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何在:漢末三國時代

英雄何在:漢末三國時代

《英雄何在:漢末三國時代》是青年國史讀本·大中國五千年的第五卷,主要講述漢末三國時代的歷史故事。從董卓進京到群雄逐鹿,再到三國鼎立互相攻伐,直至一統曹魏,作者娓娓道來,極盡傳神。作為一部面向青少年和普通歷史愛好者國史讀本,《英雄何在:漢末三國時代》脈絡清楚,文字生動,語言活潑,卻又不失正史的嚴謹,讀來別有趣味,足以補教科書呆板教條的不足。乃至很多上班族讀了《英雄何在:漢末三國時代》後,狂呼:“原來歷史可以這樣精彩,要是教科書都這樣寫,當年考試早就及格了!”

基本介紹

  • 書名:英雄何在:漢末三國時代
  •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 頁數:320頁
  • 開本:16
  • 品牌:漢唐之道
  • 作者:赤軍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03078241, 720307824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英雄何在:漢末三國時代》編輯推薦:比專業更通俗、比戲說更靠譜,史上最正史、最好讀的中國歷史通俗讀本。深入挖掘歷史細節,還原事件現場,活潑有趣、引人入勝;重視中國境內各民族的歷史發展,不把中國史寫成漢族史。
配備大量作戰地圖,使閱讀而更有空間感。
著名作家張大春、馬伯庸,清華大學歷史系前系主任、教授張國剛鼎力推薦。

作者簡介

赤軍,歷史小說作家、狂熱的遊戲人、理智的樂觀主義者、國內知名歷史論壇“新·戰國聯盟”主要策劃之一。其個人主頁《宛如夢幻》在網路廣為流傳,並在國內發表過多部小說和歷史散文,對於我國三國時代和日本戰國時代的認識和論述尤見功力。其所著青年國史讀本《文明的曙光:從三代到春秋》《史無前例的大戰爭:戰國紛爭和秦地統一》文筆洗鍊,立意清新。頗受讀者好評。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這套青年國史讀本筆法上繼承了《上下五千年》的風骨,敘事明快而不輕浮,深刻而不陳腐,看起來行雲流水,毫無滯澀。尤為難得的是,在保持風骨的同時,書中還能看到一些近年來才有的研究成果,算得上是與時俱進。作者就像是個循循善誘的歷史老師,拿出了說書人的勁頭,娓娓道來,妙趣橫生。一直至全書翻完,讀者才會驚覺這原來是一堂歷史課。
——著名作家 馬伯庸
像講故事一樣為讀者展現了夏商西周三代至春秋時期的歷史畫卷。歷史脈絡的巨觀敘事,交融著具體的人物、事件與典故,引人入勝,如數家珍,考古資料結合文獻記載,生動而不戲說,質直而不鄙俚,是近年來通俗歷史讀物中的佼佼者。
——清華大學歷史系前系主任、教授 張國剛

名人推薦

淺語有味很不容易,搜羅、理解並運用視角足夠寬廣的史學材料更難,我們總會借用牛頓的話,將認知和學習的傳承看做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宗偉業,但是如何登高遠眺,同時燃犀照隙,可不是尋常作手或教師所能辦;這樣的歷史敘述恰恰考驗、也反映了教養環境不受主流成見羈絆的自主與多樣性;謝謝作者為青年人帶來這樣好的讀物───Education never stops. 此書恰是見證。
——著名作家 張大春
這套青年國史讀本筆法上繼承了《上下五千年》的風骨,敘事明快而不輕浮,深刻而不陳腐,看起來行雲流水,毫無滯澀。尤為難得的是,在保持風骨的同時,書中還能看到一些近年來才有的研究成果,算得上是與時俱進。作者就像是個循循善誘的歷史老師,拿出了說書人的勁頭,娓娓道來,妙趣橫生。一直至全書翻完,讀者才會驚覺這原來是一堂歷史課。
——著名作家 馬伯庸
像講故事一樣為讀者展現了夏商西周三代至春秋時期的歷史畫卷。歷史脈絡的巨觀敘事,交融著具體的人物、事件與典故,引人入勝,如數家珍,考古資料結合文獻記載,生動而不戲說,質直而不鄙俚,是近年來通俗歷史讀物中的佼佼者。
——清華大學歷史系前系主任、教授張國剛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漢末群雄·董太師的興亡 1
董卓進京 1
討董盟主臧子源 4
大對峙 7
曹操和孫堅 11
孫家軍的奮戰 14
人中呂布 17
第二章 漢末群雄·曹操的崛起 23
青州兵 23
血流成河的徐州 26
呂布從天而降 29
皇帝逃亡 33
挾天子以令諸侯 36
宛城征張繡 39
孤狼的下場 42
第三章 漢末群雄·官渡大戰 48
易京陷落 48
大戰序曲 51
衣帶詔 55
從白馬、延津直到官渡 58
烏巢燒糧 61
第四章 漢末群雄·孫氏江東 66
“小霸王”孫策 66
江東才俊 69
遇刺之謎 72
“榻上策” 75
第五章 漢末群雄·赤壁鏖兵 79
平四州 79
北伐和南征 83
“隆中對” 86
孫、劉聯合抗曹 90
長江上的一把火 93
勢成鼎足 98
第六章 漢末群雄·劉皇叔的奮鬥 103
從交州到益州 103
韓遂翁婿與馬騰父子 106
平定涼州 110
劉備入蜀 113
惡性通貨膨脹 117
第七章 漢末群雄·鼎立序曲 121
三種高級禮遇 121
九錫的預兆 124
從濡須到枹罕 128
定漢中 131
巴西與合肥的攻防 134
走馬谷 138
雞肋 141
第八章 漢末群雄·炎劉的終結 145
圍繞荊州的勾心鬥角 145
水淹七軍 148
“書生”陸伯言 151
白衣渡江 155
奸雄的末日 158
曹丕篡漢 162
第九章 三國時代·夷陵燒營 169
才女和名醫 169
魏文帝和漢昭烈帝 172
一意孤行的東征 176
長江邊的一把火 178
白帝城託孤 183
第十章 三國時代·南征與北伐 187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187
司馬懿入宛城 191
兵出祁山 195
失街亭 198
缺乏默契的配合 202
第十一章 三國時代·六出祁山 206
大旗上的污點 206
虎頭蛇尾 209
諸葛亮 VS 司馬懿 212
張郃之死,李嚴之罷 216
報聘遼東 220
秋風五丈原 224
大內訌 227
第十二章 三國時代·政歸司馬氏 234
楊儀和張昭 234
遼東破公孫 237
劉放、孫資的私心 240
曁艷案和呂壹案 244
興勢大戰 247
高平陵之變 250
第十三章 三國時代·小人和莽夫當道 254
新人物、新格局 254
反淮南 258
江東大亂 262
最後的瘋狂 265
第十四章 三國時代·姜維的執著 272
最後的掙扎 272
年年北伐 275
超級大剋星 278
重門 281
關不了門,打不了狗 285
掉花槍 289
第十五章 三國時代·曲終人散 293
偷渡陰平 293
二士爭功 297
孫晧和司馬炎 301
滿地是祥瑞 304
三國科學家 308
王濬樓船下益州 311
此間樂,不思蜀 314

序言

管仲曾經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經過幾十年的經濟發展、社會演進,如今中國人的物質生活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改善,至少挨餓受凍的人,已經比歷史上那些困難年月少了不知凡幾,一度顧不上的精神生活、文化修養,也開始更多被千百萬個中國家庭談論、重視,曾長期被束之高閣、鎖進冷清學術殿堂的歷史知識,也驟然變成了文化市場和教育領域的熱門。
這對於歷史題材作品的作者、讀者而言,可謂既萬幸又不幸。
萬幸的是,作者終於不再擔心冷對枯燈,耗費精力、時間寫出的東西沒人出、沒人讀,今天的中國,恍惚.間進入了又一個無人不多少知道點歷史名人軼事的時代,讀者也不至於要么無書可讀,要么只能對著既難以索解又篇帙浩繁的史籍,或寥若晨星且文字老舊、不可避免帶有特定時代烙印的幾套普及型讀物發獃,實體書、電子書中的歷史普及讀物多如過江之鯽且不去說,隨手點開網路,也能看到許多相關的“段子”。
不幸的是,資訊時代恰如一柄讓人愛恨交織的雙刃劍,一方面提供了海量的資訊,和眾多的選擇餘地,另一方面卻也泥沙俱下,讓人無所適從,難以取捨。充斥在各種現代化信息平台上的“歷史段子”更是真假難辨,讓許多人陷入一種“不看後悔,看了信了更後悔”的迷惘之中。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察得失”,這兩句流傳一千多年的唐太宗名言,至今仍具有充分的現實意義,熟知歷史,可以幫助人們明是非,辨善惡,從前人經驗中獲得領悟,從前人教訓中知所趨避,不再重複先輩們的遺憾和錯誤,由此可見,今天的人們、尤其正處於最佳學習周期的青少年,是需要合適、足夠歷史讀物的。
然而今天的社會已是高度現代化的社會,節奏快、學科門類繁多,專業分工明確,中國傳統的“經史子集”四科已不足以覆蓋“學問”二字,像古代學子那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把畢生精力之泰半用於鑽研文史是不現實的,這只能讓此人變成隔絕於時代、世務的社會棄兒,且即便如此,也遠難以窮盡遠超過古代無數倍的知識量。成年人受工作、家務牽累,固是如此,處於學齡的青少年背負沉重課業負擔,就更是如此。
對於他們而言,傳統文言史傳固然好,卻著實不便閱讀,即便勉強生吞活剝,因體例、語言和典故等問題,也很難實現快速閱讀、輕鬆汲取知識,甚至可能令一些青少年產生畏難、厭惡情緒,從此對歷史敬而遠之;“段子時代”的各種“歷史段子”,包括“戲說”、“穿越”,以及似是而非的“偽歷史”讀來固是輕鬆愉快,卻仿佛“歷史快餐”、“歷史烤串”,當做生活、學習的點綴是不錯的,然而缺乏提高歷史素養所必須的多種營養元素,當作“歷史主食”吃得多了、久了,恐怕是要“歷史貧血”的。
青少年的學習階段,“營養午餐”備受重視,它既方便快捷,又營養均衡,足以讓孩子們吃飽吃好,健康成長,即便從事腦力、體力工作的成年人,“營養午餐”對於他們的生活、身體,也都是至關重要的。“段子時代”的歷史知識普及,同樣需要這種“歷史營養午餐”:和嚴謹卻生澀的“歷史大餐”——史籍相比,它更像“家常菜”,大眾口味,隨到隨吃;和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歷史快餐”相比,它又有講究精緻的選材,獨具匠心的“烹飪”,和均衡搭配的營養,讓讀者們不至於塞了一肚子“零食”卻營養不良,更不至於一不小心,咽下些“地溝油”、“毒奶粉”,而令身心受損。
這套嶄新的歷史叢書,就力圖做成這樣一份“歷史營養午餐”:對於青少年而言,它既可以作為歷史啟蒙讀物,為更專業化的興趣研究作一塊合格的鋪路石,也可作為歷史普及讀本,讓他們較輕鬆愉快地汲取更多嚴謹、準確的歷史信息,為其日後的學習、就業和人生之路,提供更多的助益、鏡鑒和思路;對於成年讀者而言,它也可以是一套“文不甚深、語不甚俗”,比專業資料通俗、比“歷史快餐”靠譜和有營養的,案頭、車上、枕邊,甚至廁上的“保留讀本”。
這套叢書是由多名相互熟悉、又獨立寫作的作者合作完成,他們共同的特點,是既有相對紮實的“正史”功底,又曾長期從事歷史通俗讀物的寫作,對於烹製這桌“歷史營養午餐”而言,他們應是較合適的“廚師”。
當然,“眾口難調”,這道“歷史營養午餐”究竟口味如何,能否為讀者挑剔的腸胃所接受,還須讓市場來作答。
陶短房
壬辰二月十一日北美素里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