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三法

茶藝三法包括制茶法、烹茶法、佐茶法,是茶藝中重要的藝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茶藝三法
  • 外文名:The three art of the tea in China
  • 三法:制茶法、、烹茶法、佐茶法
  • 歷史起源:唐代至今
  • 炒茶:六大茶類
  • 茶之法:飲餅茶、烹茶、泡茶、佐茶
茶之三法,茶之歷史,唐朝,宋朝,明朝,炒茶,茶之法,飲餅茶,沖泡法,佐茶法,

茶之三法

制茶法烹茶法佐茶法是茶藝"三法",也是文化藝能,茶道寓於其中制茶之法草創於唐代,千百年來,其工藝由蒸青發展到炒青;制茶法又左右了烹茶法的流變,由煮飲到煎飲到清飲;佐茶法通融古今,各法並存,或茶與食混合,煮(或炒)而食之;或茶與食混合,煮(或摻入)而飲之;或清飲配茶點,佐而飲之。
制茶法制茶是門藝術,也是文化。 代之前不懂制茶法,茶葉"煮茶湯式"烹而食之。陸羽總結前人經驗,草創蒸草制茶法,形制以餅茶為主。宋代茶道屈從王道,貢茶花樣翻新,龍、鳳團餅價昂貴得令人咋舌。明代茶道力追盛唐,務實,富有創意,在制茶法上普及了炒青法,並由此形成今之六大茶類。
烹茶法指茶葉飲用時的製作方式,古今其法不同,或煮、或煎、或沖。其變化受制於茶葉製作方法,並與文化形態有關。唐代飲餅 茶,採用煮茶法;宋代飲團茶和散茶,以煎茶法為主,即煎水不煎茶;明代以後飲炒青散茶 ,以沖茶法為主。當今世界烹茶之法大體仍是這三類,各國各民族根據本國本民族習慣略加 變化。
佐茶法,顧名思義,便為佐而飲之。相傳至今,中國佐茶法亦是同中有異。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種:
藏族把茶和酥油茶,蒙族奶茶,打擂茶(又叫擂茶,是川黔湘一帶少數民族,特別是苗族的吃茶法),打油茶(桂北一帶少數民族吃茶法),竹筒茶(雲南少數民族吃茶法。鹽醃菜:又稱"水茶",雲南崩龍族吃茶法),鹽巴茶(此俗流行在雲南西北部),廣東早茶

茶之歷史

唐朝

唐代以前尚無成熟的制茶工藝,如唐代詩人皮日休在《茶中雜詠詩序》中所說:自周以降,及於國朝,茶事竟陵子陸季疵(陸羽號與字)言之詳矣。然季疵之前稱茗飲者,必渾以烹之,與夫渝(以湯煮飲)蔬而啜者無異也。
"吃茶"一說大概源於唐代之前,那時人們不懂茶葉加工技術,採摘回來便用"煮茶湯法"烹而食之。到秦漢以後稍有改進: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復之,用蔥、姜、桔子芼(mào)之。
以上引文出自三國魏時張揖著《廣雅》一書。三國時已開唐代餅茶之先河。但茶中澆湯,混入佐料,陸羽對此不感冒,稱之為"溝渠間棄水"。
陸羽總結前人制茶經驗,將新鮮茶葉"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乾矣"。其工藝流程是:①蒸茶;②解塊;③搗茶;④裝模,模型有方形、圓形、鳥形、掌形、薄片形等,大的重50兩,小的重1斤;⑤拍壓;⑥出模;⑦列茶,即晾乾;⑧穿孔,在茶餅上鑽眼;⑨解茶,將茶餅分開;⑩貫茶,用貫把餅串起來;⑾烘焙;⑿成穿;⒀封茶。
簡而言之,只有三個步驟:蒸茶;制餅穿孔;烘焙封裝。此法歸屬"蒸青制茶法"。
餅茶的研製是制茶史的一次革命。使茶真正成為飲品,餅茶能有效地保存茶葉的色、香、味,也便於運輸,使茶事能普及到不產茶地區。
陸羽創製的餅茶圖實惠,於茶事外不下功夫,貫徹"精行儉德"的原則,符合唐代茶道之精神。

宋朝

宋承唐制,仍以蒸青法製作的餅茶為主。北宋由分裂、動亂走向統一、承平,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南宋時代漸趨浮華,所謂"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於是有《清明上河圖》,有宋詞,有程朱理學。出現"鬥茶"遊戲,並成為後世茶道儀式之濫觴。這是追求世俗享樂的時代,也是學者們內省之時代。如此時尚,別指望宋人在制茶上有什麼劃時代的創造。他們的心思用在繼承和發揮前人的技巧上。仍是唐人餅茶,但製作更精巧,如當時的北苑茶,其製作之精細令後人驚嘆;蒸茶前"茶芽再四洗滌",榨茶前"淋洗數過",烘焙中還要沸水浸三次。如此囉嗦是為了讓茶葉"出膏",就是榨出汁液,經此番處理,茶味淡薄,茶品下降。茶中有"道"乎?有道。宋人生活得從容安定(大部分年代是這樣),忒多閒功夫,有的是時間折騰。
於是唐人挺氣派的餅茶在宋人手中變成小巧玲瓏的龍,鳳團餅。趙宋王朝治國以"虛外實內"為指導思想,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官職分離"的官制,官依舊制敘品秩,但實際上的主事者是欽派大員,這些人直接向皇帝負責。軍事的兵制也很獨特,"兵不知將,將不知兵"。這套政治制度加強了至高無尚的皇權。為了攀權結貴,一批人便在貢茶上大作文章,就連大書法家、《茶錄》作者蔡襄也為之折腰,為皇上精心監製小龍團。蘇東坡在《荔枝嘆》中譏刺道: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米芽,前丁後蔡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丁,指丁渭;蔡,則是蔡襄。歐陽修在《歸田錄》(卷二)中說:茶之品,莫貴於龍鳳,謂之團茶,凡入餅重一斤。慶曆中,蔡君謨(襄)為福建路轉運使,始造小片茶以進,其品絕精,謂之小團,凡二十餅重一斤,其價值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因南郊致齋,中書、樞密院各賜一餅,四人分之。官人往往縷金花於其上,蓋其貴重如此。這是微型團餅,每餅只有市秤6錢,比今之市面盒裝茶份量最輕的還輕一半。1斤龍團值金2兩,宋代1兩合37.3克,2兩合74.6克,若按今之行情,每克金子按100元計,則每斤茶合7460元,這價值之昂貴嘆為觀止。然而這還上不了"吉尼斯紀錄",神宗熙寧年間,福州轉運使賈青創製"密雲龍"茶,蔡絛《鐵圍山叢談》說"其雲紋細密,更精細於小龍團也。"二、三十年後,哲宗朝又刷新紀錄,福建轉運使呈送的"瑞雲龍"更見精巧,因難於生產,一年上貢只有12餅。又過了四、五十年,徽宗宣和年間,在建和當官的鄭可簡別出心裁,挑極嫩的茶芽芽尖,"只取其心一縷,用珍器貯清泉漬之,光明瑩潔,若銀線然,以制方寸新銙(kuà,茶模子)",此茶名"銀絲水芽",茶餅1寸見方,印有蜿蜒曲折的游龍,稱為"龍團勝雪","每片計工值4萬",這大概要算世界上最貴的茶葉了吧!然而還未就此打住,有人於中雜以龍腦等名貴香料,使之身價倍增。
作為一件藝術品,龍、鳳團餅博得不少詩人的讚揚。如:"莆陽學士蓬萊仙,製成月團飛上天","攜將天上小團月,來訪人間第二泉"。
貢茶一味求貴,而該朝文人一味求雅。鬥茶遊戲風靡上流社會,就連茶名也十分文人化。今之論茶講幾等幾級,而彼時茶名追求形象生動、寓意吉祥。如《宣和北苑貢茶錄》內所載品名就有龍團勝雪、御苑玉芽、萬壽龍芽、乙夜清供、承平雅玩、龍鳳英華、啟沃承恩、雪英、玉華、寸金、萬春銀葉、玉清慶雲、瑞雲祥龍、長壽玉圭、太平嘉瑞、龍苑報春、瓊林毓粹、浴雪呈樣、晹谷先春等等。讀這些茶名便驚佩宋代文人對此是"匠心獨運"。茶道既向王道傾斜,便失去茶道之質樸真誠。可以說,宋人發展了茶道,但也背離了陸羽開創的茶道之精神。

明朝

迨至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太宗朱元璋下詔,罷造龍鳳團茶,"惟令采芽茶以進"。中國封建時代政治風氣的特點是以皇權為核心,"上之所好,下必盛焉"。皇帝打一個噴嚏,全國準定感冒。朱元璋的話導致餅茶衰微、散茶崛起,伴隨而來的是制茶法的革新,炒青法取代了蒸青法。當然,不能誇大朱元璋的作用,準確地說是他的"旨意"反映了客觀實際,因為在元代就處於餅茶和散茶共存、蒸青和炒青共存的狀態。

炒茶

如何炒青?明人許次忬在《茶疏》中講的十分清楚:生茶初摘,香氣未透,必借火力以發其香。然性不耐勞,炒不宜久。多取入鐺,則手力不勻;久於鐺中,過熟而香散矣,甚且枯焦,不堪烹點。炒茶之器,最嫌新鐵,鐵腥一入,不復有香;尤忌脂膩,害甚於鐵,須預取一鐺,專供炊飲,無得別作他用。炒茶之薪,僅可樹枝,不用乾葉,乾則火力猛積,葉則易焰易滅。鐺必磨瑩,旋摘旋炒。一鐺之內,僅容四兩,先用文火焙軟,次加武火催之,手加木指,急急抄轉,以半熟為度。微俟香發,是其候矣,急用小扇抄置被籠。純綿大紙襯底燥焙,積多候冷,入瓶收藏。人力若多,數鐺數籠;人力即少,僅一鐺二鐺,亦須四、五竹籠,蓋炒速而焙遲。燥濕不可相混,混則大減香力。一葉稍焦,全鐺無用。然火雖忌猛,尤嫌鐺冷,則枝葉不柔。炒青法是制茶工藝的創新,易操作,成本低,能更好地保存茶的形、色、香、味。詩人與茶早已結下不解之緣。於是炒青製法也散見於詩歌。
早在唐代,就已有詩詠炒茶。如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中有"自傍芳叢摘鷹嘴,斯須炒成滿室香"之句,這說明唐代已有炒青法,但多是現采現制以嘗新為快,並非普遍情況。
明末黃宗羲《詠餘姚瀑布嶺茶》云:"一燈兒女共團圓,炒茶已到更闌後。"
因炒法不同及炒後處理方法的不同,而形成六大茶類:
綠茶:品質特點是綠色綠湯,以殺青為製作特點,一般經過殺青、揉捻、乾燥3道工序,包括炒青、蒸青、窨花、蒸壓4種茶;
黃茶:品質特點是黃色黃湯,製法與綠茶類似,但要經過悶堆或久攤工序,促進變黃;
黑茶:品質特點是葉色油黑或褐綠色,湯褐黃或褐紅,一般經過炒青、揉捻、渥堆做色幾道工序;
白茶:品質特點是白色茸毛多,湯色淺淡,一般經過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
青茶:品質特點是葉色青綠或邊紅中青,茶湯澄紅色,一般經過萎凋、做青、炒青、揉捻、乾燥等工序;
紅茶:品質特點是紅色紅湯,一般經萎凋、揉擒、渥紅、乾燥4道工序,制茶特點是室溫自然變化或熱化。
至此,我國六大茶類齊全。明人普及了炒青制茶法,並進而形成六大茶類,這是明人的貢獻。
當然,明人對茶的貢獻不止此一端,還有前面提到的景德鎮瓷器和宜興陶器,後面還將敘及明人對烹茶法的革命。明人茶道體現一種務實的創造精神和追求回歸自然的美意識。烹茶法烹茶指茶葉飲用時的製作方式。

茶之法

飲餅茶

其變化受制於茶葉製作方法,並與文化形態有關。唐代飲餅茶,採用煮茶法;宋代飲團茶和散茶,以煎茶法為主,即煎水不煎茶;明代以後飲炒青散茶,以沖茶法為主。當今世界烹茶之法大體仍是這三類,各國各民族根據本國本民族習慣略加變化。"烹"一字的含義是燒煮,《左傳·昭公二十年》中有"以烹魚肉",又可引申為"殺,或消滅"之意。本書"烹茶"指茶葉飲用時操作方式,古今其法不同,或煮、或煎、或沖。
唐代飲用餅茶,烹茶手續很繁瑣,大體說來,要將一杯茶送入腹內得經過三個步驟,每個步驟都有一定技術難度和藝術性:
一步是加工餅茶,歷經炙、碾、囉三道工序。炙就是烤茶,講究火功恰到好處。待茶餅水氣蒸發完畢,就碾茶,工具是碾和拂末,碾與今之藥碾相似,南宗審安老人命名為"金法曹"。茶碾一般木製,規格也小。但宋代的蔡襄主張茶碾套用銀和鐵來製造。宋徽宗《大觀茶論》提出茶碾"以銀為上,熟鐵次之"。也有用黃金和石料製作。范仲淹《鬥茶歌》中有"黃金碾畔綠雲飛,碧玉甌中翠濤起",梅堯臣《寄鳳茶》中有"石碾破微綠,山泉貯寒洞",丁渭《詠茶》中有"碾細香塵起,烹新玉乳凝",林逋《烹北苑茶有懷》中有"石碾輕飛瑟瑟塵,乳花烹出建溪春",唐代詩人李群玉《答友寄新茗》有"滿火芳香碾麴塵,吳甌湘水綠花新",等等,這些佳句都是描寫碾茶這道工序的。碾罷就囉,未落入"合"內,"則"用銅、鐵、貝殼、竹木製造,是舀茶用具。囉、合、則配套使用。唐代的末茶要求米粒狀,不是粉,《茶經》說"碧粉縹塵,非末也"。
第二步是煮茶,包括燒水和煮茶兩道工序。《茶經》說: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綠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則水合量,調之以鹽味,謂棄其啜余,無乃(吳註:古暫反)(吳註:吐濫反)而鐘其一味乎?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夾環激湯心,則量末當中心而下。有頃,勢若奔濤濺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華也。
水燒熱有魚目般氣泡出現時,調入適量的鹽,嘗嘗鹹淡,嘗過的水倒掉,以免濃度加大,太鹹就會沒有味道。鹽水烹茶對於後代清飲者實在費解,唐人習俗如此。水汽化如"連珠"湧出時,舀出一瓢,暫且擱置,並用竹夾攪水,用則舀茶末投入漩渦。待水煮茶如鼓浪一般,將剛舀的水倒入止沸,以培育茶湯沫餑。《茶經》說:沫餑是茶湯精華,薄的叫沫,厚的叫餑,細輕的叫花。
陸羽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沫餑: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其沫者,若綠線浮於水湄,又如菊英墮於尊俎之中。餑者,以滓煮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皤皤然如積雪耳。《荈賦》所謂:"煥如積雪,煜若春敷(fú)"有之。詩人眼中的"花"如棗花、青萍、鱗狀雲,"沫"如綠苔、菊瓣,"餑"象積雪。煮茶如此富有詩意。連"花"、"沫"、"餑"都已成為欣賞對象,茶藝也就是詩藝。中國其所以有"茶道",與千餘年來文人雅士的參與有直接關係。茶給詩人以靈感,詩人將茶事詩化。茶與酒一樣成為永恆題材,謳歌不已。
第三步是酌茶,就是斟茶,《茶經》要求的工序是:先將湯麵如黑雲母狀的水膜舀出倒掉;再舀一瓢茶湯存入"熟盂"內,作培育沫餑、抑止沸騰用,這一瓢味濃,稱之為"雋永";然後一瓢一瓢把茶湯舀入碗內,1升水斟5碗,乘熱喝完,斟茶時要使沫餑均勻,否則其味濃的濃、淡的淡。
唐代描寫酌茶的詩有曹鄴的《故人寄茶》,詩曰:碧澄霞腳碎,香泛羽花輕。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烹茶法
宋人烹茶法與唐人不同之處是只煎水而不煎茶,其法是先在茶盞中放入茶末,注入開水調成糊狀,謂之"調膏"。茶盞先用熱水沖沖,然後注入沸水煎茶,此後逐漸演變成泡茶。茶湯也不調鹽,開清飲風氣之先。直到明代,團茶進到散茶,烹茶之法亦由沖飲取代煮飲,擺脫了延續千餘年之久的繁瑣程式,使茶道能為一般平民百姓接受。從簡行事並非取消茶道,而是茶道的大眾化、生活化,成為家居茶事,列為"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時代變了,明清文人大概也沒有宋代文人那種在繁瑣程式中回味無窮的雅興,但仍能以具有時代特色的方式享受飲茶的樂趣。
唐代煮飲法至今仍在青藏地區採用,因他們飲的是磚茶,加之因海拔高水燒不開,只有熬煮才能使茶汁浸出,發揮茶之功用。今之日本茶道,用的是末茶,煎水不煎茶,其法類似宋代煎茶法。日本是經濟怪物,生產發展居世界領先地位,人們生活節奏特快,一方面是拚命工作加快餐冷飲,一方面卻保留慢條斯理的茶道儀式和費時間的煎茶法,這大概是日本國民心態的反映,他們的箴言是:拚命地工作,盡情地享樂。
中國烹茶法傳遍世界各國,各國烹茶方法不完全相同,大體說來有四種方式:一是日本式,用煎茶法;二是英國式,沖泡法,荷蘭、美國、法國等國都用此法;三是蒙古式,煮茶法;四是俄國式,有煎有沖,綜合使用。

沖泡法

據今人研究,單從茶之色、香、味的保存和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的浸出率上考慮,傳統的煎茶法比沖泡法好。
僅就沖泡而言,若要求茶湯多些維生素C,應以40℃~50℃的水浸泡12分鐘為宜;若要求多些胺基酸、多酚等,則以95℃的水浸泡12分鐘為宜;若要獲取維生素A,則要象我國湖南某些地區,飲了茶水還將葉子嚼下去,因為維生素A不溶於水。為了多攝取營養又好喝,水燒至"鼓浪"然後沖泡5分鐘還是較為合適。沖泡幾次較合適呢?據研究,沸水沖泡綠茶,一般第一次即可浸出可溶物總量的50%以上,第二次約為30%左右,第三次為10%左右。茶沖2~3次營養成份基本已浸出,多泡等於喝白開水,且有害物質浸出反而有損健康。
中國茶道發展到現在,少了些自然主義,多了些實用主義。為了搞好精神文明建設,茶道作為民族傳統文化遺產亦應繼承並發揚光大。佐茶法佐茶法乃茶之食用功能的延續,自古有之。習俗不同,但不外乎兩種方式:清飲配茶點叫單純式;茶食摻和煮飲,叫混合式。30年代林語堂先後在《我的祖國和人民》一書中說:中國人最愛品茶,在家中喝茶,上茶館也是喝茶;開會時喝茶,打架講理也要喝茶;早飯前喝茶,午飯後也要喝茶。有清茶一壺,便可隨遇而安。
中國人愛飲茶,且已風靡世界。人們樂此不疲,不僅僅由於品飲之趣,還由於茶道的生活化,有了佐茶之法,茶之功用得到全面發揮,既可愉悅精神、止渴生津,還可療病飽腹,成為一日三餐的補充形式。
茶最早的用途是煮而食之。《詩疏》云:"椒樹、茱萸,蜀人作茶,吳人作茗,皆合煮其葉以為食。"
但此處的茶是作食物論,尚非茗飲之事。佐茶法指茶已從食品中分離出來,成為專門飲料後,以食品拌而飲之。
最早的記載有周公《爾雅》,內云: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茶,先炙令赤色,
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此處說的是飲餅茶,且收到解酲和興奮神經的作用,是地道的茗飲,而非煮而食之。但非單純的清飲,而以蔥、姜、桔子佐之。陸羽的《茶經》總結了這種烹茶法,並指責這有損茶湯滋味,但他又肯定了煮水一沸時調鹽的作法,並為此設計了放鹽器具。

佐茶法

古代還有另一種佐茶法。《晉書》載:桓溫為揚州牧,性儉,每宴飲,唯下七尊柈茶果而已。桓溫開以果品佐茶風氣之先。
相傳至今,佐茶法不外以上兩類。當然,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佐茶法亦是同中有異。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種:
藏族把茶和酥油茶:先熬煮茶葉,濾出茶汁,倒入放有酥油和鹽的桶內,攪拌成白色漿汁,即可飲用。或茶葉、酥油、鹽加水熬煮,攪拌,油茶混合均勻後即可飲用。
蒙族奶茶:茶葉熬煮後摻入奶子,加上鹹鹽,即成鹹甜可口的奶茶,可配以炒米、酪蛋子,邊吃邊喝。
鹽醃菜:又稱"水茶",雲南崩龍族吃茶法。方法是將茶樹鮮葉採摘後曬萎,然後入簍用鹽醃,不日可取出嚼吃,嚼後吐渣。
打擂茶:又叫擂茶,是川黔湘一帶少數民族,特別是苗族的吃茶法。其法是將茶葉和佐料,如黃豆、玉米、綠豆花生、白糖等,一塊放入擂缽內擂成糊狀,加入冷開水調成茶汁入罐封藏。飲用時舀出茶汁用沸水沖飲,喝時還可加入炒米花、炒花生仁、炒芝麻等,其味香、脆、甜、爽,口感極好。
打油茶:桂北一帶少數民族吃茶法。其法是將茶和佐料(常用食品,如糯米、花生、芝麻、豆類、瓜菜等)用油炒至黃脆,然後加水煮熬,也可加蔥花、生薑以增滋味。煮好後可舀一些放入茶碗,沖入茶湯即可連喝帶吃,一止渴二飽肚。
竹筒茶:雲南少數民族吃茶法。將鮮茶葉經日曬、搓揉、蒸煮、再揉搓幾道工序後,裝入竹筒,築實,密封,放置二、三個月後茶葉變黃,有香味,便成自製壓茶。可煮而飲其汁,可用鹽醃後和蔬菜同炒當風味佳肴食之。
鹽巴茶:此俗流行在雲南西北部。先將緊壓茶搗碎放入小瓦罐內,置火塘上炙烤,至"噼啪"作響時注入開水煨注,再浸入鹽巴袋。飲時可按各自口味加入開水稀釋,一邊喝茶一邊吃玉米粑粑
廣東早茶:廣東人稱早茶為"一盅兩件",即一盅茶,加兩道點心。茶為清飲,佐料另備,既可飽腹又不失品茗之趣。
國外佐茶法也大體如以上兩種方式:一是清飲加茶點,可稱之為"單純式",如英國、蘇聯、荷蘭、法國以及大部分亞洲國家,皆如此法;另一種方式是混合式,如泰國北部撣族,將茶製成球形茶團,然後和鹽、油、大蒜、豬油及乾魚同食,緬甸飲鹽醃茶,斯里蘭卡農村居民飲茶加入棕櫚汁製成的粗糖,克什米爾人飲茶加入炭酸鉀、大茴香和少許鹽,中亞地區飲用乳酪紅茶,茶葉中加入乳酪,並以碎麵包浸入茶中食之,加拿大飲茶習慣加入乳酪、糖或檸檬,摩洛哥人飲茶摻大量的糖及少量的薄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