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關

分水關

福鼎分水關,位於城東北15公里,海拔450米,屬貫嶺鎮分水關村,104國道穿此而過,是福寧高速公路起點。地處浙江省之泰順縣、蒼南縣與福建省福鼎市交界處修建“友誼亭”。 福鼎分水關建於五代“開閩王”王審知時,為確保閩地安全,以御吳越(《方輿紀要》載:“疊石、分水二關,俱閩王時築,以備吳越。”),形勢險要,號稱“閩東北門戶”。在封建割劇時代,分水關為兵家必爭之地。公元1276年宋末宰相陳宜中之弟大都督行軍司馬陳自中 在據守分水關,護送秀王趙與擇入閩, 阻擊南侵元軍十多日, "食盡援絕,軍帥欲降之,不從,朝服南向,再拜而死。"(《乾隆溫州府志》卷二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分水關
  • 外文名:Fenshuiguan
  • 位於:城東北15公里
  • 海拔:450米
  • 國道:104
  • 起點:福寧高速公路
福鼎分水關,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崇安分水關,詔安分水關,分水關隧道,分水關舊址,遺址,來源,

福鼎分水關

地理位置

明嘉靖福寧州黃良林造隘房駐守。清乾隆福寧郡守李拔題稱“分水雄關”。清乾隆學者俞樾(字曲園)由浙江德清往霞浦省親,過此時留題曰:“嶺上嚴嚴分水關,令人回首故鄉山,歸途倘踐山靈約,雁盪天台咫尺間”。

歷史沿革

清鹹豐十一年(1861)十月間,浙江平陽金錢會起義軍在謝公達率領下,奔襲分水關,與清兵展開激戰,大獲全勝,殺死烽火營外圍張振彪等清兵近百名,長驅入閩,功占桐山城。
分水關防禦牆分水關防禦牆
今日分水關遺址尚存,此處有清同治七年所立清陣亡兵士墓。1956年閩浙公路(現為104國道)從關口貫穿南北,分水關被切為兩段,尚存殘牆500多米,牆高約2~3.5米,寬0.90米,磚石結構。1989年福鼎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物保護單位。

崇安分水關

崇安分水關又名大關,是崇安縣八關之一。位於崇安西北分水嶺上,接江西鉛山界,當閩贛交通的要衝,自古有“八閩第一關”之稱。五代時在此置寨。宋開慶間並置大安驛。元廢。明洪武初復置關,設巡司戍守。由崇安至江西鉛山(縣)界,路程80里,只有從分水關到車盤一段長10里比較崎嶇,西向鉛山,一路平蕪,成為閩贛孔道。明代王世懋有這樣的描述:“凡福之絲綢,漳之紗絹,泉之藍,福延之鐵,福泉之桔,福興之荔枝,泉漳之糖,順昌之紙,無日不走分水嶺及浦城小關,下吳越如流水。”
分水關
解放戰爭時期,崇安分水關是中共閩浙贛邊區黨委活動的中心和交通要道。崇安至分水關公路始建於民國26年(193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支前公路主線——上饒至廈門線,即通過分水關,現為省道13—101線(福州至崇安分水關公路)的終點出口處,是福建省對外聯繫的交通要道。

詔安分水關

詔安分水關位於詔安縣西南境,離詔安縣城13公里的群山屏列隱處。是福建、廣東兩省的交界,又是漳汕公路的咽喉。早在明代洪武年間(1368~1398年),漳潮巡檢司就在山上建築石城。嘉靖年間(1522~1566年),詔安知縣李尚理和龍溪知縣林松建立“閩粵之交坊”石牌樓。天啟年間(1621~1627年),詔安知縣周立擴建關城。清代同治年間(1862~1874年),詔安知縣楊慶容又擴建石門關,並在關門上題署“漳南第一關”。關城依山勢取土圍之,並修築有炮台一座。
分水關
詔安分水關歷史上是漳潮交通要道。“東連五福、西接兩廣”。原有古道穿關而過。商旅來往,物資交流,使詔安縣在經濟、文化上受潮汕影響頗大,關係密切。30年代初期,漳汕公路穿過分水關,詔安到饒平開始通達汽車,行旅更加方便。從此,分水關被譽為“福建的南大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漳汕公路通過多次整修,成為國道324線的一部分,交通地位更加重要。詔安分水關在1959年由深橋上營耕山隊經營,以後建成深橋公社綜合場,成為一個小村莊,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台胞出入頻繁,內外貿易,商品流通,源源不斷。
詔安分水關詔安分水關

分水關隧道

分水關隧道是橫(峰)南(平)鐵路穿越武夷山脈的長大越嶺隧道,全長7252米。隧道進出口既緊鄰車站,又處於武夷山旅遊區,洞門都進行了美化設計及坡面綠化,為旅遊區提供一個可供參觀的景點。隧道穿過花崗岩地層的不同風化帶,並與6條岩脈和5條大小不等的斷層相交。進口端Ⅱ類圍岩段穿過土石流溝底,地下水較發育,對混凝土具有弱至中等溶出和弱酸性侵蝕,工程地質條件複雜。隧道設計長度7252米,近期內燃牽引,遠期電氣化。隧道施工支護用噴錨技術,永久支護為混凝土整體式襯砌。洞內軌道為次重型,按預留重型設計,洞內鋪設混凝土寬枕道床,設雙側水溝,雙側電纜槽。建築材料為防水混凝土。運營通風風道設於進口端線路前進方向左側,風道長度46米。根據列車在洞內運行時速(上坡)22公里,允許通風時間8.85分鐘等要求,分別作了有簾幕洞口風道吹入式(列車出洞關簾幕吹風、車尾進洞關簾幕提前吹風)通風方案,無簾幕洞口風道吹入式(列車車尾出洞開風機吹風、列車進洞順列車提前吹風)通風方案以及射流縱向式全射流縱向通風、全射流提前通風、射流加洞口風道式通風方案。該通風方案的技術可行性、獨特性、先進性和經濟安全以及兩步到位、分期實施的措施合理。是對7公里以上長隧道(不設簾幕)運營通風的新嘗試和探索, 在我國尚屬首次,為今後7公里以上鐵路長大隧道運營通風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經驗。隧道1993年開工建設,1996年建成。
分水關隧道分水關隧道
分水關隧道內分水關隧道內

分水關舊址

遺址

閩山浙水本無邊界。清版《福鼎縣誌·沿革》載:“福鼎古屬揚州,旋為越地,秦漢以下隸郡隸縣隸州,變革不一。”這裡說的揚州,為古代“九州”之一,是一個廣泛的地理概念。《尚書·禹貢》:“淮、海,惟揚州。”《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揚州。”到了《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篇中說:“東南為揚州,越也。”
分水關舊址分水關舊址
說到“越”。越為生活在長江以南的一個古老的民族。“越族分布得實在太廣了,從東南沿海一直延伸到雲貴高原。這么遼闊的領域裡,居住者一個族類相近的大族系———越!”(沈克成《族稱“越”字源流考辨》)由於他們之間互不統屬,所以各地區越人有不同的名稱:長江口東南一帶的稱于越(於越),今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的稱閩越,今兩廣、江西的稱南越、揚越……人們驚訝其種類之多,便用了一個略顯誇張的詞———“百越”。“百”者,極言其多也。
沈克成先生說,越人當年生活在一片蠻荒之地,他們喜歡在身上刻各種飛舞的龍蛇之形,並像鳥兒一樣巢居在樹上。他們使用一種被稱作“戌”的神奇的大斧,因此被生活在黃河流域的華夏人稱為“戌人”。《說文》:“越,從走從戌。”
越人,一群使用大斧的人。相傳居住在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的閩越人還善於使舟和水戰。
這樣的一群人,生活在古閩越地,他們手拿大斧,一陣子從“泰順”跑到“桐山”, 一陣子又從桐山跑到“蒼南”,追逐野獸,開墾土地;或者一起駕船來往穿梭於沙埕(屬閩)與對岸的下關(屬浙)之間,他們一定不知道腳下經過的將是一個閩浙兩地之間的關口(陸上疊石關、風水關,海上沙關)。
他們本來是同一個血統,同一個部落。走過春秋,走過了戰國,終於有一天,他們名義上被分開了,成了兩個國家的人。

來源

“公元前334年,楚國滅越,越國一些貴族遺胄退到浙南和福建,各稱王稱君於一方。秦統一,曾下令廢除這些所謂越王勾踐後裔的王號,將他們名義上納入郡縣體制,但並沒有實施有效的行政管理。公元前202年,漢朝廷封閩越族首領無諸為王,不久又陸續將王國一分為三:浙南為東甌,福建為閩越,閩西粵東一帶為南海。”(林校生《兩漢三國移民》)閩東福鼎被劃歸閩越國。
這次東甌國和閩越國的劃分是否以分水關為界,我沒有在史書上找到詳細而具體的記載,更沒有找到可以作證的實物。
歷史的腳步走到了唐、五代。一個名叫王審知的人登上了福建歷史的舞台,他的名字也與閩浙之間的分水關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方輿紀要》載:“疊石、分水二關,俱閩王時築,以備吳越。”(參閱《福鼎縣誌·古蹟》)
唐僖宗光啟元年(885),黃巢義軍王緒占光州,王審知(862-925年)與兄王潮、王審邽帶固始五千鄉民從義軍入閩。乾寧五年(898)朝廷任王審知為武威節度使。王審知治閩其間,節儉自處,選任良吏,省刑惜費,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注意興修水利、發展農業、興辦學校、發展海上貿易,使福建經濟、文化得以很快發展。天復元年(901),詔宗封王審知為琅琊王。唐亡,後梁太祖於開平三年(909)封王審知為閩王,閩正式建立。
史載,王審知處理邊民動亂,力求“化戰壘為田疇,諭編甿於仁義”。按照這個說法,他是不會興土木在分水關建造關隘的;但細想之下便可以理解,他的這個戰備措施是為了閩中百姓更好地休養生息。這與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靈魂是相通的:戰爭是為了和平。
我們去分水關看一看吧,看了,就知道為什麼王審知要在這裡建關隘,建城牆了。
車出桐山盆地走104國道往東北方向,開始爬坡,15公里長的山坡盡頭,就到了分水關。站在高處,目光向著東海的方向,順著延伸的山峰,山脊兩邊的閩地和浙地截然分明矣。
分水關古城牆就在我們的腳下蜿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