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茶(蒙頂山茶)

蒙山茶

蒙頂山茶一般指本詞條

蒙山茶,四川省雅安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蒙山茶”種植始於西漢,具有2000多年的種茶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素有“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的美譽。1998年,素有“仙茶故鄉”美名的名山縣被確立為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驗收合格的國家級茶葉標準示範區。

2001年12月0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蒙山茶”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山茶
  • 產地名稱:四川省雅安市
  • 品質特點:甜香濃郁,湯黃綠亮,味甘鮮醇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01年第35號
  • 批准時間:2001年12月06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品種分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蒙山茶屬綠茶類,特色名茶品種主要包括蒙頂甘露、蒙頂石花、蒙頂黃芽、蒙山毛峰、蒙山春露茶,在製作上不發酵,製作工序因各茶種各有不同。蒙頂甘露,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新鮮芽葉適當攤放,以高溫殺青,經三炒、三揉、三烘和整形工序。外形美觀,條索緊卷,淺綠油潤,香氣高爽,味醇甘鮮,湯黃微碧,清澈明亮。蒙頂石花,嫩芽經殺青後,即在鍋中整形,後經攤涼再入鍋復炒,低溫烘乾。銀芽扁直整齊,湯色黃碧,香氣純鮮,味甘雋永。蒙頂黃芽,製法與石花大同小異,唯殺青後要揉捻。色澤黃亮,芽呈金黃色,香純清,味濃鮮,湯色清黃明亮。
蒙山茶甜香濃郁,湯黃綠亮,味甘鮮醇,葉底黃綠明亮,黃芽扁平挺直,色黃油潤,金芽披毫。甘露緊秀銀毫,翠綠油潤,萬春銀葉緊細披毫,嫩綠油潤,玉葉長春緊細多毫,墨綠油潤。
蒙山茶蒙山茶

品種分類

黃芽
黃茶珍品。宋代詩人文彥博《蒙頂茶詩》稱“舊譜最稱蒙山味,露芽雲液勝醍醐”,蒙頂黃芽自唐至清皆為貢品。蒙頂黃芽採用早、嫩、鮮、壯獨芽為原料,沿襲傳統“包黃”獨特工藝,精心製作而成,每千克蒙頂黃芽約8萬粒茶芽組成。其形嫩芽肥壯、扁平勻齊,色黃潤隱毫;湯黃透碧,香甜而鮮嫩,味甘醇鮮爽;沖泡品飲時,葉態似嫩筍,直立起伏。
石花
陳椽茶業通史》載:“名茶石花,在唐朝就已馳名全國,石花年年入貢,列為珍奇寶物,收藏數載其色如故。”茶名取於“石髓香粘絕品花”詩句,古籍載:“其葉細而長,味甘而清,酌杯中香雲蒙覆其上,凝結不散。”今日之蒙頂石花,精選肥壯單芽製作,其形芽扁而直、勻齊,色翠隱毫;湯碧而清,香高味鮮;沖泡品飲時,葉態嫩芽挺銳似峰,如奇峰頂上的石花。
甘露
創於明朝嘉靖二十年(1541年),譽為“人間甘露”,堪稱佳品。蒙頂甘露茶採摘細嫩,制工精湛,外形美觀,內質優異。於早春採摘一芽一葉初展原料,鮮葉細嫩,內含物豐富。其形捲曲多毫,嫩綠色潤;香高而芬芳,味鮮濃甘醇;沖泡品飲時,葉態似花兒,嫩勻成朵。
毛峰
因形狀緊細、芽峰挺直、披白毫,恰似高山雪峰而得名。於早春採摘一芽一、二葉初展原料,精細製作而成。其形緊細、挺直,色黛綠鮮潤、披白毫;湯色明澈,清香高長,滋味鮮濃、醇厚甜;沖泡品飲時,葉態嫩勻成花朵。蒙山毛峰品質優,產量大。
藏茶
中國黑茶始制於四川,雅安藏茶因產於雅安,唐宋以來暢銷藏區而得名。飲藏茶可促進攝入體內的牛、羊肉、乳酪等高脂食物的分解和消化,有“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之說,其傳統製作工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藏茶含有豐富的茶色素、茶多糖等特殊成分,雅安藏茶獨特的“渥堆”工藝,促進茶葉中多種有益物質充分轉化,使藏茶的保健價值更高,藥理功效更顯著,有利解膩、促進消化、幫助睡眠。
萬春銀葉
創製於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採摘期較前三種稍晚,一芽一葉全展或一芽二葉初展,茶形緊細勻卷,全覆銀毫。湯碧綠明澈,滋味鮮醇。因湯綠毫白,故名萬春銀葉。
玉葉長春
創製於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一芽二葉初展,穀雨前後採摘。外形體圓挺直,墨綠似玉而得名。湯色黃綠,葉底細嫩,香氣清雅持久,味濃而鮮。
蒙山茶蒙山茶

產地環境

蒙山茶之所以優質獨特,還是與它特殊的地理環境與氣候土壤分不開。蒙山茶產地名山三面環山,形若“U”字,其間有一分水嶺,將其分割為岷江流域和青衣江流域兩部分。地貌以平壩丘陵為主,蒙頂山、蓮花山、總崗山三山環繞,形成轄區的天然屏障。坪崗交錯,溪谷紛呈,為川西老沖積地之一。境內土層深厚,酸性微酸性土壤占70%以上,森林覆蓋率達44%以上。
優良的地理環境適宜發展茶葉生產。蒙山茶產地屬中緯度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5.5℃,大於或等於10℃的年積溫4772.5℃,無霜期298天,年均降雨量1519.9毫米,蒸發量1029.6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2%,年平均日期1035.5小時,為低光輻射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為茶樹的生長和有益內含物質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
蒙頂山蒙頂山

歷史淵源

西漢
儘管不能證明茶樹的種植始於何時,但是從現存世界上關於茶葉最早記載的王褒《童約》和吳理真在蒙山種植茶樹的傳說,可以證明四川是茶樹種植和茶葉製造的起源地。迄今為止,能夠證明的最早開始人工茶樹種植的地方是四川的蒙頂山。
西漢甘露三年(前53年),蒙山縣人吳理真在蒙頂山馴化野生茶樹,研究制茶工藝,開創了世界人工植茶的先河。陶谷的《清異錄》載:“吳理真住蒙頂,結庵種茶凡三年,味方全美,得絕佳者曰‘聖揚花’、‘吉祥蕊’。”
漢宣帝甘露年間(前53—前50),吳理真母親生病,久治不愈。吳理真上山砍柴,偶然發現野生茶樹,便摘取茶葉回家,為母煎服。母親喝下茶湯後,身體日漸康復,終得痊癒。因怕母親再次發病,吳理真走遍蒙山,先後找到八株(或說七株)野生茶樹,親手植於蒙頂五峰蓮花座心。其茶樹為蒙山原產,“高不盈尺,不生不滅,迥異尋常”、“其葉細長,葉脈對分”。吳理真精心種植這些茶樹,並堅持採摘茶葉煎水給母親服用。其母終得長壽。在他的帶動下,蒙山逐漸由採擷野生茶葉到人工種植。吳理真馴化野生茶樹,開創人工種茶之先河,是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種茶人,被譽為“中國植茶始祖”,名山因此譽為“茶祖故里”。
唐代
唐代是蒙頂茶發展的黃金時期,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蒙頂茶開始入貢皇室,從此名播神州。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嚴道縣蒙山在縣南十里,今每歲貢茶為蜀之最。元和十一年(816年),楊曄《膳夫經手錄》記:“蜀茶得名蒙頂,於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頂。”唐敬宗寶曆元年(825年),李肇撰《唐國史補》:劍南有蒙頂石花,或小方或散芽,號為第一。唐文宗開成五年(840年),蒙山茶傳入日本。
唐朝白居易的“琴里知聞唯綠水,茶中故舊是蒙山”,對蒙山茶給予了很高評價。《四川通志》說:“自唐朝列為貢茶,建立御茶園”。蒙頂茶自唐以來,1000多年中歲歲進貢,年年送京,直至民國除舊革新。
宋代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九年(1076年)提舉茶馬司先後在名山、百丈設定“茶場”,盡“榷”全縣茶葉。元豐四年(1081年),神宗下詔:“專以雅州名山茶為易馬用”。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7年)重申神宗原詔:“用名山茶易蕃馬”並“定為永法”。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蒙頂茶創始人吳理真,被封為“甘露普慧妙濟禪師”。
明代
上清峰的七株“仙茶”,進一步神化,列為正貢茶。並在該處修建石欄圍護,取名“皇茶園”。明蒙頂貢茶,改制芽茶進貢。蒙餅制藝,開始改為炒青,重色、香、味、形。所制黃芽、石花、芽白、雀舌馳譽全國。創製“甘露”名茶,質量超過唐、宋時代的“石花”。李時珍《本草綱目》記:“真茶性冷,唯雅州蒙山出者溫而主祛疾。”
清代
清蒙頂“仙茶”演變為皇室祭祀太廟之物,“皇茶園”外所產茶葉,開始列為正貢,副貢和陪貢。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名山王恆升、李裕公等18家茶商,為抵制印茶侵銷西藏,集資5萬兩白銀籌建“名山茶葉有限公司”。
民國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名山縣成立茶業同業公會,入會會員172人。
新中國
解放後,蒙頂名茶得到迅速的恢復和發展,蒙山茶場運用現代制茶技藝,按照古傳貢茶的特點,恢復石花、黃芽、甘露、萬春銀葉、玉葉長春等名茶生產。
1958年,名山縣組織800餘人上蒙頂山開荒種茶。並以淨居庵為場部,建立了茶葉培植場。
1959年,“蒙頂甘露”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1963年,成立“四川省國營蒙山茶場”。
1979年,國營蒙山茶場李家光等人在蒙頂山中部海拔1400米處柴山崗婁子岩,發現四株千年古茶樹。
20世紀80年代,創製出露、春眉等名茶。
1981年,“蒙頂”商標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
2003年,“蒙山茶場”改制。
2004年,《世界茶文化蒙頂山宣言》在蒙頂山發表,明確了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世界茶文明的發祥地,確立了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聖山的地位。
蒙山茶蒙山茶

生產情況

2001年,蒙山茶獲得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後,蒙山茶種植面積近5萬公頃,制茶企業達數十家,產值達數億元。

產品榮譽

2001年12月0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蒙山茶”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2010年,蒙山茶獲得四川省著名商標稱號。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蒙山茶原產地域範圍以蒙山茶原產地域保護申報辦公室《關於蒙山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區域範圍的補充說明》(川蒙保護辦〔2001〕06號)提出的地域範圍為準,包括四川省雅安市名山縣以及雅安市雨城區地處蒙山的碧峰峽鎮後鹽村和隴西鄉隴西村、蒙泉村。
蒙山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圖蒙山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圖

質量技術要求

一、茶樹栽培
(一)茶樹品種
應符合GB11767。以蒙山群體種選育出的名山白毫131、名山早311、名山特早芽213、蒙山9號、蒙山11號、蒙山16號、蒙山23號等國家級、省級茶樹優良品種為蒙山茶主栽品種。
(二)土壤要求
砂、粘適中的壤土,土層深度35厘米以上,pH值4.0—6.5之間,有機質含量1.5%以上,全氮0.10%以上,水解性氮10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磷1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鉀80毫克/千克以上。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應符合NY5020的要求。
(三)栽培技術
栽培技術應符合NY/T5018的要求。
(四)採摘技術
蒙山茶採摘技術蒙山茶採摘技術
二、工藝流程
(一)蒙頂黃芽工藝流程
鮮葉攤放→殺青→攤涼→炒二青→包黃→炒三青→堆黃→四炒→乾燥提毫→烘乾→整理→拼配→烘焙提香→定量裝箱入庫。
(二)蒙頂石花工藝流程
鮮葉攤放→殺青→攤涼→炒二青→攤涼→乾燥提毫→烘乾→整理→拼配→烘焙提香→定量裝箱入庫。
(三)蒙頂甘露(蒙山毛峰、蒙山春露)工藝流程
鮮葉攤放→殺青→攤涼→頭揉→炒(烘)二青→攤涼→二揉→乾燥(炒或烘)→傲形提毫→烘乾→整理→拼配→烘焙提香→定量裝箱入庫。
(四)烘青工藝流程
鮮葉攤放→殺青→攤涼→頭揉→篇塊→烘二青→攤涼→二揉→解塊→初烘→攤涼→復烘→精製篩分→風選→揀梗→拼配→復烘→定量裝箱(袋)入庫。
(五)炒青茶工藝流程
鮮葉攤放→殺青→攤涼→頭揉→解塊→烘二青→攤涼→二揉→解塊→炒千→車色→精製篩分→風選→揀梗→拼配→炒足乾→定量裝箱(袋)入庫。
(六)蒸青綠茶工藝流程
鮮葉攤放→蒸氣殺青→冷卻→初乾初揉→粗揉→平揉→中揉→精揉→烘乾→抖篩→平園篩→揀梗→風選→檢驗→拼配→定量包裝入庫。
(七)茉莉花茶工藝流程
蒙山茉莉花茶工藝流程蒙山茉莉花茶工藝流程
三、感官品質
按NY/T787和蒙山茶實物標樣執行。
四、理化指標
(一)水分:按GB/T8304的規定執行。
(二)粉末:按GB/T8311的規定執行。
(三)總灰分:按GB/T8306的規定執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