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姓

芳姓源於姬姓,後鮮卑族和蒙古族部分漢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芳姓
  • 外文名:family name of Fang
  • 來源:姬姓
  • 歷史名人:芳 乘
  • 得姓始祖:姬方叔
  • 拼音:fāng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得姓始祖,歷史名人,芳 乘,芳 丹,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芳[芳,讀音作(ㄈㄤ)]
芳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后期周宣王時大夫姬方叔之後,望出新豐。西周后期周宣王姬靜(姬靖)執政時期(公元前827~前782年),屬下有個大夫叫姬方叔,主持周王室的對外軍事事務。姬方叔智勇雙全,曾奉命向南征伐淮夷,對北擊退北方獫狁族(犬戎,亦稱西戎,主要活動於今陝、甘一帶的獫、岐之間,即今陝西涇河下游的涇陽一帶)的侵擾,特別是在後來平息南方荊蠻的叛亂過程中,姬方叔居功至偉,被周宣王封賜於洛邑(今河南洛陽)。姬方叔逝世後,還被周宣王追封為“豫章伯”,後裔子孫世代享受周制的第三等爵位。姬方叔的妻子為著名的祁氏之女,她生有二子:長子叫方啟原,其後裔子孫皆以先祖名字中的“方”為姓氏,稱方氏、豫氏、章氏等,其方氏即為後世方氏鼻祖之一。在該支方氏族人的後代中,有人因避禍難將姓氏加“艸”字頭改為“芳”,稱芳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芳氏正宗。
次子叫方檠,驍勇善戰,在周平王姬宜臼執政時期(公元前770~前720年在位)立有戰功,官拜郎中丞。後來,方檠棄職,隱居至父親封邑的洛陽雷州(不是北部灣雷州半島的雷州,是古洛河中的一個沙洲),以地名為姓氏,稱雷氏,成為後世雷氏鼻祖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孝閔帝宇文覺,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南北朝的北周奠基人,為北周孝閔帝宇文覺,他在西魏恭帝拓跋廓三年(公元556年)簒奪了西魏政權,之後在北周元年(公元557年)改國號為周,史稱“北周”,建都於長安(今陝西西安)。當時北周境內的代郡武川達拉溝口一帶地多芳草,因此北周孝閔帝在其地建立了恆香郡常芳縣(今甘肅迭部),並集攏了許多鮮卑族民眾遷徙到該縣。北周政權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很短暫,歷五帝,但僅有二十五年。宇文覺的父親、北周太祖文帝宇文泰推翻了前北魏政權的一些漢化政策,提倡並恢復了鮮卑族原有的舊姓,但他卻沒有辦法恢復鮮卑族原始的生活習俗,因為人類社會不能倒退。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北周政權發展到頂峰,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了由高歡所創立的北齊政權,統一了華北地區。但不到四年的北周靜帝宇文衍大定元年(隋文帝楊堅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隋國公楊堅就完全模仿了當年的宇文覺,將北周靜帝轟下朝堂,簒奪了北周,改國號為隋。北周政權走上西魏的老路,就這樣滅亡了。在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初,立即下詔禁止各部鮮卑族再用舊姓,為此,還曾發生過一些小規模但極其殘酷的戰爭,而隋文帝對自稱鮮卑族舊姓的人們完全採取了滅絕全族的殘酷殺戮,政策,因而一時之間無人敢稱鮮卑舊姓。
朝代的更迭,以及姓氏如此改來改去,民眾們早就厭煩透了,於是,居於常芳縣的居民們乾脆就以縣名為姓氏,分稱為常氏、芳氏、恆氏等——簡單了得,且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扎日夫氏,漢義“麝香芳子”。
“芳子”,就是“香包、香囊”的意思,是蒙古民族專業蒙醫、獵戶採集、製作的名貴中藥炮製品,這些人後來就稱扎日夫氏。後有扎日夫氏族人以姓名的漢義為漢化姓氏者,即稱芳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姬方叔。

歷史名人

芳 乘

(生卒年待考),字垂敷。漢朝幽州刺史。

芳 丹

(生卒年待考),著名兩漢之際農擰民起義軍赤眉軍將領。兩漢之際,東漢光武帝劉秀藉助赤眉軍的力量完成了自己的勢力組建後,出於封建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反過頭來要消滅赤眉軍。劉秀派手下大將馮異前去殲擊赤眉軍。馮異在華陰和赤眉軍相遇。兩軍持了六十餘日,連續發生了大小几十次戰鬥,馮異擊降赤眉將領劉始、王宣及所部五千多人。東漢建武三年(公元27年),劉秀任命馮異為征西大將軍。鄧禹率車騎將軍鄧弘回軍,和馮異相遇,邀約馮異共同進攻赤眉軍。馮異說:“異與賊相拒且數十日,雖屢獲雄將,余觽尚多,可稍以恩信傾誘,難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諸將屯黽池要其東,而異擊其西,一舉取之,此萬成計也”。鄧禹、鄧弘自認同軍有方,不聽馮異的意見。於是,鄧弘自作主張與赤眉大戰。赤眉軍佯敗,丟棄輜重車輛奔逃,車上實際上盡裝泥土,僅用豆子覆蓋在表面,鄧弘軍士卒爭相取食。赤眉軍乘機還軍猛攻,鄧弘軍大敗。鄧禹、馮異合兵救之,赤眉軍退。馮異認為士卒飢倦,應休息,鄧禹不聽,復戰,又大敗,死傷三千餘人,只帶二十四騎逃歸宜陽。馮異亦被擊敗,棄戰馬徒步逃出,退至回豁阪(今湖縣),跟麾下的幾個人重回大營,堅壁自守。馮異收集散兵和諸營守軍,共得幾萬人。於是,和赤眉軍約期會戰。馮異預先派精壯將士,打扮成赤眉軍模樣,埋伏在路旁。作戰時,馮異故意示敵以弱,當赤眉軍一萬多人已經打到前部,才出兵救援。赤眉軍見漢軍兵勢不振,就調來大部隊,想一舉全殲馮異所部。馮異遂縱兵與之大戰,鼓角齊鳴,呼聲震天。戰至下午,赤眉兵勢漸衰,漢軍伏兵突然衝出,由於他們跟赤眉衣服相同,無法識別,赤眉軍敗退。馮異驅兵追擊,直到崤底,大破其軍,收降八萬多人。剩下的十幾萬人,跑到宜陽後,也全部投降。至此,前後延續十年之久的赤眉農民起義戰爭遂告失敗。漢光武帝下詔慰勞馮異,說:“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方論功賞,以荅大勛”
赤眉軍主力雖已投降,但各地分駐的赤眉軍勢力仍很強盛。當時,赤眉軍將領芳丹占據新豐、延岑占據藍田、王歆占據下圭口、蔣震占據霸陵、張邯占據長安、公孫守占據長陵、楊周占據谷口、呂鮪戰據陳倉、角閎占據沂、駱延占據周至、任良占據鄂、汝章占據槐里,各稱將軍,擁兵多者萬餘,少者數千人,在主力失敗後,轉而自相攻擊。而馮異則且戰且行,駐軍於上林苑中。延岑攻破其他附近的赤眉軍之後,自稱武安王,占據地盤,設定官吏,想獨霸關中。他聯結張邯、任良一起進攻馮異,結果被馮異破之,斬首千餘級,於是,芳丹率先投降馮異。之後,原來依附延岑的各部赤眉軍將領大都投降了馮異。延岑敗走析地,馮異遣復漢將軍鄧曄﹑輔漢將軍於匡要攻延岑,大破之,降其將蘇臣等八千餘人。延岑從武關逃往南陽。當地連年征戰,糧食匱乏,百姓飢餓,黃金一斤才換五斗豆子,甚至有人吃人的情況發生。馮異部下士兵,也因為道路斷絕,糧運艱難,只能吃野草野菜。漢光武帝知馮異處境,任命南陽趙匡為右扶風,率兵援助馮異,並給他送來糧食布匹,馮異部下群情振奮,軍中皆呼萬歲。馮異軍中糧食漸漸充足,於是便開始征討豪強,懲罰不聽命令的,褒獎主動歸附或立有功勞的。把為首的分子都送往京師,將部眾都解散,令重歸本業。時日不長,除呂鮪、張邯、蔣震投降了割據蜀地的公孫述外,其餘的割據勢力均被平息。馮異威行關中。第二年,公孫述派將程焉帶兵數萬,勾結呂鮪,想出屯陳倉,進攻三輔。馮異和趙匡迎擊,程焉兵敗,逃往漢川。馮異窮追不捨,在箕谷又大破程焉。接著回軍進擊呂鮪,呂鮪部眾,降者甚多。此後,公孫述多次派兵進犯,每次都被馮異挫敗。馮異在關中三年,關心民瘼,平反冤獄,發令施仁,威重化行。因而百姓安樂,遠近懷德。

遷徙分布

芳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的前七千位,在台灣省也名列第一千六百零七位,族人多以洛陽、新豐為郡望。
今山西省的太原市,河北省的正定縣,河南省的鄭州市、許昌市,湖北省的十堰市,天津市,北京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等地,均有芳氏族人零星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洛陽郡:以今河南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裡,“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期,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唐朝中後期設定)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範圍。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範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十九縣。民國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日寇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併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繫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陝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後,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就跟洛陽地區分道揚鑣。洛陽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吉利、高新七個城市區。
新豐郡:亦稱古庸國、竹山縣,商王朝以前為漢水流域重要部落方國,稱庸國。周武王伐紂,庸國起兵相從,得襲封。楚莊王三年(庚戌,公元前611年)庸國君主率群蠻叛楚,農曆8月,楚國伐庸國,楚人、秦人、巴人聯合起來滅了庸國,庸地被併入楚國,置上庸縣。周顯王五年(丁巳,公元前364年)秦楚兩國結盟,庸地還楚國。周赧王三年(己酉,公元前312年)秦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庸地歸於秦國。周赧王十一年(丁巳,公元前304年)秦楚兩國議和,秦國又將庸地還給楚國。同時期,分置上庸郡和漢中郡,上庸郡治上庸,漢中郡治西城(今陝西安康)。周赧王三十五年(辛巳,公元前280年)秦國再次伐楚國,楚軍大敗,被迫割上庸、漢北地予秦國。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庸地復置上庸縣,改隸漢中郡,屬梁州。西漢初期沿襲秦朝建制,西漢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析上庸以西之地置武陵縣,屬漢中郡。漢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改梁州為益州,上庸、房陵、錫、長利四縣隸漢中郡,屬益州。王莽篡漢後,新朝始西漢朝建國元年(己巳,公元9年)改上庸縣為上庸部,隸屬漢中郡。西漢末期將漢中郡分為魏興、房陵、上庸三郡,上庸郡轄北巫、安樂、武陵、安富、微陽五縣。漢獻帝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曹操大破張魯後,將魏興郡轄地錫縣並人上庸郡,以申耽為上庸都尉。東漢朝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公元219年)劉備遣劉封、孟達平魏興、上庸、房陵三郡,申耽降蜀,被任命為上庸太守,封鄖鄉侯。東漢朝建安二十五年(庚子,曹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孟達降曹魏國,隨即襲擊劉封,劉封逃回蜀國,曹魏國合併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郡,任孟達為太守。曹魏明帝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孟達謀歸蜀漢,被曹魏興郡太守申儀密報司馬懿,司馬懿率兵破城,擒殺孟達。曹魏太和二年(戊申,公元228年)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北巫三縣為上庸郡,治上庸。曹魏太和四年(庚戌,公元230年)撤上庸郡併入錫郡。曹魏景初元年(丁巳,公元237年)分魏興郡之微陽縣和錫郡之安富、上庸兩縣並為上庸郡。曹魏嘉平年間又撤上庸郡,至曹魏甘露四年(己卯,公元259年)復置。晉朝時期沿襲曹魏建制。晉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上庸郡轄上庸、富安、微陽、上康、武陵五縣,屬荊州。晉惠帝元康年間(公元291~299年)歸屬梁州管轄。其後,地被前秦占據,東晉孝武帝時又為晉所轄。南北朝時期,初沿舊制。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上庸郡轄上庸、北巫、富安、微陽、武陵、新安、吉陽七縣,屬梁州。北齊武帝永明二年(甲子,公元484年)上庸郡轄上庸、武陵、齊安、北巫、上廉、新豐、新安、吉陽八縣。南朝梁武帝天監二年(癸未,公元503年)析上庸縣另置安城縣,改稱上庸郡為新豐郡。候景之亂時期,地入西魏。西魏廢帝元年(壬申,公元552年)改安城為竹山。同時改房陵為光遷,改新豐為上庸,以竹山之地分設羅州。北周時期,改上庸縣為孔陽縣。隋文帝開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孔陽縣為上庸縣,改羅州為房州,領上庸、竹山、光遷、永清四縣,隋煬帝大業元年(乙丑,公元605年)改州為郡,以郡治縣,改房州為房陵郡,治竹山。唐朝初期沿襲隋朝建制。唐高祖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改房陵郡為遷州,治房陵。唐太宗貞觀十年(丙申,公元636年)廢遷州,置房州,治竹山,領房陵、竹山、永清、上庸四縣,屬山南東道。唐玄宗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房州為房陵郡。唐肅宗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房州,竹山屬之。五代十國時期,上庸、竹山仍屬房州。宋朝初期沿襲舊制。北宋太宗雍熙三年(丙戌,公元986年)省上庸入竹山,仍隸房州,升房州為保康軍節度,隸京西南路。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庚戌,公元1130年)置金、均、房州鎮撫使,屬利州路。宋高宗紹興五年(乙卯,公元1135年)隸襄陽路。南宋朝紹興七年(丁巳,公元1137年)改隸京西南路。南宋朝紹興十年(辛酉,公元1141年)置金、房、達、開安撫使,改屬利州路,房州領房縣、竹山二縣。元朝時期沿襲宋朝建制。元順帝至正二年(壬午,公元1342年)省房陵入房州,竹山仍隸房州,屬襄陽路。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襄陽為府,領竹山、房縣、上津、鄖縣等縣。明朝洪武七年(甲寅,公元1374年)省竹山入房縣,屬湖廣布政使司襄陽府。明朝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復置竹山縣,仍屬襄陽府。明憲宗成化十二年(丙申,公元1476年)設鄖陽府,竹山屬之,同時割竹山縣西尹店社置竹谿縣。清朝沿襲明朝建制。清聖祖康熙三年(甲辰,公元1664年)將湖廣分為湖北、湖南兩省,鄖陽府屬湖北布政使司,領鄖縣、鄖西、竹山、竹溪、房縣、保康六縣。清宣宗道光元年(辛巳,公元1821年)割竹山、竹溪、房縣之南鄉置白河廳(今柳林白河口)設撫民同知,後改督捕同知。清穆宗同治三年(甲子,公元1864年)裁白河廳,復原制。中華民國初年(壬子,公元1912年)全國實行省、道、縣制,竹山屬湖北省襄陽道。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改屬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屬第八行政督察區。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元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竹山,竹山隸屬陝南行政公署第四專署,後改為兩鄖專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竹山隸屬中南行政區湖北省鄖陽專員公署。1950年庚寅2月1日,改屬鄖陽地區專員公署。1952年壬辰襄鄖合併,隸屬襄陽專區專員公署。1965年乙巳,襄鄖分設,竹山隸屬鄖陽專區行政公署。1970年庚戌,專區改稱地區,竹山隸屬鄖陽地區行政公署。1994年甲戌10月,鄖陽地區建制撤銷,與十堰市合併,竹山隸屬湖北省十堰市。

堂號

洛陽堂:以望立堂,亦稱河南堂。
新豐堂:以望立堂,亦稱上庸堂、房陵堂、遷州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