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大連電廠

華能大連電廠

華能大連電廠坐落在大連灣海邊,靠近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距市中心約30公里。該廠以合資方式始建於1986年,主要利用外資成套引進了80年代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現代化設備,1988年建成投產。一期工程投用的兩套火力發電機組,具有70萬千瓦的發電能力。幾年來,該廠年發電量都在38億度以上,工廠生產的全過程基本實現了自動化控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能大連電廠
  • 類別:發電廠
  • 類型:火力
  • 地理位置:遼寧省大連市大連灣鎮
  • 裝機容量:140萬千瓦
  • 發電量:38億度
  • 隸屬:華能集團
電廠簡介,建設,整合難題,門戶平台,兩條主線,資訊,引子,危難關頭,主網並列成功,生機勃發,廠長介紹,地圖信息,

電廠簡介

華能大連電廠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利用計算機系統作為企業管理中強有力的手段,依靠科學方法對一流的生產設備的有效管理,對企業信息系統進行綜合管理,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創造出一個高效率的一流的現代化電廠,實踐中的一些經驗和套用效果,值得我們借鑑和吸取。

建設

廠級監控信息系統(SIS)、資產管理系統(EAM)、辦公自動化系統(OA)、人力資源系統(HR)、財務系統……擁有如此多的信息化系統,華能大連電廠該如何更好地將這些基於不同平台的系統進行整合和最佳化,並為未來的系統建設做好準備.

整合難題

華能大連電廠位於大連市大連灣鎮,是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公司,規劃裝機容量為21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為140萬千瓦,是華能集團的標桿性電廠,同時也是全國特大型發電企業。
多年來,華能大連電廠一直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為數位化發電企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火力發電廠。近幾年來,隨著電力系統“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革的不斷推進,華能大連電廠的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以及基本完善的企業信息化套用系統。其中,已經實施或正在實施的信息系統有廠級監控信息系統資產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人力資源系統、財務系統等。
如此可見,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讓華能大連電廠具備了較好的信息化基礎,並在生產、財務、設備、物資等領域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充足的數據。同時,成熟的計算機網路環境和硬體體系架構,也保證了電廠今後可以利用先進技術進一步提高信息化套用的深度和廣度。
但是,像很多較早進行信息化建設的企業一樣,隨著企業自身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華能大連電廠在信息化建設道路上遇到了一個難題—如何將眾多基於不同平台的系統進行整合和最佳化,以更好地發揮其效益?
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實施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企業信息門戶)無疑是個好選擇。
EIP可以對企業已有的內部和外部系統進行整合和最佳化,使企業員工、客戶、供應商、合作夥伴可以從單一平台訪問、抽取、分析、儲存自己所需的個性化信息。同時他們還可以根據需要,利用這些信息作出合理的業務決策,並加以執行。EIP可以通過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來幫助企業最佳化業務運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一代企業信息門戶更加重視協同作業,能夠幫助企業實現業務流程自動化,同時更加重視對企業外部的延展性,如支持XML、Web Service等。EIP的合理套用,不但可以為企業員工提供一個套用的視窗,更是對外傳達企業信息的最佳方式之一。
據了解,華能大連電廠早就意識到了EIP對於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並且已經實施並套用了EIP系統。但是,隨著公司業務的迅猛發展,電廠的管理和業務對EIP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對系統的廣泛性、易用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先進性、易維護性和信息的集成性等要求上。原有EIP系統不能很好地滿足這些需求。

門戶平台

通過對原有的信息化系統進行重新審視,對現有的管理業務流程進行最佳化重組,並挖掘管理的深層需求,華能大連電廠決定對區域網路平台進行技術改造:在原有信息化的基礎上綜合各個套用系統,以知識管理為核心,重新構建電廠的企業信息門戶
新建的企業信息門戶除了要保留原EIP系統的優點,還要在廣泛性、易用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先進性、可維護性和信息的集成性方面有較大的提高,以幫助華能大連電廠通過信息化全面提升管理。
為保證EIP項目的順利實施和成功套用,華能大連電廠確定了項目建設的四大原則。
第一,技術領先。要採用成熟、領先的技術來進行建設。
第二,量體裁衣。不盲目追求新、全、高,制定合理的實施方案和實施計畫。
第三,分步實施。採用“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策略進行EIP建設。華能大連電廠計畫先打好基礎,完善EIP基礎架構後,再根據業務優先權分步實施,制定以點帶面的分步實施策略。
第四,柔韌靈活。考慮到企業外部業務環境和內部業務流程的不斷變化,EIP系統應當具備足夠的可擴展性,以保證系統能適應企業的不斷發展變化。
經過審慎的對比、考察,華能大連電廠最終選擇了BEA公司提供的基於BEA ALUI的企業信息門戶解決方案。
據了解,華能大連電廠之所以選擇BEA ALUI,最關鍵的原因是ALUI是當前市場上先進的基於SOA架構構建的產品,能夠提供包括協同、發布、內容管理、搜尋、工作流和分析在內的多個功能框架,以及與其相對應的大量功能模組。這些可供華能大連電廠在進行配置和客戶化開發時方便使用。
此外,ALUI可以通過組件的形式為電廠提供靈活的、可擴展的部署方式。這一點對正處在快速變化中的電力行業的華能大連電廠非常關鍵。ALUI的所有功能框架及模組都與其基礎架構緊密配合,相輔相成,整體統一,可以通過簡單配置快速滿足大連華能的需求。這種配置理念不但體現在開發的高效和維護的低成本上,還體現在擴展的靈活性上。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不僅僅是華能大連電廠,很多大型企業都希望有一個能夠跨Java和.Net的工具對所有套用系統進行整合。而ALUI最突出的就是跨Java和.Net的特性。這能有效地幫助華能大連電廠迅速整合當前所用的套用系統,並為將來的套用提供支持。

兩條主線

在四大原則的指導下,通過多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華能大連電力企業信息門戶項目順利通過驗收,並成功上線。
該項目集企業網站和企業門戶為一體,不僅集成了電廠現有的EAM、OA、SIS等套用系統,還將電廠內的部分日常管理融入在門戶中,進一步規範了企業管理,提升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協同辦公效率,並加快了開發建設速度,減少了單獨開發再集成所造成的各種資源的浪費。
華能大連電廠相關項目負責人鄧宇表示,EIP的成功實施為電廠構建了具有自身企業特色的全新信息管理系統,即將MIS項目中除EAM以外的絕大部分具有文檔管理、工作流管理等共性的模組有機地整合到門戶中來實現,而不是簡單地進行套用集成。作為企業內部日常管理的協同工作平台,EIP的成功套用幫助華能大連電廠最終形成了MIS的兩條基本主線—EAM和企業門戶。
更為重要的是,BEA SOA的理念和方法,滿足了華能大連電廠對門戶的套用需求。特別是EIP所實現的跨Java和.Net的整合,為華能大連電廠今後的信息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資訊

2007年3月4日,在一場歷史罕見的狂風冰雪凍雨襲擊面前,華能大連電廠經受了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考驗,在大連電網與系統解列,孤網運行中,作為大連地區的骨幹電廠,關鍵時刻,義無返顧地承擔了穩定電網的重任,他們臨危不亂,以過硬的技術,帶低負荷超極限運行,防止了大連電網的崩潰,並承擔了大連電網與東北電網聯接的艱巨任務,合閘一次成功。使大連這座國際化城市與大停電的黑暗災難擦身而過。樹立了一個電廠在城市突發事故面前、積極應對危難保電網安全的範例。大連市市長夏德仁說:“是華能大連電廠支撐著大連的電力供應,如果沒有華能大連電廠的廣大職工堅守崗位,保持安全生產,大連地區將陷入全面停電的境地。”

引子

3月7日,風和日麗,大連電廠的員工們在按部就班的工作著,剛剛過去的狂風、雨雪造成的危害,只能從倒在路邊的巨大的廣告牌和一棵棵歪斜的樹木上窺見一斑。
華能大連電廠屬華能集團公司控股的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企業,兩天前,這座安裝4台35萬千瓦進口機組的大連地區最大的電廠經歷了建廠20年來最嚴峻的考驗。
“這次的陣風太大了,是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電廠青年員工唐亮說。4號傍晚,體重90公斤的唐亮,剛邁出住宅樓的門洞,就被一陣狂風掀倒在地,左手碰出了血。當他頂風趕到電廠時,主控室里聲光報警此起彼伏,紅色、黃色報警燈不停地閃著,看到事態的嚴重性,本來是後半夜值班的他主動留下來,投入到緊張的維護機組安全發電的戰鬥中。當時,大連電廠所有在廠里的員工都像唐亮這樣自動加班工作著。
據大連市供電公司副總工程師趙維俊介紹:造成大連地區大面積跳閘,部分地區斷電的主要原因是大雨、降溫和狂風共同作用的後果,大雨之後的氣溫驟降使電線結冰變粗,陣風達12級的狂風又使電網三相線像飛機的翅膀,不規則舞動,相互碰撞,線路短路和折斷造成頻繁跳閘,使大連與外界聯繫的5條線路全部中斷。據東北電網初步統計,4日10:29分至5日7:00時,暴風雪共造成電網500kv線路4回線13條次跳閘,另一回線被迫停運;220kv線路36回線85條次跳閘;10kv線路1147回線1197條次跳閘;共14座220kv變電站全部停止送電。
大面積停電威脅著有580萬人口的大連市。
歷史竟有這樣的巧合:可曾記得2005年8月18日,印度尼西亞境內發生大面積停電,首都雅加達也徹底斷電,總共波及近1億人口。
2005年5月25日,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地區由於電站爆炸發生大面積停電,造成公交癱瘓。
2003年8月14日,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區發生了北美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停電,紐約州隨即被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損失在10億美元以上。
1972年7月27日,中國湖北大面積停電,造成武漢、黃石、黃岡地區全部停電,經濟損失2400餘萬元以上。

危難關頭

4日16:00時開始,暴風雪的威力開始顯現,系統頻繁出現線路跳閘,受此衝擊大連電廠電氣系統、控制系統的報警此起彼伏,輔機系統頻繁跳閘。威脅著四台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
在這之前,按照公司轉發國務院《關於做好防範應對溫帶風暴潮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電廠已經緊急啟動了《重大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和《保廠用電措施和全廠停電事件應急預案》。全體生產人員就位,做好了搶險的充分準備。
在兇猛的風雨中,電網顯得是那么的脆弱,在不到5個小時裡,大連地區電網5條與主網的聯線相繼斷掉,負荷噼里啪啦的往下甩。22:01分,最後一條與外界連線的線路也斷開了,可怕的電網解列發生了,大連電網變成“孤島”,獨立運行。全網平日200萬千瓦的負荷只剩下30萬千瓦左右,電網隨時處於崩潰的邊緣。
此時,大連電廠也處在一場嚴峻的考驗中,在孤網運行中,承擔了整個電網一半的負荷。當時運行的三台35萬千瓦機組按調度命令減負荷運行,電廠最低每台機組只能帶5萬千瓦。通常,35萬千瓦的機組最低帶負荷的穩定極限在10萬千瓦,在這種超極限的運行方式下,一旦機組燃燒不穩定,就會跳機。此時的大連電網抗擾動的能力極差,電網頻率要求保持在50赫茲正負0.5範圍內,機組負荷改變幾千千瓦,就會造成頻率的不穩定,也就是說,大連電廠只要有一台機出現跳機,就會造成整個電網崩潰,防止電網崩潰的千斤重擔一下子落在了大連電廠的身上。
在這種情況下,劉榮厚廠長果斷下令:投入油槍,穩定鍋爐燃燒;自動控制操作在必要情況下改為手動;雙倍人員上崗值班;全廠加強現場巡檢。並從最壞的情況打算,做好電廠一旦與系統解列單帶廠用電的準備。一場沒有炮火的戰鬥在大連電廠打響了。
這期間,在北京的華能集團公司、華能國際股份公司領導同樣為電廠捏著一把汗,指示電廠不惜一切代價支撐電網不發生崩潰,保證大連城市供電。
半夜市政府多次打來電話,詢問機組運行情況,問機組投油燃燒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劉廠長斬釘截鐵地向市政府保證:“請放心,有困難電廠自己解決,發不出電我負全責。”
沒有給自己留下一點後路的劉廠長,絕不是說漂亮話,他太熟悉自己的電廠,自己的員工,自己的機組設備。
劉廠長說:帶低負荷孤網運行風險是有的,但甘冒風險保大連電網、保城市用電是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是華能的企業精神,“絕對不允許在重要時間和重要地點發生事故,絕對不允許發生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事故,確保全全發電”是李小鵬總經理反覆對企業提出的要求。
此時的大連電廠,白班的員工下班後沒有離開,夜班的員工提前來到值班室,通宵戰鬥,沒有一個人離開現場。
由於大連電廠在孤網運行中的重要地位,整個系統的調頻和調壓任務壓在了電廠的身上,面對從未經歷過的技術操作,大連電廠的員工沒有退縮,靠著對機組設備的嫻熟,駕馭著電網的安全。小系統的調頻難度極大,調整非常頻繁,開始幾乎1分鐘就要調一次,值班員的眼睛死死地盯著儀表,不敢有絲毫的鬆懈。因反覆與調度聯繫,下達命令,才半個小時,當班值長的嗓子就已經沙啞。
線路頻繁跳閘又送電,微機穩控裝置頻繁投停,電氣值班員需要到距離主控室800多米遠的開關場保護室反覆進行操作。值班員頂著十多級的寒風往返於主控室和開關場之間,往往是幾個人剛剛從外面操作完回到主控室,就接到下一個操作命令,風中夾雜著無數小冰晶,吹在臉上像刀割一樣,大風將廠房和保護室的大門死死地壓住,三人用力才能將大門頂開。
輸煤系統、海水循環系統、到處都是頂風冒雨巡檢的員工……
“電網每一次跳閘,都會由於電壓低,造成控制室的照明瞬間閃爍熄滅一次,外面的發電機也會同時出現一陣低頻的轟鳴,勵磁系統、UPS和直流系統的聲光報警齊鳴,我們的心立即提到了嗓子眼。迅速檢查一遍,還好,設備主要參數運行正常,緊張的心這才落下。每次檢查完後,都會長出一口氣。”值長韓天財回憶說。

主網並列成功

大連地區電網孤網運行已經3個小時了,在這期間,有關部門反覆與東北電網合閘聯接,均失敗。遼寧省調度下令由大連電廠承擔與主網聯接的任務,在電廠側與“和吳甲線線路2252開關“處合併聯網。
“大連地區孤網運行狀態是第一次,手動操作聯網也是第一次。與主網並列,必須是在兩邊電壓、頻率、相序相同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平時靠自動裝置來實現機組併網的電廠這次需用手動操作聯網,這將是對電廠員工的心理素質和技術水平的考驗。” 趙維俊說。
正在值班的唐亮挺身而出,“幫我看著同期表,我來操作。”
5日01:16 ,當大連電廠並列同期裝置表指向11點鐘位置時,當班值長韓天財發出指令:“11點,做好準備。”
在同期表指針即將轉到12點鐘位置的瞬間,操作指令發出“合”字,唐亮迅速將“和吳甲線2252開關”合上。
“成功了!”“大連孤網已與遼寧主網聯接!”在場職工一片雀躍!
在脫離主網3小時15分鐘後,大連電網又獲得了東北電網的支持,大連地區供電逐步得到恢復。
事後詢問唐亮當時的感受,他自信地講:“並列的三個條件,其中,周波和電壓當時是我們廠控制調整的,只要找好同期表並列時機,一定會成功的。”
多么值得驕傲的員工啊!在看似平靜的面孔上,你看不出他們剛剛經歷了一場緊張的戰鬥,在危急時刻,大連電廠員工拼的是保電網安全的政治覺悟,拼的是臨危不懼的心理素質,拼的是響噹噹的過硬技術。在這場嚴峻的考驗中,他們向大連市人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大連電廠在關鍵時刻過得硬,絕非偶然。這座1988年投產的可稱為老字牌的電廠,當年的輝煌記憶猶新, 1994年,大連電廠以紮實的管理水平,在全國樹起第一個“一流火力發電廠”的旗幟。多年來一直保持機組設備健康水平在全國的領先地位,在全國大機組競賽中,連續5年榮獲金牌。2006年,4號機組連續安全運行712天,又創出國際上火電機組連續運行最長的新紀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時不練兵,戰時就挨打。大連電廠始終把提高員工素質放在重要位置,通過不斷強化人員培訓和預案演練,全面提高人員反事故處理能力。電廠在時間上保證每年兩個月的脫產培訓,以“全能值班工程師”為目標的三階培訓機制,使運行人員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實現了由操作型到知識型再到管理協調型的轉變,由單純的管設備、懂操作,成為全面掌握組織協調能力和設備管理能力的“全能值班工程師”。這些平時的積累,奠定了在緊急關頭,電廠員工上百次緊張操作,無一例誤操作的基礎。
事後,大連市政府慰問團來廠慰問,市長夏德仁緊握著劉廠長的手說,是華能大連電廠救了電網,救了大連。

生機勃發

華能大連電廠積極應對當前的新形勢和新挑戰,努力開拓新思路,加強節能減排,注重環境保護,以老機組實施供熱改造為突破口,實行熱電聯產,積極推進老機組改造、供熱改造、脫硫改造、風電項目、三期擴建和新廠建設,致力於打造企業發展的新優勢,老廠又煥發出新的生機。
3號、4號機組脫硫工程於2008年11月30日投產,有力地保障了大連市2008年減排指標的完成; 1號、2號機組脫硫工程計畫於2009年11月底投產。現役機組供熱改造及西線熱網一期工程,華能大連第二熱電廠新建項目已獲得大連市政府同意,取得開發權,規劃分兩期建設,一期擬建設兩台35萬千瓦超臨界抽汽凝汽供熱機組和兩台3萬千瓦抽汽背壓機組,計畫在2011年上半年投產,二期擬建設兩台35萬千瓦超臨界抽汽凝汽供熱機組或四台5萬千瓦背壓機組,計畫在2015年前建成。三期兩台60萬千瓦熱電聯產機組擴建項目是以現役四台機組供熱改造為基礎,符合國家“改一擴一”的熱電聯產政策,大連市發改委已將該項目納入調整後的大連市熱電聯產規劃。另外一台機組進入“十二五”開工規劃。與此同時,華能大連電廠還積極參與大連市風電項目建設和LNG分散式熱電冷聯供項目研發工作,並取得成效。
面對當前的新形勢和新挑戰,華能大連電廠將在大連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全面踐行科學發展觀,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著力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全力以赴做好熱電聯產和節能減排工作,不斷打造新優勢、實現新超越,為大連市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華能大連電廠是全國第一家商業性電廠,建廠二十多年來,始終堅持一流導向管理,不斷實踐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企業管理一直走在全國電力系統的前列,先後榮獲全國第一個“一流火力發電廠”、全國電力系統“雙文明單位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稱號,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截至2008年底,共完成發電量1227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303億元,上交稅金34.5億元,為遼寧省、大連市的經濟建設、社會穩定以及改善地區環境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該廠曾首創全能值班員制度並在全國電力行業推廣,現役機組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達到了同類型機組的國際先進水平,在全國大機組競賽及可靠性評價中,連續多年摘取同類型機組金牌。至今,該廠4台機組已連續8年半實現鍋爐“四管”零漏泄,其中1號機組已連續17年未發生鍋爐“四管”漏泄事故。2009年4月23日,該廠2號機組連續安全運行760天,一舉刷新國內60萬千瓦燃煤機組連續安全運行750天的紀錄,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廠長介紹

武春生先生,1957年5月出生,遼寧遼陽人,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歷任元寶山電廠運行值長、值長組副組長、燃料處副處長、處長、電廠副總工程師、副廠長,華能南通電廠副廠長、廠長兼黨委書記。2007年10月任華能大連電廠廠長兼黨委副書記。

地圖信息

地址: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甘井子街道龍頭山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