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航渡路街道

萬航渡路街道

萬航渡路街道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區境西北部。東起膠州路,西至長寧路江蘇路,南臨新閘路折萬航渡路接武定西路,北靠長寧支路康定路。面積0.81平方公里。1992年有居民16722戶,人口49797人,設25個居民委員會。街道辦事處設在萬航渡路686號。境內文化、教育、體育設施,有市紡織職工大學棉紡織印染分校、區職工業餘中等專業學校、靜安職業學校、中學2所、幼稚園4所、華光劇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樂團、區工人游泳池和街道文化中心、圖書館等。境內陸續設有輕紡工業居多。有家庭工業社(今上海日化四廠)、五和織造二廠(今五和針織二廠)、萃眾毛巾廠、慶豐紗廠(今上海第七印染廠)、中國內衣廠(今上海第七織布廠)、上海絲綢廠(今上海第六絲織廠);機電工業有永新電器廠、大同鐵工廠、貨車修理廠(今上海內燃機配件總廠)等,是中小型工廠比較集中的地區之一。境內西北角屬曹家渡地區,為滬西重要商業網點及交通樞紐。國營、集體商店有146家,個體經濟有216家,市屬工廠28家,其中千人以上工廠有10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航渡路街道
  • 居民:49797人
  • 城市:上海市
  • 性質:街道
  • 面積:0.81平方公里
  • 行政級別:街道
社會事業,歷史人文,

社會事業

1958年,以金司徒店街居民委員會為試點,組織婦女勞動力建立里弄生產、服務事業,辦起各類生產組、居民食堂、託兒所、服務站。參加人數為4269人,占有勞動能力居民的54.6%。1978年,為安置返滬知識青年就業,又一次集資興辦一批集體企業。改革開放以來,街道利用地處曹家渡地理優勢,拾遺補缺,方便民眾,發展第三產業。1992年,街道經濟營業額(產值)2853萬元,利潤200萬元。80年代,辦起敬老院、老年活動中心、老年學校、老年浴室、醫療諮詢、簡易託兒所等社區服務事業。1986年,創建在職職工夜間巡邏隊,刑案案發數是全區最低的街道之一。1985~1992年,街道連續被評為市計畫生育先進單位。1992年被評為市三級衛生街道。境內文化、教育、體育設施,有市紡織職工大學棉紡織印染分校、區職工業餘中等專業學校、靜安職業學校、中學2所、幼稚園4所、華光劇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樂團、區工人游泳池和街道文化中心、圖書館等。極司非而路76號(今萬航渡路435號靜安區職業學校)原是國民政府安徽省政府主席、軍事參議院院長陳調元的公館,抗日戰爭時成為汪偽中國國民黨特務委員會特工總部(即“七十六號”特工總部)所在地。其右側弄堂華村20餘幢2層樓的小洋房,亦為汪偽所強占,成為一批中級以上漢奸的住宅。金司徒廟道觀,建於明末清初,占地1.63畝,主持嚴姓,令廢。現為萬春街63弄1號萬航街道文化中心。
萬航渡路街道

歷史人文

20世紀20年代,太平里簡屋在境內北部興建。民國19年(1930年)以後,沿極司非而路(今萬航渡路)建起山樂村、梅村等新式里弄房屋和中行別業公寓,東部的金司徒廟街(今萬春街)及康家橋,南部的金家巷是人煙稀少的村落。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爆發,大批難民擁入,紛紛搭建棚戶棲身。人口密集的棚戶簡屋覆蓋面為全區最大的街道之一。忻康里設有煙窟土行,還有“新紀”、“大新”2家大賭檯。地區內搶、偷、扒、拿時有發生。20世紀20年代起,民族資本家在民國35年,上海華東模範中學從膠州路遷到康定路永和村18—20號。同年4月,校內建立學生中共支部。在開展反內戰、要和平的鬥爭中,被譽為“民主堡壘”。民國37年11月,建立中共金家巷支部,從關心、團結、教育民眾著手,培養發展革命力量,迎接上海解放。解放後,在棚戶簡屋地區設定給水站,改造彈街路,以後又集資安裝自來水。六七十年代,在南曹家宅拆除一批簡屋,建成國華里3層新工房,金家巷西弄建成2幢3層、11幢5層新工房。1985年起,在高家宅、榮慶里等處拆除大批危房簡屋,興建多幢高層住宅,有20層以上住宅11幢,多層13幢,建築面積達20.89餘萬平方米。形成高榮、萬航、金家巷3個新住宅小區。
萬航渡路街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