苴卻硯製作技藝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苴卻硯製作技藝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漢魏時期
  • 認證時間:2009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保護措施,製作技術、方法或過程,花樣或圖案,

簡介

苴卻硯因石材產於永仁縣古地名苴卻而得名。每一個硯台,都是一個集石品與雕刻藝術為一體的珍品。它以其細潤適用著稱,以石品、紋眼、色澤豐富見長,集中國四大名硯——端硯之石眼、歙硯之標、澄泥硯之細、洮硯之紋的特點於一體。在我國制硯史上,有七珍八寶之說,即在一方硯台上有七個眼的為珍品,八個眼的為寶硯。而苴卻硯石眼多,看上去青如碧玉、黃似金瞳、白如月牙、黑如青黛,別具一格,是書畫家、收藏家及書畫習作之佳品,其價值不低於端硯。

歷史淵源

苴卻硯有著千年的古老歷史!早在漢魏時期硯石產地歸徽州的蜻蛉(今大姚)所轄,傳三國時期諸葛亮平定南疆五月渡瀘水(今金沙江)處即在現硯石礦山附屬檔案的古拉窄渡口,並在這一帶安營紮寨。兵將就地取石磨兵器時發現石質細潤,並製作硯品供軍前使用。諸葛亮在此喜得七星硯。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唐朝擊敗並征服了吐蕃和地方土司勢力並設定了雲南安撫司,以加強對南疆的統治,使得當時南昭雲南王服從唐朝,並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效仿唐朝,極大的促進了南疆經濟、文化的發展,也帶動了筆墨紙硯需求的增加,於是就地取材用苴卻石製成硯以供其需,苴卻硯得到第一次小規模開發。

基本內容

永仁苴卻硯是綻放在滇蜀之地的一朵奇花,因硯石產於苴卻(舊時屬雲南省永仁縣,今劃歸四川攀枝花市管轄)而得名。每一個硯台,都是一個集石品與雕刻藝術為一體的珍品,它以其細潤適用著稱,以石品、紋眼、色澤豐富見長,集中國四大名硯——端硯之石眼、歙硯之標、澄泥硯之細、洮硯之紋的特點於一體。在我國制硯史上,有七珍八寶之說,即在一方硯台上有七個眼的為珍品,八個眼的為寶硯,而苴卻硯石眼多,看上去青如碧玉、黃似金瞳、白如月牙、黑如青黛,別具一格,是書畫家、收藏家及書畫習作之佳品,其價值不低於端硯。

基本特徵

苴卻硯集端、歙二硯優點於一身,雕刻集淺浮、鏤空、圓雕、深雕、薄意、減地雕刻於一體,形成了厚重渾實、明麗濃郁的多元風格。石品絢麗豐富,有石眼、青花、金星、冰紋、綠膘、黃膘、火捺、眉子、金線、魚腦凍、蕉葉白、廟前青、玉帶、紫砂、雞血等近百種,其中尤以碧翠神溢,如珠似寶的石眼著稱於硯界。苴卻硯,人們又稱它為中國彩硯,它斑斕多姿、異彩飛揚、天生麗質、獨步天下。有極晶美譽的金田黃,色澤金碧,燦燦然一片金黃;外白如晴雪,內紅如丹砂的封雪紅,風韻天成;似凝脂初露,嫩潤可人的碧雲凍,如碧雲浮起,豐饒富麗;天然成趣的綠蘿玉,如幽谷涌翠,碧波瀉玉,又似綠蘿漫延。

主要價值

苴卻石中厚數毫米呈現條帶的灰綠、碧綠、墨綠、翠綠、黃綠、淺綠、深黃色的石標異常豐富多彩,綠如松柏、黃似鱔魚、褐如青銅千變萬化,利用其鮮艷的色彩對比巧妙構思,或雕山水樓閣,花鳥魚蟲,或刻動物古玩,或琢殘荷聽雨,或制文人雅士,雅趣自成。苴卻石中的黃色金線、白色銀線和深色墨線別具一格、單線數條,長、短、粗、細鑲嵌在紫墨、黃綠色的硯石中各具特色,特別是有些線竟排列得像書籤一般非常整齊極為珍貴,實屬罕見。

保護措施

近年來,楚雄州把苴卻硯產業作為文化旅遊的重要品牌之一,積極引進和扶持發展了一批龍頭企業,苴卻硯產業發展迅猛,影響力和美譽度也不斷提高。一方面,產品的題材、用料、雕工等方面不斷開拓創新;另一方面,利用滇蜀神奇石材天然石品花紋,開發出具有獨特風格的文房系列、高雅禮品、旅遊紀念品等。目前,永仁縣計畫建設一座文化產業園區,周圍打造300畝面積的苴卻石城,從事苴卻石藝加工、展覽、賞石等業務。

製作技術、方法或過程

選材、切坯、設計、雕刻、質量檢查、打磨、再次質量檢查、打蠟、配包裝、篆刻銘文這些工序。

花樣或圖案

碧眼、青花、金星火捺、眉子、金線、銀線、綠膘、黃膘、玉帶膘、魚腦凍等數十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