蒟蒻(中藥)

蒟蒻(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蒟蒻,中藥名。為天南星科植物磨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A.KonjacK.Koch]、疏毛磨芋Amorphophallus sinensis Belval、野磨芋Amorphophallus variabilis BI.、東川磨芋Amorphophallus mairei Lévl.的塊莖。魔芋分布於陝西、寧夏、甘肅至長江流域以南各地;疏毛磨芋分布於江蘇、浙江、福建等地;野磨芋分布於江西、福建、廣東等省區;東川磨芋分布於雲南。具有化痰消積,解毒散結,行瘀止痛的功效。主治痰嗽,積滯,瘧疾,瘰癧,症瘕,跌打損傷,癰腫,疔瘡,丹毒,燙火傷,蛇咬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蒟蒻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天南星目
  • :天南星科
  • :魔芋屬
  • :魔芋、疏毛磨芋、野磨芋、東川磨芋
  • 採收時間:10-11月採收
  • 毒性:有毒《開寶本草》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鑑別,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別名

魔芋、蒻頭、白蒟蒻、鬼芋、鬼頭、花桿蓮、茱芋、黑芋頭、花便蓮、虎掌、花傘把、蛇頭草根、麻芋子、蛇六穀、雷星、鬼蠟燭、蛇頭子、天六穀、星芋

入藥部位

塊莖。

性味

味辛、苦,性寒,有毒。

功效

化痰消積,解毒散結,行瘀止痛。

主治

痰嗽,積滯,瘧疾,瘰癧,症瘕,跌打損傷,癰腫,疔瘡,丹毒,燙火傷,蛇咬傷。

相關配伍

1.治間日瘧:魔芋球莖切取7粒(如梧桐子大)。發瘧前2h,用冷水吞服。(《貴州草藥》)
2.治流行性腮腺炎:魔芋1塊。用醋磨濃汁塗患處,日塗4-5次。(南藥《中草藥學》)
3.治腹中痞塊:魔芋球莖60g。放入豬肚子燉吃。(《貴州草藥》)
4.治頸淋巴結核:魔芋9-15g。加水煮3h以上,去渣取汁服(切勿吃渣,以免中毒)。(南藥《中草藥學》)
5.治跌打扭傷腫痛:鮮魔芋適量,韭菜、蔥白、甜酒釀各少許。同搗爛敷患處,乾則更換。(《安徽中草藥》)
6.治腳轉筋:魔芋球莖適量。搗絨,加酒炒熱,揉患處;再將藥渣包上。(《貴州草藥》)
7.治癰癤初起:魔芋、生甘草各等量。研細末,菜油(或麻油)調敷。(《安徽中草藥》)
8.治丹毒:(魔芋)適量。搗爛,拌入嫩豆腐外敷。(南藥《中草藥學》)
9.治燙火傷:魔芋根適量。曬乾研末,麻油調搽。(《江西草藥》)
10.治毒蛇咬傷:(蒟蒻)鮮塊莖加食鹽搗爛外敷傷處。或取(蒟蒻)球莖加濃茶磨汁,用雞毛蘸敷腫脹處。《浙江民間常用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需久煎2h以上)。外用:適量,搗敷;或磨醋塗。

使用注意

不宜生服。內服不宜過量。誤食生品及炮製品,過量服用易產生中毒症狀:舌、咽喉灼熱,癢痛,腫大。

炮製

一、採集加工:10-11月採收,挖起塊莖,鮮用或洗淨,切片曬乾。
二、炮製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篩去灰屑。

形態特徵

磨芋:多年生草本。塊莖扁球形,直徑7.5-25cm,頂部中央多少下凹,暗紅褐色;頸部周圍生多數肉質根及纖維狀鬚根。葉柄長45-150cm,基部粗3-5cm,黃綠色,光滑,有綠褐色或白色斑塊;基部膜質鱗片2-3,披針形,長7.5-20cm;葉片綠色,3裂,1次裂片具長50cm的柄,二歧分裂,2次裂片二回羽狀分裂或二回二歧分裂,小裂片互生,大小不等,長2-8cm,長圓狀橢圓形,驟狹漸尖,基部寬楔形,外側下延成翅狀;側脈多數,纖細,平行,近邊緣聯結為集合脈。花序柄長50-70cm,粗1.5-2cm,色澤同葉柄。佛焰苞漏斗狀,長20-30cm,基部席捲,管部長6-8cm,寬3-4cm,蒼綠色,雜以暗綠色斑塊;檐部長15-20cm,寬約15cm,心狀圓形,邊緣折波狀,外面綠色,內面深紫色。肉穗花序比佛焰苞長1倍,雌花序圓柱形,長約6cm,粗約3cm,紫色;雄花序緊接(有時雜以少數兩性花),長約8cm,粗約2cm;附屬器圓錐形,長20-25cm,中空,深紫色;雄花花絲長1mm,花葯長2mm;子房蒼綠色或紫紅色,2室,花柱與子房近等長,柱頭邊緣3裂。漿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時黃綠色。花期4-6月,果期8-9月。
疏毛磨芋,又名華東蒟蒻《中藥大辭典》,土半夏、伍花蓮《新華本草綱要》。本種與磨芋的區別是:附屬器多少被毛,散生長約10mm的紫色硬毛;佛焰苞檐部卵狀長圓形,邊緣波狀,外面淡綠色,具白色斑塊;子房球形,花柱缺,柱頭2淺裂,子房2室。漿果紅色,後變藍色。花期5月。
野磨芋:本種與磨芋的區別是:花柱短於子房;佛焰苞外面具斑塊,邊緣玫紅色,內面白色。花期7月。
東川魔芋:本種與磨芋的區別是:花柱長於子房,長達5mm;佛焰苞不具斑塊。花期3月。

生長環境

魔芋:生於疏林下、林緣或溪谷兩旁濕潤地或栽培。分布於陝西、寧夏、甘肅至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疏毛磨芋:生於海拔800m以下的林下、灌叢中,或栽培。分布於江蘇、浙江、福建等地。
野磨芋:常見於林下、灌叢中。分布於江西、福建、廣東等省區。
東川磨芋:生於林下。分布於雲南。

鑑別

飲片性狀:呈扁圓形厚片,切面灰白色,有多數細小維管束小點,周邊暗紅褐色。有細小圓點及根痕,質堅硬,粉性,微有麻舌感。

藥理作用

1.抑癌作用
2.抗炎和抗菌作用
3.通便作用
4.降血脂作用
5.減肥作用
6.降血糖作用
7.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明顯抑制心肌的收縮力,擴血管作用。

相關論述

《本草圖經》:“江南吳中出白蒟蒻亦曰鬼芋,根都似天南星,生下平澤極多。皆難采。人采以為天南星,了不可辨,市中所收往往是此。但天南星肌細膩,而蒟蒻莖斑花紫,南星莖無斑,花黃,為異爾。”
《綱目》:“蒟蒻,秋後采根,須淨擦,或搗成片段,以釅灰汁煮十餘沸,以水淘洗,換水更煮五六遍,即成凍子,切片,以苦酒五味淹食,不以灰汁則不成也。切作細絲,沸湯汋過,五味調食,狀如水母絲。馬志言其苗似半夏,楊慎《丹鉛錄》言蒟醬即此者,皆誤也。王禎《農書》雲,救荒之法,山有粉葛、蒟蒻、橡栗之利,則此物亦有益於民者也。其斑杖,即天南星之類有斑者。”
《綱目拾遺》:“《羅浮志》:深谷中產,物如薯芋狀,山人得之,剖作四片,入砂盆磨作膠漿,鍋煮成膏,待冷則凝結如餅塊,一復剖為四片,添水再煮成膏,膏成,照前三煮四煮,乃可食令飽,一芋所煮,可充數十人之腹,故稱鬼芋焉。芋有四異,初生不借報苗,葉上朝露著地,即成種子,一異也;採制不令婦人雞狗見之,見即化水,二異也;磨時煮時匕須順旋,逆之即化水,三異也;一芋之成,由一而四,四而十六,十六而六十有四,如卦象之數,四異也。聞廬衡岳各有鬼芋,採制又不同。”
《本草會編》:“治腮癰。”
《本草匯言》:“敷癰腫風毒,治癆瘵。”
《草木便方》:“化食,消陳積,癓聚,久瘧。”
《貴州草藥》:“清熱解毒,消積止痛,殺蟲。”
《全國中草藥彙編》:“消腫散結,解毒止痛。”
南藥《中草藥學》:“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開元本草》:“生(蒻頭)戟人喉出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