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頂黃芽

蒙頂黃芽

蒙頂黃芽,是芽形黃茶之一,產於四川省雅安市蒙頂山。蒙頂茶栽培始於西漢,距今已有二千年的歷史,古時為貢品供歷代皇帝享用,新中國成立後曾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蒙頂黃芽外形扁直,芽條勻整,色澤嫩黃,芽毫顯露,花香幽長,湯色黃亮透碧,滋味鮮醇回甘,葉底全芽嫩黃

採摘於春分時節,茶樹上有10%的芽頭鱗片展開,即可開園採摘。選圓肥單芽和一芽一葉初展的芽頭,經複雜製作工藝,使成茶芽條勻整,扁平挺直,色澤黃潤,金毫顯露;湯色黃中透碧,甜香鮮嫩,甘醇鮮爽。為黃茶之極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頂黃芽
  • 類別黃茶
  • 產地四川蒙山
  • 品名:甘露、黃芽
  • 起源:西漢
歷史發展,自然地理,品質特徵,加工工序,養生功能,品茗指南,沖泡方法,飲茶禁忌,選購技巧,儲藏方法,茶葉文化,

歷史發展

蒙頂黃芽栽培始於西漢,距今已有二千年的歷史了,古時為貢品供歷代皇帝享用,新中國成立後曾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
蒙山產茶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許多古籍對此都有記載。如“名山之茶美於蒙,蒙頂又美之上清峰,茶園七株又美之,世傳甘露慧禪師手所植也,二千年不枯不長。其茶,葉細而長,味甘而清,色黃而碧,酌杯中香雲蒙覆其上,凝結不散,以其異,謂曰仙茶。每歲采貢三百三十五斤。……”(清代趙懿《蒙頂茶說》)。有詩云:“蒙茸香葉如輕羅,自唐進貢入天府。”
蒙頂黃芽蒙頂黃芽
蒙頂茶自唐開始,直到明、清皆為貢品,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貢茶之一。蒙頂茶是蒙山所產名茶的總稱。白居易詩有“蜀茶寄到但驚新”之句。當時進貢到長安的名茶,大部分為細嫩散茶,品名有雷鳴、霧鐘、雀舌、鳥嘴、白毫等,以後又有鳳餅、龍團等緊壓茶。閔19有詩讚美龍團、鳳餅茶,曰:“薄潤猶含雨露鮮,離披散葉當紛然,請將一副和羹手,捏作龍團與鳳餅。”
蒙頂山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人工種植茶葉最早的地方。從現存世界上關於茶葉最早記載的王褒《童約》和吳理真在蒙山種植茶樹的傳說,可以證明四川蒙頂山是茶樹種植和茶葉製造的起源地。蒙山地處四川盆地西緣山地,為青藏高原到川西平原的過渡地帶,號稱“天漏”雅安與名山兩地之間。 蒙頂山山勢巍峨,峰巒挺秀,絕壑飛瀑,重雲積霧。古人說這裡“仰則天風高暢,萬象蕭瑟;俯則羌水環流,眾山羅繞,茶畦杉徑,異石奇花,足稱名勝”。據史料記載:“禹治水功成,旅祭於此”。蒙山有上清、菱角、毗羅、井泉、甘露等五頂,亦稱五峰,遠眺蒙頂山,五峰突兀,型似蓮花,蒙頂山既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更是中國名茶最早發祥地,名山名茶相得益彰。
新中國成立後曾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現在,一些傳統品類的名茶都被保留下來,並加以改進提高。品名有甘露石花、黃芽、米芽、萬春銀葉、玉葉長春等。50年代初期以生產黃芽為主,稱“蒙頂黃芽”,近來以甘露等為多,但蒙頂黃芽仍有生產,為黃茶類名優茶中之珍品。

自然地理

四川蒙山不僅盛產綠茶名品蒙頂甘露,而且也是黃茶極品蒙頂黃芽的故鄉。蒙山那終年朦朦的煙雨,茫茫的雲霧,肥沃的土壤,優越的環境,為蒙頂黃芽的生長創造了極為適宜的條件。
蒙頂黃芽,以黃山牌註冊商標名世,因生產廠家註冊商標不同,故茶名有“山”與“頂”之別。產於四川省名山縣蒙頂山山區。
蒙頂黃芽為中國知名茶葉,至今還在保留悶黃工藝的頂級黃芽茶。特級蒙頂黃芽茶青採用明前全芽頭製作、每市斤乾茶需要4萬—5萬個芽頭。蒙頂黃芽做工精細,採用傳統炒悶結合的工藝,採用嫩芽殺青,草紙包裹置灶邊上保溫變黃,讓茶青在濕熱的環境下自然發酵,然後做型,再包黃烘乾。口感鮮醇甘爽。
生長環境
蒙頂茶是四川蒙山各類名茶總稱,其中品質最佳者為甘露、黃芽。蒙山屬邛崍山脈,地跨名山、雅安兩縣。蒙頂茶自古為茶中珍品,白居易詩云“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民謠又稱“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可見蒙頂茶名之盛。相傳蒙頂茶始於西漢末年,甘露寺普慧禪師,於蒙山中頂上清峰植茶樹七株,直至雍正年間。唐朝開始,至清朝,上千年間,蒙頂茶歲歲為貢茶,在中國茶葉史上為罕見。
採茶採茶
蒙山之地理環境,古人記載,“仰則天風高暢,萬象蕭瑟;俯則羌水環流,眾山羅繞,茶畦杉徑,異石奇花,足稱名勝”。尤其名山西部的雅安縣,處四川盆地邊緣,受西藏高原影響,雨量多。
蒙頂甘露,茶名最早見於明嘉靖年間。據考,甘露茶是在總結宋朝創製的“玉葉長春”和“萬春銀葉”兩種茶炒制經驗的基礎上研製成功。其採摘細嫩,春分時節,茶園有5%茶芽萌發時即開園採摘。標準為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成品茶條索緊卷多毫,葉嫩芽壯;色澤嫩綠油潤;湯色黃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鮮。為綠茶之珍品。
蒙頂茶產地四川省名山縣蒙山,位於城西十五里,地跨名山、雅安兩縣,為邛崍山脈尾脊,地勢北高南低。號稱“天府之國”的四川,名山勝地頗多,素有“劍閣天下險,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的俗諺。蒙山堪與峨嵋、青城媲美,山勢巍峨,峰巒挺秀,重山積霧,蔽虧日月。古人說這裡是“仰則天風高暢,萬象蕭瑟,俯則恙水環流,眾山羅繞,茶畦山徑,異石奇花,足稱名勝。”吳中復有“蒙山之巔多秀嶺,惡草不生生淑茗”的詩句。
蒙山有五頂,又稱五峰,中頂——上清峰海拔1450米,聳插雲霄。明代徐元禧有詩云:“五頂參差比,真是一朵蓮。”山上寺庵羅列,名山縣七十二座寺庵,有近半在蒙山。林木蒼翠,清泉遍壑,綠樹紅字,風景優美。道旁山間,寺院周圍,茶園遍布。
蒙頂山區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14—15℃,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陰雨天較多,年日照量僅1000小時左右,一年中霧日多達280—300天。雨多、霧多、雲多,是蒙山特點。《九州記》云:“蒙山者,沐也。言雨露蒙沐,因此得名。”每年初春開始,細雨綿綿。古人曾用“漏天難望蔚藍明,十日曾無一天晴,剛得曦陽來借照,陰雲又已漫空生”來形容這裡的氣候。只有秋季,才會出現天高雲淡的景象。據統計,這裡夜間雨量約占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真是“天漏中心夜雨多”。蒙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茶園土層深厚,PH值4.5—5.6,適宜茶樹生長。所以人們說,蒙山上有天幕(雲霧)覆蓋,下有精氣(沃壤)滋養,是茶樹生長的好地方。
蒙頂黃芽採摘於春分時節,當茶樹上有百分之十左右的芽頭鱗片展開,即可開園。選采肥壯的芽和一芽一葉初展的芽頭。要求芽頭肥壯勻齊,每500克鮮芽0.8—1萬個。採摘時嚴格做到“五不採”,即紫芽、病蟲為害芽、露水芽、瘦芽、空心芽不採。採回的嫩芽要及攤放,及時加工。
該茶自唐始至明清皆為貢品。每年清明節前採下的鱗片開展的圓肥單芽為原料成品茶,芽條勻整,扁平挺直,色澤黃潤,全毫顯露。湯色黃中透碧,甜香鮮嫩,甘醇鮮爽,葉底全芽嫩黃。

品質特徵

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葉黃湯”。這種黃色是制茶過程中進行悶堆渥黃的結果。黃茶分為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三類。黃芽茶芽葉細嫩,顯毫,香味鮮醇。由於品種的不同,在茶片選擇、加工工藝上有相當大的區別。
蒙頂黃芽蒙頂黃芽
蒙頂黃芽外形扁直,芽條勻整,色澤嫩黃,芽毫顯露,甜香濃郁,湯色黃亮透碧,滋味鮮醇回甘,葉底全芽嫩黃。

加工工序

蒙頂黃芽製造分殺青、初包、復炒、復包、三炒、堆積攤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由於芽葉特嫩,要求制工精細。
蒙頂黃芽蒙頂黃芽
殺青:用口徑50厘米左右的平鍋,鍋壁表面平滑光潔,採用電熱或乾柴供熱。當鍋溫升到100℃左右,均勻地塗上少量白蠟。待鍋溫達130℃時,蠟煙散失後即可開始開殺青。每鍋投入嫩芽120-150克,歷時4-5分鐘,當葉色轉暗,茶香顯露,芽葉含水率減少到55-60%,即可出鍋。
初包:包黃是形成蒙頂黃芽品質特點的關鍵工序。將殺青葉迅速用草紙包好,使初包葉溫保持在55℃左右,放置60-80分鐘,中間開包翻拌一次,促使黃變均勻。待葉溫下降到35℃左右,葉色呈微黃綠時,進行復鍋二炒。
復炒:鍋溫70-80℃,炒時要理直、壓扁芽葉,含水率下降到45%左右,即可出鍋。出鍋葉溫50-55℃,有利於復包變黃。
復包:得炒以後,為使葉色進一步黃變,形成黃色黃湯,可按初包方法,將50℃的的得炒葉進行包置,經50-60分鐘,葉色變為黃綠色,即可復鍋三炒。
三炒:操作方法與復炒相同,鍋溫70℃左右,炒到茶條基本定型,含水率30-35%時即可。
堆積攤放:目的是促時葉內水分均勻分布和多酚類化合物自動氧化,達到黃葉黃湯的要求。將三炒葉趁熱撒在細篾簸箕上,攤放厚度5-7厘米,蓋上草紙保溫,堆積24-36小時,即可四炒。
四炒:鍋溫60-70℃,以整理外形,散發水分和悶氣,增進香味。起鍋後如發現黃變程度不足,可繼續堆積,直到色變適度,即可烘焙。
烘焙:烘頂溫度保持40-50℃,慢烘細焙,以促進色香味的形成。烘至含水率5%左右,下烘攤放,包裝入庫。
蒙山茶不愧為中國名茶中的一顆燦爛明珠。人們對蒙山茶的品質讚揚不已。《蒙山圖經》云:“蒙頂有茶,受陽氣之全,其茶芳香。”歷代名人學士皆留粗許多稱頌蒙山茶的詩篇。宋代文同《謝人寄蒙頂新茶詩》有:“蜀士茶稱聖,蒙山味獨珍。”宋代文彥博《蒙頂茶詩》云:“舊譜最稱蒙頂味,露芽雲液勝醍醐。”清代趙恆《試蒙山茶》詩中,亦有“色淡香長品自仙”之句。可見蒙頂茶在中國歷史上享有崇高之聲譽,且久興不衰。
蒙頂黃芽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扁直,色澤微黃,芽毫畢露,甜香濃郁,湯色黃亮,滋味鮮醇回甘,葉底全芽,嫩黃勻齊。為蒙山茶中的極品。

養生功能

極品黃茶蒙頂黃芽芽葉細嫩,顯毫,香味鮮醇,黃茶是漚茶,在漚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消化酶,對脾胃最有好處,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懶動肥胖、都可飲而化之。
而蒙頂黃芽能更好發揮黃茶原茶的功能,茶黃素能穿入脂肪細胞,使脂肪細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復代謝功能,將脂肪化除。蒙頂黃芽茶中富含茶多酚、胺基酸、可溶糖、維生素等豐富營養物質,對防治食道癌有明顯功效。
此外,蒙頂黃芽茶鮮葉中天然物質保留有85%以上,而這些物質對防癌、抗癌、殺菌、消炎、減肥均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葉所不及。非常適合當前的白領飲用。

品茗指南

沖泡方法

沖泡蒙頂黃芽用的水以清澈的山泉為佳,茶具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並用玻璃片作蓋。杯子高度10-15厘米,杯口直徑4-6厘米,每杯用茶量為3克,其具體的沖泡程式如下:
用開水預熱茶杯,清潔茶具,並擦乾杯,以避免茶芽吸水而不宜豎立。用茶匙輕輕從共罐中取出蒙頂黃芽約3克,放入茶杯待泡。用水壺將70度左右的開水,先快後慢沖入盛茶的杯子,至1/2處,使茶芽濕透。
稍後,再沖至七八分滿為止。約5分鐘後,去掉玻璃蓋片。蒙頂黃芽沖泡後,可看見茶芽漸次直立,上下沉浮,並且在芽尖上有晶瑩的氣泡。剛沖泡的蒙頂黃芽是橫臥水面的,加上玻璃片蓋後,茶芽吸水下沉,芽尖產生氣泡,猶如雀舌含珠,似春筍出土。
接著,沉入杯底的直立茶芽在氣泡的浮力作用下,再次浮升,如此上下沉浮,真是妙不可言。當啟開玻璃蓋片時,會有一縷白霧從杯中冉冉升起,然後緩緩消失。賞茶之後,可端杯聞香,聞香之後就可以品飲了。有詩云,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芽。
沖泡蒙頂黃芽四不宜
蒙頂黃芽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上乘飲料。但是飲茶還需要講究科學,才能達到提精神益思維、解口渴去煩惱、消除疲勞、益壽保健的目的。但有些人飲茶習慣不科學,應該避免。
用保溫杯泡茶
沏茶宜用陶瓷壺、杯,不宜用保溫杯。因用保溫杯泡茶葉,茶水較長時間保持高溫,茶葉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減少;浸出的鞣酸和茶鹼過多,有苦澀味,因而也損失了部分營養成分。
用沸水泡茶
用沸騰的開水泡茶,會破壞很多營養物質。例如維生素C、P等,在水溫超過80℃時就會被破壞,還易溶出過多的鞣酸等物質,使茶帶有苦澀味。因此,泡茶的水溫一般應掌握在70℃-80℃。
泡茶時間過長
蒙頂黃芽茶葉浸泡4-6分鐘後飲用最佳。因此時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質已經浸泡出來。時間太長,茶水就會有苦澀哧。放在暖水瓶或爐灶上長時間煮的茶水,易發生化學變化,不宜再飲用。
習慣於泡濃茶
泡一杯濃度適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葉。有的人喜歡泡濃茶。茶水太濃,浸出過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對胃腸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後可續水再泡3-4杯。

飲茶禁忌

蒙頂黃芽
懷孕期飲濃茶,不僅易患缺鐵性貧血,影響胎兒的營養物質供應,還加劇孕婦的心跳和排尿,增加孕婦的心、腎負擔,誘發妊娠中毒症等,不利於母體和胎兒的健康。
這是因為濃茶中含有較多的咖啡鹼,對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使人興奮,基礎代謝增高。茶水中高濃度的鞣酸不但能抑制腸液的分泌,產生收斂止瀉作用,還會產生收斂和抑制乳腺的作用。
茶葉中含有2%-5%的咖啡因,每500毫升濃紅茶水大約含咖啡因0.06毫克,如果每日喝5杯濃茶,就相當服用0.3~0.35毫克的咖啡因。咖啡因具有興奮作用,服用過多會刺激胎動,甚至危害胎兒的生長發育。日本專家的調查也證實,孕婦若每天飲5杯濃紅茶,就可能使新生兒體重減輕。
此外,茶葉中還含有的鞣酸,鞣酸可與孕婦食物中的鐵元素,結合成一種不能被機體吸收的複合物。孕婦如果過多地飲用濃茶,還有引起貧血的可能,也將給胎兒造成先天性缺鐵性貧血的隱患。因此,孕期的婦女最好不要飲茶或飲少量淡茶為宜。

選購技巧

蒙頂黃芽不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飲,而且養生保健功能在茶葉中也屬佼佼者,是一種很受歡迎的茶,但是怎么看出蒙頂黃芽茶葉的好壞,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知識,下面詳細介紹蒙頂黃芽怎么看好壞。
一般是從茶葉的形狀、色澤、香氣、滋味、湯色等方面來鑑別。正常的茶葉應該具有該類茶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異種植物葉,不含非茶類物質,無異味、無異臭、無霉變。
一、看:無茶梗、無葉柄者為上品。看芽頭多少、葉質老嫩及條索的光潤度。此外,還要看峰苗(用嫩葉製成的細而有尖峰的條索)的多少;一般以芽頭多、峰苗多、葉質細嫩為好;葉質老、身骨輕為次。含有較多的白毫的為高級。
二、聞:拿一撮乾品茶葉放在手掌中,用嘴哈氣,使茶葉受微熱而發出香味,可聞幾次,以辨別香氣的濃淡、強弱和持久度。還可以聞聞茶葉的香氣是否正常,是否有煙味、焦味、霉味、餿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氣味。
三、嘗:鑑別茶葉真假與品質,用以下方法最為有效。上品茶,嚼後即使有苦味,嚼後肯定有甘甜感覺或有餘香。而若茶葉品質較差,則會有澀味,甚至讓您張不開嘴巴。若有添加物和異味,也一嘗便知。
四、泡: 這也叫開湯。開湯後,先嗅杯中香氣,再看湯色、品嘗滋味。上等蒙頂黃芽茶葉“黃葉黃湯”其湯色黃亮透碧,香甜鮮嫩,滋味鮮醇回甘。

儲藏方法

存儲方法
茶葉是一種乾品,極易吸濕受潮而產生質變,它對水分、異味的吸附很強,而香氣又極易揮發,蒙頂黃芽茶葉也不另外。當蒙頂黃芽茶葉保管不當時,在水分、溫濕度、光、氧等因子的作用下,會引起不良的生化反應和微生物的活動,從而導致蒙頂黃芽茶葉質量的變化,所以存放時,用什麼盛器,用什麼方法,也是有一定的要求。
1、一般貯存法:家庭少量用茶,一般習慣鐵制彩色茶罐、錫瓶、有色玻璃瓶及陶瓷器等貯存。其中以選用有雙層蓋的鐵制彩色茶罐和長頸錫瓶為佳,用陶瓷器貯存茶葉,則以口小腹大者為宜。在用這些容器裝茶葉時應檢查一下容器是否密閉,而且應將茶葉裝實裝滿,儘量減少容器內的空氣。這樣貯藏方法雖簡單易行,使用起來也很方便,但只宜於短時期貯藏。
2、生石灰貯存法:使用乾燥劑可使茶葉的保存時間延期長到一年左右。在石灰是一種乾燥劑,用生石灰保存茶葉時,可先將茶葉用薄質牛皮紙包好,捆牢,分層堆放於乾燥而無異味完好的罈子或無銹、無味的小口鐵桶四周,在壇和桶的中間放一袋或數袋半風化的生石灰,上面再放茶葉數包,然後用牛皮紙堵塞壇口,上面加蓋,置於乾燥處,一般1~2月換一次石灰,此法因茶葉不易受潮濕,故保存時間較長,只要按時換石灰,茶質也不易發生變化。
3、食品袋貯存法:用兩隻新的無味、無孔的塑膠食品袋,將乾燥的茶葉用防潮濕紙包好後,裝入其中一隻袋內,輕輕擠壓,將袋內的空氣擠出,然後用繩子紮緊袋口,再將另一隻袋反向套在第一隻袋的外面,待袋內空氣擠出後,再用繩子紮緊袋口,最後放入乾燥、無味、密閉的鐵桶內貯存。
4、冰櫃貯存法:貯存以專用冷藏(冷凍)庫最好,如必須與其他食物共冷藏(凍),則茶葉應妥善包裝,完全密封以免吸附異味。貯存期六個月以內者,冷藏溫度以維持0~5攝氏度最經濟有效;貯藏期超過半年者,以冷凍(-10至-18攝氏度)較佳。
儲存注意
如果蒙頂黃芽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喝完,為保證飲用品質,一定要要用恰當的方法儲存,若儲藏得法,保持乾燥的蒙頂黃芽儲藏一年仍能保持色綠、香濃、味醇的品質。但是不論採用何種貯存方式,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蒙頂黃芽水分含量儘量要低,不得高於6%,要求茶生產企業能嚴格控制成品茶的水分含量。
二、儲藏環境的空氣相對濕度要低,控制在60%以下為佳。
三、嚴禁茶葉與異味接觸。在感染異味方面,因為茶葉中含有帖烯化合物和高分子枸櫞酸,這些能很快就吸收其他物質的氣味而改變或掩蓋茶葉本來的氣味。
四、避免陽光直射。光線對茶葉品質有影響,特別是將茶放置於強光下太久,很容易破壞葉綠素,使得茶葉顏色枯黃髮暗,品質變壞;同時,如在日光下曝曬,還會產生日曬味,難以飲用。
五、防止茶葉擠壓。避免擠壓破碎,損壞茶葉美觀的外形。
六、分批放置。家庭消費一般是購買小規格包裝的茶葉,分批放置,儘量減少平時飲用過程中因環境條件的影響而發生的品質劣變。

茶葉文化

相傳,很古的時候,青衣江有條仙魚,經過千年修煉,成了一個美麗的仙女。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拾到幾顆茶籽,這裡正巧碰見一個採花的青年,名叫吳理真,兩人一見鐘情。魚仙掏出茶籽,贈送給吳理真,訂了終身,相約在來年茶籽發芽時,魚仙就前來和理真成親。魚仙走後,吳理真就將茶籽種在蒙山頂上。第二年春天,茶籽發芽了,魚仙出現了,兩人成親之後,相親相愛,共同勞作,培育茶苗。魚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紗拋向空中,頓時白霧瀰漫,籠罩了蒙山頂,滋潤著茶苗,茶樹越長越旺。魚仙生下一兒一女,每年採茶制茶,生活倒也美滿。但好景不長,魚仙偷離水晶宮,私與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發現了。河神下令魚仙立即回宮。天命難違,無奈何,魚仙只得忍痛離去。臨走前,囑咐兒女要幫父親培植好滿山茶樹,並把那塊能變雲化霧的白紗留下,讓它永遠籠罩蒙山,滋潤茶樹。吳理真一生種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魚仙,最終投入古井而逝。
後來有個皇帝,因吳理真種茶有功,追封他為“甘露普慧妙濟禪師”。蒙頂茶因此世代相傳,朝朝進貢。貢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專人去揚子江取水,取水人要淨身焚香,午夜駕小船至江心,用錫壺沉入江底,灌滿江水,快馬送到京城,煮沸沖沏那珍貴的蒙頂茶,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後與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蒙頂黃芽是芽形黃茶之一,產於四川省雅安市蒙頂山。蒙頂山是著名的茶葉產區,有諸多品種,民國初年以生產黃芽為主,蒙頂黃芽就成為蒙頂茶的代表。都說"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可見,蒙頂山的獨特氣候和地理環境,是無公害茶葉生長的最佳環境.
蒙頂山又被評為文化聖山,國內外專家給出了六個理由
一. 公元前53年,吳理真在蒙頂山種下了七珠茶樹,是人工種茶的始祖,世界茶文明由此發祥.
二. 從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到清末1911年,蒙頂皇茶園所采明前茶,一直是中央朝廷清明祭天祀祖專用茶,長達1169年,無茶出於其右,堪稱世界一絕。
三. 中國自古禪茶一體。源於宋代,至今吟頌的《蒙山施食儀規》誕生在蒙山永興寺,《常用贊本·八贊品》中要求供奉佛菩薩的是“蒙山雀舌茶”,此茶產於蒙頂山。
四. 宋代設立,至今全國僅存的茶馬司在蒙山腳下的名山縣新店鎮,綿延數千里的茶馬古道從這裡出發,成為一條連線漢藏民族團結的友誼路,創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背夫文化”。
五. 宋代禪惠法師始創,名震神州的蒙頂山派茶技———龍行十八式和中國禪茶技、茶馬古道茶藝,正在形成新的茶文化產業。
六. 歷代名人頌蒙山的“揚子江心水、蒙頂山上茶”(元代)、“琴里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唐代),“若讓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宋代),……這是千百年錘鍊的文脈,是無價的文化珍寶。
中國茶文化研究專家余悅先生說:“歷史悠久、形式完美、內涵厚重的中國茶文化,是一個從形式到內容,從物態到精神的結合體系,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特殊創造和中華民族思想的集中體現”,蒙頂山,浸淫中國茶文化千年風雨,在中華和世界茶文化史上寫下宏篇巨著,實乃世界茶文化聖山。
蒙頂黃芽,鮮葉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每市斤鮮葉約有8000-10000個芽頭. 黃芽外型芽葉整齊,形狀扁直,芽勻整多毫,色澤金黃,內質香氣清純,湯色黃亮,滋味甘醇,葉底嫩勻,早期是進貢的皇茶.
俗話說:"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 這就是蒙頂黃芽的真實寫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