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夏景回文

《菩薩蠻·夏景回文》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十一月。上片,寫少婦揮汗如珠、輕紗裹體的夏日容貌。下片,描繪了少婦午睡美和晚妝美。全詞,採用渲染、比擬的手法,描寫了夏日少婦的體態美、午睡美和晚妝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菩薩蠻·夏景回文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蘇軾詞集》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蘇軾
  • 詞牌名:菩薩蠻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鑑賞,名家評論,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菩薩蠻·夏景回文
火雲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雲火。瓊暖碧紗輕。輕紗碧暖瓊。
暈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暈。閒照晚妝殘。殘妝晚照閒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回文:詩詞的一種形式,因迴環往復均能成誦而得名,相傳起於前秦竇滔妻蘇蕙的《璇璣圖》。
③瓊:透明的玉石,代指少婦的肌體。
④嫌:怕。
⑤嫌:討厭。暈(yùn):代指胭脂。
⑥閒:空閒。
⑦殘:卸退。晚照:夕陽。

白話譯文

火雲夏熱凝聚著的汗水散成珠粒,顆粒珠子般的揮汗凝聚成火雲。玉石般的身上,天暖得只穿碧色的輕紗。輕厚、碧色的衫衣,裹著如玉般的肌體。
臉頰上泛出的紅暈,怕是被枕頭印出來的。印在枕頭上的是討厭的臉上胭脂。空閒時,對照鏡子,一看晚妝殘散了。卸了妝,對著夕陽,也覺得輕閒無享。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十一月,蘇軾詩情高漲,作該詞詠暮春閨情。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上片,以比擬的手法,寫少婦揮汗如珠、輕紗裹體的夏日容貌。“火雲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雲火”,渲染了少婦臉部的熱汗如珍珠般的美。動靜結合,神韻飛舞,光彩照人。上句突出“夏”之意,下句突出“汗”之美。“瓊暖碧紗輕,輕紗碧暖瓊”,寫少婦綠中透白的肌體美。第三句突出“碧紗”的“輕”飄美,第四句突出白玉般的朦朧的體態美。諸多群像巧妙組合,造成了一種宛如仙女飄逸、分外妖燒的意境美。
下片,採用渲染手法,進一步描繪了少婦另外兩種美:午睡美和晚妝美,即突出寫了少婦午睡之後和晚照卸妝的體態美。“暈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暈”,將紅臉與紅枕互為因果,映襯出少女午睡而生的“暈”、“羞”的“紅顏”美。“閒照晚妝殘”句中“晚”字,點明少婦“閒”與“妝殘”的時間。“殘妝晚照閒”句中“晚照”,則渲染了少婦“殘妝”後的“閒”適生活氛圍。這種側面描寫具有極好的審美效果,頗有迷人的魅力。
為表現少婦的體態美,全詞總是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同質同構的客觀物象,來創造符合自己審美理想和審美趣味的意象。通過“火雲”、“碧紗”、“瓊暖”、“暈腮”和“晚照”等色彩詞語,塑造了“火雲凝汗”,碧紗瓊裹、暈腮枕印、晚照殘妝等少婦特有的體態美和閒適美的睡美人形象。

名家評論

台灣中國文藝協會理事長饒曉明:這首回文是詠女性體態美的,將閨情與女性體態美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成功的體態描寫,展示了女性閨情美和女性心靈美。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蘇軾七集》,《蘇軾詞》,《蘇軾易傳》,《蘇軾樂府》等傳世。
菩薩蠻·夏景回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