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核(無患子目漆樹科植物)

芒果核(無患子目漆樹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漆樹科植物芒果Mangifera indica L.的果核。據中國藥典記載,芒果核是蒙醫習用藥之一,具有補腎 、祛腎寒的功能 ,用於腎虛 、腎寒 、腰腿痛等 , 同時發現芒果果核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芒果核
  • 拉丁學名:Mangifera indica L.[M.austroyunnanensis Hu]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雙子葉植物綱
  • :無患子目
  • 亞目:無患子目
  • :漆樹科
  • 亞科:漆樹科
  • :杧果屬
  • :芒果
基本介紹,性味,化學成分,藥用價值,食療作用,貯藏,

基本介紹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為漆樹科植物芒果屬熱帶常綠大喬木,廣泛分布在世界 70 多個國家。在我國的台灣,廣東,廣西,海南和福建南部,雲南大部以及四川攀枝花地區均有種植。芒果性涼無毒,味甘酸,解渴生津,入肺、脾、胃經。有益胃,止嘔,解渴,利尿,止暈等功效,被列為“蒙藥”之一。
芒果生產加工中的廢棄物,在過去常被丟棄或者飼養牲畜。近來,隨著人們對芒果廢棄物的深入研究,包括芒果葉、芒果皮、芒果核、芒果樹皮,使人們對芒 果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PitchaonMaisuthisakul 等初步研究表明,芒果核占芒果總重的 20~60%,其中核仁占芒果核總重的 45~75%,核殼占芒果核總重的 25~55%。在功能成分研究方面,人們從芒果及其廢棄物中分離到大量的化合物,主要有酚類、黃酮類、吡酮類、萜類等,它們構成了芒果發揮抗菌消炎、防癌抗癌、明目美容、緩解更年期症狀、抗氧化、解熱鎮痛、鎮咳祛痰、治療抑鬱等藥理作用的活性成分。在廣西地區,芒果被作為染料使用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
目前,人們對於芒果核的研究仍然以芒果核仁為主,從芒果核仁中分離、分析得到了大量的活性成分,以酚類和黃酮類為主。而對於占芒果核總重 25~55%的芒果核殼的研究卻很少。研究表明芒果核殼可做為陽離子染料的吸附劑。黃世好從芒果核殼中分離得到了 12個化合物,包括萜類、酚類、有機酸類、黃酮類。
芒果核呈腎形或長卵圓形,略扁。長4~7cm,寬3~4.5cm,厚1~2cm,表面黃白色或土黃色,有數條略彎的淺溝紋,並被毛狀纖維。果核堅硬,內含種子1枚,搖之發響。種子表面皺縮,種皮棕綠色至暗棕色,難與種仁剝離。子葉2片,肥厚,表面棕色,斷面淡棕色,並有點狀或條狀的深色斑。氣微,種仁味澀、微苦。

性味

甘、酸、苦,平。芒果核,為漆樹科植物芒果的乾燥果核及種子入藥,性味甘酸苦平,歸肺、脾胃經,合健脾、止咳、化痰、行氣與消積之功於一體,《中醫大辭典》中藥分冊云:“行氣,消滯……”。亦為黎族常用民間藥.

化學成分

芒果苗芒果苗
目前從芒果核中已分離鑑定出的成分:黃酮類成分有表兒茶素;有機酸類成分有沒食子酸、沒食子酸乙酯、間-二沒食子酸甲酯、對羥基苯甲酸、丁二酸單甲酯、沒食子酸甲酯、咖啡酸、阿魏酸、鞣花酸;香豆素類成分香豆素,還有熊果苷、香蘭素、β-谷甾醇等化學成分。

藥用價值

芒果核能行氣散結, 化痰消滯;用於外感食滯引起的咳嗽痰多 、胃脘飽脹和疝氣痛。芒果核提取物在體外對志賀痢疾桿菌 、福氏痢疾桿菌、大腸埃希菌 、銅綠假單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傷寒沙門菌等腸道與呼吸道致病細菌有抑制作用;此外, 還對香蕉黑星病菌 、番木瓜疫霉病菌和番木瓜炭疽病菌等水果真菌顯示抑制活性。

食療作用

芒果不同部位的藥理作用也很廣泛,涉及抗氧化、抗炎、抗微生物、抗腫瘤、降血糖等多種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
芒果苷可以通過調控白細胞MAPK通路ERK、JNK基因表達以及ERK蛋白磷酸化,降低血清趨化細胞因子水平,從而發揮其抗脂多糖誘導的慢性炎症作用。
2、免疫調節作用
芒果苷對於卵白蛋白誘導的BALB/c小鼠哮喘模型,可降低血清中OVA—sIgE水平,說明芒果苷可調節哮喘小鼠體內免疫類型,其原因可能與芒果苷糾正Thl/Th2細胞因子失衡從而發揮免疫調節作用有關。
3、代謝調節作用
芒果苷可通過促進糖尿病小鼠肌、肝糖原的合成和胰島素的分泌,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含量來調節糖尿病小鼠的糖脂代謝。
4、抗氧化作用
酮類化合物是許多中草藥的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抗心律失常、降血脂等作用,有較為廣泛的生理活性,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其抗自由基或抗氧化相關。
5、抗微生物作用
抗病毒作用及抑菌作用。
6、抗腫瘤作用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