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夢湖(施托姆創作中篇小說)

茵夢湖(施托姆創作中篇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茵夢湖》是德國作家漢斯·台奧多爾·沃爾特森·施托姆創作的中篇小說。小說描述萊因哈德與伊莉莎白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感情非常好。後來,伊莉莎白的母親強迫伊莉莎白嫁給了家境富裕的艾利希。多年後,相愛的兩個人在美麗的茵夢湖畔再度重逢。

小說寫得富有詩意,體現了作者鮮明、獨特和優美動人的藝術風格。《茵夢湖》是描寫感傷愛情的經典名篇,展現德語語言魅力的典範之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茵夢湖
  • 外文名稱:Immensee
  • 文學體裁:中篇小說
  • 作者:【德】漢斯·台奧多爾·沃爾特森·施托姆
  • 字數:15000
  • 首版時間:1849年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男女主人公萊茵哈德和伊莉莎白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後來,萊茵哈德外出求學,伊莉莎白依從母親的心愿,嫁與萊茵哈德好友、有錢的莊主艾利希。多年之後,萊茵哈德應好友艾利希之邀去位於茵夢湖湖畔的莊園作客。昔日的舊情人相見,余情未了,卻苦於現實的殘酷,相見只能是痛上加痛,最後萊茵哈德遠走他鄉,終身未娶,孤獨終老。

作品目錄

老翁
一封信
兩小無猜
茵夢湖
在樹林裡
是我母親的意思
孩子站在路旁
伊莉莎白
回家
老翁

創作背景

19世紀中葉的德國,是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時期,新興資產階級強烈要求追求自由平等、個性解放,要擺脫各種非愛情因素的束縛,取得婚姻的自由,而舊的封建意識卻不允許,這樣,在兩種道德觀念的衝突中,無數美好的愛情被扼殺。《茵夢湖》這曲悽愴的輓歌就是對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發出的強烈控拆。

人物介紹

萊因哈德
萊因哈德是一個有意疏離市民階層價值規範的自視清高的人物,他的人生追求是要做無所拘束的詩人或藝術家,這從他愛寫詩和蒐集民謠可見一斑。在對一個大學時代聖誕節夜晚的回憶中,萊因哈德遇到了一位吉普賽姑娘,她代表著與穩定有序的市民生活相距甚遠的藝術者形象,代表著永遠的漂泊不定和孤獨懷舊。此時此刻的萊因哈德沒有在聖誕節歸鄉與親友團聚,也沒有信守自己的諾言,給伊莉莎白續寫童話,由此可見,在萊因哈德的思想深處已不再維繫同市民的傳統觀念的聯繫。伊莉莎白是吉普賽姑娘的對立形象,在萊因哈德流連在茵夢湖的最後一個夜晚,在和伊莉莎白湖邊散步歸來時,他又遇到了那位已淪為乞丐的吉普賽姑娘。歷過數小時的冥想,他終於決定在朦朧的天色中永遠地離開這裡,萊因哈德自願選擇了自己的生活道路,離開茵夢湖讓他感到一種如釋重負般的輕鬆,他注定成為一名孤獨的回憶者,時代的邊緣人。
伊莉莎白
女主人公伊莉莎白正如同“一幅嵌在很樸素的黑色框子裡的小畫像”一樣,淪為男性人物回憶的客體和被言說的他者,萊因哈德對回憶的駕馭越是主動鮮明,伊莉莎白的形象就越是蒼白無力。貫穿於回憶中的伊莉莎白始終是一個性格被弱化的少女形象,還是小女孩的她在萊因哈德的眼中就缺乏果敢,雖然萊因哈德因她而寫童話和詩,但伊莉莎白只是能帶給他極大快慰的傾聽者和朗讀者。回鄉探親時再見到的伊莉莎白已長成嫵媚苗條的少女,依然是少言寡語凡事順從的模樣,茵夢湖莊園裡已嫁作他人婦的伊莉莎白仍如少女般白裙翩翩,但卻忍受著不能言說的內心的隱痛和孤獨。為了自己和母親的生活無憂,無奈中她割捨了純真的愛情,選擇了富有的莊園主埃利希。伊莉莎白令人扼腕嘆息的命運是19世紀無數市民階層女性生存境遇的真實描摹,在一個父權社會裡,由於社會和經濟地位的依賴性她們無法聽任自己的情感生活,更沒有個人的發展空間,附帶著無比的凋悵和哀戚,她們只能成為男人尋味追思的源泉。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茵夢湖》通過萊因哈德和伊莉莎白的愛情悲劇,概括了人們某些共同的感情經歷和人生感受。生活中常有這樣的情形,許多的結合,並不是基於純粹的愛情,而是蘊含著一些無法闡釋的原因。與自己組成家庭、成為自己生活伴侶的人,常常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愛人,或者並不是自己最滿意的、和自己真正心有靈犀默契相通的(包括最初喚起愛的覺醒的)那個人。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社會的、政治的、經濟的、傳統習俗方面的或道德觀念方面的,或者個人難以預測的際遇和難以駕馭的命運,兩個心靈相通的人終於未能結成眷屬,彼此看得見對方婉轉殷勤的心意,卻為無渡的天河所阻,情在,意不在了。在經歷了人生的風雨滄桑之後,兩個人再度相逢,即使留在內心深處的情愫再純真、再聖潔,也不能不讓位給嚴峻冷酷的現實。

藝術特色

小說的主要部分講的是男主人公萊茵哈德在鄉間生活時與伊莉莎白的交往,因此,農村的自然美景賦予了熱衷謳歌故鄉美麗大自然的抒情詩人施托姆以自由馳騁的無限空間。於是,文中的森林、湖泊、鮮花、綠草在他的筆下無不充滿濃濃詩意。比如《林中》一章里,大伙兒到附近森林去郊遊,“首先得穿過一片松樹;林中空氣清涼,光線朦朧,地上撤滿了細細的松針。走了約莫半小時,便出了幽暗的松林,來到一片爽朗開闊的山毛櫸林中;這兒一切都是明亮的,翠綠的,從繁密的枝葉間不時投射下來一道道陽光;在人們的頭頂上,有一隻小松鼠不停地從一棵樹枝跳到另一棵樹枝。—在一處曠地上,古老的樺樹的樹冠長攏來,形成了一個綠葉拼成的透明的彎頂。”又如,兩小無猜、情投意合的萊茵哈德和伊莉莎白在林中尋找草莓歇息時,一切自然景物都美不勝收,妙不可言:“太陽當空照著,正是中午最熱的時候;一些綠色的小蠅振翅停在空中,給日光照射得發出金色的閃光;包圍著它們的是一片細柔的嗡嗡營營,時不時地也從密林深處傳來啄木鳥扣擊樹幹的咚咚聲,以及生活在森林裡的其它鳥兒的鳴叫。”在這裡,絢麗的自然美景和兩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本身就構成了一迫獨特的風景線,構成了一首絕美的抒情詩。
又如,《茵夢湖》一章中,萊茵哈德多年後榮歸故里,漫步在鄉間的小路上,越過樹梢往前看,“是一個豁然開朗的陽光明媚的天地。腳下遠遠地躺著一片湖水,寧靜,湛藍,四周幾乎全讓陽光朗照的綠樹包圍著;樹林只在一個地方留著豁口,展現出背後遠遠的一帶青山。正對面的綠色樹林中間,像撒上了雪似的一片潔白渭嚇是果樹正在開花。在高高的湖岸上,聳立著一座別墅,白牆紅瓦,給綠葉襯得格外悅目。一隻鵝鳥從煙囪上飛起來,在湖面上慢慢盤旋。”恰是這美麗如畫、令人陶醉之地,為小說的故事發展營造了一個如詩的背景。
在景物描寫中,施托姆除了將景物寫得生動自然、充滿詩意外,還特別善於用景物烘托氣氛,做到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譬如《依著媽媽的心愿》一章中,在萊茵哈德望著心愛的伊莉莎白的倩影悄然隱去之後,他來到了湖邊:“樹林靜悄悄地立著,給湖面投下大片的陰影;湖心卻灑著朦朧昏黃的月光。時不時地,林中發出一點兒颯颯的顫動聲,這不是風,而是夏夜的噓息。”文中這湖面上的“陰影”和那片“朦朧昏黃的月光”以及林中“颯颯顫抖聲”,一方面是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真實描寫,另一方面更是萊茵哈德當時悵然若失的心境的寫照。於是這“噓息”,並非只屬於“夏夜”,它同時又是源自萊茵哈德心海的聲聲嘆息。
在刻畫人物內心世界時,施托姆還進行了細膩的動作描寫,《伊莉莎白》一章結尾處男女主人公的離別情景就是一個例子:“她垂下手,再也說不出任何話。他穿過走廊,到了門口再一次轉過身來。她呆若木雞般站在原地,兩眼失神地緊盯著他。他跨前一步,朝她伸出雙臂;但突然又猛一扭身,出門去了……”這種源自戲劇的表現手段,無聲勝有聲,很好地描繪了預感到即將失去萊茵哈德的伊莉莎白對曾經擁有的美好愛情的萬般留戀,以及萊茵哈德眼看無可奈何花落去後欲愛不能而痛下決心放棄時的複雜心境。這一連串的動作描寫很好地調動了讀者發揮想像力的積極性,十分成功地表現了人物的心理活動。小說里還有許多不勝枚舉的細膩的景物以及動作描寫,由於施托姆詩一般優美的語言,故事在施托姆筆下均具有濃郁詩意,從而使整個作品獲得了一種詩情畫意的美感。

作品影響

施托姆在世時,根據其1851年標準版《茵夢湖》已出版了30版,翻譯成17種文字。
《茵夢湖》是施托姆的代表作,作者因此一舉成名。早在1921年,中國就出版了郭沫若和錢君肯的合譯本,後來,又有梁遇春、巴金、唐性天等人的譯本。創造社作家周全平還曾仿《茵夢湖》寫了一篇題為《林中》的小說。可以說,《茵夢湖》是一篇深受中國讀者喜愛的佳作。

作品評價

巴金:“我喜歡施托姆的文筆。對於勞瘁的心靈,這清麗的文字,純真的感情也許可以給少許安慰吧。”
羅大岡《(我們最美好的日子)譯本序》:“少年時,我偶然讀了德國作家施托姆的小說《茵夢湖》,立即被這篇作品淡雅而深邃的筆調所吸引,由於愛不釋手,我常讀的中譯本不久就成了破書,無法再讀,後來又買了法文譯本來讀,最終也被我折磨成散頁。”

作者簡介

漢斯·台奧多爾·沃爾特森·施托姆(1817—1888),德國小說家、詩人,生於德國北部當時屬丹麥的胡蘇姆。由於反對丹麥的統治,常年流亡在波茨坦。1864年丹麥戰敗後才重返故里。由於受浪漫主義作家的影響較深,所以抒情性成為其創作的特徵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最早從蒐集德國民歌開始,因此受到很大影響,作品大多形式樸素格調清新,感情真摯,意境優美。語言富音樂性。他的詩從內容上看,主要寫北德家鄉的自然景色和愛情,此外,詩人還希一些歌頌自由、保衛德意志家園不受異族統治的愛國主義詩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