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村(雲南隆陽區楊柳鄉下轄村)

茶花村(雲南隆陽區楊柳鄉下轄村)

該村委會隸屬隆陽區楊柳白族彝族鄉,地處鄉政府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5 公里,到鄉道路一半為土石路面,一半為水泥路面,交通方便,距隆陽區40公里。東鄰平掌村委會,南鄰法水村委會,西鄰一碗水村委會,北鄰楊柳村委會。轄茶山一、二、三、四、平安寨一、二、三、四 、豹子箐等12個村民小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茶花村
  • 所屬地區:雲南隆陽區楊柳鄉
  • 人口:1759人
  • 耕地總面積:3599畝
村情概況,農村經濟,人文地理,基層組織,人口衛生,村務公開,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現有農戶432戶,有鄉村人口1759人,其中農業人口1756人;勞動力113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04人。村委會駐地海拔2050米,適合種植稻穀、玉米、豆類、茶、核桃、榿木等農作物和經濟林果。全村耕地面積3599畝,人均耕地2.04畝,林地42000畝。 2009年末全村經濟總收入945.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24元,人均占有糧食948公斤,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599畝(其中:田969.2畝,地2629.8畝),人均耕地2.04畝,主要種植玉米、甘蔗、水稻、豆類、茶、榿木樹、松樹等農作物和經濟林果;擁有林地42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3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3.01畝,主要種植核桃、茶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0畝;荒山荒地500畝,其他面積3891畝。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70戶通自來水,有8戶飲用井水,不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478戶通電,沒有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478台,電冰櫃17台,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8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55戶。 村委會到鄉公路1.5公里,一半為土石路面,一半為水泥路面,進村委會公路為水泥路面;茶山自然村村內道路已經硬化為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5輛,機車31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784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969.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5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3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6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32戶。全村有 5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5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5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5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5 個自然村沒有路燈。有 0 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2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12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46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2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45.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55.04萬元,占總收入的48.15%;畜牧業收入368.41萬元,占總收入的38.9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225頭,肉牛137頭,肉羊93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25.15萬元,占總收入的2.66%;第二、三產業收入96萬元,占總收入的10.16%;工資性收入 24.96 萬元,占總收入的 5.96 %。農民人均純收入272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萬元。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畜牧業、農業、林業,主要銷售往隆陽區內。2009年全村出售產品總收入483.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1.16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甘蔗、香料煙、烤菸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烤菸產業。擁有企業0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0個;專業合作組織 0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0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0人 。該村現有農戶432戶,鄉村人口總計1759人,其中男性904人,女性855人;其中農業人口 1756人,勞動力1130人。該村以白族、彝族為主(是白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932人,白族411人,其他民族375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0 人,占人口總數的0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21人,參合率97.95%,其中民政補助207人,殘聯補助21人,實際總籌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9860.00元;享受低保 121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2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3 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1.5 公里。該村沒有公廁,沒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沒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沒有人畜混居的農戶。
本地米粉本地米粉

人文地理

平安寨人原居住地位於舊寨壩,俗稱“外乾海”。現居住地“平安寨”屬當時本寨的田房,由於他們勞動的路途比較遙遠,所以他們在道光年間從舊寨壩移居本地。自從搬到此地後,就稱此地為“平安寨”。在“四清”運動時期把寨名改為“新鋒”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又恢復為“平安寨”至今。 茶山自然村,居住歷史悠久,由於本地有幾棵野生茶花樹,人們就把地名叫做“茶山”。 馮家村居住的白族是從小海壩遷移來的,彝族是從茶山自然村搬來的;在解放前“馮家村”這裡住著一戶姓“馮”的人家,所以人們就把它稱做“馮家村”至今。 現在街子坡自然村居住的人們,他們的先輩在解放前從保山壩子的海棠村搬遷來的,屬白族;彝族是後期從平安寨遷移來的。 “豹子箐”原名是“回龍寨”,原居住著一戶姓馬的人家,後來蔣姓人家從保山壩子搬來。當時,馬家人口興旺發達,遠遠超過了蔣姓家族,蔣姓人家看到此種局面,心中不服,常藉故和馬姓人家械鬥。蔣家人就請來一位算命先生,求他給算一算,怎樣才能使馬姓人家的人口減少。算命先生算了以後說:要想減少馬家的人口,就必須把寨名改為“豹子箐”,因為“豹子”克“馬”。從此,“回龍寨”就更名為“豹子箐”至今。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國名黨遠征軍262團一部進駐茶山,原村公所(現改為村醫療室)左廂房做為後勤物資倉庫,並挖戰壕(小墩子戰壕一條,學堂墩子戰壕一條)。全村共派出100多民夫、20多頭牲畜支援遠征軍進行抗日戰爭 。馮家村蔣姓有一本家譜,註明他家是在元朝時期就從內蒙古搬遷過來的 。
村莊剪影村莊剪影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2 人,少數民族黨員58人,其中男黨員62人、女黨員10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副支書、委員等組成,下設12個村民小組。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3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692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全村享受政府補貼91.02萬元,一是農業四項補貼29.4906萬元,其中種糧直接補貼3.0842萬元,二是退耕還林、退草補貼4.68萬元,三是其它補貼56.8494萬元。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涉及一個自然村,一事一議籌勞涉及人數65人。年末集體總收入25.18萬元,其中補助收入22.43萬元,其它收入2.75萬元;年末集體總支出29.26萬元。村集體有固定資產24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一事一議、整村推進、合作醫療收費等。
農家院落農家院落
2009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自2007年以來,茶山自然村以扶貧整村推進為依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項目總投資543.1萬元,其中:扶貧整村推進項目補助60.00萬元,信貸資金40.00萬元,民眾自籌(含投工投勞折資)372.5萬元,部門整合資金70.6萬(市新農辦10.00萬元,主要用於征地2.99畝及青苗補償4.6萬元,清基、回填土方及機械作業費用5.4萬元;區農業局10.60萬元,主要用於村容村貌整治及灶具補助;區水務局10.00萬元,用於支砌溝渠820m;區林業局2.00萬元,用於建設沼氣20口;區建設局27萬元,用於房屋抗震加固80戶及房屋重建22戶;區畜牧局11.00萬元,用於仔豬育肥及能繁母豬培育)。
1、產業發展:實施高產包穀種植594畝,泡核桃種植570畝,生豬存欄1820頭,肥豬出欄1500頭,引進能繁母豬120頭,種公豬4頭,種公牛2頭,種母牛96頭,建衛生廄69戶828㎡,改廄8戶216 ㎡。
2、村莊道路硬化:建4m寬村內砼路1172m4688㎡,建2m寬村內次幹道500m1000㎡,1.5 m寬入戶路1600 m2400㎡,新開挖道路260m780㎡,支砌擋牆1250m³,支砌側溝450m,建拱橋一座。
3、安居工程:農戶牆體粉刷122戶24400㎡,院場硬化82戶4100㎡,人畜分離33戶,澆築大門47戶。
4、生態環境:建8m³上流式浮罩沼氣池36口,水壓式28口,衛生廁所84個336㎡。
5、科技培訓:組織開展勞務輸出及農村實用技術培訓4期200人次。
6、其他:建村衛生室1個24㎡,建科技文化室1個57㎡,建工程標誌碑1座。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946戶,共鄉村人口7723人,其中男性3842人,女性3581人。其中農業人口7635人,勞動力4556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2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17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0.5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7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30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63.93萬元,有固定資產588.94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7.7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主要圍繞蔬菜、烤菸、蠶桑、烤菸、蠶桑、經濟林果、種養,交通、運輸為產業支柱進一步完善基礎高州建設,加大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力度,完善和鞏固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搞好道路建設,農村能源建設和管理,加強公共教育及文化、娛樂場地建設,推進產業經營,進一步改善農村髒、亂、差的治理。。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如發展蔬菜特色產業,種植面積15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生豬30000頭、牛1100頭、羊500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25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4400元。

地圖信息

地址:保山市隆陽區茶花--白石岩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