蒟醬

蒟醬

蒟醬,中藥名。為胡椒科植物蒟醬Piper betle L.的果穗。分布於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具有溫中下氣,消痰散結,止痛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蟲積腹痛,咳逆上氣,牙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蒟醬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胡椒目
  • :胡椒科
  • :胡椒屬
  • :蒟醬
  • 分布區域: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 採收時間:秋後果實成熟時採摘
  • 毒性:無毒《新修本草》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一、採集加工,二、炮製方法,形態特徵,生長環境,鑑別,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別名

枸醬、蒟子、七蓽茇、大蓽茇、蒟青、檳榔蒟、青萎、香荖、蘆子、大蘆子、青蒟、檳榔蔞。

入藥部位

果穗。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歸肺、胃、脾經。

功效

溫中下氣,消痰散結,止痛。

主治

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蟲積腹痛,咳逆上氣,牙痛。

相關配伍

1.治胃寒痛:蒟醬果6g。水煎加紅糖溫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2.治牙痛: 蒟醬、細辛各半兩,大皂莢五梃(去子,每孔入青鹽,燒存性)。 同研末,頻摻吐涎。(《御藥院方》)
3.治皮膚濕疹、腳癬、股癬:蒟醬果。煎湯洗之。(《食物中藥與便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g。外用:適量,研末摻。

使用注意

陰虛患者忌用。

炮製

一、採集加工

秋後果實成熟時採摘,曬1d後,縱破為二,曬乾。

二、炮製方法

《雷公炮灸論》:“凡使,採得後,以刀刮上粗皮,便搗,用生薑自然汁拌之,蒸一日了出,日乾。每修事五兩,用生薑汁五兩,蒸乾為度。”

形態特徵

蒟醬,又名浮留藤《新修本草》,扶留藤、蔞藤《綱目》。藤本,長達數米。枝梢近木質,莖無毛,常綠,攀援,節上常生根。葉互生,大而厚,紙質至近革質,背面及嫩葉脈上有密細腺點;葉柄長2-5cm,被極細的粉狀短柔毛;葉片闊卵形至卵狀長圓形,上部的有時為橢圓形,長7-15cm,寬5-11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淺心形或上部的有時鈍圓,兩側相等至稍不等,腹面無毛,背面沿脈上被極細的粉狀短柔毛,葉脈7條,最上1對通常對生,少有互生,離基0.7-2cm從中脈發出,余者均基出,網狀脈明顯。花單性,雌雄異株,聚集成與葉對生的穗狀花序;雄花序開花時幾與葉片等長;總花梗與葉柄近等長,花序軸被短柔毛;苞片圓形或近圓形,稀倒卵形,近無柄,盾狀,直徑1-1.3mm;雄蕊2,花葯腎形,2裂,花絲粗,與花葯等長或較長;雌花序長約3-5cm,於果期延長,直徑約10mm,花序軸密被毛,苞片與雄花序的相同;子房下部嵌生於肉質花序中並與其合生,先端被柔毛,柱頭通常4-5,披針形,長約0.6mm,被絨毛。漿果,先端稍凸,有絨毛,下部與花軸合生成為一柱狀、肉質、帶紅色果穗。花期5-7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陰濕的森林中。分布於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鑑別

藥材性狀

果穗呈彎曲半圓柱形,由許多小漿果聚合而成,長3-12cm。表面黑褐色,有凹凸不平的突起,切面淡棕色,具明顯圓形種粒痕跡,有穗梗。質硬面脆,斷面黃棕色或棕黑色,周圍可見紅棕色的種粒。氣芳香,味辛辣。

相關論述

1、《新修本草》:“味辛,溫,無毒。”
2、《品匯精要》:“味辛,性溫,散,無毒。氣之厚者,陽也。臭香。”
3、《綱目》:“氣熱,味辛。陽也,浮也。”
4、《齊民要術》:“下氣消谷。”
5、《新修本草》:“主下氣溫中,破痰積。”
6、《食療本草》:“溫散結氣,治心腹中冷氣。”
7、《海藥本草》:“主咳逆上氣,心腹蟲痛,胃弱虛瀉,霍亂吐逆,解酒食味。”
8、《藥性考》:“溫脾止瀉。”
9、《國藥提要》:“健胃,祛痰,止瀉。”
10、《食物中藥與便方》:“行氣化痰,祛風散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