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修堂中醫8代傳承

《萬修堂中醫八代傳承》分三大部分詳細介紹了中原地區“萬修堂中醫”二百餘年薪火傳承及其發展概況。首先,簡介“萬修堂”的歷史淵源、經營理念、服務模式、代表人物及醫術專長、秘方名藥、傳承紀要等;其次,重點介紹了“萬修堂”歷代名醫的生平傳略與醫術特點、臨證經驗等;最後,簡略介紹了萬修堂在發揚與傳承中的“百花齊放”和“人才輩出”。

基本介紹

  • 書名:萬修堂中醫8代傳承
  •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 頁數:225頁
  • 開本:32
  • 品牌:人民軍醫出版社
  • 作者:徐蕾 趙曉東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9160677, 978750916067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萬修堂中醫八代傳承》為中醫臨床及科研工作者、中醫藥院校師生、中醫藥愛好者提供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萬修醫館 源遠流長
一、東周萬修堂 百年老字號
(一)萬修醫館 緣起洛陽
(二)經營特點 醫藥並重
(三)學術特點 大有可觀
二、醫館世代傳 代有人才出
(一)初遵家規 族內傳承
(二)突破家規 傳承不限
(三)院校師承 優勢互補
(四)欣逢盛世 展望無限
三、祖傳好秘方 傳世濟蒼生
(一)嗣育丹
(二)香附丸
(三)竹茹蘇梗飲
(四)理氣活血丹
(五)引血歸經方
(六)十全十美湯(膏)
(七)麝珠消炎酊
(八)感冒擦(浴)劑(退熱臍貼)
(九)上海疔藥
(十)活絡止痛酊
(十一)百癆丸
(十二)三根三葉湯
(十三)加味行軍散
(十四)藿蘇丸
(十五)胃緩丸
(十六)胃蒸丸
(十七)十個“消食飲”
(十八)黑芝麻飲
(十九)全鱉丸
(二十)枳術消積丸
(二十一)降血壓濃縮丸
第二部分 醫家傳略 一脈相承
一、趙光甫乃八世祖 萬修堂創始第一
二、九世二代分兩支 比肩懸壺活世人
(一)學問淵博育良醫 德藝雙馨濟世人
(二)儒醫相映醫道高 秘方名藥濟黎民
三、三代精通儒道醫 年荒外出杳無音
四、四代耕讀習岐黃 濟世活人威望高
五、五代一源有三歧 意氣風華此正茂
(一)黨政領導重中醫 積極支持給加力
(二)從軍行醫骨傷名 返里設館為百姓
(三)承家學行醫豫陝 為百姓簡便廉驗
六、傳承延綿至六代 杏林傑才此中出
(一)子承父業開診所 內外針灸專眼科
(二)院校師承醫理通 全國名醫重傳承
(三)趙氏中藥第一人 科學栽培求創新
(四)中醫大學育高才 擅治兒科溫熱病
七、萬修堂傳承七代 光大國醫育人才
(一)醫藥兼通炮製精 辨治十法一貫通
(二)內外傷痛手法靈 針灸整骨藥理傷
八、八代傳承鄉鎮醫 全科中西集一身
第三部分 名醫薪傳 各領風騷
一、中原名醫趙法新 從醫實錄底蘊深
(一)漫漫從醫路 不忘恩師情
(二)繼承不泥古 創新不離宗
(三)舉疑難病案 說理法方藥
(四)回憶小故事 論析醫案理
二、趙法新承前啟後 眾弟子學術論劍
(一)徐蕾
(二)張書亮
(三)趙玉瑤
(四)張社峰
(五)趙曉軍
(六)趙曉東
(七)牛得草
附錄A 萬修堂中醫傳承溯源
附錄B 趙法新學術成果介紹
附錄C 趙楊景醫藥科研概要
附錄D 眾弟子醫學成果簡介

序言

儒林之茂,杏林亦盛。萬修堂醫館之所以能幾百年代代傳承興盛,有其深厚的文化淵源。據河南新安縣誌《趙氏族譜》記載,自第五世如桂公起,清進士、太學生、庠生、監生20餘人;新中國成立至今,以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文甫為代表的各級領導幹部、大學生、碩士生60餘人,足見趙氏家族自古至今對文化教育的重視。
第七世鳳威公是清朝太學生,其長子(八世)光斗“清歲進士,品端學粹,循循善誘”。諸弟子豎有“經明行修”匾額;次子光甫,清代庠生,棄儒從醫,於清道光年間始創“東周萬修堂揀選川廣雲貴道地藥材老店”。立足洛陽,面向全國,主營道地藥材。前店後作,飲片配方,名醫坐堂,丸散膏丹,質量上乘,有“炮製名世,術精雷桐,濟世活人”之美名。光甫長子克念(九世),清代庠生,“學問淵博,文成一家,深諳岐黃,一代儒醫”。次子克文,清代太學生,“以醫名世,妙手回春”。克念之子心純(十世),清代庠生,“精岐黃,號神醫焉”。歷代名醫坐診萬修堂,創製秘方名藥,廣施百姓,名噪豫西。十一世連璧、連城兄弟,皆一代儒醫也。十二世桂梧、興邦、鳴原、秀芳、素芳,十三世法隆、法新、法生、楊景、學府、建萍,十四世曉東、曉軍、俊峰、修成,十五世強子等,皆繼承家學、拜求名師、就讀高校,或自學成才,有從業成名,有業餘兼醫,計20餘人。
俗云:“秀才學醫,籠中抓雞。”足見習醫必先通文。文理、哲理、醫理皆通,德藝雙馨、學驗俱豐,可謂精誠大醫。趙氏中醫源遠流長,名醫輩出,惜失整理,文獻資料多有散佚、失傳。為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發揚光大,世代傳承,欲在儒林之外,添杏林之篇,據《趙氏族譜》所載和相關資料,並訪談知情人士,廣徵博引,去偽存真,編撰成書,以資杏林永茂。第一部分主要介紹萬修堂的起源里程、經營理念、學術特點、代表人物、秘方名藥、傳承紀要、恢復展望;第二部分以醫家傳略、學醫之路、學術思想、臨證經驗、醫學著作、醫論醫案為主要內容;第三部分為醫學薪傳,諸弟子論文選集。試圖再現萬修堂中醫二百餘年發展里程與概貌,反映當時當地師承授受、院校師承合一的中醫教育模式發展史略,並彰顯各醫家學術淵源和臨證經驗,以示其長,利於後學。
本書策劃編寫過程得到多位學者、領導支持與指導,新安縣教育原局長趙象賢、洛陽柴士科等提供寶貴原始資料;尤莊村長趙奎子、趙海峰積極協助調查;縣人大副主任王樞談、國醫大師李振華給予我們支持和鼓勵並賜序;全國名醫、原河南省衛生廳副廳長張磊教授題寫書名;中共河南省紀委副書記、監察廳廳長、原新安縣委書記王流章題詞;中共河南省委機關黨委書記、原新安縣副縣長陳宏斌題詞並祝賀“萬修堂國醫館”恢復;洛陽市政協學習文史委員會主任王經華協助編寫並審訂;人民軍醫出版社各位老師對書稿進行認真的審校指導,終於使其能正式出版發行,在此一併致以衷心的謝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