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體

華爾街日報體

華爾街日報體Wall Street Journal Formula”是美國《華爾街日報》慣用的一種新聞寫作方法,主要適用於非事件類題材的敘述。其基本特徵是,首先以一個具體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場景、小細節)開頭,然後再自然過渡,進入新聞主體部分,接下來將所要傳遞的新聞大主題、大背景和盤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題,結尾再呼應開頭,回歸到開頭的人物身上,進行主題升華,意味深長。這種寫法從小處落筆、向大處擴展,感性、生動,符合讀者認識事物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頗受讀者青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爾街日報體
  • 起源:華爾街日報
結構,特點,局限,采寫技巧,

結構

“華爾街日報體”在結構上一般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人性化的開頭,即與新聞主題有關的人物故事;第二部分,過渡,即從人物與新聞主題的交叉點切入,將真正的新聞內容推到讀者眼前;第三部分,展開,即集中而有層次地闡述新聞主題;第四部分,回歸人物,即重新將人物引入新聞,交代此人與新聞主題的深層關係。也可總結為DEE:Description描寫、Explanation 解釋、 Evaluation評價。

特點

故事化
從傳播心理學的角度看,客群閱讀除了求知層面的需求外,還有消遣和娛樂的需求。“華爾街日報體”借鑑了文學寫作中的故事描繪手法,能把枯燥、乾癟、索然無味的硬新聞變得生動活潑、通俗有趣。故事性增強了新聞的趣味性、可讀性。
“華體”一般在文章的開頭展示涉及到的典型人物或故事,通過氣氛的渲染,將人帶入新聞,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這些人物或現場的描寫實際上就像電視新聞的新聞畫面一樣可視。
人文關懷
“華體”敘述路徑客觀上要求尋找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個案,強調人物故事,個案命運的重要性。任何一則報導,總要涉及和影響或將影響一些人。人是構成新聞事件的主體,新聞報導說到底,是報導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表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係的變化。人和人的生活對讀者來說,具有最高的心理上的接近性。新聞報導里有了人,有了他們的動作、語言和感情,生活狀態的報導,很容易喚起讀者的興趣。
貼近性
新聞價值學說中的“接近性原理”,是指要尋找所報導的事實與讀者在時間、地點、心理或者利益上的接近點。接近的因素越強,讀者閱讀的願望也就越大。從讀者關切點上找角度,回答讀者普遍關心的問題,解答讀者想知而未知的問題,這就是最佳的新聞角度。貼近性越高,讀者對這一訊息的關心程度、注意和興趣就越大。以普通人的視角來寫作,透過普通人這個點來深化有主題的面,一方面賦予了人情味,另一方面又突出了貼近性,極易使讀者產生共鳴。
強大的信息釋放功能
“華爾街日報體”個性化的開頭可以為記者節省大量筆墨,同時客群可以在輕鬆的閱讀狀態中獲得豐富的信息。

局限

“華爾街日報體”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比如說故事的真實性問題、新聞的嚴肅性問題,但是總的來說,這種文體的新聞寫作,與我們所提倡的“三貼近”報導原則是切合一致的,對豐富和改進我們的新聞寫作不無裨益。

采寫技巧

簡介
“華爾街日報體”結構清晰,層次分明,善於將新聞視覺化形象化,是報導化刻板枯燥為鮮明生動的有效手段。但要成功運用這種新聞體裁,單單模仿它的結構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掌握它的採訪寫作技巧。
善於現場觀察採訪
美國新聞學家麥爾·曼切爾說:“記者必須學會用孩童般的眼睛觀察世界,他把每一件事都看做是新鮮的、各具特點的,同時,他必須用聰明長者的眼光洞察世界,能夠區分出有意義的東西和無意義的東西。”記者只有具備“慧眼”,才能有“神來之筆”。我們一些報導枯燥乾巴的病因就在於記者沒有進行現場採訪,或採訪不深入,缺少細緻的現場觀察,沒有找到典型場景和細節,只能告訴讀者大致的輪廓和一般化的概念。
“華爾街日報體”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強調視覺新聞。新聞要有細節,形象化,立體化,能夠再現人物、現場和事件的精彩片斷,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下,渲染氣氛,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具有激起讀者共鳴的力量。要采寫這樣的視覺新聞,關鍵在於記者要深入現場進行採訪,細緻觀察。細節不能由記者口裡“講”出而應讓讀者"看"到。如報導某公司董事長,不能簡單說他是個嚴厲、有挑戰性的人物,而要提供具體的事例,他是如何對待下屬?又是怎樣應對挑戰?要讓讀者“看”到他的行為舉動,“聽”到他的聲音言語。
尋找最佳切入口
“華爾街日報體”的寫作總要從具體的事件或人物展開,由小見大,引出一串數字或某個問題,來表現一個人、一種社會現象或一項政策法規。這些人或事只是一個引子,報導的中心是由這個人或事引出的主題。有人曾說“一千萬人死亡只是個統計數字,一個人怎樣死卻可以寫成悲劇”,這巧妙表明了集中描繪整體中的個體部分能起的巨大作用。
利用個體切入主題無疑是個好辦法,但一種社會現象、一件國內外大事往往涉及眾多人物,不能隨手選擇某個人或某件具體事情作為引子。只有那些具備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最好有一定的戲劇性或懸念性的人或事,既能自然過渡到新聞主題,又能引發讀者的興趣。
讀者的興趣不僅取決於故事、懸念、細節,還取決於材料的精心安排。報導能否從一個思路流暢地過渡到另一個思路,是對寫作技巧是否精湛的嚴格考驗。另外,在對新聞事實逐步展開的敘述上,層次要清晰,新聞事件與背景材料的交接組合要自然。
多用人物直接引語
西方記者忌諱籠統一般、眾口一詞,他們的筆下總有一些具體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出場說話,在他們的新聞中,從來不會出現“他們一致認為”、“大家都表示”之類似是而非的新聞八股。儘量引用人物的原話,儘量寫明人物的真實姓名,是他們寫作的一條重要準則。
文章要寫得具體生動,不僅表現在用趣聞和豐富多彩的描繪來敘述有關事物,而且在於引用的事例具體確鑿。直接引用具體人物的鮮活語言使讀者產生真實感,因為,直接引語用引號直接引述訊息來源的話語,話語本身是一個完整的語句。讀者閱讀新聞時,這一話語形象能夠打破時空的界限,在引號的作用下,使人物的話語即時地呈現類似電視新聞的“同期聲”的音響效果。在“華爾街日報體”中,隨處可見人物真實感人的話語,記者通過新聞人物的口,來表達對問題、現象的一種態度或意見,讓讀者作出自己獨立的判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