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王草

苗王草

艾納香(學名:Blumea sessiliflora)是菊科艾納香屬的植物。分布於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南半島、緬甸、泰國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西、廣東,貴州,等地,生長於海拔200米至700米的地區,多生於山坡草地。

商周時期,苗人先民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國”,苗人先民因逃避戰爭和朝廷的追殺曾經歷多多次大遷徙。遷徙過程中受到傷寒瘟疫,瘴氣疾病等的侵襲,苗人首領發現有種植物可以很快減輕這些疾病所帶來的傷痛,苗家人親切的把它稱為“苗王草”,漸漸的被苗家人廣泛套用。據《海藥本草》記載:艾納香有主傷寒五泄,心腹 注氣,下寸白,止腸鳴;燒之辟瘟疫等功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艾納香
  • 拉丁學名:Blumea sessiliflora Decne
  • 別稱:苗王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菊科
  • 亞科:管狀花亞科
  • :旋覆花族,闊苞菊亞族
  • :艾納香屬
  • 分布區域:江西,貴州,廣東,印度,緬甸,泰國,中南半島以及印度尼西亞。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品類,發展歷史,

形態特徵

草本。莖直立,高o.8—2米,基部徑約5毫米,有多數細分枝或少有不分枝,具條棱,基部近無毛,上部被開展的長柔毛或絨毛,節間長4—7厘米。下部葉無柄,倒披針形至倒卵狀長圓形,長10—16厘米,寬4—6厘米,基部漸狹,下延,頂端短尖,通常琴狀分裂,邊緣有不規則的粗或細齒,兩面被長柔毛,中脈在下面明顯凸起,側脈多對,網狀脈不明顯;上部或小枝上的葉小,無柄;倒披針形至長圓形,長3—6厘米,寬o.5—1.5厘米,基部下延成翅,頂端短銳尖,琴狀淺裂或僅具不規則的粗或細齒;最上部的葉線形,苞片狀,全緣或有極疏的細尖齒。頭狀花序通常無柄,少有具長約2毫米的短柄,徑3—5毫米,單生或2—4個球狀簇生,排列成間斷或頂端緊密、具葉的穗狀花序,又排成開展具葉的大圓錐花序;總苞圓柱形或近鐘形,長4—6毫米,花後開展;總苞片近5層,禾稈黃色或綠色,外層和中層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4毫米,漸尖,邊緣乾膜質,背面被密柔毛,內層線形,長4—6毫米,乾膜質或邊緣乾膜質,背面無毛或有疏毛,頂端漸尖3花托稍凸,蜂窩狀,無毛。花黃色;雌花多數,花冠細管狀,長3.5—4毫米,檐部3齒裂,裂片無毛;兩性花少數,花冠管狀,長4—5毫米,上部稍增大,檐部5裂,裂片卵形至三角形,被疏毛和腺體。瘦果圓柱形或近紡錘形,長約1毫米,有8—10條棱。冠毛白色,糙毛狀,長4—5毫米,宿存。花期6—10月。

生長環境

多生長於山坡草地。

分布範圍

分布於江西,貴州,廣東,印度,緬甸,泰國,中南半島以及印度尼西亞。

主要品類

發展歷史

艾蒿屬植物最早在公元500年的南北朝時間己開始被用作治病的藥物及針炙中,並被當時著名的道教人士陶弘景寫入了《本草經集注》中,而艾蒿屬植物中主要的功效成份便是龍腦。歷史上第一次記載“龍腦”是公元659年在《唐本草》中,該書上第一次有了龍腦屬性的描述:味苦、辛、微寒,並第一次記載了它的用途:用於治療腹部疾病。在公元1596年明朝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龍腦由於其由艾葉加工而來,因此更名為“艾”記載在該書中。我國的本土原料中艾納香為艾蒿屬中龍腦含量最高的植物,因此足見艾納香套用歷史之久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