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犀

草木犀

草木犀(學名:Melilotus officinalis (L.) Pall.)是豆科,草木犀屬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250 厘米。莖直立,粗壯,多分枝,羽狀三出複葉;托葉鐮狀線形,葉柄細長;小葉片倒卵形、闊卵形、倒披針形至線形,上面無毛,粗糙,下面散生短柔毛,頂生小葉稍大,總狀花序腋生,具花,初時稠密,花開後漸疏鬆,苞片刺毛狀,花梗與苞片等長或稍長;萼鐘形,萼齒三角狀披針形,花冠黃色,旗瓣倒卵形,莢果卵形,種子卵形,黃褐色,平滑。5-9月開花,6-10月結果。

草木犀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南、西南各地。歐洲地中海東岸、中東、中亞、東亞均有分布。中國各省常見栽培。生長在山坡、河岸、路旁、砂質草地及林緣。在歐洲為野生雜草。

草木犀花期比其他種早半個多月,耐鹼性土壤,為常見的牧草。草木犀地上部分藥用。有止咳平喘、散結止痛之功效。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二年生草本,高40-100(-250)厘米。莖直立,粗壯,多分枝,具縱棱,微被柔毛。羽狀三出複葉;托葉鐮狀線形,長3-5(-7)毫米,中央有1條脈紋,全緣或基部有1尖齒;葉柄細長;小葉倒卵形、闊卵形、倒披針形至線形,長15-25(-30)毫米,寬5-15毫米,先端鈍圓或截形,基部闊楔形,邊緣具不整齊疏淺齒,上面無毛,粗糙,下面散生短柔毛,側脈8-12對,平行直達齒尖,兩面均不隆起,頂生小葉稍大,具較長的小葉柄,側小葉的小葉柄短。
總狀花序長6-15(-20)厘米,腋生,具花30-70朵,初時稠密,花開後漸疏鬆,花序軸在花期中顯著伸展;苞片刺毛狀,長約1毫米;花長3.5-7毫米;花梗與苞片等長或稍長;萼鐘形,長約2毫米,脈紋5條,甚清晰,萼齒三角狀披針形,稍不等長,比萼筒短;花冠黃色,旗瓣倒卵形,與翼瓣近等長,龍骨瓣稍短或三者均近等長;雄蕊筒在花後常宿存包於果外;子房卵狀披針形,胚珠(4)6(-8)粒,花柱長於子房。莢果卵形,長3-5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具宿存花柱,表面具凹凸不平的橫向細網紋,棕黑色;有種子1-2粒。種子卵形,長2.5毫米,黃褐色,平滑。花期5-9月,果期6-10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南、西南各地。中國各省常見栽培。歐洲地中海東岸、中東、中亞、東亞均有分布。生長在山坡、河岸、路旁、砂質草地及林緣。
草木犀草木犀

繁殖方法

草木犀草木犀
種子處理:新鮮草木犀種子外表皮較堅實、硬實率在50%左右,播前要把種子與沙子混合揉搓或用石碾子擦傷種皮,使種子易吸水發芽、出苗快整齊。有條件的地區可秋冬播種,利用春季凍融交替的溫度變化破壞堅實種皮,提高發芽率。
適時播種:中國北方地區適宜春播或夏播。春播宜旱。(土質解凍8-10厘米後即可播種)免受早春乾旱的影響和雜草的危害,且根系發育好有利於安全越冬。適宜播月在5月末至6月初,這時整地可將發芽的雜草除去,減少對幼苗的危害,且進入雨季對幼苗生長提供很好的溫度、光照、水分條件管理好可霜後放牧。
播量:條播11.5-19千克/公頃;留種毋播量為8-14千克/公頃為宜。
播法:條播撒播點播均可。條播行距:收草的為230厘米;用種田為45-50厘米;播深2-3厘米;乾旱區可採用開深溝淺復土法,踩格子或鎮壓,以保苗全、苗壯、苗齊。

栽培技術

施肥除草:草木犀幼苗生長較慢,防除雜草是關鍵。每次收割後,應進行灌溉、追肥、中耕鬆土及除草促進再生能力,草木犀產量高,應施足底肥,過酸土質施石灰。
草木犀草木犀
收穫:牧草收割適宜期應在單位面積內營養物質最高且植株壽命無影響為宜。收穫莖高在50厘米左右,此時收割營養物質產量高,根部養分蓄積到-個相當高的水平,易再生。收穫過早(現蕾前)由於蛋白質含量高,飼用價值高,但產量很低,根部養分蓄積量少。不宜再生。收穫過遲,草原老化,飼用價值低,莖基部新枝多,割收老嫩不齊,調劑困難。也可根據情況而定,青飼宜早,特乾草宜偏晚,收割時應留茬10厘米左右,有利再生。如需制種,應選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地塊進行,適量施用基地及磷鉀肥。草木犀花期長,種子成熟時期,結蕾期每公頃用濃度0.02%的硼酸溶液噴3次左右,促進花粉管伸長,減少落花,以頭茬留種為好,當植物上有三分之二莢果變成黑褐色或黃色,株下部種子變硬時,就可採收了。

病蟲防治

蟲害:蚜蟲盲蝽象潛葉蠅等蟲害,可用樂果敵百蟲防治。
病害:白粉病霜霉病,可用波爾多液,石灰硫磺合劑,多菌靈、托布津進行防治。

主要價值

飼用:草木犀花期比其他種早半個多月,耐鹼性土壤,為常見的牧草。
藥用:草木犀採收地上部分藥用。其味微甘,性平,歸脾、大腸經,有止咳平喘、散結止痛之功效,主治哮喘、支氣管炎、腸絞痛、創傷、淋巴結腫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