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崗自然村(雲南省德宏州勐養鎮芒軒村委會)

芒崗自然村(雲南省德宏州勐養鎮芒軒村委會)

芒崗自然村屬於雲南省德宏州勐養鎮芒軒村委會,於壩區。該村位於勐養鎮西邊,距離芒軒村委會1.8公里,距離勐養鎮1.8公里。國土面積4.11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芒崗自然村
  • 地理位置:雲南省德宏州勐養鎮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人口:240人
村情概況,農村經濟,基礎設施,文教衛生,自然資源,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該村海拔905米,年平均氣溫19.4℃,年降水量1167.3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甘蔗等農作物。該村有耕地1531.5畝,其中人均耕地3.5畝;有林地2791.2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00戶,有鄉村人口443人,其中農業人口438人,勞動力29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63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9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77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村 交通、灌溉、衛生等基礎設施薄弱,人畜混居戶過多,人居環境還有待改善。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發展經濟林果;大力扶持畜牧養殖業,推動全村畜牧業的發展,打破發展瓶頸,為村民增收到致富找到突破口;扶持一批種植戶,提高種植業水平,以經濟林木、西瓜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產業之一。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1531.5畝(其中:田686畝,地845.5畝),人均耕地3.5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2791.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6畝,主要種植橘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80畝;草地16畝;荒山荒地1294畝,其他面積147.7畝。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6.9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水稻、甘蔗、西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經濟林木、畜牧養殖產業。擁有企業0個;專業合作組織0個。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99.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5.7萬元,占總收入的79.84%;畜牧業收入33萬元,占總收入的11.8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5頭,肉牛15頭,家禽700隻);漁業收入4.06萬元,占總收入的2.78%;林業收入4.73萬元,占總收入的 3.23%;第二、三產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1.98%;工資性收入2.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7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人(占勞動力的2.6%),在省內務工1人,到省外務工0人。
水稻水稻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00戶通自來水。有100戶通電,有9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9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4.9%和94.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7戶(分別占總數的89.8%和30.6%)。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32輛,機車53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4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86畝,有效灌溉率為44.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8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9畝。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通電通電

文教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00戶,共鄉村人口443人,其中男性223人,女性220人。其中農業人口438人,勞動力290人。該村以傣族為主(是傣族、阿昌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傣族428人,阿昌族6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14人,參合率77.5%;享受低保3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8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9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0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95戶,占農戶總數的96.9%。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芒崗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勐養中學。該村距離國小0公里,距離中學1.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95人,其中小學生64人,中學生31人。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0個。該村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加大投入力度,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整治村容村貌,以“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村衛生所村衛生所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08畝(其中:田211畝,地497畝),人均耕地3畝,主要種植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1873.4畝,主要是天然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畝,其中養殖面積4畝;荒山荒地10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甘蔗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6.2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甘蔗產業和小耳朵豬養殖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3戶,共鄉村人口240人,其中男性119人,女性121人。其中農業人口238人,勞動力153人。該村景頗族和漢族為主混居的村民小組,其中景頗族139人,漢族101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00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 83 %;享受低保19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西山中心校,中學生就讀到西山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1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6人,其中小學生24人,中學生12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25畝。還未建立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02萬元,有固定資產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尚未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 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政務及財務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2個,黨員總數8人,黨員中男黨員7 人,女黨員1人。該村有1個團支部,團員13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村內道路均為土泥路需硬化;2、修建蓄水池,解決人蓄飲水困難;3、發展資金短缺,支柱產業單一。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多方面籌集資金,建設村內道路及人蓄飲水工程。
2、利用資源優勢,引進資金、技術發展綠色產業打造好“小耳朵”豬品牌。
3、修建公共廁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