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岩(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

葛岩(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

生於陝西西安。西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文學學士(中國文學, 1982),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文學碩士(美術理論, 1985),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藝術及建築歷史系碩士(藝術考古,MA,1989),博士(藝術考古,PHD,1997),信息科學及電訊工程系碩士(信息科學,MS,1997)。

2006年入上海交通大學,任媒體與設計學院教授,(2006 -2009),雙聘教授(2009-至今),人文藝術研究院社會認知與決策實驗室教授(2009-至今),上海交通大學-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雙聘研究生導師(2015-至今),並任上海交通大學社會認知與行為研究院(籌)研究員(2013-至今)。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葛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陝西西安
  • 職業: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
  • 畢業院校:西北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匹茲堡大學
  • 代表作品:Dragon能否表示龍,善行的邊界,母雞的長相是否重要,認知流暢度對司法裁判的影響
教育背景,職業經歷,研究領域與主要發現,實驗傳播學:Dragon能否表示龍?,實驗社會學:我們哪些時候更可能宅心仁厚?,實驗傳播學:誰主寰球涼熱?,實驗法學: 法官也是人,累了會出錯,相關文獻,

教育背景

獲西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文學學士(中國文學, 1982),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美術系文學碩士(美術理論, 1985),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藝術及建築歷史系藝術學碩士(藝術考古,MA,1989),哲學博士(藝術考古,PHD,1997),信息科學及電訊工程系理學碩士(信息科學,MS,1997)。

職業經歷

高中畢業後,在西安市縫紉機零件一廠做搬運和衝壓工人(1975-1977)。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和《中國美術報》編輯(1985-1987), Birmingham Museum of Art,Assistant Curator(1990-1993),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Curatorial Assistant (1993-1996),Boston College, Adjunct Lecturer (1998), Virtual China Inc., Executive Web Developer(1999-2000),Jupiter Media Metrix Inc, Web Engineer(2000-2002),深圳大學傳播系,副教授(2002-2006),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傳媒研究中心,雙聘副教授(2003-2004)。2006年入上海交通大學,任媒體與設計學院教授,(2006 -2009),雙聘教授(2009-至今),人文藝術研究院社會認知與決策實驗室教授(2009-至今),上海交通大學-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雙聘研究生導師(2015-至今),並任上海交通大學社會認知與行為研究院(籌)研究員(2013-至今)。

研究領域與主要發現

研究領域涉及藝術、考古、媒體制度、傳播行為和法律研究等多個領域。近十年來,主要興趣在於利用實驗方法,在行為,心理和神經層面測量,解釋社會判斷,選擇和行為的過程與機制。代表性發現包括:

實驗傳播學:Dragon能否表示龍?

葛岩與秦裕林合作,針對國家形象跨文化傳播問題,在《中國社會科學》發表論文《Dragon能否表示龍:對民族文化象徵物跨文化傳播的實驗性研究》(葛岩,秦裕林,2008)。由於dragon在西方古代文明中被視為邪惡動物,能否使用dragon來表示象徵中華文化的龍是多年來備受爭論的問題。使用實驗室測試,現場測試和網帖內容分析方法,葛岩和秦裕林觀察了中美兩國被試對於龍和dragon的特徵認知與態度評價,以及這種認知與態度在不同情境的變化。研究發現:(1)雖然比之於中國被試對“龍”的特徵認知,在控制實驗條件下,美國被試對dragon的特徵認知更為負面,但兩國被試對兩種神話動物的態度評價無顯著差別;(2)在涉及民族認同、群體衝突的情境,被試對民族象徵物的評價向有利於本民族或群體方向轉變。“象徵符號本身的特徵不是問題的關鍵, 它象徵的對象是什麼、在怎樣的環境中執行其象徵功能才真正重要。”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使用dragon表示龍不會對中國形象帶來負面影響。實驗回答了是否可使用dragon來表示龍的爭論。2010年、2012年,分別獲上海市和教育部優秀科研成果獎。

實驗社會學:我們哪些時候更可能宅心仁厚?

葛岩與秦裕林合作,在《中國社會科學》發表實驗社會學論文《善行的邊界:社會和市場規範衝突中的公益選擇》(2012)。社會心理學文獻顯示,不同社會情境會啟動個體不同的行為規範,在社會規範下行為趨於合作、利他,在市場規範下,行為趨於自利。本研究採用控制實驗方法,觀察了不同規範,成本和決策場合對公益意願的互動影響。
研究發現:(1)若不考慮場合和成本,啟動社會規範帶來更高的公益意願;(2)成本和場合對公益意願的影響均有調節作用;(3)與規範相比,成本對公益意願具有更強影響,規範影響隨成本變化而變化;(4)與規範類似,場合對意願的影響也隨成本變化而變化。具體言之,低成本條件下,在高社會化場合,無論啟動社會規範或市場規範,被試公益意願最高;在低社會化場合,無論啟動社會規範或市場規範,被試公益意願次高。在高成本條件下,無論在高或低社會化場合,被試在啟動社會規範時公益意願次低,在啟動市場規範時公益意願最低(圖2-6)。研究還發現,在對行為規範與公益意願之關係的回歸模型中,引入成本和場合作調節變數可顯著提高預測精度,極大地降低了誤差平方和。
過往研究不乏對行為規範,成本與決策場合對利他選擇的影響的討論,但對它們互動作用的探討十分少見。研究發現校正了對於規範與利他選擇關係過於樂觀的看法,揭示出規範影響利他選擇的複雜性。本研究設計和結果闡釋借鑑了進化研究、行為經濟學、遺傳學、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社會心理學、管理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具有知識的前沿性和跨學科特點。在市場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背景下,如何建構有效合理的制度機制,鼓勵公眾做出利他的公益選擇,是嚴峻現實問題。研究發現,公益成本的控制在公益選擇中起到至關緊要的作用,善用社會規範,對於保持高成本下的公益意願可能起到積極作用。2014年,本研究獲上海市科研成果獎。
實驗美學:母雞長相會影響品嘗雞蛋的滋味?
葛岩與秦裕林、姚君喜、陳俠和何俊濤合作,在《文藝研究》發表實驗美學論文《母雞的長相是否重要:藝術家不良品性信息傳播對作品評價的影響》(2013)。研究聚焦在中西文藝理論史上爭論不休的傳統問題:藝術作品與藝術家的道德品行究竟有什麼關係?在中國古代,既有相信“言,心聲也;書,心畫也”的“等同論”,也有主張“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的“不等論”。“等同論”者相信,藝術家品行會影響作品的道德內涵,並決定作品的藝術品質;“不等論”者主張,作者的道德品行與作品的道德內涵無必然聯繫,不該從人品出發去評價藝品。採用實驗方法,葛岩等人觀察了藝術家品行信息對被試作品評價的影響,並試圖確定造成“等同論”或“不等論”立場的心理機制。實驗顯示:(1)在無品行信息的條件下,被試無法從作品中辨識出作者的不良品行;(2)當不良品行信息出現,作品評價趨向負面;(3)在評價藝術作品之外另有其他動機並高度捲入評價過程時,不良品行信息對作品評價的負面影響增大。(4)在僅有評價藝術作品動機並低度捲入評價過程時,不良品行信息對作品評價的負面影響降低乃至消失。發現表明,雖然藝術家的不良品行與作品質量並無可辨識的聯繫,但不良品行信息仍會帶來相對負面的作品評價。然而,評價者的動機-心理捲入程度會放大或降低品行信息對作品評價的影響,是區分“等同論”或“不等論”的重要心理機制。
本研究使用實驗手段回答了傳統藝術理論問題,揭示了造成“文如其人”和“人文兩途”兩種判斷的心理機制,為歷史爭論提供了新穎的解答。如何評價道德品行與專業能力的關係是一個超出藝術理論範圍,廣泛存在於倫理學、政治學、管理學和傳播學等領域的問題,研究問題因此具有普遍性。在對實驗發現的闡釋和討論中,大量借鑑了進化研究、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神經美學、倫理學和人類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使得研究具有知識的前沿性和跨學科性。2014年,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實驗傳播學:誰主寰球涼熱?

全球溫暖化被視為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主流觀點認為,溫暖化是現代工業對環境破壞帶來的結果。然而,科學家中也有人相信,溫暖化是大自然周期變化的結果,與人類行為並無必然聯繫。究竟孰是孰非? 如同轉基因食品究竟有沒有危害,高級護膚品有沒有作用,中國房市泡沫何時將破裂,美國經濟哪天會復甦一樣,全球溫暖化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判斷這類問題時,或因信息不完備,或因信息體量巨大難以處理,公眾很難做出客觀理性的判斷。
葛岩與陸捷,秦裕林,何俊濤合作,在《現代傳播》發表實驗報告《信息傳播和控制感對全球溫暖化成因和前景判斷的影響》(2014)。實驗操縱了有關全球溫暖化成因信息(人為因素導致溫暖化 vs. 溫暖化為自然周期變化),觀察了這些信息與個體內在控制感,對溫暖化成因和解決前景判斷產生的互動影響。實驗發現:(1)溫暖化成因的外部信息會影響被試歸因,但對前景判斷影響不顯著;(2)個體控制感對歸因和前景判斷均有顯著影響;(3)比之外部信息,內在控制感對歸因和前景判斷有更強的影響力。研究支持傳播效果研究從強調外部信息到重視客群心理特徵的轉向,並為理解對全球溫暖化一類複雜問題的判斷機制,提供了經驗化解釋和傳播策略。

實驗法學: 法官也是人,累了會出錯

葛岩與李學堯、秦裕林、何俊濤合作,在《中國社會科學》發表實驗法學論文《認知流暢度對司法裁判的影響》(2014)。使用實驗方法,以在校學生和在職法官為被試,該研究通過操縱案件數量,字型大小,加重、行距,分段,速度競爭等因素,觀察了認知流暢度和職業背景對判決(刑期)的影響。研究顯示:(1)整體上,低流暢度帶來更長刑期判決;(2)比之學生被試,法官被試對流暢度變化有較強的抵禦能力; (3)在流暢度很低又有外部競爭激勵調節的條件下,法官被試也會做出更為嚴厲的判決。
研究貢獻有三個方面:(1)行為法學研究在已開發國家已成為法學研究的重要流派,但在中國尚處於起步階段。本研究提供了認知法學研究的具體範例,具有角度和方法上的創新意義;(2)心理學文獻顯示,認知流暢度會影響對事物的判斷或評價,高流暢度帶來趨於正面的判斷,低流暢度帶來趨於負面的判斷。本研究首次證明了流暢度效應在司法裁判中存在,採用在職法官為被試增強了實驗結果的說服力;(3)在訴訟量劇增、績效考核不斷強化、法官超負荷工作的今天,研究提示須直面法官抵禦認知偏差的能力並非無限的事實。當超過負荷的臨界點,這種能力或遭瓦解,司法裁判可能變形。理解並找到這樣認知能力的臨界點,因此是管理者在編制法官員額、設立績效考核制度時須加謹慎考慮的問題。

相關文獻

  1. 動允直接知覺的共鳴原理,《心理科學》, 2016(2)
  2. 國家、地區媒體形象的數據挖掘: 認知心理學與計算機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視角,《學術月刊》, 2015 (7)
  3. 為什麼自願守法,《法律與社會科學》,2015年 (1)
  4. 信息傳播和控制感對全球溫暖化成因和前景判斷的影響,《現代傳播》, 2014(4)
  5. 認知流暢度對司法裁判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 2014(5)
  6. 定價主體、產品類別、提價歸因對價格公平判斷的影響—對大學生被試的研究,《深圳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 (5)
  7. 物質獎勵對內在動機的侵蝕效應,《心理學進展》,北京,2014(4)
  8. 母雞的長相是否重要:藝術家不良品行信息傳播對作品評價的影響,《文藝研究》, 2013(9)
  9. 法學研究與認知-行為科學,《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
  10. 善行的邊界:社會與市場規範衝突中的公益選擇,《中國社會科學》, 2012(8)
  11. 網民評論對消費態度和意願的影響:觀察信息刺激,信源可信度與品牌經驗的相互作用,《現代傳播》,2010(10)
  12. Dragon能否表示龍:對民族象徵物跨文化傳播的實驗性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 2008(1)
  13. 美國教授為什麼是終身制,《讀書》, 2006(1)
  14. 舞台劇和魚子醬:想到舞台劇的前景,《藝術評論》,2004(4)
  15. 在兩條軌道上的博物館:美國博物館的經營定位和資金來源,《讀書》, 2003(10)
  16. Sanxingdui: A New Bronze Age Culture in Southwestern China, Antiquity, 1989 (9)
  17. You Raise Me Up:我的那些老師們, 共識網
  18. 七十年代:記憶中的西安地下讀書活動,共識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