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糍粑

艾糍粑

艾糍粑民間常於清明前後採摘嫩苗煮熟,揉入米粉中做糕團,香糯可口。南方的艾糍粑用艾葉的嫩苗煮出墨綠色的葉汁,與糯米粉攪拌在一起和成團,摘下鳳梨蜜的葉子當碟子,根據口味的不同還可放芝麻餡,可清蒸也可以油炸,味道鮮美,入口香甜。

基本介紹

發展,原料,做法,

發展

清明時節,正是艾草最嫩的時候,因為艾草有著涼血平氣的功效,許多兩廣等客家地區的老百姓愛採摘其來做成美食。艾糍粑正是其中經典,相傳很久以前,艾糍粑一般用來在掃墓路上充飢的,因為掃墓的過程時間比較久,不方便帶其他食物,因此, 粽子大小的艾糍粑就成為了主要攜帶食物,如今許多廣西的人民仍保留著這一習慣、

原料

根據個人口味需要還可以添加柚子葉、芝麻等等。

做法

第一步:煮艾草
用大鍋把水燒開,加少許鹼,放入洗淨的艾草,不要加鍋蓋,中小火保持水微開,用筷子稍翻動艾草,使其均勻受熱,煮至葉子變得青黝黝的,用手掐艾梗,綿軟至一捏就斷即可關火。煮製過程中蓋鍋蓋會導致煮出來的艾草發黃,色澤不鮮亮。放鹼是為了去除艾草中的苦味。
第二步:浸泡煮好的艾草
將煮好的艾草撈出泡入涼水中,漂去苦味,泡差不多12小時,期間最好換兩三次水,以便苦味充分滲出。
第三步:剁
泡好後,撈出艾草擠掉水份,剁碎,剁到沒什麼莖就可以了,這樣最後吃的時候口感才會細膩,不會在吃的時候吃出一根草來。
第四步:炒
剁好的艾草放入乾淨鍋中用中火炒一會,聞到香味即可,也可加入少許色拉油,這步據說是起到提香的作用,但跟老媽之前做的沒炒過的相比,沒感覺出有什麼區別,本吃客覺得可省略。
第五步:和麵團
炒好的艾草,加入糯米粉白糖,倒入剛燒開的水,邊倒先用筷子將其充分攪拌,等溫度降下來後,用手揉和成艾草團。一定要用很熱的水,使糯米粉遇熱變成粘性,和的時候才好成團,包餡的時候更好操作,成品的外形和口感更好。加糖量別太多,和好後麵團有微甜味即可,因為餡料也是甜的,糖多太膩。
第六步:包
取一小塊和好的艾團,捏成小碗形,放在手心包入餡料,封口,整成圓球狀,再壓扁一點,在底面抹點油,放在一張柚子葉上,也可以在包之前在手心裡抹油。艾草米糰不像麵團那么有延展性,做的時候要靠按、壓、捏的勁兒,不能在手心裡揉搓,不然就散開漏餡了。
第七步:蒸
做好後上,冷水架鍋蒸,水開之後半個小時就可以吃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