004年9月),頁47-58。
15.(2004)。《中國加入核供應集團之影響》,《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9期(2003年9月),頁100-105。
14.(2003)。《簡析美國”後911時期“的軍事戰略》,《中華戰略學刊》,2003年冬季刊(2003年12月),頁172-198。
13.(2003)。《菲律賓政變與東南亞棋局的變動》。《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9期(9月),頁122-124。
12.(2003)。《朝鮮核武危機與東北亞安全》。《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3期(2003年),頁89-92。
11.(2002)。《”後911時期“中國外交政策的持續與遞嬗》。《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10期(10月),頁52-60。
10.(2002)。《法治的弔詭:大陸”依法治國“的現實與考慮》,《中共研究》,第36卷第3期(3月),頁27-36。
9.(2001)。《信息的全球化與中國大陸推動Linux》,《中國大陸研究通訊》,第47期(2001年11月),頁14-16。
8.(2001)。《大陸軍事思想的調整與發展》。《國防雜誌》。2001年7月。
7.(2000)。《美國對花戰略的演變與發展》。《中華戰略學刊》,2000年冬季刊(12月),頁81-108。
6.(1999)。《中國對巴基斯坦核武技術轉移與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8期(8月),頁26-37。
5.(1999)。《巴基斯坦的核武發展及其戰略影響》。《國防雜誌》,第15卷第2期(8月),頁38-47。
4.(1999)。《危機處理之研究——以1996年3月台海危機為例》。《國防雜誌》,第14卷第10期(4月),頁75-83。
3.(1998)。《從北約東擴到與俄羅斯之安全合作》。《中華戰略學刊》,1998年冬季刊(1998年12月),頁25-50。
2.(1999)。《略論克勞塞維茲兵學理論對資訊時代戰爭的啟示》。《中華戰略學刊》(冬季刊),頁119-140。
1.(1998)。《資訊時代的戰爭》。《國防雜誌》,第14卷第6期(1998年12月),頁87-97。

SSCI期刊

4.(2004)。《全球化、人類安全與後SARS時代:兩岸非傳統安全的新議題》。《遠景季刊》,第5卷第2期(2004年4月),頁153-195。與王昆義教授合著。
3.(2004)。《從心理戰略解構美伊戰爭--兼論對台灣的啟示》。《遠景季刊》,第5卷第1期(2004年1月),頁43-94。與王昆義教授合著。
2.(2002)。《信息性民族主義—Linux對中國大陸的意義》。《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12期,頁21-36。
1.(2000)。《中國對於核武擴散問題的立場》。《遠景季刊》,第1卷第3期(2000年7月),頁113-140。

相關書籍

9.(2008)。《恐怖主義結合組織性犯罪作為之探討》。收錄於《非傳統安全威脅研究報告》。台北:國家安全局,頁57-84。
8.(2007)。《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收錄於《新戰略論》。台北:五南出版社,2007年,頁129-152。
7.(2006)。《台灣安全的拱心石——從美國的反恐政策到台灣的安全戰略》。台北:華揚出版社,2006年。
6.(2005)。《人類安全:SARS與兩岸關係》。收錄於《兩岸關係與信心建立措施》,由翁明賢與吳建德編。台北:華立出版社,2005年,頁119-152。與王昆義教授合著。
5.(2005)。《對台戰略:“戰爭論述”與“非戰論述”的平衡戰略》。收錄於《胡溫體制的平衡戰略:思維與政策》,由朱新民編。台北:遠景基金會,2005年,頁223-266。
4.(2003)。《科技與意志的對決: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戰爭指導》。《美伊戰爭與台海安全》,由吳建德與沈明室編。台北:時英出版社,2003年,頁267-299。
3.(2003)。《想像的安全:網路世界的攻防與戰爭》。《21世紀國家安全議題之探討》,由汪毓瑋教授編。台北:中央警察大學出版,2003年。頁119-153。
2.(2003)。《軍事全球化下台灣的國防治理》,《軍事國防》,由吳東林編。台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9月,頁43-69。
1.(2003)。《台灣兵力結構與軍事規劃》,《軍事國防》,由吳東林編。台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9月,頁119-14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