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區

興寧區

興寧區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的六個城區之一,興寧區南起民族大道與青秀區交界,西南臨邕江江南區相望,西接解放路、華強路及鐵路沿線與西鄉塘區毗鄰,北至廣西林科院、廣西高峰林場與武鳴區相連,東北至崑崙關賓陽縣接壤。

興寧區位於南寧市中心,向東北方向延伸是南寧市最老的城區之一,也是城市的商貿中心區。興寧區面積751平方千米,2011年末總人口29.79萬。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人口民族,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經濟,綜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城鎮建設,民生,旅遊,名優特產,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因興寧區的部分區域在1950年以前屬南寧(邕寧縣興寧鎮管轄,故得名。古為邕州城區,1949年前為南寧興寧鎮。
1950年,南寧市城區街道由市公安局的10個派出所分別管理,興寧區域為興寧、明德、寧武、和平4個派出所管轄。
興寧區圖2興寧區圖2
1951年,南寧市劃分為第四、五、六區及郊區,興寧區域包括了第五區的大部分,第六區的一部分及郊區的小部分。
1953年,南寧市原四、五、六區改為第二、三、四區。1953年3月15日,市民普選,1955年12月撤銷第三區(今興寧區)建制,建立興寧、民生、解放、邕江上段、邕江下段5個街道辦事處。
1958年7月,撤銷街道辦事處,恢復區級建制,設立興寧區,並成立區黨委。1960年6月,改興寧區為興寧人民公社。1979年3月,撤銷人民公社,成立朝陽區。1980年4月更名為興寧區,同年5月成立興寧區人民政府,駐解放路54號。
1997年,興寧區面積7.2平方千米,轄2個街道:民生街道、朝陽街道。區政府駐解放路。
2001年11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將原南寧市郊區的安吉鎮、三塘鎮和上堯鄉的虎邱村劃歸南寧市興寧區管轄。
2002年末,興寧區位於南寧市市區中心,延伸至市區東北部。轄朝陽、民生2個街道辦事處和三塘、安吉2個鎮。
2003年4月9日,興寧區決定撤銷安吉鎮建制,設立兩個街道辦事處對原安吉鎮轄區進行管理
2004年9月15日,南寧市部分行政區劃:將原邕寧縣的四塘、五塘、崑崙3個鎮劃歸興寧區管轄,興寧區人民政府駐廂竹大道。調整後,興寧區轄民生街道、朝陽街道、安寧街道;三塘鎮、四塘鎮、五塘鎮、崑崙鎮。
2005年,將興寧區的民生社區劃給青秀,將青秀區的望仙坡社區、金牛橋社區、長堽西社區、燕子嶺社區、長堽東社區、將橋社區和官橋村劃給興寧區。
2005年6月25日,撤銷四塘鎮,併入三塘鎮。這樣興寧區轄2個街道、3個鎮:民生街道、朝陽街道、三塘鎮、五塘鎮、崑崙鎮。
1997年,興寧區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12萬,以漢族為多,轄2個街道:民生街道、朝陽街道。區政府駐解放路。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區總人口131865人,其中:民生街道51473人、朝陽街道80392人。
2001年11月15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1]150號):將原南寧市郊區的安吉鎮、三塘鎮和上堯鄉的虎邱村劃歸南寧市興寧區管轄。12月,南寧市調整部分市轄區行政區劃,將原郊區上堯鄉的虎邱村、安吉鎮、三塘鎮及順延到高峰林場的區域(即以安吉至甘圩的三級公路為界往東與邕寧縣、武鳴縣行政區劃界線止),劃給興寧區管轄,同時將原上堯鄉的虎邱村、安吉鎮的雞村2個村劃歸朝陽街道辦事處管理。區劃調整後,興寧區轄民生、朝陽2個街道,安吉、三塘2鎮,29個社區和17個行政村,總面積25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7萬人。
2002年末,興寧區位於南寧市市區中心,延伸至市區東北部。行政轄區面積253平方千米,人口16.8萬人。轄朝陽、民生2個街道辦事處和三塘、安吉2個鎮。
2003年4月9日,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撤銷安吉鎮建制的批覆》(桂政函[2003]249號)精神,經南寧市委,市人民政府研究(南府發[2003]36號),決定撤銷安吉鎮建制,設立兩個街道辦事處對原安吉鎮轄區進行管理。安吉鎮建制撤銷後,原安吉鎮的西津,連疇,永寧、北湖,皂角5個村仍屬興寧區管轄,人口1.1萬人,面積19.9平方千米;蘇盧、屯淥、屯裡、大塘4個村歸城北區管轄,人口1.2萬人,面積20.1平方千米。興寧區與城北區的城區界線,以現行的村界為區界。城北區、興寧區分別設立相應的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對所轄範圍實行屬地管理。城北區新設立的街道辦事處定名為“安吉街道辦事處”,辦事處辦公地址設在原安吉鎮人民政府大院;興寧區新設立的街道辦事處定名為“安寧街道辦事處”,辦事處地址由興寧區人民政府定址並落實。2003年末,興寧區常住人口16萬人。轄3個街道、1個鎮:民生街道、朝陽街道、安寧街道、三塘鎮,共有28個社區、14個行政村。
2004年,興寧區位於南寧市中心,總面積233.1平方千米。東經108°3′-108°51′,北緯22°44′-23°32′;東西向最大跨距16.49千米,南北向最大跨距22.1千米;東面與新城區毗鄰,南面與江南區隔河相望,西南從解放路轉華強路中下段與永新區相接,北面以鐵路線為界與城北區毗鄰。興寧區轄3個街道辦事處、1個鎮,共28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年末常住人口158494人。(按區劃調整前的區域)
興寧區興寧區
2004年9月15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4]79號)調整南寧市部分行政區劃:將原邕寧縣的四塘、五塘、崑崙3個鎮劃歸興寧區管轄,興寧區人民政府駐廂竹大道。調整後,興寧區轄民生街道、朝陽街道、安寧街道;三塘鎮、四塘鎮、五塘鎮、崑崙鎮。
2005年,將興寧區的民生社區劃給青秀區,將青秀區的望仙坡社區、金牛橋社區、長堽西社區、燕子嶺社區、長堽東社區、將橋社區和官橋村劃給興寧區,以民主路和長堽路為界。3月30日,兩區舉行了社區居委會的交接儀式。2005年6月25日,南寧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通知》(南府發[2005]70號):同意撤銷四塘鎮,併入三塘鎮。至此,興寧區轄2個街道、3個鎮:民生街道、朝陽街道、三塘鎮、五塘鎮、崑崙鎮。
2009年末,興寧區東起民族大道與青秀區交界,南臨邕江與江南區相望,西接解放路、華強路及鐵路沿線與西鄉塘區毗鄰,北至廣西林科院、廣西高峰林場與武鳴縣接壤。總面積751平方千米,總人口29.7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17萬人;壯族人口18.14萬人。轄2個街道、3個鎮,38個社區、37個行政村,330個自然村(屯)。

行政區劃

興寧區行政區域總面積751平方公里。轄有三塘、五塘、崑崙三個鎮和朝陽、民生兩個街道,共有34個社區、37個行政村、334個自然村(屯)。
下轄15個社區和1個城中村,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轄區人口近11萬,其中常住人口8萬多人,流動人口近2萬人。
朝陽轄區總面積22.8平方公里 ,下轄17個社區、2個村委會,總人口104030人,其中常住人口89316人,流動人口14714人。
全鎮面積19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6160畝,其中水田面積3.5萬畝,旱地2.1萬畝,水產養殖面積6335畝。全鎮轄13個行政村、4個社區,79個自然坡,174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3萬戶,總人口4.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513戶,3.3萬人,非農業人口4855戶,1.6萬人。
2010年底全鎮總人口為65577人,其中農業人口為61107人,占總人口的93.18%;非農業人口為4470人,占總人口的6.82%。全鎮以壯族人口居多,占總人數的97%,漢族和瑤族占3%。全鎮轄13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125個自然坡、444個村民小組。
全鎮轄9個行政村,126個自然坡,212個村民小組,2010年末總人口25914人,其中農業人口24917人,非農業人口997人.全鎮總面積133平方公里,2002年工農業總產值9826萬元,糧食總產量9413噸,財政總收入14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16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興寧區位於南寧市區東北部,位於市中心,東經108°3′-108°51′,北緯22°44′-23°32′;東西向最大跨距16.49千米,南北向最大跨距22.1千米。
南寧興寧區政府南寧興寧區政府
興寧區南起民族大道與青秀區交界,西南臨邕江與江南區相望,西接解放路、華強路及鐵路沿線與西鄉塘區毗鄰,北至廣西林科院、廣西高峰林場與武鳴縣相連,東北至崑崙關與賓陽縣接壤。

氣候

興寧區位於北回歸線南側,屬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氣候溫和,夏長冬短,年平均氣溫在21.6度左右。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攝氏度,夏季最熱的7、8月平均28.2攝氏度。年均降雨量達1304.2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79%,主要氣候特點是炎熱潮濕。一般夏季潮濕,而冬季稍顯乾燥,乾濕季節分明。夏天比冬天長得多,炎熱時間較長。春秋兩季氣候溫和,集中的雨季是在夏天。

人口民族

截止2011年末興寧區戶籍總人口29.8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6.35萬。主要民族有壯族、漢族、瑤族。

資源

礦產資源

興寧區主要礦產資源有有黏土、花崗岩、頁岩、高嶺土、灰綠岩、煤、金、銅、鉛、砂、礦泉水等。

土地資源

到2011年底,興寧區耕地面積1.01萬公頃其中水田面積7431萬頃。有林面積3.73萬公頃。
興寧區電子信息屏興寧區電子信息屏

經濟

綜合

2009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82.52億元,比增10.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39億元,比增6.5%;第二產業增加值26.72億元,比增10.7%;第三產業增加值33.41億元,比增12.4%。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62億元,比增12.76%;國稅收入2.49億元,比增6.73%;地稅收入2.66億元,比增8.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4.6億元,比增12.8%。外貿出口5193萬美元,比增6.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8元,比增9.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5元,比增3.2%。
2010年興寧區生產總值89.27億元,比上年增長15.3%。比南寧市平均水平提高1.1個百分點。 第一、二、三產業實現增加值分別為6.07億元、20.71億元、62.49億元,分別增長5.5%、13.2%、16.9%;三次產業比為6.8:23.2:70,第三產業主力軍位置繼續鞏固,一、二產加快發展。
2011年興寧區實現106.95億元;財政總收入實現23.12億元,連續兩年實現20%以上的快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額首次突破110億達到113.55億元,連續三年實現40%以上高位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7.5億元,占南寧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近四分之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2003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99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12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864元。

第一產業

2014年,南寧市興寧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90億元,比2013年增長4.73%,其中農業產值9.23億元,林業產值1.15億元,畜牧業產值4.53億元,漁業產值0.73億元,服務業0.25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9.80億元。農作物播種面積26993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11131公頃,總產量5.61萬噸;水稻播種面積9092公頃,產量48244噸;玉米種植面積1633.30公頃,產量0.65萬噸;經濟作物種植面積3991公頃,甘蔗種植面積1000公頃,產量6萬噸;木薯種植面積883公頃,產量0.78噸;果瓜類面積620公頃,產量0.61萬噸;蔬菜種植面積8409公頃,產量1742萬噸;淡水養殖面積1262公頃,水產品產量0.75萬噸;肉類總產量1.93萬噸。年末實有耕地9859公頃,當年減少耕地面積276公頃(國家基建占地276公頃)。
興寧區無公害蔬菜興寧區無公害蔬菜

第二產業

2014年,南寧市興寧區有工業企業1011家,個體708戶,實現第二產業增加值60.94億元,(工業增加值11.9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家(億元以上產值企業9家),實現工業總產值33.70億元,利稅總額1.87億元(利潤1.12億元);完成工業投資32.52億元,技術改造投資35.76億元;工業主要產品產量:配混合飼料56756噸,中成藥1070噸,商品混凝土2772949萬立方米,瀝青和改性瀝青防水卷材9342535平方米,鋼材(焊接鋼管)110786噸。

第三產業

2014年,南寧市興寧區有企業1.07萬家,個體工商2.96萬戶,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2.7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28.77億元;完成房地產開發建設投資92.89億元,商住房地產開發建設施工面積623.83萬平方米(新開工面積155.53萬平方米),竣工面積50.98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147.25萬平方米,銷售額95.27億元。興寧區商貿業形成以朝陽商圈為支柱,向崑崙大道經濟帶擴張態勢。朝陽商圈品牌價值、商業業態進一步提升,金橋片區規模性物流輻射作用愈加明顯。成功舉辦“2014南寧歡樂消費季”“2014南寧名品推廣周暨台灣時尚生活精品博覽會”“2014年第二屆東南亞植物花卉展覽會暨東南亞植物花卉盆栽大賽”等重點經貿活動;年內,興寧區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保持快速發展勢頭。以蘇寧易購、美美購等為代表網上商城銷售額繼續保持較高銷售增幅,促進本土商貿企業加快平台發展和傳統企業加快套用電子商務,實現實體商場和網上商城同步開展銷售活動;興寧區旅遊業方興未艾,年內接待遊客1213.0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28.70億元。
崑崙關崑崙關

社會

城鎮建設

2014年,南寧市興寧區長堽路四里擴建、崑崙大道南側儲備地塊市政1號路、瀘田路、興工北路一期等工程完成建設;金橋物流園二號路和三號路一期建成;降橋村那道坡內澇點排水治理工程、秀廂大道澳華建材市場片區內澇治理工程等項目竣工驗收。完成“白改黑”道路23條,人行道改造工程10條,望州路和南梧路2座人行天橋;完成鐵路沿線城鄉風貌改造工程3024戶;投入3100多萬元,重點實施道路(巷道)硬化、排水溝改造、鐵路沿線綜合整治及示範點建設等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84項;全面落實環境衛生保潔長效機制,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民生

興寧區2006年至2010年的教育、衛生、科技、文化、就業保障等社會事業支出累計達16.92億元,民生支出占全部財政支出的73.95%。
2010年興寧區被民政部授予 “全國和諧鄰里建設示範城區”稱號,全區有市級以上文明單位110個、文明社區37個、文明村(坡)10個、文明街道1個。
2006年至2010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07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6768人,新增農村勞動力就業轉移1.9萬人,組織農村勞動力培訓3.29萬人次,勞務輸出2.63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8%以內。
2010年該區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69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從2008年的80元/人提高到2010年的135元/人,新農合報銷資金3643.35萬元,新農合人均醫療資金從2008年的80元提高到2011年的230元;發放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補貼4389戶180.66萬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76戶,建成五保村11個、敬老院3個;發放城鄉低保救濟金4912萬元,人均低保標準從2006年的88.84元提高到2010年的167.36元,29.9萬人次城市居民和19.3萬人次農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旅遊

興寧區有嘉和城溫泉谷九曲灣溫泉度假村等國家4A級旅遊景區3個,人民公園、崑崙關戰役遺址等國家3A級旅遊景區4個,南寧市鄉村大世界、南寧鳳凰谷景區等自治區農業旅遊示範點3個。
位於廣西首府南寧市人民公園內,占地5000多平方米,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規模較大的遊樂公園及水族館之一,也是南寧地區甚至廣西的海洋教育中心及海洋動物保護區,被評為2005年南寧市優秀旅遊景區。
廣西藥用植物園是一座溶遊覽、科研、教學和生產於一體的綜合性園地,坐落在距南寧市區8公里的東郊山巒,占地200多萬平方米,是我國及東南亞地區最大的藥用植物園之一。
位於興寧區崑崙鎮政府所在地九塘街東北1.5公里崑崙山上,因山而得名。唐元和十四(公元819年)始建,於石龜塘壘石為關。宋景祜二年(1035年)築關城於崑崙山。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宣化縣知縣柳際清重建關樓。1944年建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亭、公墓及牌坊。此關地勢險要,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其中以宋朝名將狄青“上元三鼓絕崑崙關”和1939年冬抗日“崑崙關血戰”最為突出且聞名中外。
壯錦壯錦

名優特產

興寧區名優特產主要有荔枝、鳳梨、甘蔗、龍眼、芒果、香蕉、壯錦等。
壯錦
壯族的一種瑰麗工藝品,它與湘繡、蜀錦齊名,馳名中外。歷史悠久,唐宋時已有製作,明清時最繁榮,帶有濃厚的地方民族風格。壯錦以棉紗為經,五色線為緯而織成。因色彩絢麗、圖案別致、結實耐用而馳名。
興寧區整治五亂興寧區整治五亂
特色美食有酸品、老友面八仙粉乾撈粉捲筒粉、八寶飯、酸野檸檬鴨等。
酸品
南寧方言叫“酸野”。南寧有句俗話稱“行人難過酸野攤”,製作是採用當地物產木瓜、蘿蔔、黃瓜、蓮藕、椰菜、鳳梨等時令果蔬,配以酸醋、辣椒、白糖等醃製而成。吃起來酸、甜、香、辣味味俱到,脆爽可口,生津開胃。
八仙粉
相傳是清宮食譜之一,因其配有山珍、海味、時鮮八味以上,味道相異相輔,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故而得名。八仙粉以鮮滑清爽為特點。

城市榮譽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