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鷂

草原鷂

草原鷂(學名:Circus macrourus):隼形目鷹科鷂屬的一個物種。體型中等,體重311-550克,體長435-520毫米。雄性成鳥眼先、額和頰側白色,嘴須黑;頭頂、背和覆羽石板灰色,褐色;尾羽有明顯的灰白色橫斑,中央尾羽灰色,具暗色橫斑,尾上覆羽也具灰色橫斑;耳羽灰色;第1枚初級飛羽銀灰色,第2枚初級飛羽外翈灰,內翈黑色,頦、喉和上胸銀灰色,餘部白色。雌成鳥較雄鳥稍大。上體羽褐色,沾灰色,具不顯的暗棕色羽緣;頭至後頸淡黃褐色,各羽具暗褐色橫斑。下體頦、和胸部皮黃白色,具褐色羽乾縱紋。

主要棲息在草原和開闊平原,偶見於林緣。食物為草原鼠類,也吃草原上的鳥類如百靈、鷚類,還吃蛙、蜥蜴和昆蟲等。分布於亞洲和歐洲大陸,在東歐和中亞的南部繁殖,冬季主要在印度和東南亞越冬。草原開荒種地、草原荒漠化十分嚴重,對該物種的生存環境造成嚴重威脅。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世界,中國,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草原鷂雄鳥眼先、前額、眼上面和臉白色,有少許黑色剛毛。上體灰色,除特別老的鳥外,頭頂、背和翅上覆羽均綴有褐色,尾上覆羽黑色,具白色橫斑,中央尾羽黑色,具模糊的橫斑痕跡,次兩對具灰色邊緣和橫斑,並雜有白色斑點,其餘尾羽具灰色和白色相間橫斑;耳覆羽灰色,第一枚初級飛羽銀灰色,第2-6尖端黑色,外翈灰色,內翈黑色,到第6枚逐漸變為黑色,然後又再次逐漸變為灰色,所有飛羽內翈或內翈基部均具白色斑紋。頦、喉、上胸珠灰色,其餘下體白色。翼尖具黑色的小楔形斑。甚似烏灰鷂,但腰部白色明顯,頭偏白,翼尖斑紋特別。次級飛羽基部缺少黑色線條。色彩比白尾鷂淺。
雌成鳥較雄鳥稍大。上體羽褐色,沾灰色,具不顯的暗棕色羽緣;頭至後頸淡黃褐色,各羽具暗褐色橫斑,次端斑較寬闊,尾羽端緣黃褐色;翅飛羽黑褐色。下體頦、和胸部皮黃白色,具褐色羽乾縱紋且較寬闊,覆腿羽和尾下覆羽白色,具不規則的淡棕褐色斑紋。雌鳥褐色,與雌白尾鷂的區別在飛行時缺少暗色後緣;與烏灰鷂的區別在具淺色後領環,且翼下覆羽缺少赤褐色橫斑。初級飛羽與色深的次級飛羽、翼下淺色的前覆羽與深色的後覆羽、深色上胸與淺色下胸成對比。
幼鳥似雌成鳥。頭頂和後頸深棕褐色,羽基白色;上體棕褐色;尾羽灰褐色。翅飛羽黑褐色;下體頦、污白色,胸、腹及尾下覆羽棕褐色。幼鳥較白尾鷂幼鳥兩翼較長且細,與烏灰鷂的區別在飛行時翼尖完全深色。
虹膜黃色,幼鳥褐色;嘴黑色,嘴基淡黃色;蠟膜黃綠色;腳和趾深黃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311-374克,♀402-550克;體長♂435-480毫米,♀485-520毫米;嘴峰26-28毫米;翅♂310-360毫米,♀345-372毫米;尾♂220毫米,♀265毫米;跗蹠♂67毫米,♀73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草原鷂主要棲息和活動於草原、關荒漠、乾旱平原以及低山丘陵和平原森林地區,冬季有時也到河谷和村屯農田地帶。

生活習性

經常在空中飛翔,覓食多在開闊的草原和草地上空,常接近地面慢慢地低空飛行,並不斷地注視著地上獵物的活動,頭向下左右環視,見到獵物則突然快速俯衝,通過呈扇形散開的尾、大大張開的兩翼和向前伸的腳的控制,使它能準而穩的降落在獵物身上將其捕捉。有時也站在地上等候取食,等待獵物出現後突然猛撲過去獵捕。捉到獵物後在地面撕開啄食。不善鳴叫,繁殖期求偶炫耀時,常發出“kiki-kiki-kik”叫聲。
主要以田鼠、黃鼠、跳鼠等齧齒動物以及野兔、蜥蜴、蝗蟲、鳥類、雛鳥和鳥卵為食。

分布範圍

世界

原產地: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孟加拉國、白俄羅斯、貝寧、波札那、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中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克羅地亞、賽普勒斯、捷克、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甘比亞、喬治亞、加納、希臘、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義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黎巴嫩、賴比瑞亞、利比亞、馬其頓、馬拉威、馬爾地夫、馬里、馬爾他、茅利塔尼亞、摩爾多瓦、蒙古、黑山、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尼日、奈及利亞、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盧安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獅子山、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馬里、南非、南蘇丹、斯里蘭卡、蘇丹、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葉門、尚比亞和辛巴威。
可能滅絕:烏茲別克斯坦。
遊蕩:比利時、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直布羅陀、冰島、日本、賴索托、列支敦斯登、盧森堡、馬來西亞、荷蘭、挪威、西班牙(加拉利島)、瑞典、瑞士和英國。
來源不確定:不丹和愛沙尼亞。

中國

四川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河北省、天津市、重慶市、江西省、海南省和江蘇省。
草原鷂分布圖草原鷂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年產一窩。營巢於開闊的平原地上或土堆上,有時也在草叢和矮小的灌叢中營巢,多在草原凹陷乾燥處。巢較簡陋,大小為外徑50厘米,內徑15-20厘米。每窩產卵數為3-5枚,卵白色或淡藍色,具淡紅或褐色斑。卵的大小為40.1-50毫米×32.6-37毫米。如果卵損失了,通常還下補償性的一窩,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30天。雛鳥晚成性。剛孵出的頭一天由雄鳥餵養,雌鳥在巢中暖雛,以後雌鳥亦參與育雛活動。在雌雄親鳥的共同餵養下,經過35-45天的育雛期,雛鳥才能離巢。孵卵時雌鳥換羽,而雄鳥在幼鳥開始飛行時才換羽。

種群現狀

草原荒漠化十分嚴重,對此鳥的生存環境造成嚴重威脅。全球種群估計在9,000-15,000對,種群處於下降趨勢。在其繁殖範圍內,該物種主要受到草原破壞和退化的威脅,通過轉變為耕地、植被燃燒、濕地牧場的密集放牧以及灌木和高大雜草的清除(Galushin 2003,E.Bragin 2007)。火災是由農民、縱火犯和乾旱雷暴引發的(E.Bragin 2007)。在其越冬場地,該物種被認為受到草地燃燒、割草和過度放牧造成的草地損失的負面影響(Galushin,2003年),以及使用有害殺蟲劑、殺鼠劑和其他有毒化學品(R. Simmons in litt.1999,Galushin等,2003),雖然這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