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

苻的讀音是fú,pú,注音是ㄈㄨˊ。通常指“白英”。另外有歷史人物苻雄、苻堅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苻
  • 注音:ㄈㄨˊ
  • 讀音:fú,pú
  • 含義:植物“白英”;人物苻雄、苻堅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歷史人物,苻雄,苻堅,相關成語,

基本解釋

(1)即“白英”(Solanum lyratum)。又名鬼目草,莖似葛,葉圓有毛,子如耳璫,赤色,叢生 [bittersweet]。如:苻蘺(植物名。即莞蒲。白芷的別稱)
(2)
通“”,蘆葦桿里的薄膜 [membrane]
蘆苻之厚,通於無垠。――《淮南子·俶真》
(3)
姓(今讀fú)。本作“蒲”,至苻洪更改為“苻”。如:苻秦五胡十六國中之前秦。為苻氏所建,故稱);苻朗皂白(謂晉苻朗善識味,食鵝能知其毛色之事)
(4)
通“符”。符契 [document]
即上尚書,參以苻驗。――漢《史晨鄉孔廟後碑》
精通皓穹,三納苻銀。――漢《李翕析里橋郙閣頌》
(5)
通“符”。符命,預言未來的神秘文書 [spell]
運天苻命。――漢《北軍中侯郭仲奇碑
有些人講歷史人物苻堅的苻讀作fu,但是應該為pu,只不過現俗讀fu。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苻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5
《唐韻》防無切《集韻》馮無切,𠀤音扶。《爾雅·釋草》苻,鬼目。《注》莖似葛,葉圓而毛,子如耳璫,赤色,叢生。江東人呼鬼目草。
又姓。《晉書·載記苻洪傳》其先蓋有扈之苗裔,始其家池中蒲生,長五丈,五節,如竹形,因以為氏。後洪以讖文有草付應王,又其孫堅背有草付字,遂改姓苻氏,自稱三秦王。
又《韻會》芳無切,音孚。草之莩甲。《史記·律書》甲者,言萬物剖苻甲而出也。《索隱注》苻甲,猶莩甲也。
又《正韻》薄胡切,音蒲。《左傳·昭二十一年》鄭子太叔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盡殺之。

歷史人物

苻雄

pú xióng
[Pu Xiong](?―354)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大臣,統軍將領。略陽監渭(今甘肅秦安東南)人,氐族。前秦開國主苻健弟,苻洪之子。史稱其少善兵書,多謀略,便弓馬,有政術。初領兵破敗杜洪,立足關中,功勞殊優。東晉永和七年(351),苻健即皇帝位,受拜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大將軍、領雍州刺史,封東海王。

苻堅

十六國時期前秦的皇帝。前期勵精圖治,基本統一北方,但在伐晉的“淝水之戰”中大敗,一蹶不振,後國破被殺。
苻堅故事
原文:苻堅召見高泰,悅之,問以為治之本。對曰:“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審舉,審舉在核真,未有官得其人而國家不治者也。”堅曰:“可謂辭簡而理博矣。” 以為尚書郎。泰請固還州,堅許之。(選自《資治通鑑》)
譯文:苻堅召見高泰,心中感到很高興,問他治理國家的根本方針是什麼。高泰回答說:“治理國家的根本方針在於能否得人才,得人才的關鍵則在於要經過慎重推舉,慎重推舉的關鍵又在於考察人才的真實情況。未有朝廷得到了稱職的人才而國家治理不好的。”苻堅說:“你這番話,可說是言辭簡要而道理深博了。”

相關成語

1. 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2. 風聲鶴唳,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3. 投鞭斷流,後人以“投鞭斷流”形容軍隊陣容鼎盛,或實力強大的機構人才輩出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