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飛彈

反坦克飛彈

反坦克飛彈是用於擊毀坦克和其它裝甲目標的飛彈,20世紀50年代中期由法國率先投入使用,繼而在眾多國家掀起研製高潮。其發展經歷了三代,到現在已經成為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坦克飛彈
  • 外文名:antitank missile
  • 簡介:用於擊毀裝甲目標的飛彈
  • 分類:飛彈
功能介紹,相關數據,現有品種,發展歷程,國產飛彈,研製背景,相關種類,導引體制,

功能介紹

反坦克飛彈主要由戰鬥部、動力裝置、彈上制導裝置和彈體組成。戰鬥部通常採用空心裝藥聚能破甲型。 有的採用高能炸藥和雙錐鍛壓成形藥型罩,以提高金屬射流的侵徹效率。還有的採用自鍛破片戰鬥部攻擊目標頂裝甲。
破甲威力主要用靜破甲厚度和動破甲厚度表示,有的飛彈戰鬥部靜破甲厚度可達1400毫米。 動力裝置通常指安裝在飛彈上的發動 機,用固體推進劑產生推力,以保證飛彈獲得所需速度和射程。在飛彈飛行的不同速度段上,發動機推力不同,起飛段(亦稱增速段)推力較大,續航段推力較小。有的反坦克飛彈上安裝兩台發動機,其中的起飛發動機賦予飛彈起始速度,續航發動機用於保持飛彈飛行速度。有的只裝增速發動機,飛彈增至一定速度後便作無動力慣性飛行。還有的只裝續航發動機,飛彈射出發射筒後具有一定速度,由續航發動機提供保持這一速度的續航力。彈上制導裝置是飛彈制導系統的一部分,由彈上控制儀器、穩定飛行裝置和控制機構等組成。其作用是將導引系統傳輸來的控制指令綜合、放大,驅動控制機構,從而改變飛彈飛行方向。尋的制導的反坦克飛彈制導系統全部裝在彈上。彈體是具有一定氣動外形的殼體,由彈體外殼、彈翼、舵和尾翼組成。多數飛彈彈體頭部為尖形或橢圓形,中間呈圓柱形,尾部是截錐體形。彈翼通常為十字形。彈體氣動布局有無尾式、 正常式、尾舵式3種類型。無尾式彈體的彈翼兼作尾翼,舵在彈翼後緣,彈翼提供升力及穩定力矩。這類彈體結構簡單,適合於彈身短的飛彈,為大多數反坦克飛彈所採用。正常式彈體的彈翼和尾翼分開,尾翼兼作舵,適用於彈身較長的反坦克飛彈。中國紅箭-8反坦克飛彈就是採用這種彈體。尾舵式彈體沒有彈翼,尾翼兼作舵,適用於超音速的反坦克飛彈。製作彈體的材料通常用鋁合金、玻璃鋼或特種塑膠。
反坦克飛彈

相關數據

彈長1.8米,彈徑0.178米,戰鬥部重43公斤,命中率大於90%,最大射程7.5千米,最大速度為1.17倍音速,採用雙錐串聯型聚能裝藥破甲戰鬥部,穿甲威力500毫米。該飛彈價格大約為每枚4萬美元左右。
反坦克飛彈圖二反坦克飛彈圖二

現有品種

■俄羅斯AT--14反坦克飛彈“短號”
俄羅斯AT-15“菊花”、AT-9"旋風”反坦克飛彈
■美國”龍”反坦克飛彈
■法國、德國“米蘭”反坦克飛彈
■中國“紅箭-8L”反坦克飛彈
■中國“紅箭-9” 反坦克飛彈系統

發展歷程

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國裝備的反坦克飛彈不斷改型,多用途反坦克飛彈以及敏感子母彈、分導多彈頭和遠距離攻擊集群坦克的反坦克飛彈正在研製之中。 反坦克飛彈──它是用於擊毀坦克和其它裝甲目標的飛彈,與反坦克火炮相近,它具有射程遠,精度高、威力大、重量輕等特點。 1943年,納粹德國陸軍為了抵擋蘇聯紅軍強大的坦克優勢,在空軍X─4型有線制導空空飛彈方案的基礎上,研製了專門打坦克的X─7型飛彈。
紅旗&amp紅旗&amp
1944年9月,X─7基本研製成功,但未及投入使用就戰敗投降了。 1946年,法國的諾德─阿維什公司開始研製反坦克飛彈,1953年前後研製成功SS─10型反坦克飛彈,並在1956年的阿爾利亞戰場上使用。SS─10型是世界上最早裝備部隊,最早實戰使用的反坦克飛彈。此後,反坦克飛彈發展很快,已發展到第三代。
在70年代後的多次局部戰爭中,特別是在中東戰場上,反坦克飛彈以其輝煌的戰績,證明它是當今坦克等裝甲車輛的最大剋星之一。
反坦克飛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研製成功的小型制導武器,於50年代中期由法國率先投入使用,繼而在眾多國家掀起研製高潮。它的問世標誌著反坦克武器從“無控”時代進入“有控”時代。歷次局部戰爭,特別是海灣戰爭表明,反坦克飛彈是當今最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半個多世紀以來,反坦克飛彈經歷了“四代”發展,戰術技術性能顯著提高,已成為世界各國反坦克武器的主體。第一代飛彈需要射手同時瞄準目標並控制飛彈,已被淘汰;正在服役的主要是第二、三代及其改進型,它們只要射手瞄準目標或以雷射器照射目標即可;第四代絕大多數正處於研製中,“打了就不用管”是基本特徵。

國產飛彈

1997年7月解放軍建軍70周年展覽上,許多歐洲『參觀者』都注意到了一張模糊的照片。照片上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中國新式重型反坦克飛彈正在發射,該飛彈與美國陶(TOW)式飛彈有幾分相似,但它前後對齊的彈翼證明它同陶式飛彈完全不同。這種新型飛彈的長度似乎比中國常展出的『紅箭』-8反坦克飛彈長出一倍,估計其射程也將比『紅箭』-8更大,該反坦克飛彈前端的探針非常突出,顯然具備擊穿反應裝甲的能力。中國現役反坦克飛彈基本上有3種,分別是紅箭-73,紅箭-8,紅箭-8改、紅箭9重型反坦克飛彈。『紅箭-73是台灣碉堡的剋星』『紅箭』-73自70年代以來大量裝備部隊,至今仍廣泛使用於中國陸軍二線部隊,有步兵攜帶型和車載式兩類,後者又分以4聯裝架設在北京212吉普和以4聯裝載於63式履帶裝甲車2種越野方式。 面對日後有可能強行登入台灣時遇到的頑敵,中國陸軍正進行在登入艇和商船上用『紅箭』-73反坦克飛彈攻擊海岸防禦碉堡,掩護登入的訓練。『紅箭』-73反坦克飛彈的命中精度半徑為0。5米,對鋼筋水泥護牆的穿透力超過1。5米,過去中越戰爭的經驗證明,以它打擊堅固工事極為有效。不要說穿透鋼筋水泥護牆厚度僅為1米的台灣海防碉堡不費吹灰之力,就連其掛裝反應裝甲的M60A3主戰坦克也不在話下。『中國紅箭-8實戰顯威力』早在1970年,中國就已經開始研製第二代的反坦克飛彈了並於80年代初定型生產,命名為『紅箭』-8。『紅箭』-8從外形來看應仿自蘇制『AT-4』,實戰證明,它的性能穩定,可靠,並出口到海外,前不久波赫內戰中也曾見過它的身影。其實,前幾年中國已公開了『紅箭』-8的改良型,它的頭部加裝了一個長探桿,一方面可增大穿甲厚度,又能對付世界上越來越普遍的反應裝甲。『紅箭』-8改曾多次在國際兵器展中曝光,已知的用戶有中國陸軍、泰國陸軍、巴基斯坦陸軍、塞爾維亞共和國以及一些非洲國家的國防力量。為增強『紅箭』-8反坦克飛彈的戰場機動性,中國研製了多種『紅箭』-8反坦克飛彈的發射車。包括有NJ221-B型4X4吉普車和63式履帶裝甲車及較新的ZDF189式『紅箭』-8履帶式反坦克飛彈發射車。該車以YW534型(85式)裝甲運輸車為底盤,有極佳的越野性能和兩棲作戰能力,1990年定型,已經大量生產並裝備部隊。1991年,西方觀察家注意到一種新型的4X4輪式裝甲運輸車上也開始載有『紅箭』-8反坦克飛彈發射器。該車後部戰鬥室上方裝有1個4聯裝液壓升降式飛彈發射裝置。發射裝置平時位於槽內,使整車的外形較低,隱蔽性較好,戰鬥時發射裝置升高到發射位置,完成搜尋,跟蹤和發射工作。發射完成後降低回車內以利裝填手再裝彈,這與台灣陸軍操作人員完全暴露在車外毫無保護相比較,顯然先進了許多*中國的『紅箭』-8反坦克飛彈不僅可以車載,也可裝在武裝直升機上使用。例如中國的『直』-9G武裝直升機就掛裝4枚『紅箭』-8作為主要的對地攻擊和反坦克武器。據說中國從法國引進的『小羚羊』輕型反坦克直升機也使用『紅箭』-8反坦克飛彈,從而簡化了後勤保障工作。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反坦克飛彈研發方面不斷有新的發展。前面提到的新式重型反坦克飛彈就是證明。這種新式飛彈彈徑大,彈頭部份比美國『陶』式還長。擊穿美式『M1A2』坦克這種新型飛彈應該具備這個能力。這種新型反坦克飛彈的裝甲發射車看來是『紅箭』-8輪式母車改進而成的。它同樣裝有一個四聯飛彈發射塔。『M1』坦克並非神話,儘管它的裝甲厚度保密,並從未被敵軍摧毀過,但是中國自俄羅斯引進的125mm鈾心穿甲彈,在1,000米的距離上垂直穿甲厚度達660mm,雖然精度和穿甲效率不如美國同類產品,但擊穿美國貧鈾裝甲的M1A2應該沒問題。而對於其未鑲嵌貧鈾裝甲的側面和後面,中國的『紅箭』-8甚至『紅箭』-73都可以奏效。在戰場上攻擊坦克的這些部位,難不倒中國嚴格訓練的戰士。
反坦克飛彈圖四反坦克飛彈圖四

研製背景

在長期的印巴對峙中,印巴雙方都投人了大量的資金用於地面裝甲部隊的建設。上世紀90年代以前,印度從蘇聯引進的T-72坦克足以與巴方的美制M-60相抗衡。隨著印巴鬥爭的持續深入,形勢卻發生了逆轉:巴基斯坦引進了烏克蘭的T-80UD和中國的85- II AP坦克,使得其地面裝甲部隊的作戰性能特別是裝甲防護能力大為提高;巴中合作研製生產的“哈利德”主戰坦克綜合採用了新型複合裝甲、爆炸式反應裝甲和間隙裝甲技術,其防護性能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巴方裝甲部隊的強大使得印陸軍處於鬥爭的不利地位,為了扭轉不利局勢,抵禦巴基斯坦日益龐大的鋼鐵洪流,供印陸軍選擇的路有兩條:一是發展更為先進坦克;二是發展先進的反裝甲武器。而印度長期寄予厚望的“阿瓊”坦克遲遲無法列裝使得第一條路走不通,所以印陸軍不得不在反裝甲武器尤其是反坦克飛彈上想辦法了。但是,印陸軍現裝備反坦克飛彈大部分仍是AT-2, AT-4和AT-5等蘇聯六七十年代生產的第一、二代反坦克飛彈,體積龐大、制導方式和自動化程度低,射程近,抗干擾性能差,其破甲能力遠不能對付反應裝甲和新型複合裝甲。“毒蛇”飛彈的研製正是針對這些現狀而採取的有效措施。
與印度其他國產武器發展計畫一樣,“毒蛇”飛彈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光電子技術上。除了1990年首次實驗時成功完成跟蹤外,“毒蛇”的制導系統問題頻頻。
1997年9月9日,安裝了被動紅外熱成像導引頭的“毒蛇”第一次試射成功,接著“毒蛇”又出色完成了幾次試射後才進入了最後定型階段。
反坦克飛彈
1998年3月直升機發射型號在特製的米-17上進行試驗取得了成功。1999年,“毒蛇”在ALH直升機上實現了系統整合。
1999年底,“毒蛇”通過使用白晝型的被動紅外熱成像導引頭成功測試了其“發射後不管”能力。
2000年,“毒蛇”的熱成像儀系統進行野地測試時,它通過系統識別,在5000米範圍內鎖定了T-55坦克並在4000米的範圍內將其摧毀。之後“毒蛇”開始小規模生產。
2004年6月10日,“毒蛇”在海德拉巴發射場進行了最後一次成功試射,計畫2004年年底開始批量生產。印陸軍在未來3~10年內,對“毒蛇”的需求量從1000多枚將增至2萬枚,從而成為印巴高原上名副其實的“毒蛇”。

相關種類

霍特反坦克飛彈
該飛彈由法、德兩國聯合研製的第二代重型反坦克飛彈。1964年研製,1977年裝備部隊。是重型遠程第二代反坦克飛彈的典型代表。飛彈主要裝在車輛上和直升機上使用,打擊遠距離坦克、裝甲車和其它重要地面目標。
其最大射程4千米,最小射程式75米,速度75~260米/秒。戰鬥部重6千克,裝烈性炸藥。動力裝置為兩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制導系統為有線制導或紅外自動遙控。全長0.75米,彈徑0.136米,全重22千克,破甲厚度700毫米。
印度毒蛇反坦克飛彈
從1983到1993年的10年中,印度政府實施的“飛彈發展綜合計畫”耗資9億多美元,組織1 000多名科學家和30多個科研單位與兵工廠重點研製了6種型號的飛彈。在這6種型號飛彈中:“大地”和“烈火”兩種地地彈道飛彈已批量生產並成為印度核威懾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阿卡什”和“特里蘇爾”兩種地空飛彈的研製雖歷經坎坷但前途未卜;“阿斯特拉” 空空飛彈雖試射多次,但由於LCA戰鬥機遲遲不能服役,前景不容樂觀;而“毒蛇”反坦克飛彈已經悄然穩步發展,一躍成為印陸軍未來武器裝備計畫中的一顆耀眼的新星。
反坦克飛彈圖五反坦克飛彈圖五
駑馬反坦克飛彈
印度國防科學家們稱印度已經研製成功了一種新的超視距雷射制導反坦克飛彈,飛彈被命名為“駑馬”,它可以裝備印度的“阿瓊(Arjun)”主戰坦克。
“駑馬”飛彈是通過坦克的120毫米炮發射的,可以在印度新近從俄羅斯引進的“T-90”坦克上使用,有效射程5到8公里。印度國防研究與開發組織(DRDO)官員稱:“‘阿瓊’主戰坦克的最大射程是6公里,最佳打擊範圍是2.5公里‘駑馬’飛彈的配備將會大幅增強坦克的作戰能力。‘駑馬’可以通過高拋軌道打擊裝甲戰鬥車輛,也可以通過平射軌道打擊直升機。坦克的火控系統包括晝/夜熱像瞄準鏡、雷射測距儀、彈道計算機及各種感測器可以精確確定目標位置,同時還有目標指示系統配合其工作。”
雷射制導反坦克飛彈已經於日前完成了戰場測試。測試中飛彈是由“阿瓊”玉戰坦克發射的,飛彈準確命中了2公里以外的目標。測試官員表示測試結果符合設計要求,彈頭的突破能力很強。 這種飛彈是由印度戰鬥器械研究與發展公司(CVRDE)研製的。如何在坦克移動的過程中發射飛彈曾一度困擾著飛彈研究專家們,這個問題解決後研製工作進展得非常順利。印度軍隊中的主戰坦克數量很少,國防部計畫再生產125輛坦克。要據最初的計畫,這些坦克將正式服役 。

導引體制

一場海灣戰爭顯示出當今和未來戰場的大縱深、立體化、信息化、集密綜合火力支援以及快速機動等突出特點。因此,未來戰爭對反坦克飛彈的首發命中率、抗干擾能力、全天候作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坦克飛彈的發展趨勢是“發射後不用管”、全天候作戰能力、自動目標識別以及較強的抗干擾能力等。這就促使在戰場上曾扮演過重要角色的視線指令制導反坦克飛彈逐步退役,反坦克飛彈的導引體制由雷射半主動向紅外成像發展,由單模導引向多模導引發展,如紅外/毫米波雙模製導。而且,為適應“發射後不用管”和大面積反裝甲的需要,毫米波末制飛彈和末制導子母彈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視線指令制導體制
視線指令制導反坦克飛彈屬於第二代反坦克飛彈。它採用光學瞄準、紅外跟蹤,導線傳輸指令、半自動制導。由於在制導系統中採用紅外測角儀,構成紅外半自動跟蹤。這一代產品主要有法國和德國的“米蘭”和“霍特”及其改進型,美國的“陶”和“龍”及其改進型,瑞典的“比爾”等。這一代反坦克飛彈仍在服役。以“米蘭”反坦克飛彈為例說明這類飛彈的制導原理。射手從可見光瞄準具或熱像儀耦合到可見光瞄準具瞄準目標,發射飛彈,飛彈在向前飛行時向後拋放導線,導線將來自紅外測角儀的指令傳輸到彈上,飛彈在飛行中由尾部的紅外信標向後發出2.2微米的紅外輻射。紅外測角儀據此信號測出飛彈與目標瞄準線的誤差,由制導裝置處理後經導線傳到彈上的控制機構修正飛彈的飛行路線,直到擊中目標。隨著制導技術的迅速發展,這一代反坦克飛彈正在逐步退役,英、法、德等國計畫在1998年,由雷射制導的中程“崔格特”(Trigat)和紅外成像制導的遠程“崔格特”取代“米蘭”飛彈。
反坦克飛彈圖七反坦克飛彈圖七
雷射制導體制
雷射制導反坦克飛彈採取的制導方式主要有兩類:尋的制導和指令制導。尋的制導有主動和半主動之分,迄今為止主要是半主動式。雷射半主動制導是用單獨的雷射目標指示器照射目標,彈上導引頭接收目標反射的雷射,經過信號處理,形成控制指令控制飛彈的飛行。 雷射半主動制導能實現間接瞄準;可採用準比例導引法,飛彈彈道特性好,對目標機動有一定適應性。雷射半主動制導反坦克飛彈的代表產品是美國的“海爾法”。指令制導主要是駕束制導。它是由地面雷射發射系統向目標發射掃描編碼脈衝,當飛彈偏離雷射束中心時,由彈上雷射接收機解算裝置檢測出飛行誤差,形成控制指令,控制飛彈沿瞄準線飛行。雷射駕束制導可實現測量與傳輸一體化,地面和彈上制導設備簡單,探測方便,且最小攻擊距離小,這類反坦克飛彈的代表產品是英、法、德等國聯合研製的中程“崔格特”,它用來取代現役的“米蘭”飛彈。 雷射主動制導具有“發射後不用管”和攻擊遠距離目標的能力,所以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這種制導武器已研製成功,由美國洛拉爾·沃特系統公司研製“低成本反裝甲飛彈”(LOCAAS)就是一種自主的、雷射主動制導飛彈。它能摧毀先進的裝甲目標。該飛彈可持續飛行30分鐘,準確攻擊180千米距離上的裝甲目標。
紅外成像制導體制
依據目標與背景的熱圖像,用彈上設備實現對目標的捕獲與跟蹤,並將飛彈引向目標的方法稱為紅外成像尋的制導。紅外成像制導系統有較高的識別能力和制導精度、全天候作戰能力和較強的抗干擾能力。這類飛彈屬於第三代反坦克飛彈。由於它可“發射後不管”,因此,紅外成像制導比雷射半主動制導更先進。第一代紅外成像飛彈的代表產品是“幼畜-65D”,它採用光機掃描型紅外成像導引頭。而第二代紅外成像飛彈則採用焦平面陣列,具有發射後不用管、全天候作戰能力、自動目標識別以及較強的抗干擾能力,滿足了實戰的要求,因此成為反坦克飛彈的開發重點。各國正在發展的焦平面陣列成像制導反坦克飛彈有遠程“崔格特”、“海爾法”的改進型、“標槍”和“拉格”等。
遠程“崔格特”反坦克飛彈
英、法、德聯合研製的“崔格特”飛彈計畫從1998年起開始取代“米蘭飛彈。遠程“崔格特”的紅外成像導引頭使用8~12微米的焦平面陣列器件和微機控制,以實現發射後不管。該飛彈既可車載也可從直升機上發射,相應射程分別為4000米和5000米。“海爾法”的改進型?美國的“海爾法”空地反坦克飛彈,雷射半主動制導。為了進一步提高性能,其改進型將採用焦平面陣列的紅外成像制導”。“標槍”反坦克飛彈
反坦克飛彈
在“坦克破壞者”(TankBreaker)紅外焦平面陣列成像制導飛彈的基礎上,美國開始進行AAWS?M型反坦克飛彈的研製工作,後又正式定名為“標槍”。“標槍”為凝視型紅外焦平面陣列成像制導,由德克薩斯儀器公司與馬丁·瑪麗埃塔公司合作研製。“標槍”飛彈於1992年8月底進行首次試驗,取得成功。
毫米波制導反坦克飛彈
毫米波波長介於微波與紅外之間,所以具有獨特的優勢。毫米波制導技術有了驚人的發展,成為開發的熱點。同微波雷達相比,毫米波雷達體積小、重量輕,提高了雷達的機動性與隱蔽性;波束窄、分辯力高,能進行目標識別與成像,有利於低角跟蹤;頻頻寬、天線旁瓣低,有利於抗干擾。同雷射與紅外製導反裝甲武器相比,毫米波制導反裝甲武器在其傳輸視窗的大氣衰減和損耗低,穿透雲層、霧、塵埃和戰場煙霧能力強,能在惡劣的氣象和戰場環境中正常工作。特別是毫米波制導和紅外製導在使用和性能上互相補充,兩者結合能取長補短,可得到很好的作戰效果。因此,毫米波/紅外複合制導成了最有前途的制導模式之一。
毫米波制導反坦克飛彈
國外研製的毫米波制導反坦克飛彈有以下幾種:
美國的空地反坦克飛彈“沃斯普”(WASP),工作頻率94吉赫。“沃斯普”可由F-16飛機攜帶,每架載24枚。這種飛彈可單枚發射,也可多達12枚成束髮射。美國正在研製的“幼畜(Maverick)AGM?65H”飛彈,採用末段毫米波導引頭。1991年9月進行了首次發射試驗,而在其後進行的試驗中,創造了4發4中的記錄。“海爾法”飛彈的一種改進型,稱之為“長弓海爾法Ⅱ”型,採用毫米波導引頭,以使之具有“發射後不管”和在惡劣氣候條件下作戰的能力。
反坦克飛彈圖九反坦克飛彈圖九
末制導子母彈與末制導炮彈
普通炮彈具有射速快、初速高、運用靈活、能夠連續發射以及後勤保障簡單等優點,而飛彈則威力大、命中精度高。末制導炮彈或末制導子母彈將兩者相結合,可使火炮的戰鬥力大為提高。用這種方法對付敵方遠距離的集群坦克、發射基地,是十分有效的作戰方法。研製用紅外或紅外/毫米波複合制導的末制導子母彈和末制導炮彈,特別受到國內外的重視。 紅外與毫米波在制導性能上互補。由於毫米波天線口徑受彈體的限制,天線波束較寬,而紅外波束窄。寬的毫米波波束有利於搜尋,窄的紅外波束可獲得高精度方位信息。因此,紅外/毫米波複合制導能較好地滿足高精度制導的要求。末制導子母彈是一種將先進的感測器技術和爆炸成形彈丸技術套用於子母彈的新型彈藥,把子母彈的面殺傷特點發展到攻擊點目標。為了發揮常規火炮射擊精度高的特長,末制導子母彈一般以子彈藥的形式由母彈運送到目標區上空,拋出敏感子彈。子彈在下降過程中對目標區進行掃描搜尋,敏感到目標時,便引爆“爆炸成形彈丸戰鬥部”,頂擊坦克或裝甲目標。末制導子母彈多由155毫米火炮發射,有時也用多管火箭炮發射。
國外最著名的毫米波末制導子母彈是美國的“薩達姆”(Sadarm)。“薩達姆”是摧毀大面積範圍內裝甲群目標的子母彈,利用母彈將多個具有紅外/毫米波複合制導能力的子彈布灑在裝甲群目標上空,這些智慧型子彈將會自動攻擊各自的目標。在1994年4月進行的試驗中,發射了13發“薩達姆”,結果有11發命中了目標。由德國GIWS財團1988年開始研製的“斯瑪特”(SMART),為155毫米自動瞄準子母彈,採用毫米波/雙色紅外複合制導。母彈長899毫米,彈重46.5千克,內裝2枚子彈,最大射程24千米。毫米波末制導的迫擊炮彈有英國的“灰背隼”(Merlin)、英國等國研製的“鷹獅”Griffen)等等。英國BAE公司研製的“灰背隼”末制導炮彈,由81毫米迫擊炮發射,彈長900毫米,彈重6千克,射程6千米,可從頂部攻擊主戰坦克、步兵戰車和裝甲運兵車。據專家估計,毀傷一輛坦克需要2~3發“灰背隼”彈。英、法、瑞士、義大利聯合研製的120毫米末制導迫擊炮彈“鷹獅”,被國外一些專家認為是當前最先進的靈巧迫擊炮彈。“鷹獅”由英國宇航公司提供導引頭和電子設備,導引頭是從“灰背隼”改進而來。與“灰背隼”不同的是,“鷹獅”採用串聯式聚能戰鬥部,以提高作戰效能。 必須說明的是,中國的末制導炮彈也已經問世,並在央視新聞報導中公開露面;相信已經開始列裝我軍炮兵部隊。
反坦克飛彈圖十反坦克飛彈圖十
發展趨勢
應當指出的是,歐洲三國研製的反坦克飛彈“崔格特”,由中程向遠程的發展,是將制導體制由雷射駕束更換為採用焦平面陣列的紅外成像制導;“標槍”在競爭中,拋棄了雷射駕束導和結構較為複雜的光纖制導,最後選中了基於焦平面陣列的紅外成像制導。由圖像制導取代視線指令制導和雷射半主動制導,並由第一代的光機掃描向第二代的凝視焦平面陣列過渡,以及不斷地提高智慧型化程度,這是反坦克飛彈導引體制的發展趨勢之一。反坦克飛彈導引體制的另一發展趨勢,是由單模向多模發展,如紅外/毫米波、雷射/紅外成像、雙色紅外等等。而毫米波與紅外複合制導將是最有前途的制導體制之一。毫米波和紅外成像制導在使用和性能上互相補充,將兩者結合長補短,可取得很好的作戰效果。而雙色紅外/毫米波雙模三波段複合制導的反坦克武器,由於毫米波頻頻寬和複合系統使用三波段工作,使敵方很難干擾,且目標的偽裝和隱身也難以奏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