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松古堡

華松古堡

華松古堡位於京畿道水原,是朝鮮朝後期的代表性城廓。華松城堡建有各種各樣的防禦設施,裝有四個門並配有堡壘,炮台和其它特色建築,延續至今。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松古堡(華城)
  • 外文名:Hwasong Fortress
  • 國家:韓國
  • 所屬洲:亞洲
  • 批准時間:1997
華城,修建背景,修建過程,歷史沿革,設計特色,史料,評價,旅遊,

華城

修建背景

朝鮮第22代王朝正祖大王為悼念自己的父王(即英祖的二子,雖然被冊封為世子,但被派別鬥爭中受排擠而未能登上王位,在米櫃中結束自己生命的思悼世子),把父王的遺骸從楊州拜峰山移葬到被稱為朝鮮最好的風水寶地的水原華山,並把花山附近的邑城遷移到水原八達山下現今位置,修建了水原華城。 正祖的孝心不僅成為修築水原華城的根本原因,而且水原華城成為政治構想的中心地,它的修築蘊涵著為根除基於派別鬥爭的派系政治,實現強有力的王道政治的遠大政治抱負,修築它也是為了把它作為首都南邊的軍事要塞。
華松古堡華松古堡
水原華城由奎章閣文臣丁若鏞以參考東西方的技術書籍編著的《城華籌略(1793年)》為指南,在曾任宰相的領中樞府事蔡濟恭的總策劃和趙心泰的指揮下,於1794年1月開工,到1796年9月竣工。修建該城時,特別設計和使用了舉重機、轆轆等新設備,用於搬運和砌築沉重的石材等。在修建水原華城的同時還修建了附屬設施華城行宮、中鋪舍、內鋪舍、社稷壇等很多建築,但大部分因戰亂被毀壞,現在只剩下華城行宮的一部分洛南軒。

修建過程

華松堡於1794年2月由皇帝下令開始興建。城堡不像以前那樣只是在城鎮的周圍建上城牆,而是分散在附近的群山中,以便戰時疏散當地居民。華松城堡建有各種各樣的防禦設施,如指揮所、哨樓、城垛、秘密通道和射箭台,所有的設施沿防禦城牆而建。堡內有四處城門,分別朝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整個工事浩大,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工人從全國各地動員而來,所有的勞務費用均從府庫里支付,這也是一項政府新政策,因為以前所有的政府項目工人都是義務勞動;崇舟皇帝曾幾次親臨施工現場指導工作。1976年9月這場浩事終告結束,崇舟非常高興,但同時也擔心建築過於奢侈。他請了一大幫政府官員和建築工程師來到皇宮,對他們提出嘉獎,並賜給他們各種禮物。 華松堡的建立證明了朝鮮李氏王朝對抵禦外來入侵、加強軍事防禦的高度知覺。1592-1598年外族的入侵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半島大部分地區化為一片廢墟。於松寧任戰時的總理大臣,在七年戰爭中他不光領導了政府,而且領導了軍隊作戰,於松寧對前線崩潰得如此之快深感遺憾。戰爭的失利造成人員大量傷亡,人民生活貧困。因軍事設施非常不完備,於松寧指出所有的城牆和防禦工事需要加建突出的城垛和其他防禦設施以抵抗外來入侵。
華松古堡華松古堡
華松堡占地130畝,周界原有48項軍事設施,包括4個主城門、五個秘密通道、五處城垛、五處哨樓、兩處水閘、四處角樓、一處燈塔、兩處指揮所、兩處射箭台和其他設施。其中七處已被洪水沖走或因年久失修而破爛不堪,一處主城門於1950年韓戰期間被焚毀,1975年重建。

歷史沿革

華松古堡位於京畿道水原,是朝鮮朝後期的代表性城廓。1789年,朝鮮王朝第22代王正祖把其父思悼世子之墓從楊州移至水原管轄的華山下,又把那裡的居民移至八達山下,建成新城,稱為華山,從而此地便成為當地的新中心。1794年1月由領中樞府事蔡濟恭主管修築城廓,1796年落成。1997年作為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水原華城修建以後,經歷了日本占領和韓國戰爭時期,一部分城廓被遭到破壞,後來在1975~1979年之間,根據修建之後發行的《華城城域儀軌》把大部分城廓又重新恢復成原樣一直保存到今天。
該城城牆全長5,744米,面積達130公頃,東面地形為平地,西面鄰接八達山,是一個平面山城的形式,城內設有四座門樓、兩個水門、三個空心墩、兩個將台、兩個弩台、五座鋪樓、五座炮樓、四座角樓、五個暗門、一個烽墩、四座敵台、九座外城牆、兩條陰溝等,共有48個設施組成了城廓,但由於水災和戰亂7個設施(一個水門、一座空心墩、一個暗門、兩座敵台、兩條陰溝)被損毀,現在只剩下四個設施。
水原華城不僅幾乎保留了建設此城時的原樣,而且流過北水門(華虹門)的水原川至今還在流淌,同時分別連線八達門長安門,華城行宮和蒼龍門的道路網至今也還在保持著組成城市內部街道網的主要構架等等,至今還原封不動地保持著200年前城市的主要骨架。由於建城的動機不在於軍事目的,而在於政治經濟和對父母的孝心,城廓本身蘊涵著所謂“孝”的東方哲學思想,因此該城除了具有文化價值之外,還具有精神和哲學價值,在城內很好地保留了與此相關的文物。城廓的石磚和建築物的瓦等都是用獨特的方法製作的,用現在的技術是很難製作的,因此稱為維修中的難點
和需要繼續解決的課題。水原華城是在中國、日本等地也找不到的平面山城形式,同時具有軍事防禦功能和商業功能,設施的功能最為科學和合理,結構實用,堪稱東方城廓的典範。城廓只砌築外側,內側利用自然地勢用土填埋,即採用“外築內托”的修築方式來與大自然相互諧和。並且水原華城受了在百姓的現實生活中尋找學問的實踐課題的實學思想的影響,而不是哲學論爭,因此可以說混用磚頭和石頭,懸眼和漏槽的構思,舉重機的發明,混用木材和磚頭等修築方法,堪稱東方城廓修築技術的結晶和稀世之作。特別是,水原華城是當時學者們通過充分的研究和細緻的計畫,集東西方建築技術之大成而修築的,具有巨大的建築史意義。
華松古堡華松古堡
城廓建成後的1801年發行的《華城城域儀軌》中,不僅詳細記載了建城計畫、制度、法式,而且還記載了所動員人力的人事資料、材料的來源及用途、預算及工資計算、施工機械、材料加工方法、工程日誌等,留下了建築等城廓建築史的寶貴資料,被認為具有很大的歷史記錄價值。
水原華城被指定為第3號史跡進行著管理,包括的文物有八達門(第402號寶物)、華西門(第403號寶物)、長安門、空心墩等。1997年12月,水原華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華松古堡華松古堡

設計特色

華松堡於1794年到1796年間建成,歷時兩年半,設計者為崇亞永。當時崇亞永在崇舟皇帝創建的皇家圖書館工作,創建此圖書館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術研究。
華松古堡華松古堡
為了建造華松堡,崇亞永廣泛研究了朝鮮、中國和日本的古代城堡,充分利用當地的地形優勢,以彌補原來設施的不足之處。
作為一處軍事堡壘,崇亞永的設計相當富於才智。水原和其周圍地區物產豐富、人口眾多,與漢城之間交通便利,與中國也只隔著黃海。崇舟開始時看來只是想通過繁榮水原的商業和製造業,使其發展成一個繁華的城市。但不久許多歷史學家猜測:水原靠近崇舟深愛的父親的墳墓,同時又可以避開首都那些思想保守的大臣,進行他的政治改革,崇舟皇帝很可能會把首都遷至水原。崇舟皇帝下令將華川周圍的居民遷至現在的水原城區,為此府庫拿出了3750公斤黃金,市民統一十年免除各種稅收。各種基礎設施,如官署、學校、工業設施相繼建立起來。三年以後,崇舟將水原定為首都,任命載濟光為首任長官,載濟光是一位資深官員。

史料

建造華松堡的整個過程被寫在一本叫《華松堡建造記》的書里,1800年崇舟帝死後不久發表出來。書包括十卷,是韓戰之後重建華松古堡的具有決定性的參考資料。第一卷包括建築計畫、指揮建築人的名單、官銜和帶著詳細圖片說明的建築規劃。主要內容分布在六個卷本裡面,包括官方文獻、皇家命令、宮庭會議進程、工人花名冊和工資管理規定、建築材料名稱和對其質量要求的規定,還有對收入和支出的記錄等。 華松古堡與一位睿智的皇帝及其所進行的政治改革相關聯,同時也是朝鮮建築史上的一項傑作。

評價

批准標準: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 (II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屆會議報告。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當朝鮮李氏王朝的皇帝崇舟於18世紀遷都水原後,他依照當時頗具影響的軍用建築條例在四周修建了防禦工程,同時帶動了東西部在建築領域的發展。這座巨大的牆,延伸了將近六公里,裝有四個門並配有堡壘,炮台和其它特色建築,延續至今。

旅遊

華城行宮坐落於京畿道水原市,曾作為水原府的官衙和行宮使用,後來在1794年(正祖18年)至1796年(正祖20年)建造華城期間,華城行宮也隨之擴建完成。 建宮初期,行宮共有宮室600多間,包括奉壽堂、福內堂、維輿宅、
新豐樓、南北軍營、於華館、得中亭等建築,呈現正宮結構。華城行宮曾在日本抹殺韓民族文化和歷史的政策下毀於一旦,現存建築為上世紀80年代末修建的。
華松古堡華松古堡
韓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以及《大長今》拍攝地之一——劇中小長今進宮後接受各種訓練的場景,第8集料理比賽時的場面,及長今前去應試醫女的場面等場面就是在華城行宮(Hwaseong Fortress)拍攝的。
此外,行宮每周一會舉行華城行宮將勇營守衛儀式,再現了正祖大王移駕華城時曾進行的將勇營守衛儀式和軍禮儀式。
地 址:京畿道水原市八達區南倉洞
交 通:乘坐捷運1號線在水原站下車,在水原站對面乘坐2、7、7-2、8、13路市內公交,在鐘路4街下車,步行5分鐘即可。
開放時間:冬季為9:00~17:00,夏季為9:00~18:00。
門 票:成人(19歲以上)1000韓元,學生(7~18歲、或持有學生證的大學生)500韓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