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nervous system)是機體內對生理功能活動的調節起主導作用的系統,主要由神經組織組成,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兩大部分。中樞神經系統又包括腦和脊髓,周圍神經系統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

基本介紹

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周圍神經系統解剖學觀察:,

中樞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nervoussystem=CNS)是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包括位於椎管內的脊髓和位於顱腔內的腦;其位置常在動物體的中軸,由明顯的腦神經節、神經索或腦和脊髓以及它們之間的連線成分組成。在中樞神經系統內大量神經細胞聚集在一起,有機地構成網路或迴路;其主要功能是傳遞、儲存和加工信息,產生各種心理活動,支配與控制動物的全部行為。

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

人類單個受精卵發育成一個個體,這個過程在很大程度上還是相對神秘的,原因就在於發育過程的複雜性:從單個細胞,發育成幾百萬個有特殊功能的細胞到成熟個體的幾百億個細胞,而這種複雜的頂點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中樞神經系統是由胚胎的外胚層發育形成的,在神經胚階段,脊索是胚胎早期縱貫胚胎的中軸,誘導其上方的未分化的外胚層細胞轉變為中樞神經系統的原基。首先,脊索上方的背部外胚層細胞伸長加厚,形成前寬後窄的神經板;神經板邊緣加厚起褶形成神經褶;神經板中央下凹形成神經溝。然後,神經褶向背中線移動,最後合攏形成神經管,神經管的前部發育成腦,後部發育成脊髓。從這個階段開始,大腦總的特徵是由神經管前部的生長和彎曲決定的。隨著大腦皮質的逐漸增大和皮質褶皺的產生,形成了成熟的大腦,而在人類胚胎髮育的早期階段,人類胎兒和哺乳動物胎兒有著驚人的相似。這就是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的總的神經解剖學特徵。

周圍神經系統解剖學觀察:

早在1906年,Bardeen就在胎兒和成人屍體標本上觀察了神經束纖維的性質,並繪製了股神經、閉孔神經和坐骨神經斷面圖,標示出主要的運動和感覺纖維所占據的區域。20世紀40年代以後,Sunderland等先後套用顯微解剖分離的方法對全身主要神經乾中神經束的形成和排列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總結了一套系統的四肢神經乾內神經束的分布圖,並對束型變化作了詳盡的說明。可能由於種族原因,國內學者“按圖索驥”手術效果較差,為此國內鐘世鎮等根據周圍神經顯微外科技術的需要,結合神經束定性、定位的要求,用醋酸浸泡法,在顯微鏡下手術分離追蹤觀察了成人屍體神經乾內的神經束和束組,對神經乾內運動束和感覺束的分布進行了重點和規律性的描述,繪製出了國人四肢主要神經乾斷面功能束或束組的局部定點陣圖。隨後,韓震等以自然分束為依據,提出簡易的神經束定位方法,以上研究結果方便了臨床套用,對臨床醫師深入認識周圍神經乾內感覺運動束的走行與結構,提高術中神經對合的準確性,提高手術療效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88年Jabaley等的研究表明周圍神經在近段束的排列非常複雜反覆交叉,但其遠端在合併之前可以分離出較長一段距離,前者的意義在於在神經乾的近段切取少部分神經束可能對該神經的神經支配不產生或者產生較小的影響,也就為Oberlin手術和擴展了的Oberlin手術提供了解剖學依據。後者的意義在於在神經幹上可進一步游離單一神經束支便於修復較原來更重要的神經束支。骨間前神經支,旋前圓肌支,橈側腕屈肌支可在臂中下段從正中神經幹上游離下來,用於修復和移位。2002年李紹光等通過對腋神經的顯微解剖研究發現:腋神經在四邊孔平面可分為兩大束組,支配三角肌的腋神經前支組成的束組走行於神經乾外側。
神經幹上不同束組,束支的解剖學的特徵性研究,為提高神經束支移位治療臂叢神經損傷的療效以及神經束組的選擇提供了解剖學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