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畝水杉林

萬畝水杉林

萬畝水杉林所在地叫做嵇圩林場。這裡南臨高郵湖,北接寶應湖,東與寶應縣隔湖相望,總面積11000畝,其中林地10432畝,水面548畝。20世紀80年代以前,這裡是一片柴灘,生長著茂密的蘆葦,由於入江水道改變了水系,蘆葦逐步退化。1983年,金湖縣在這裡建立了林場,因地得名稱為嵇圩林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畝水杉林
  • 別名:嵇圩林場
  • 總面積:11000畝
  • 水面:548畝
介紹,看點,安宜古城,鳥類的天堂,榮譽,

介紹

建場以來,先後投資500多萬元對柴灘實施改造,抬田造林,林漁林糧結合,水、陸、空立體開發,從此,昔日的荒灘上崛起一座綠色長城。俯瞰林場,萬畝森林纖陌縱橫,鬱鬱蔥蔥。

看點

安宜古城

告別喧囂的城市,來到這僻靜的森林,漫步林間小道,聽鳥鳴蟲嘶,看棲禽相戲,聞草木芬芳,您會感受到一種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境界。那一排排挺拔蒼翠的池杉、水杉就象一列列威武的士兵,護衛著這片土地。萬畝森林之下靜臥著一座古城?安宜城。這座安宜古城就是今天的寶應縣城的前身。相傳秦統一中國後,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在今天盱眙馬壩以東設定東陽縣;漢代時,東陽縣一划為二,在今天金湖縣塗溝鎮唐港以東設定平安縣。平安縣城就在嵇圩林場範圍內。到南朝時,為抵禦北朝的侵略,又在漢代平安縣縣域,設定安宜縣,縣治就駐在平安縣城的舊址,平安城就此改為安宜城。安宜城的規模與形制,已無從知曉。但是,從史書上的零星記載里,從它所處的戰略位置上以及它所留下的一些隱隱約約的遺蹟中,可以想像出安宜古城當年的風光。安宜城緊靠大運河的前身??邗溝,是南北交通要衝,可以北上山陽(今淮安)入淮河,也可以南下廣陵(揚州)入長江。處在戰略要地的安宜城,官府衙門,商肆店鋪,行旅客棧,鱗次櫛比;交易集市,商賈雲集,熙熙攘攘,市聲鼎沸,一派繁華盛景。
然而,好景不長,隋朝末年,山東章丘的杜伏威率眾反隋,統軍南下,進軍江都,途經安宜與隋軍遭遇。防守安宜的隋軍士兵,以土城為掩護,歷經數日,頑強抵抗,終因孤城無援,最終失守。城內橫屍遍地,血流成河,滿眼斷壁殘垣,瓦礫一片。有古詩《送皇甫冉往安宜》描寫了安宜城被毀數年後的情景:“江皋盡日唯煙火,君向白田何日歸。楚地兼葭連海回,隋堤楊柳映堤稀。津樓故肆生秋草,山館空城閉曉暉。若問行人與征戰,使君雙淚定沾衣。”唐統一天下後,在運河以東的白田重新設定安宜縣,再後來移到了今天的寶應縣城城址,從此安宜古城便湮滅在歷史長河之中。

鳥類的天堂

萬畝水杉林獨特的環境和氣候,構築了鳥類的天堂。林間和枝頭到處穿梭、棲息著大量候鳥,主要有白鷺、蒼鷺、黃鸝、黑腰燕、黃嘴鸚鵡、鸕鶿等,它們靠捕食溝塘中的魚蝦繁衍生息,每年春夏之交在此交配、繁育後代,到初冬時節帶著兒女一起南遷。茂密的森林、遍地的雜草以及廣闊的蘆葦盪又是獐雞、野鴨、野兔、蛇、鱉、龜的理想家園。當您沐浴在這天然的氧吧之中,盡情呼吸這新鮮的空氣,吐故納新,洗淨肺腑,讓躁動的心靈在這樹葉的婆娑聲中和婉轉的鳥鳴聲中,漸漸地平息下來,感悟人生的真諦,享受這一刻的自由和寧靜。

榮譽

萬畝水杉林的美景曾吸引全國文聯組團來此採風,外國留學生也專程來此觀光。溫家寶總理等中央領導和省市領導來此參觀後,也讚許有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