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基本性質

色彩的基本性質

色彩的基本性質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純度和明度以及相關色立體(孟塞爾色立體,奧斯特瓦德色立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色彩的基本性質
  • 外文名:Basic properties of color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純度,明度,色彩的相關要素,面積,形狀,位置,肌理,無彩色,作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彩色,色立體,定義,共同點,分類,常用模型,孟塞爾色立體,奧斯特瓦德色立體,

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

色相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徵。所謂色相是指能夠比較確切地表示某種顏色色別的名稱。如玫瑰紅、桔黃、檸檬黃、鈷藍、群青、翠綠……從光學物理上講,各種色相是由射入人眼的光線的光譜成分決定的。對於單色光來說,色相的面貌完全取決於該光線的波長;對於混合色光來說,則取決於各種波長光線的相對量。物體的顏色是由光源的光譜成分和物體表面反射(或透射)的特性決定的。

純度

色彩的純度是指色彩的純淨程度,它表示顏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則色彩的純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則色彩的純度也愈低。可見光譜的各種單色光是最純的顏色,為極限純度。當一種顏色摻入黑、白或其他彩色時,純度就產生變化。當摻入的色達到很大的比例時,在眼睛看來,原來的顏色將失去本來的光彩,而變成摻和的顏色了。當然這並不等於說在這種被摻和的顏色里已經不存在原來的色素,而是由於大量的摻入其他彩色而使得原來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經無法感覺出來了。
有色物體色彩的純度與物體的表面結構有關。如果物體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將使色彩的純度降低;如果物體表面光滑,那么,全反射作用將使色彩比較鮮艷。

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種有色物體由於它們的反射光量的區別而產生顏色的明暗強弱。色彩的明度有兩種情況: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顏色在強光照射下顯得明亮,弱光照射下顯得較灰暗模糊;同一顏色加黑或加白摻和以後也能產生各種不同的明暗層次。二是各種顏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種純色都有與其相應的明度。黃色明度最高,藍紫色明度最低,紅、綠色為中間明度。色彩的明度變化往往會影響到純度,如紅色加入黑色以後明度降低了,同時純度也降低了;如果紅色加白則明度提高了,純度卻降低了。
有彩色的色相、純度和明度三特徵是不可分割的,套用時必須同時考慮這三個因素。

色彩的相關要素

面積

客觀物象,無論是點、線、面、體,一旦在視網膜上成象,都得占有面積,沒有面積就不可能成象,沒有面積也不會有立體感,那么視面積是色彩存在不可缺少的形式。視面積的大小對色彩心理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視面積大,心理作用強,視面積小,心理作用弱。
人對色彩的感覺及感情反應,因其面積大小不同所形成的差別是明顯的。
例:一平方公分的黑,清晰乾淨。
一平方公尺的黑,嚴肅暗悶。
一百平方公尺的黑,陰森、恐怖、消極和莫明其妙。

形狀

從理論上說,客觀存在的物體及視網膜上的成象,都有一定的形狀。如:方形、圓形、三角形、多邊形、幾何形、偶然形、自然形、動植物的形狀等。
只有明度,色相、純度、面積,卻沒有形狀的色彩,在客觀上不可能存在,那么色彩具有的形狀是千變萬化,難以窮盡。就對色彩感覺的影響而言,聚散是關鍵。
(聚集的形:正圓形、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五邊形、六邊形、三角形等。
聚集程度最高的是:正園形
分散的形:自由形、網形、線形、點形、霧形等。
分散程度最高的:霧形)
從視覺生理來看瞳孔、黃斑、中央窩都是圓的。圓形的物象在中央窩上構成圓形的成象,被敏銳度一致的錐體細胞感受,所得色彩感受最精確、一致、穩定。假如說物象是條狀的,成象既在黃斑內,又有在黃斑外,色彩感覺就是可能一致和穩定。必然誘導視線移動,這樣一來,面積相同而聚散不同的色彩引起視覺注意的程度及帶給心理的影響,差別就顯著了。

位置

客觀物象在平面上及空間裡,都占有一定位置。當眼睛看到該物體時,必然在視域內占有一個位置,並在視網膜的成象中占有一個位置,視網膜上的成象位置稱視位置。這位置首先表現出光感特點,即具有一定明度、色相及純度,其次表現出面積和形狀特徵,面積大、位置必然大些,反之亦然。形狀集中,位置會占得少些,形狀分散,位置肯定占大些,越是分散占得越大。
從客觀位置來說,會有上、下、左、右、中、偏之分;
從位置關係來看,還有距離遠近、鄰接、重疊等。
從視位置來看,也有同樣的情形。
作為物體的位置,還有個距離視點遠近的問題,一般來說,近大遠小,近強遠弱、近清楚遠模糊。
從視位置來看,這些印象都保留下來,但還有感覺問題:即空間感、層次感。當然近的視面積大,遠的視面積小,近的感覺明確,遠的感覺含混,對色彩的影響是極大的。

肌理

引起色彩感覺的可見光,都是從客觀物象上輻射來的,無論是發射、反射還是透射,這光都是受客觀物象材料性質、表層的觸覺質感及視覺可以感受到質感的影響,並為我們在感覺色彩的同時感覺到該材料的性質及表層特點,這一性質特點我們稱之為肌理即紋理。
色彩的基本性質
在生活中,金屬、石頭、木材、泥沙、紙、布綢絨等都有各自的肌理。各種繪畫也有各自的肌理,這些肌理都可以通過色彩關係被視覺感受到。

無彩色

無彩色是指金、銀、黑、白、灰。試將純黑逐漸加白,使其由黑、深灰、中灰、淺灰直到純白,分為11個階梯,成為明度漸變,做成一個明度色標(也可用於有彩色系),凡明度在0°~3°的色彩稱為低調色,4°~6°的色彩稱為中調色,7°~10°的色彩稱為高調色。色彩間明度差別的大小,決定明度對比的強弱,3°以內的對比稱明度的弱對比,又稱短對比。3°~5°的對比稱為中對比,又稱中調對比。5°以外的對比稱為強對比,又稱長調對比。在明度對比中,如果其中面積大,作用也最大的色彩或色組屬高調色和另外色的對比屬長調對比,整組對比就稱為高長調,用這種辦法可以把明度對比大體劃分為高短調、高中調、高中短調、高中長調、高長調、中短調、中中調、中高短調、中低短調、中長調、中高長調、中低長調、低短調、低長調、低中調、最長調等16種。一般來說,高調明快,低調樸素,明度對比較強時光感強,形象的清晰程度高;明度對比弱時光感弱,不明朗、模糊不清。明度對比太強時,如最長調,有生硬空洞眩目、簡單化等感覺,而且有恐怖感。

作用

物理學角度看,黑白灰不包括在可見光譜中,故不能稱之為色彩。需要指出的是,在心理學上它們有著完整的色彩性質,在色彩系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顏料中也有其重要的任務。當一種顏料混入白色後,會顯得比較明亮;相反,混入黑色後就顯得比較深暗;而加入黑與白混合的灰色時,則會推動原色彩的彩度。因此,黑、白、灰色不但在心理上,而且在生理上、化學上都可稱為色彩

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包裝設計色彩的運用中,經常運用到無彩色、黑、白、灰、金銀色稱為中性色。相對於有彩色而言,其沒有明顯的色相偏向,所以也稱之為無彩色,它們中的任何一色與有彩色當中的任何色配合都是調和的。所以,在包裝設計配色中。如兩色發生矛盾衝突時,經常採用無彩色來使之達到互相連線,調和的效果。在無彩色中,黑和白是兩個極色,黑色給人感覺莊重、肅穆,具有內向的積極作用,多數人對黑色保留著特殊的感情,它在包裝設計中占有重要位置,雖然一般不宜大面積使用,但又是色彩組合中幾乎難以缺少的一套色。白色具有發射擴張感,給人以明朗、透氣的感覺,具有清靜純潔、輕快的象徵性,同時白色也存在著雙重性。而灰色作為中性色,具有柔和多變的特點,平凡、溫和的象徵,有虛無、空靈、中庸等內在含義的暗示,還能起到互補、緩衝、強力、調和的作用。儘管灰調的處理比黑白處理複雜得多,但它從淺灰到深灰色調變化中,能增加畫面的層次,使包裝畫面更加豐富,更具裝飾效果。而金銀色由於本身的特有光澤與價格,加之長期用於宮廷裝飾、高檔生活用品,形成了高貴、典雅、豪華的象徵意義。金銀色即有閃耀的亮度,又可起到調和各色的作用,是設計中常用的點綴色和裝飾色。

彩色

是指白黑系列以外的各種顏色,顏色有三特性:亮度、色調和飽和度。
亮度(Luminance)是指色光的明暗程度,它與色光所含的能量有關。對於彩色光而言,彩色光的亮度正比於它的光通量光功率)。對物體而言,物體各點的亮度正比於該點反射(或透射)色光的光通量大小。一般地說,照射光源功率越大,物體反射(或透射)的能力越強,則物體越亮;反之,越暗。
色彩的基本性質
色調(Hue):指顏色的類別,通常所說的紅色,綠色,藍色等,就是指色調。光源的色調由其光譜分布P(l )決定;物體的色調由照射光源的光譜P(l )和物體本身反射特性r (l )或者透射特性t (l )決定,即取決P(l )r (l )或P(l )t (l )。例如藍布在日光照射下,只反射藍光而吸收其它成分。如果分別在紅光,黃光或綠光的照射下,它會呈現黑色。紅玻璃在日光照射下,只透射紅光,所以是紅色。
飽和度(Saturation):是指色調深淺的程度。各種單色光飽和度最高,單色光中摻入的白光愈多,飽和度愈低,白光占絕大部分時,飽和度接近於零,白光的飽和度等於零。物體色調的飽和度決定於該物體表面反射光譜輻射的選擇性程度,物體對光譜某一較窄波段的反射率很高,而對其它波長的反射率很低或不反射,表明它有很高的光譜選擇性,物體這一顏色的飽和度就高。
色調與飽和度合稱為色度(Chromaticity),它既說明彩色光的顏色類別,又說明顏色的深淺程度。色度再加上亮度,就能對顏色作完整的說明。
非彩色只有亮度的差別,而沒有色調和飽和度這兩種特性

色立體

定義

標準的色彩設計的定義顏色可以這樣表示(括弧內是window的顏色名稱):h色相(色調) S:純度(飽和度) B:明度(亮度),把這三個要素作成立體坐標,就構成色立體。色立體學說的形成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道路的。1676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用三稜鏡發現了日光的七色帶,揭開了陽光與自然界一切色彩現象的科學奧秘,形成了由色相環組成的色彩平面圖。這一色相環,它還不能理想地表述色彩的三個屬性(明度、色相、純度)的相互關係。為此,一些學者先後提出了各自的創見。1772年,拉姆伯特(Lambert)提出了金字塔式的色彩圖概念。以後,欒琴(Runge,1771--1810)提出了色彩的球體概念。接著,馮特(Wundt,1832 --1920)提出了色彩的圓錐概念,還有的學者提出了色彩的雙圓錐概念。這樣,經過三百年來的探索和不斷發展完善,在表達色的序列和相互關係上,便從一開始的平面圓錐、多邊形色彩圖發展到現在的空間的立體球形色彩圖--色立體。

共同點

粗略的比擬是近似地球的外形。其貫串球心的中心垂直軸為明度的標尺,上端("北極")是高明度白色,下端("南極")則是最低明度的黑色,赤道線(類似地球的水平赤道線或傾斜的黃道坐標曲線)為各種標準色相,水平切面均代表同明度水平的可供採用的全部色階。愈接近外緣("地球"的表層)色愈飽和,彩度愈高:愈接近中心垂直軸,其中摻和的同一明度的灰則愈多。因為所有顏色的純色相和相應明度的灰之間的最大數量的飽和等級是在明度的中段展現的,而高明度或低明度的色則分別接近白和黑,所以,在復圓錐形或球形色立體模型中,每隻標準色相的最大直徑大致是在中間,並向兩極逐漸縮小。近現代一些研究者對色立體學說眾說紛紜,各有已見地,但總的是屬於兩個體系:孟賽爾(AIbert,[H.MunSell 1858-1918)和奧斯特瓦德(W.Ostwald,1853-1932)色系。色立體,好似一部色彩大詞典,是一部極為科學化、標準化、系統化以及實用化的工具書。首先,它科學地採用色立體體系編號為色彩定名。以往常用的慣用色名法和基本色名法,雖在實際運用中很普遍,但缺乏科學性與準確CNCS色立體性,一般只能用這些色名使人想像色彩的大概面貌,難以準確地運用和傳達色彩信息,更難以在國際上進行交流。
色立體定名法是色彩定名標準化的好方法,有利於國際性的色彩交流。色立體的立還為色彩設計者(包括畫家)提供了豐富的色彩辭彙,可以用來拓寬用色視域,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個可以直接感受的抽象色彩世界,它們實際地顯現了色彩自身的邏輯關係,並能把如此全面豐富的色彩集合在一起進行細微的比較,啟發藝術家對色彩自由的聯想,以便更富創造性地搭配色彩。其次,色立體形象地表明了色相、明度、純度間的相互關係,有助於色彩的分類、研究、套用,有助於對對比與調和等色彩規律的理解。建立標準化的色譜,給色彩的使用和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尤其對顏料製造和著色物品的工業化生產的標準的確定更為重要。

分類

國際上普遍採用該標色系統作為顏色的分類和標定的辦法。孟氏色立體的中心軸無彩色系從白到黑分為11個等級色立體,其色相環主要有10個色相組成:紅(R)、黃(Y)、綠(G)、藍(B)、紫(P)以及它們相互的間色黃紅(YR)、綠黃(GY)、藍綠(BG)、紫藍(PB)、紅紫(RP)。R與RP間為RP+R,RP與P間為P+RP,P與PB間為PB+P,PB與B間為B+PB,B與BG間為BG+B,BG與G間為G+BG,G與GY間為GY+G,GY與Y間為Y+GY,Y與YR間為YR+Y,YR與R間為R+YR。為了作更細的劃分,每個色相又分成10個等級。每5種主要色相和中間色相的等級定為5,每種色相都分出2.5、5、7.5、10四個色階,全圖冊共分40個色相.
任何顏色都用色相/明度/純度(即H/V/G)表示,如5R/4/14表示色相為第5號紅色,明度為4,純度為14,該色為中間明度,純度為最高的紅。(日本1978年12月出版了一套顏色樣卡,稱新日本顏色系,包括5000塊顏色,它是目前國際上最多的顏色圖譜。它也按孟塞爾色彩圖譜命名,但考慮到孟氏色立體中的40個色相,不能滿足實際上的需要,尤其是在R到Y和PB區間。因而又增加了1.25R,6.25R,1.25YR,3.75YR,8.75YR,6.25Y,3.75PB,6.25PB等8個色相,總共48個色相,光值即明度,分為10個等級,每個等級為0.5,即由1~9.5,純度分14個等級,每級差為1,即由1~14。)

常用模型

比較通用的色立體有三種:孟賽爾立體、奧斯特瓦德色立體、日本研究所的色立體,它們中套用的最廣泛的是蒙塞爾色立體,所用的圖象編輯軟體顏色處理部分大多源自孟賽爾色立體的標準。下面簡單的介紹孟塞爾色立體的表色系。

孟塞爾色立體

孟塞爾色立體是由美國教育家、色彩學家、美術家孟塞爾創立的色彩表示法。他的表示法是以色彩的三要素為基礎。色相稱為 簡寫為H,明度叫作Value,簡寫為v,純度為 chrma,簡稱為C。
色相環是以紅(R)、黃(Y)、綠(G)、藍(B)、紫(P)心理五原色為基礎,再加上它們的中間色相:橙(YR)、黃綠(GY)、藍綠(DG)、藍紫(PB)、紅紫(RP)成為10色相,排列順序為順時針。再把每一個色相詳細分為10等分,以各色相中央第5號為各色相代表,色相總數為一百。如:5R為紅,5YB為橙,5Y為黃等。每種摹本色取2.5,5,7.5,10等4個色相,總計40個色相,在色相環上相對的兩色相為互補關係。
色彩的基本性質
色彩的基本性質
孟塞爾所創建的顏色系統是用顏色立體模型表示顏色的方法。它是一個三維類似球體的空間模型,把物體各種表面色的三種基本屬性色相、明度、飽和度全部表示出來。以顏色的視覺特性來制定顏色分類和標定系統,以按目視色彩感覺等間隔的方式,把各種表面色的特徵表示出來。國際上已廣泛採用孟塞爾顏色系統作為分類和標定表面色的方法。
中央軸代表無彩色黑白系列中性色的明度等級,黑色在底部,白色在頂部,稱為孟塞爾明度值。它將理想白色定為10,將理想黑色定為0。孟塞爾明度值由0-10,共分為11個在視覺上等距離的等級。在孟塞爾系統中,顏色樣品離開中央軸的水平距離代表飽和度的變化,稱之為孟塞爾彩度彩度也是分成許多視覺上相等的等級。中央軸上的中性色彩度為0,離開中央軸愈遠,彩度數值愈大。該系統通常以每兩個彩度等級為間隔製作一顏色樣品。各種顏色的最大彩度是不相同的,個別顏色彩度可達到20。

奧斯特瓦德色立體

是由德國科學家,偉大的色彩學家奧斯特瓦德創造的。他的色彩研究涉及 的範圍極廣,創造的色彩體系不需要很複雜的光學測定,就能夠把所指定的色彩符號化,為美術家的實際套用提供了工具。
色彩的基本性質
奧斯特瓦德色立體的色相環,是以赫林的生理四原色黃(Yellow)、藍(Ultramarine-blue)、紅(Red)、綠(Sea-green)為摹礎,將四色分別放在圓周的四個等分點上,成為兩組補色對。然後再在兩色中間依次增加橙(Orange)、藍綠(Turquoise)、紫(Purple)、黃綠(Leaf-green)四色相,總共8色相,然後每一色相再分為三色相,成為24色相的色相環。
色相順序順時針為黃、橙、紅、紫、藍、藍綠、綠、黃綠。取色相環上相對的兩色在迴旋板上迴旋成為灰色,所以相對的兩色為互補色。並把24色相的同色相三角形按色環的順序排列成為一個復圓錐體,就是奧斯特瓦德色立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