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慶鄉

色慶鄉

聶榮縣轄鄉。1962年建色慶鄉,1987年朗格鄉、扎落鄉和下日鄉合併建現在的色慶鄉。鄉府駐崩吉地,距縣府17公里。面積4809.96平方千米,人口5418人(2017)。轄東幾昂、責讓國、曲月波、來波、崩青、降倉、降倉多、那日、我姆雄、康樹、純報布、曲那格、達龍、朗青、彭青、縣邊卓庫、責慶、格那、巴仁布瑪、嘎列、巴日21個村委會。純牧業鄉,屬多災易災鄉。

色慶鄉位於聶榮縣南部,鄉政府所在地臨近那曲至聶榮公路,距縣城18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色慶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那曲地區聶榮縣
  • 下轄地區:21個村委會
  • 電話區號:0896
  • 郵政區碼:853518
  • 地理位置:聶榮縣西南部
  • 面積:4809.96平方千米 
  • 人口:5418人(2017) 
  • 氣候條件:高原氣候
  • 火車站:那曲站,安多站
  • 車牌代碼:藏E
概況,沿革,歷史,經濟發展,促民增收,

概況

聶榮縣轄鄉。位於縣境西南部,東鄰聶榮鎮,西連安多縣帕那鎮。常住人口5418人(2017)。轄28個行政村。鄉政府、鄉人大駐崩傑村。

沿革

1962年設鄉,1972年改公社。1987年撤區並鄉,原朗格鄉、扎落鄉、下日鄉合併為色慶鄉,原沙色鄉、江珠鄉合併為沙色鄉。1996年,色慶鄉人口約0.23萬人,轄東幾昂、責讓國、曲月波、來波、崩青、降倉、降倉多、那日、我姆雄、康樹、純報布、曲那格、達龍、朗青、彭青、縣邊卓庫、責慶、格那、巴仁布瑪、嘎列、巴日21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崩吉地;薩色鄉人口約0.2萬人,轄松果、菜布、瑪果、瑪布、江卓、巴日孔瑪、下青、商秀、土楚昔、則有毛、其波、曲波其、西嘎姆、加色、多嘎、地1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曲果切姆。2000年,色慶鄉常住人口2833人,莎色鄉常住人口2037人(五普)。2002年,撤銷薩色鄉,併入色慶鄉。
【2014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42424208:~201 220曲美多東村 ~202 220色確村 ~203 220木地村 ~204 220玉日村 ~205 220巴熱村 ~206 220布曲村 ~207 220西江松果村 ~208 220嘎姆則亞村 ~209 220其波村 ~210 220斜嘎村 ~211 220瑪容村 ~212 220其那村 ~213 220東吉昂村 ~214 220曲熱布村 ~215 220措馬村 ~216 220來波村 ~217 210崩傑村 ~218 220江蒼村 ~219 220那日村 ~220 220羽毛雄村 ~221 220楚布布村 ~222 220達龍村 ~223 220朗青村 ~224 220彭青村 ~225 220楚口村 ~226 220帕瑪村 ~227 220尼斜村 ~228 220帕玉村

歷史

1997年,民眾思想認識還不到位,加上長期以來形成的“惜殺惜售”觀念,色慶鄉的牲畜出欄工作難度非常大。為降低工作難度,色慶鄉10村的黨員、幹部帶頭加大牲畜出欄力度。員秋嘎出欄牛30頭,販賣到安多,獲利3萬多元;村長布普出欄牛20頭,羊50隻,出售給那曲凍肉場,獲利2萬5千多元。
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聶榮縣色慶鄉
1997年底,藏北高原發生了特大雪災,牲畜死亡率較高,損失慘重。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當年色慶鄉15村牧民桑珠家有155頭牛,災後只剩下19頭,死亡率高達87.7%。在縣、鄉組織的災後大反思、大討論中,秋嘎、布普兩家在災前加大出欄力度,出售活畜進入市場的做法成為討論的焦點。民眾們都說,畜牧業雖是傳統產業,但生產周期長,遇到自然災害,出現疫情時,便顯示出它的脆弱性。無牧不穩,無商不富。大家親眼看到了秋嘎、布普進入市場做買賣得到的實惠,這是一條致富的好路子。如今布普談起這件事時興奮地說:“當時出售活畜只是想為民眾帶個好頭,沒想到初入市場便得到這么多好處,既增加了現金收入,又減少了因災損失,還找到了一條致富路。”

經濟發展

有了初闖市場的經驗,有了廣大牧民民眾的支持,秋嘎、布普他們不斷捕捉市場信息,活躍在牧區和城鎮之間,開拓著牧區市場,逐漸成長為牧民經紀人。
布普家每年都做活畜生意,在六月份草場返青後購入牲畜,在年底冬宰季節出售,牲畜經過半年的精心育肥,利潤可觀。他作為村長,致富後積極帶領民眾共同致富。一些民眾沒有資金,他就以村為單位向農行色慶營業所貸款,貸款到手後,一些民眾覺得自己賺得起賠不起,了解到這部分民眾的心理後,他說:“要賠我先賠,決不讓大家先吃虧。”他的話讓民眾吃了定心丸。以2005年的活畜生意為例:色慶鄉10村全村購進牛250頭,綿羊500隻,山羊150隻,年底出售後,獲利18萬元。
如今10村牧民的生意越做越靈活,越做越紅火。在經紀人的帶領下牧民們針對市場需求,隨時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由於母牛肉在市場上受歡迎,在購進活畜時,70%以上都是母牛;山羊絨的價格高時,他們就有意識地多買山羊;色慶鄉的酥油、拉拉等畜產品在那曲廣受歡迎,村中的經紀人在市場上捕捉信息,聯繫買主,價格較高時,集體出售,有效降低了市場風險,確保了民眾的現金收入。
以前,10村的民眾和其他牧戶一樣,喜歡養,而現在他們已經不養馬或少養馬了。為什麼呢?村長布普說:“一是回響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二是現在牧民們都購進了機車吉普車,馬作為交通工具的作用已逐步失去,加之馬匹的經濟利潤少,對草場的破壞大,所以大家已經少養馬或不養馬了,把騰出來的草場多養牛羊,以獲取更大的利潤。”

促民增收

聶榮縣色慶鄉黨委、政府充分利用該鄉交通便利和靠近縣城的地域優勢,認真宣傳,積極動員、組織民眾暖季牲畜出欄,增加民眾現金收入250萬元。
據統計,自入夏以來,色慶鄉累計出欄牲畜3309頭(只),上市銷售達2252頭(只),其中氂牛上市700頭,綿羊上市1091隻,山羊上市461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