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陶瓷

華亭陶瓷

華亭陶瓷是甘肅省華亭縣的傳統陶瓷工藝品。因主產於該縣安口鎮“安口窯”,歷史上也稱“安口陶瓷”,華亭陶瓷製作歷史悠久,源淵流長。產品以生活用具為主,以其牢、厚、經久耐用而聞名周邊省區,造型美觀,色彩艷麗,它充分的顯示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藝術才華。其中“野雞紅罐”產品被北京故宮陶瓷博物館收藏;陶瓷工藝品“反彈琵琶”獲甘肅省工藝美術百花大獎;粗瓷二號缸獲甘肅省質量優質產品其其製作技藝“安口陶瓷製作技藝”列第二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亭陶瓷
  • 分類:陶瓷
  • 地區:甘肅省華亭縣
歷史淵源,生產條件,品種特色,榮譽認證,歷史沿革,工藝流程,工藝傳承,非遺信息,傳承保護,傳承人,

歷史淵源

華亭陶瓷,因主產於縣安口鎮,歷史上也稱“安口陶瓷”,華亭陶瓷製作歷史悠久,源淵流長。有文字記載可追溯到西周初至西漢平帝年間。據甘肅省華亭縣博物館館藏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的陶罐推測,華亭陶瓷最早有八九千年以上的歷史。據《徐霞客遊記》記載:“華亭陶瓷兩千年前制燒實在,窯頭鎮(後稱安口鎮)所燒土瓷自秦虞瘀父,為周陶正創迄今。”華亭土陶據明代才子趙時春考,始於周秦之際,周時秦虞瘀父為瓦瓷,黑瓷則為瓦瓷進化的一種。
(華亭陶瓷主產地安口窯景觀圖集 )

生產條件

華亭制陶的主要原料一是坩泥,它是含二氧化矽、二氧化鋁成分物質的黏土。二是陶土,其所含物質成分與上同。三是石英砂,為礦石岩石性,白色呈鬆散狀。這些原料在安口、硯峽、策底、河西一帶分布,儲量可觀。據地質勘探表明,華亭的陶土是在下侏羅紀形成的。陶土與煤炭相伴而生,陶土覆蓋在煤層之上,稱侏羅系華亭組。其次有紫砂土、紅釉土、黑彩土、花文釉、白陶釉、方解石、鋁礬土、花崗岩、平石、煤炭。制瓷的工具隨工藝的提高也不斷改進,由先前的人工破、砸、碾磨,到後來的破碎機、拉坯機、坩泥機。燒制的窯也由最初的小土窯改進為直焰窯、方型窯、隧道窯。

品種特色

華亭陶瓷以生活用的缸、碗、碟、罐、盆、勺為主,以其牢、厚、經久耐用而聞名周邊省區,後來發展到茶具、酒具、枕頭工藝品如貓、狗、雞、老虎、獅子等動物,還有“滴水觀音”、“反彈琵琶”等陶瓷工藝品,這些物件上繪有牡丹、鳳凰和戲曲人物、吉祥用語等,造型美觀,色彩艷麗,這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日常的物質享受,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定的文化藝術享受,從而豐富了民間陶瓷文化的內涵和外延。

榮譽認證

1956年,安口陶瓷廠生產的“野雞紅罐”產品被北京故宮陶瓷博物館收藏,1980年,研製當地高山黏土溢流項目,用坩泥製作細瓷革新項目,榮獲省輕工業廳科技進步獎,1982年,工藝品“反彈琵琶”獲甘肅省工藝美術百花大獎,1986年,研製開發的普瓷技藝獲平涼地區科技進步三等獎,1992年,粗瓷二號缸獲甘肅省質量優質產品,2003年,利用紅頁岩石製作的紫砂陶產品獲平涼地區二等獎和首屆西部交易會金獎。

歷史沿革

華亭陶瓷燒制經歷了從生活用具、墓葬品、日用瓷、工藝瓷的衍變過程。最初的生產形式由民間自行燒制,分散進行,窯地主要分布在安口、河西、策地一帶。到了14-20世紀(明代至民國),華亭安口窯成了主要的制瓷基地,當時有大小瓷窯50餘座,窯場遍布楊家溝、廟場、趙空溝、窯頭鎮等12處。由於其生產規模的擴大和制瓷工藝水平的提高,華亭成為中國六大陶土生產基地之一,成了聞名全中國的“隴上窯”。
華亭制陶業自原始社會末期產生,經過夏、商、周三代2000餘年的演變,在戰國末期以至秦、漢,迎來了第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帝王祭祀活動的促進和帶動。
從西周初到西漢平帝年間,華亭的陶器燒制主要以生產生活用具和墓葬品為主。生產形式是由民間自行燒制,分散進行的。產品造形各異,質量粗糙。後來秦人在隴山一帶崛起,官方把民間的制陶工匠組織起來,並指導集中生產,創立了華亭的陶業。
後漢末年到魏晉北朝,戰亂不止、動盪不休的時期,華亭陶瓷業勢必陷入徘徊不前的境地。
隋唐時期社會相對安定,經濟文化繁榮,中西方文化交流迅速興起並日趨活躍,瓷器一躍而成為僅次於絲綢的第二大外銷產品,中國陶瓷開始走向世界,內地陶瓷沿絲綢之路源源銷往西域諸國,又一次為絲綢之路沿線華亭的陶瓷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對華亭陶瓷起到全面而又深該的影響,促成了華亭陶瓷工藝的第二次飛躍。華亭陶瓷業不斷吸收內地大量先進工藝的過程,使華亭陶瓷業很快走向成熟,到宋元時期,華亭陶瓷已初具影響。1972年故宮博物院李輝炳、李知宴兩位專家來安口楊家溝古窯址考察,認定挖掘出的瓷片系宋元時所產。1978年李知宴先生又一次來安口楊家溝考察後,所撰《磁州窯繪畫藝術》一文中指出:“在平涼地區華亭縣安口鎮的楊家溝也發現磁州窯類型的產品。”充分反映出華亭陶瓷在宋元時期借鑑先進生產工藝,努力向國內名窯看齊的歷史軌跡。
(華亭陶瓷-史存安口窯珍品 )
明代是華亭陶瓷業較為興盛的時期。特別是成化年以後,官方更注重陶瓷業的發展,從而使華亭自宋代以後逐漸衰落的陶瓷又得到了復興,成為西北能生產細瓷為數不多的基地之一。據《天工開物》陶埏篇記載:“凡白土日堊土,為陶家精美器用,中國出惟五六處,北則真定定州、平涼華亭。”1369年(太祖洪武二年)春,大將軍徐達西徵到了華亭,他讓楊思道署理縣事,招回了元代未年因戰亂逃亡在外的民眾一千多戶,安撫萬餘人,使華亭陶瓷業又得到了振興。生產規模發展壯大,制瓷技藝有了進步,產品品種有所增加。特別是1564年(明嘉靖四十三年)後,窯場又從安口的楊家溝擴展到了硯峽。恢復了硯峽窯。在當地名人趙時春等人的協助力促下,在硯峽的雨亭溝東二里許的地方倡導居民燒制陶瓷,開挖煤炭。並在那裡建了一座陶神廟,趙時春親自撰寫了碑文。華亭不僅成為全國六大陶土產地之一,而且也成了名聞全國的“隴上窯”。《天工開物》記載:“平涼華亭為明代隴上窯所在地,燒制釉瓷。產品有:罐、碟、雜件等。色以黃、紅、黑三種構成了明顯的碗窯系列。明未,李自成先後派部將五次攻陷了華亭城,瓷業生產受到了很大影響。硯峽窯再次歇業,東遷陶神廟頭鎮(即安口鎮高鎮村原高鎮國小舊址處)。
到了清代,華亭的陶瓷業由於受到白蓮教造反和多次民族戰爭的影響,不僅發展緩慢,而且由細瓷生產衰退為一些民用粗瓷的生產,陶瓷業戶們僅能維持生計。但戰後崛起較快。外地技術人員的流入,提高了陶瓷生產工藝。尤其是受到陝西耀州窯體系的影響,陶瓷生產又有了新的發展。除碗窯系列日臻完善外,還形成了缸窯系列產品。窯場也由安口鎮的楊家溝擴展到了窯頭鎮。史料記載:“清道光白連教亂後,始移楊家溝瓷場於窯頭鎮。”大缸則為清同治民亂後由陝西耀州瓷工祁文玉,梁國華創燒。19世紀末的光緒初年外地瓷工張正元在長溝嶺采黃釉時發現了白釉,開始燒制穿衣白瓷。20世紀初的光緒中葉又有陝西耀州瓷工路有才、崔大漢二人來華亭在安口創燒成功了紅石漿彩繪白瓷產品。使華亭的陶瓷品種又上了一個新台階,其產品主要有缸、盆、壇、罐、碗、碟等。色除青、黃、紅、黑釉外,還有了穿衣白釉,開始了白陶彩繪的紅色花紋圖案。
20世紀初到20世紀中葉(民國時期)是華亭的陶瓷業和其它產業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雖然受到匪患和荒旱的干擾,但陶瓷業生產技術的發展還是比較快的。許多河南、山西等地的饑民流落到華亭,帶來了新技術。加上業主之間的相互競爭,加快了陶瓷業發展的陶瓷業發展的步伐。使華亭的陶瓷花色品種有所增多,生產技術有了很大改進。1913年(民國二年),就有河南安陽瓷工范治昌、陳群陽,山西陽城瓷工汪如海等人來華亭在安口精製陶土白釉。如之汪振懋等個提倡湊資,從豫州、天津、上海等地購買來了石藍色料,繪製彩圖燒成了藍花白瓷。第二年漲川瓷工張德福又來安口利用當地原料燒製成功了坩泥瓷。接著在1915年(民國四年)汪如海兄弟二人又創燒研製成功了硫璃瓷,這三年間跨了三大步。到了1918年(民國七年)安口人劉瑞又去江蘇宜興學習紫砂陶工藝,回來後試燒成功了紫砂陶器。1919年(民國八年)又有山西陽城瓷工王延太來到華亭在安口創燒成功了穿衣二細瓷。此後,到了1936(民國二十五年),當地人朱志明、趙爾英、幸幫榮三人又去了江西九江學習,回來後辦起了陶瓷研究所,附設陶瓷專業學校,研製成功了普通白瓷。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國民黨資源委員會派留德工學博士溫步頤先生來華亭,在安口創辦了低壓電瓷廠。同年安口陶瓷專業學校又請來了江西景德鎮陶瓷學校教師李棄疾先生推廣了制模技術和雕塑技術。是年,甘肅省政府投資30萬元,創辦了甘肅省安口窯光華瓷廠。1947年又有山西寧武技師李友恆,隨帶山西永城瓷廠技師李長慶、瓷工李茂生來華亭,在安口創燒注漿產品和瓷紅、瓷綠等有色瓷品。形成了具有華亭地方特色的粗瓷、普瓷、琉琉瓷、紫陶瓷、電瓷產品。釉料有了白釉、瓷紅、瓷綠。相應出現了彩繪色瓷和注漿工藝,把華亭的陶瓷業又推進了一大步,也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人民政府接收了光華瓷廠資產,1950年2月,更名為華亭縣新華瓷廠,繼續生產日用陶瓷。1951年12月後因管理不善停業。
1952年3月1日,人民政府在華亭縣新華瓷廠的基礎上接收改造了李樹周、張瑤林、王元伯三家私營瓷業瓷產,成立了地方國營華亭新華瓷廠,命陳宗周為廠長。當年生產日用陶瓷52.24萬件,完成產值6.37萬元,實現利稅0.44萬元。1955年新華瓷廠由安口正街王元伯廠址內遷往朱志明的明興陶瓷廠,同時明興瓷廠併入新華瓷廠。主要生產碗、盤等細瓷產品。
公私合營大煉鋼結束後,1962年縣市分設,由縣人民委員會批准,將平涼市安口陶瓷廠更名為華亭縣安口瓷一廠,繼續生產碗、盤等細瓷產品。將平涼市耐火材料廠更名為華亭縣安口陶瓷二廠,因耐火材料銷路不暢,轉產日用陶瓷,主要生產缸、盆、罐、壇等粗瓷產品。並將砂器、磚瓦分出,成立了華亭縣安口砂器社及華亭縣安口磚瓦廠。後經上級多次撥款,各廠收益有了很大提高。
1964年縣人民委員會按照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批准將華亭縣安口陶瓷一廠和華亭縣安口陶瓷二廠合併為地方國營企業華亭縣安口陶瓷廠。1965年用優質原料研製成生產細瓷的坯釉料配方,使安口陶瓷質量檔次上了一個新台階,花色品種不斷增加,產品質量迅速提高,產品開始由國家安排供銷系統包銷。三年調整期間共完成產量1280.51萬件,產值272.53萬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由於受無政府主義極左思潮的影響,企業黨政工團組織被搞垮,許多管理幹部被停職批鬥,技術人員下放勞動,生產處於半停頓狀態,產品質量嚴重下降,生產經營虧損。
1971年遵照中央“抓革命,促生產”的指導精神,生產逐步發展,企業管理步入正規,用先進技術裝備改造落後的工藝設備有了明顯的進步。
2001年安口陶瓷廠被甘肅省體政委列為全省27戶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改革改制試點單位,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科學管理”的原則,成立甘肅省安口飛天陶瓷有限責任公司,並通過省體政委驗收。全年完成產值1106.9萬元,銷售753.11萬元,減虧59.93萬元,實現稅金48.87萬元。同年,還投資48.87萬元建成四孔28米輥道窯一座。2002年8月為加快國有中小企業退出和民營化改制的步伐,縣委、縣政府決定將安陶公司下放安口鎮人民政府管理。隨之,調整了企業主要領導。
2003年按照“剝離分立,分塊改制”的改革改制方案,對安陶公司進行了民營化改革體制。以承擔負債式買斷淨資產方式,以100萬轉讓出售了一、二分廠資產,新組建了甘肅安口華煜陶瓷有限責任公司。以49.5萬元轉達讓經貿公司淨資產,分別以10萬元轉讓了陶瓷研究所和鐵山公司淨資產,以年工齡500元置換了國有企業職工身份。
2004年3月被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推選為理事單位,廠長馬天明為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理事,而且完成了改革改制任務,全面實行了民營化管理。

工藝流程

華亭陶瓷的工藝流程是:首先將陶瓷原料按比例和劑量加工成泥料後,靠手攪石輪旋轉之力量製成泥坯,在輪盤上手工拉坯製成半成品,待乾燥後施釉,繪製烘乾,裝入直焰饅頭窯用火直燒。二是將捏制的陶瓷品施釉裝入匣缽內,用直焰窯焙燒為成品。三是將泥料加工成細漿,倒入模具成型後再打開模具取出產品裝入直焰窯。

工藝傳承

非遺信息

項目
內容
項目名稱
安口陶瓷製作技藝
非遺項目級別批次
第二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項目分類
傳統手工技藝
申報地區或單位
甘肅省平涼市華亭縣
批准文號
甘政發[2008]43號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13日
項目編號
Ⅷ—5
批准序號
59

傳承保護

為了保護華亭陶瓷彩繪傳統技藝,重振陶瓷業發展,當地對陶瓷業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加大培養陶瓷彩繪技藝新人力度,開發出圖案精美、花色靚麗的陶瓷工藝品,使陶瓷彩繪藝術得以傳承。
2012年,為保護安口窯陶瓷工藝文化遺產,華亭縣舉辦了安口窯現代陶瓷展覽,該縣博物館用2年多時間,走鄉串戶共徵集到20世紀50年代末至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的陶瓷系列器物430多件,按照民用器和觀賞器兩大類選出具有代表性器物300餘件進行展出。
此外,華亭縣還啟動了安口窯陶瓷文化產業園項目,2012年完成了規劃區地形圖測繪和初步總平面規劃,與清華大學文產規劃設計研究院簽訂了項目規劃協定。
(華亭陶瓷安口窯陶瓷工藝文化遺產傳承圖集 )

傳承人

邊希平是第二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窯口陶瓷製作技藝”傳承人。他是華亭王峽口村人,從小就喜歡畫畫,1974年,到安口陶瓷廠向彩繪工藝美術師杜如桐學徒,1985年始,邊希平的貼花、烤花、題字等作品經常出現在窯口陶瓷產品上。後赴中央美術學院學習,歸來後進入廠彩烤車間研究陶瓷技術創新,承擔了產品的繪畫、構圖、題字、造型設計及繪畫裝飾等技術含量高、責任重的工作。他為陝西省道教名山終南山老子說經台繪製的大型陶瓷壁畫《終南山古樓觀台歷史遺蹟圖》受好評。他的作品曾獲重慶“三峽杯”文藝獎評選金獎、“洮硯杯”藝術作品比賽二等獎,被甘肅省人民政府授予優秀專業技術人員稱號。2011年任華亭縣儀州書畫院副院長後,繼續投入彩效命瓷繪畫研究創作,並有多件工藝品的問世。
華亭“窯口陶瓷製作技藝”傳承人邊希平華亭“窯口陶瓷製作技藝”傳承人邊希平
(製作場景圖冊來源 )(名片圖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