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界外

清朝初期,南明將領鄭成功不滿於異族統治,在沿海豎起“反清復明”的旗幟,得到內陸人民的回響,清政府對此深惡痛絕,絞盡腦汁想斷絕內陸與海內的聯繫,把鄭成功的抗清部隊困死在海外。

基本介紹

歷史緣由,強制實行,遷界令,沿海遷界,

歷史緣由

清康熙元年沿海遷界清康熙元年沿海遷界
鄭成功的叛將黃悟向清廷獻策:“台廈二島,彈丸之地,得延至今日而抵拒者,實由沿海居民走險,糧餉油鐵桅船之物,靡不接濟,著徙山東江浙閩粵沿海居民盡入內地,設立邊界,布置防守,則不攻自滅也。”
清政府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八月詔諭戶部:“福建瀕海地區,逼近海島,鄭氏時有侵犯,致民不寧守。冬十月遣滿員前往設界督遷,凡有官兵民等,違禁出界蓋房居屋耕種田地者,但以通敵處斬,務使片板不許下水,粒貨不許越疆。”從此,在莆陽境內,便按清廷規定的界線,築牆垣立界石,設堡壘,布營哨,凡界外居民,盡往界內遷徙,這是莆田歷史上的第一次截界

強制實行

截界的強制實行,使老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甚至死者無數。史載:“當搬遷之後,大起民夫,將官統率他們出界,毀民撤牆,民有被壓死的,至是一望荒涼了。”同時,又砍其樹木,把多年的大樹和成林的果樹以及合抱的松柏,一概砍光,又令“巡界兵丁割青,使寸草不留。”清廷截界舉動遭到莆田人民的強烈反抗,百姓自發起來把界牆拆除,但不久又再度被逼搬遷,使界外再次淪為廢墟。然而,清政府的高壓政策,始終撲不滅人民反抗的熊熊烈火,此後一直鬥爭了數十年。
那么界內與界外的界線在哪裡呢?因為人民對截界極為反感,所以界線一拆除,大家便馬上把痕跡弄得蕩然無存。對界線,民間至今有兩種說法:一指“笏石南一帶的渚林、北高、忠門莆禧而至平海。”另一種說法是“從渠橋的壺山開始,沿著黃石谷城山,繞經水南至寧海橋,然後回到涵江的新浦、鰲山一帶,再往北至江口鎮近海地區。”這後一種說法是指北起興化灣南至湄洲灣的大片土地,都是當時界外的地界,流傳廣些。

遷界令

清廷斷絕沿海居民與鄭成功的聯繫
清順治十八年八月(公元1661年)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同年,清政府認為鄭成功能夠多次在沿海襲擊清軍,是因為沿海人民支持和接濟了鄭成功。
為了斷絕沿海居民與鄭成功的聯繫,清廷頒布了遷界令。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和康熙二年、康熙三年連續下了三道遷界令,嚴格規定山東、江浙、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的村莊居民,全部內遷50里,房屋、土地全部焚毀或廢棄,重新劃界圍欄,不準沿海居民出海。
遷界之舉對居守台灣的鄭成功毫無影響
遷界之舉對居守台灣的鄭成功毫無影響,反而使大陸沿海空虛,海盜乘機活動,沿海社會治安更加不得安寧。鑒於遷界弊端叢生,有識人士先後上書清廷陳述遷界之弊,積極建議復界。其中兩廣總督周有德廣東巡撫王來任湖廣道御史李之芳福建總督李率泰等,均曾先後上奏朝廷請求復界。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清政府權衡利弊得失,終允所奏,同意復界,廢除海禁令。內遷的沿海鄉民陸續遷回原先住地。
百姓又移入原遷界限內
康熙十七年(1678年),又因軍事需要,再將一些地方的百姓移入原遷界限內;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681~1683年),清廷平定鄭軍、統一台灣後,才令全部復界。
遷界時,為維持交通幹道,保留通往浙、粵大路的地面。沿界挖溝築牆,設寨建台,分兵把守,嚴禁民眾越界。
被遷的地域大小不等
當時,各地被遷的地域大小不等,凡支海多、港灣多、漁民多及鄭軍活動頻繁的地方,遷幅都較大;而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的地方,遷幅較小,甚至不遷。沿界的府、州、縣城也都不遷。

沿海遷界

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為杜絕沿海民眾對鄭軍的支援,下令福建沿海人民遷入內地居住;八年(1669年),因鄭軍已退守台灣,遂下令展界,各地所展地界幅度不一;十七年(1678年),又因軍事需要,再將一些地方的百姓移入原遷界限內;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681~1683年),清廷平定鄭軍、統一台灣後,才令全部復界。
康熙元年(1662年)遷界,福建自南往北
詔安邊以分水關、赤南山和梅州寨等地為界,共豁田地384頃余;
漳浦邊以雲霄、大梁山、高洋口、荔枝園、趙家堡、橫口等地為界,共豁田地1287頃余;
海澄(包括龍溪)邊以洪礁、鹿石山、石馬、三叉寨、江東橋、蓮花村等地為界,共豁田地1166頃余;
同安邊以灌口寨、薴溪橋、石潯、三忠宮和小盈等地為界,共豁田地1941頃余;
南安邊以東嶺、大盈等地為界,共豁田地372頃余;
晉江邊以內坑、龍源山、石獅寶蓋山,又以鷓鴣寨、後渚、洛陽橋為界,共豁田地1252頃余;
惠安邊以石任寨、埔塘寨、宣妙寨、塗嶺寨等地為界,共豁田地1909頃余;
仙遊邊以楓亭梅嶺壺公山尾等地為界,共豁田地81頃余;
莆田邊以壺公山首、黃石天馬山寧海涵江、江口等地為界,共豁田地4430頃余;
福清邊以蒜嶺驛、漁溪鋪、蒼霞嶺、松潭山、牛宅村、里美等地為界,共豁田地4634頃余;
長樂邊以鹿平山、金剛腿等地為界,共豁田地913頃余;
閩縣邊以象洋山為界,共豁田地380頃余;
連江邊以浦口、透嶺和蓼沿的棋盤山等地為界,共豁田地547頃余;
羅源邊以岐陽鋪、護國鋪等地為界,共豁田地266頃余;
寧德邊以白鶴嶺、銅鏡、閩坑等地為界,共豁田地160頃余;
福安邊以小留嶺、廉嶺、茶洋、大梅為界,共豁田地484頃余;
福寧州邊以柳溪、杯溪、州城、赤岸楊家溪店頭、桐山為界,共豁田地1797頃余。
對社會經濟破壞極大
清初遷界,對社會經濟破壞極大,給福建人民帶來深重災難。遷界時,凡屬界外的村莊、田宅,“悉皆焚棄”,造成“濱海數千里,無復人煙”,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且因界外大片森林被砍,多數海堤被衝垮,海水漫灌,生態環境嚴重惡化。復界時,人們為重建家園付出了極大代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