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涼蓆

荔波涼蓆

荔波涼蓆始於清朝道光年間,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荔波縣的洞塘、九安、永康、堯所等鄉盛產的柔韌、纖維細、竹節長、疙瘩少的綿竹,是編織涼蓆的優質原料。涼蓆的編制,首先將竹削成薄如紙的竹篾(既竹的外表面),然後利用竹青的自然花紋和天然光澤精心編製成席,它最大特點是精緻、光滑、透汗、涼爽。 和一般的竹篾編的涼蓆不同,荔波涼蓆韌性極佳,一床雙人涼蓆,能摺疊捲縮成直徑五公分、長五十公分的小筒,用一張報紙就可包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荔波涼蓆
  • 產生時間:清朝道光年間
  • 優勢:精緻、光滑、透汗、涼爽
  • 產地:洞塘、九安、永康
基本簡介,產品特點,歷史傳說,製作工藝,

基本簡介

荔波涼蓆始於清朝道光年間,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荔波縣的洞塘、九安、永康、堯所等鄉盛產綿竹,
是編織涼蓆的優質原料。荔波涼蓆分為寬篾席和細篾席。觸感舒適光滑、透汗涼爽,污漬一抹即淨。涼蓆的另一優點是柔軟可以摺疊。一床雙人涼蓆,能摺疊捲縮成直徑五公分、長五十公分的小筒,既便於攜帶,也便於冬藏。
荔波涼蓆荔波涼蓆

產品特點

荔波涼蓆實驗荔波縣的洞塘、九安、永康、堯所等鄉盛產的柔韌、纖維細、竹節長、疙瘩少的綿竹。涼蓆的編制,首先將竹削成薄如紙的竹篾(既竹的外表面),然後利用竹青的自然花紋和天然光澤精心編製成席,它最大特點是精緻、光滑、透汗、涼爽。
和一般的竹篾編的涼蓆不同,荔波涼蓆韌性極佳,一床雙人涼蓆,能摺疊捲縮成直徑五公分、長五十公分的小筒,用一張報紙就可包裹。荔波涼蓆經久耐用,由於採用獨特的綿竹及獨特的工藝(未採取任何蒸煮手段,更未用防腐劑處理),製成的涼蓆保持竹子原有的青色,而且在自然條件下不會生蟲,一張涼蓆使用得當可以用10至20年。

歷史傳說

相傳很早以前,當地有一個叫姚煥奎的人,他上山砍柴,忘記了帶繩子,正在發愁無法捆柴的時候,看到對面山上有一片綿竹林,於是他去砍了一根綿竹,破成若干細蔑絲,扭成繩用 以捆柴,這時他發現細篾絲柔軟如麻,堅韌不斷。從此,姚煥奎經常用綿竹捆柴或捆綁別的東西。後來,當地不少人知道了綿竹的這種用途,也去砍竹破篾扭繩使用。經過逐漸發展,人們又用它編織草鞋,竹籃等。

製作工藝

荔波涼蓆現在仍然沿用清朝道光年間來的原始手工藝製作。製作一床涼蓆,須花費一個熟練工的五天時間,包括一天砍竹、兩天削篾、三天編織。一床1.5×2.0米的涼蓆用約1240條約4mm的竹篾編織而成,涼蓆的經、緯線都是一棵完整的竹篾,沒有接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