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宮(江蘇省揚州市萬壽宮)

萬壽宮(江蘇省揚州市萬壽宮)

萬壽宮,始建於清乾隆八年,(民國二十年運堤決口處即原萬壽宮處)萬壽宮規模宏大,建造華麗,飛檐翹壁,高牆大院,寂靜幽深。每到夏夜,靜坐院中納涼,聆聽古運河波浪輕拍堤岸的濤聲,記錄紫藤架下油蛉的低吟淺唱。萬壽宮所在的邵伯驛,歷史上一直是南北交通咽喉,驛站規模也較大。邵伯驛在如今的館驛附近,運河邊的萬壽宮為往來官船停泊之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壽宮
  • 始建於:清乾隆八年
  • 特點:規模宏大,建造華麗
  • 意義:南北交通咽喉
歷史記載
萬壽宮,始建於清乾隆八年,(民國二十年運堤決口處即原萬壽宮處)著名學者韋明鏵先生通過考證:江西官商所修建,是一座道觀,同時也是江西人的會館後改為輪船站。萬壽宮規模宏大,建造華麗,飛檐翹壁,高牆大院,寂靜幽深。每到夏夜,靜坐院中納涼,聆聽古運河波浪輕拍堤岸的濤聲,記錄紫藤架下油蛉的低吟淺唱。萬壽宮所在的邵伯驛,歷史上一直是南北交通咽喉,驛站規模也較大。邵伯驛在如今的館驛附近,運河邊的萬壽宮為往來官船停泊之所。
根據韋明鏵的考證,抗戰時期,萬壽宮曾被日寇盤踞。日本投降後,日軍曾要炸毀萬壽宮,但未得逞。一直到上世紀50年代,萬壽宮還有四進殘破大殿,裡面還有一個戲台。但沒過幾年,這幾進殘屋就被拆除了。不過,200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韋明鏵在邵伯考證萬壽宮舊址時,竟從一堆亂磚中找到一塊鐫著“萬壽宮”三字的古磚。根據相關專家考證,這塊磚是清代所造,應是萬壽宮始建之物。
我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作家朱自清,1901年曾隨父小坡公由東海遷居邵伯,就住在萬壽宮,當時朱自清四歲,後來他在《我是揚州人》一文中回憶說:“在邵伯住了差不多兩年,是住在萬壽宮裡,萬壽宮的院子很大,很靜,門口就是運河。河坎很高,我常向河裡扔瓦片兒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