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炭疽病

茶炭疽病

茶炭疽病,病部小黑點為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分生孢子盤圓形,直徑70~150um,黑褐色,盤上無剛毛。分生孢子梗叢生在分孢盤上,短桿狀,單胞,無色,頂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紡錘形,兩端尖銳,單胞,無色,內含數個油球,大小為3~6*2~2.5um。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茶炭疽病
  • 拉丁學名:Gloeosporium theae sinensis Miyake
  • :病毒界
  • :Gloeosporium
  • 種名加詞: theae-sinensis
  • 為害作物茶樹、油茶、山茶、茶梅
  • 傳播途徑:借風雨傳播
為害症狀,分布區域,發病特點,

為害症狀

主要為害成葉,也可為害嫩葉和老葉。病斑多從葉緣或葉尖產生,水漬狀,暗綠色圓形,後漸擴大成不規則形大型病斑,色澤黃褐色或淡褐色,最後變灰白色,上面散生小形黑色粒點。病斑上無輪紋,邊緣有黃褐色隆起線,與健全部分界明顯。

分布區域

分布於全國各產茶省(區)均有發生,但以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發生較重。

發病特點

以菌絲體在病葉中越冬,次年當氣溫上升至20度以上,—相對濕度80%以上時形成孢子,主要借雨水傳播,也可通過採摘等活動進行人為傳播。孢子在水滴中發芽,侵染葉片,經過5—20天后產生新的病斑,如此反覆侵染,擴大為害。溫度25—27℃,高濕度條件下最利於發病。本病一般在多雨的年份和季節中發生嚴重。全年以初夏梅雨季和秋雨季發生最盛o·扦插苗圃飛幼齡茶園或台刈茶園.由於葉片生長柔嫩,水分含量高,發病也多。單施氮肥的比施用氮鉀混合肥的發病重。品種間有明顯的抗病性差異,一般葉片結構薄軟、茶多酚含量低的品種容易感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