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霜霉病

病斑葉兩面生,病斑黃綠色或逐漸變為黃色,因受葉脈限制,由近圓形擴至多角形,直徑3~12毫米。濕度大時葉背長出白色霉層,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嚴重的葉片乾枯,影響產量和品質。

菌絲無色,不具隔膜,蔓延於細胞間,靠吸器伸入細胞里吸收水份和營養,吸器圓形至梨形或棍棒狀。從菌絲上長出的孢囊梗自氣孔伸出,單生或2~4根束生,無色,無分隔,主幹基部稍膨大,作重複的兩叉分枝,頂端2~5次分枝,全長154.5~515微米,主軸和分枝成銳角,頂端的小梗尖銳、彎曲,每端長一個孢子囊。孢子囊無色,單胞,長圓形至卵圓形,大小19.8~30.9×18~28微米,萌發時多從側面產生芽管,不形成遊動孢子。卵孢子球形,單胞,黃褐色,表面光滑,大小27.9~45.3微米,卵球直徑12.4~27.5微米,胞壁厚,表面皺縮或光滑,抗逆性強,條件適宜時,可直接產生芽管進行侵染。為專性寄生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芥菜霜霉病
  • 作物名稱芥菜
  • 病原寄生霜霉
  • 為害部位:主要為害葉片
基本信息,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化學防治,農業防治,

基本信息

拉丁名稱:Leaf mustard downy mildew
拉丁學名:Peronospora parasitica Fr.
病原所屬分類:鞭毛菌亞門真菌

傳播途徑

病菌以孢子囊及遊動孢子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致該病周而復始,終年不斷,不存在越冬問題。

發病條件

平均溫度16℃左右,相對濕度高於70%,有連續5天以上的連陰雨天氣1次或多於1次,有感病品種和菌源,該病即能迅速蔓延。發育階段不同,對霜霉病抵抗力不同,苗期子葉最感病,真葉較抗病,隨著菜株加速生長,外葉開始衰老,進入感病階段,因此本病多在生長中後期發生。此外,還與播期遲早、品種抗病程度、田間管理狀況及軟腐病、黑腐病等發生情況有關。

防治方法

化學防治

(1)播種前用種子重量0.3%的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2)在中短期測報基礎上掌握在發現中心病株後開始噴灑4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150~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600~800倍液、64%防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乙·錳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畝噴對好的藥液60~70升,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在霜霉病、白斑病混合發生時,可選用4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加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在霜霉病、黑斑病混合發生時,可選用4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加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加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0%氟嗎·錳鋅可濕性粉劑(滅克)80~120克/畝,70%福·甲霜可濕性粉劑(寶福斯)125~150克/畝,72%錳鋅·霜脲可濕性粉劑130~160克/畝,69%錳鋅·烯醯可濕性粉劑100~130克/畝,70%錳鋅·乙鋁可濕性粉劑(金泰生)280~400克/畝,35%霜霉威鹽酸鹽可濕性粉劑(霜疫剋星)120~200克/畝,防效果優異。定期噴施增產菌每畝30毫升對水75升,或植寶素6000~9000倍液,以防早衰,增強抗病力。

農業防治

(1)選用適宜的抗霜霉病品種或雜一代。
(2)精選種子及種子消毒;無病株留種。
(3)適期適時早播。
(4)實行2年以上輪作。
(5)前茬收穫後清除病葉及時深翻,南方提倡深溝窄廂高畦栽培,一般畦溝深18厘米,腰溝深24~30厘米,圍溝36厘米有利於排水防旱。防止表土溫度過高或乾燥,以避免灼傷幼根。
(6)合理密植,加強田間管理,平整土地,施足基肥,早間苗,晚定苗,適期蹲苗。
(7)適時追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