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私學

荀子私學,戰國末期集大成的學派。荀子15歲時,到稷下學習,後在那裡長期執教,曾三次被尊為稷下學宮的“祭酒”,成為資望最高的“老師”。荀子打破了“儒西行不到秦”的慣例,帶著學生到秦國訪問。他晚年到了楚國,春申君派他當了蘭陵令,後來留居蘭陵,講學著書。荀子私學與孟子私學相反,把教育看作是“外鑠”的後天的過程。所以強調“化性起偽”。荀子私學非常重視傳統文化知識的教育,因而在儒家經典的傳授上,有著特殊的地位。西漢的許多經學大師,在學術思想上大多淵源於荀子學派。荀子私學對學生要求很嚴格,教師有絕對權威,因而能夠培育出象李斯、韓非這樣在當時屬於第一流的政治家和理論家。荀子私學也提出了許多影響後世的教育思想和經驗。在道德教育內容方面提出了“崇尚禮義”、“隆師親友”;在道德修養方面提出了“參驗反省”、“擇善而從”、“積善成德”;在教學方面提出了“強學力行”、“虛一而靜”、“學思兼顧”、“積漸全盡”、“專一有恆”的原則和方法,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