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池病

菊池病

菊池病,也稱組織細胞壞死性淋巴結炎或菊池-藤本病 。在1972年分別由M. Kikuchi和Fujimoto於在日本發現。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菊池病
  • 其他名稱:組織細胞壞死性淋巴結炎
  • 主要病因:發熱,淋巴結腫大
  • 傳染性:無傳染性
簡介,流行病學,病理學,臨床症狀,診斷,治療,

簡介

流行病學

菊池病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常見於日本,偶見於亞洲其他地方、美洲歐洲。平均發病年齡為20-30歲,患者多為女性。這種疾病的原因尚不清楚,已有感染和自體免疫兩種假說。淋巴腺症狀一般在幾個星期內發生,最長達到六個月。復發率約為3%。罕見死亡,死亡者多為肝臟呼吸、心臟衰竭造成。

病理學

一些研究顯示,遺傳因素和該病的自體免疫有關。一些病例顯示出該病和細胞巨大型病毒、EB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人類流行性感冒病毒、人類小DNA病毒B19有關。沒有證據證明該病和紅斑狼瘡有關。

臨床症狀

菊池病症狀表現是發熱、淋巴結腫大、皮疹頭痛。罕見肝脾腫大和神經系統症狀,神經系統症狀類似於腦膜炎。有時被診斷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結核淋巴瘤或病毒性淋巴結炎。

診斷

該病一般由活體組織切片診斷。由於菊池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self limiting illness),會因與霍奇金病的相似而誤診。抗核酸抗體、抗磷脂抗體類風濕因子檢驗常為陰性

治療

目前沒有針對該病的治療方法。目前的治療方法是支持性的,甾體疫苗和類固醇對嚴重症狀有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