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喀索斯

納喀索斯

納喀索斯(Narkissos)源自古希臘神話美少年納喀索斯的故事,美少年納喀索斯有一天在水中發現了自己的影子,然而卻不知那就是他本人,愛慕不己、難以自拔,終於有一天他赴水求歡溺水死亡,死後化為水仙花。後來心理學家便把自愛成疾的這種病症,稱為(自戀症)或(水仙花症)(Narcissus,水仙花,自戀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納喀索斯
  • 外文名:納喀索斯
  • 其他名稱:塞納西斯,納西瑟斯
  • 神話體系:希臘神話
  • 代表花:水仙花
  • 寓意:自戀者
相關事件,軼事典故,納喀索斯症,病症表現,治療,學者評價,自戀代表,症狀,史記記載,

相關事件

納喀索斯的傳說河神刻菲索斯娶了水澤神女利里俄珀為妻,生下一子名叫納喀索斯。納喀索斯出世以後,他的父母去求神示,想要知道這孩子將來的命運如何。神示說:“不可使他認識自己。”可是誰也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光陰茬苒,日月如梭,不覺納喀索斯已經長到十六歲,他成長為一個十分俊美的少年。他的父母因為記住了那句神示,一直不讓他看見自己的影子。所以納喀索斯並不知道自己長得是什麼模樣。他常常背著箭囊,手持彎弓,從早到晚在樹林裡打獵。樹林中有許多神女在遊玩,她們都很喜歡納喀索斯的美貌和風姿,都願意與他親近。其中有一個神女,名叫厄科,一見了他立刻便愛上了他,緊緊地追隨在他的左右。
厄科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姑娘。她喜歡高山和森林,終日裡流連于山林之間。她有一個毛病,就是特別愛說話,不論誰在講話,她都要插進去說上幾句。
納喀索斯
有一次宙斯來到樹林裡同神女們遊玩,被神後赫拉發現了,便到樹林裡來尋找。厄科惟恐赫拉找到,便故意地纏住赫拉嘮叨個沒完沒了,這樣,神女們便贏得了時間,一個個從宙斯身邊跑掉了。赫拉得知實情以後非常生氣,便對厄科說道:“因為你的舌頭欺騙了我,你將永遠失去講話的權利。我只給你留下一種本領,就是跟在別人之後不斷的重複別人說過的最後幾個字。”
從此厄科縱然有千言萬語也只能張口結舌,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出來了。
有一次,納喀索斯同他的夥伴走散了,他高聲喊道:
“有誰在這裡?”
厄科應聲道:“在這裡!”
納喀索斯四下望望,不見人影,便又喊道:“你過來!”
厄科又應聲道:“過來!”
納喀索斯回頭望望,仍不見人影,便大聲說道:“你為什麼躲避我?”
厄科又應道:“躲避我?”
納喀索斯一定要見見這個同他說話的人,便說道:“讓我們在這裡相會吧!”厄科心裡樂得什麼似的,她一面回應說:“相會吧!”一面急忙的從林子裡跑出來,一看見納喀索斯,便伸出雙臂去擁抱他。
納喀索斯大吃一驚,一面連連後退,一面高呼:“放開手!我如果接受你的愛,還不如早死的好!”
厄科輕輕的說到:“不如早死的好!”說完,便羞得滿臉緋紅,飛快逃入林中。
從此以後,她整天藏在山洞和峽谷里,不再與人來往,憂傷充滿她的心,她一天天憔悴下去,可作為一個神女她是不會死的,她的聲音永遠留在山谷里,不斷的回應著人們的呼喚,重複著最後幾個字“厄科”的意思就是“回聲”。
納喀索斯不僅對厄科這樣冷淡,他對所有的神女都很冷淡。他拒絕了所有向他求愛的神女。於是神女們舉手向眾神祈禱說:“但願他有朝一日愛上一個人,卻永遠也得不到她的愛!”命運女神涅墨西斯聽見了這個禱告,便答應了她們。
有一天,納喀索斯又到林中打獵,他發現了一片清澈的湖水。這湖水還沒有一個牧羊人發現過,所以不曾有一隻山羊飲用過,不曾有一隻野獸遊玩過,也從沒有一隻鳥雀飛掠過。湖面上沒有一枝枯枝或敗葉。湖的四周長滿了綠茵茵的細草,高大的岩石遮蔽著太陽的光和熱。納喀索斯覺得有些累,又熱又渴,便來到湖邊,低下身去準備喝幾口清涼的水。突然他看見了自己水中的影子。這影子是那么美麗:一雙明亮的慧眼,有如太陽神阿波羅那樣的捲髮,紅潤的雙頰,象牙似的頸項,微微開啟的不大不小的朱唇,嫵媚的面容,真如出水的芙蓉一般。
納喀索斯
他想這一定是水中的神女在向他窺視。他心中喜悅,竟然愛上了自己水中的倒影。他想伸手去擁抱水中的情人,當他的手一觸到水面,那影子便悄然不見了。他用嘴去吻一吻他的朱唇,當他的嘴一接觸水面,水面便化作一片漪漣。過了好一會兒,那水中的神女才又重新出現。
他這樣在湖邊流連,頻頻望著湖中的影子,不覺得累,也不覺得餓。他站得遠,她也站得遠;他站得近,她也站得近。只要他一想要碰碰她,她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只得站在湖邊,望著自己的影子,過了一天又一天。他不吃也不喝,痛苦異常。他面頰上的紅潤消褪了,他的青春活力枯竭了。他輕輕地倒在地上,頭枕著岸邊的嫩草,永遠地閉上了他那雙被人讚賞,又被他自己深深地愛著的眼睛。

軼事典故

神女們聞訊趕來悼念他。她們發自內心的深深悲痛感動了宙斯。幾天后,在湖邊的草叢中,在納喀索斯倒下的地方,長出一株株嬌黃的水仙花,它散發出淡淡的幽香。在扁扁的,細長的綠葉的映襯下,在白色的花瓣中央裝點著金黃色的花蕊。它斜生在岸旁,在晶瑩的湖水裡清晰地映照出它美麗的影子。它就是納喀索斯的化身,是宙斯為了撫慰那些深情的神女們而創造出來的。
今天,在希臘,水仙花就叫納喀索斯。

納喀索斯症

自戀癖也稱自戀症、影戀或納喀索斯症,是指個體對自己有強烈性慾要求的狀態,熱戀自己的身體,是一種以自己為性愛對象的性偏離。在文學作品中很早就有了關於自戀癖的記載,其中最著名的是古希臘神話中納喀索斯的故事。納喀索斯是河神和仙女的兒子,美貌出眾。女神厄科向他求愛,遭到拒絕,後幻化為回聲女神。諸神因此對納喀索斯不滿而對他進行懲罰,使他愛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後憔悴而死,成為水仙花神。納喀索斯症後來也就成了自戀症的專用名稱。

病症表現

(1)對批評的反應十分激烈,常常表現為憤怒、羞愧或感到恥辱(儘管不一定當即表露出來)。
(2)總是喜歡指使他人,要他人為自己服務。
(3)過分自高自大,對自己的才能誇大其詞,希望受人特別關注。
(4)堅信他關注的問題是世上獨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
(5)對成功、權力、榮譽、美麗或理想愛情有非分的無限的幻想。
(6)認為自己應享有他人沒有的特權。
(7)渴望持久的關注與讚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強的嫉妒心。

治療

自戀的人,一般心境抑鬱,自信心不足,經常為自己如何行事和別人怎樣看待自己而苦惱,對他人的評論十分敏感。
簡單說,自戀和自卑實際是自尊發展的兩個極端。自尊心過強,就發展為虛榮心,最後導致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過強的自尊心,使人高傲自負,固執己見,不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情,難以搞好人際關係。自尊心過弱,就會轉化為自卑。自卑使人妄自菲薄,自暴自棄,缺乏做人的信心。因此過強和過弱的自尊心都是不好的,自尊也要適度。
自卑,自信,自戀,都是一種自我認識,是意識的形式之一,也就是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 自我認識是後天產物,是受社會條件制約的。對自我的認識,其形式主要包括自我觀察,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監督和自我控制等。自我認識的主要途徑:
(1)通過認識他人而認識自己。交往中,人們彼此認識和評價,這些評價影響到個人的自我評價,形成自我意識。
(2)通過直接的和間接的自我認識,個人對自己心理和身體特徵的研究而形成自我意識。
(3)通過自我監督和自我教育而形成自我意識

學者評價

著名心理學家科胡特認為,自戀是人類的一般本質,每個人本質上都是自戀的。似乎人人都有自戀情結。也有人說:“自戀的實質是對生命的珍惜。”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甚至說:“我是個徹底的自戀狂。” 一般意義的自戀,絕非病症。只有當自戀發展成為自戀癖、自戀狂,才成為病症,即納喀索斯症,又稱“水仙花病”。這是一種病態,有礙於人的健康成長的病症。

自戀代表

納咯索斯,是希臘神話里的美少年,他拒絕愛情,卻對自己水中影子,愛得發瘋,直到溺水而死,變成水仙花。被羅丹譽為“生命的窺視者”的法國畫家普桑,繪有《山精厄科與納咯索斯》,即以這個題材作畫。這是外國自戀症的典型。 中國也有相類似的自戀人物,明代有個蔡林屋,以擅長易經自負,故稱“易洞”。他置一大鏡,著書得意時,輒正衣冠向鏡自拜其影說:“易洞先生,爾言何妙。吾今拜先生矣!”錢鐘書的《小說識小》曾說及此人。蔣寅的《金陵生小言》,也記載此事。還有明代萬曆年間美女馮小青潘光旦寫《馮小青考》,研究她的詩詞,揭示她有自戀癖。每天顧影自憐,日慚消瘦,最後枯萎而死。

症狀

弗洛伊德曾對自戀進行病理學研究。人本主義哲學家、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姆則將自戀視為更為廣泛的社會心理現象。弗洛姆認為,“對自戀者來說,唯一完全真實的東西是他們自己,是情感、思想、抱負、願望、肉體、家庭,是他們所有的一切或屬於他們的一切……凡與他們有關的一切,都光彩煥發,實實在在。身外的人與物都是灰色的、醜陋的、黯淡無光,近乎虛無。”在弗洛姆看來,任何形式的自戀都存在著一個共性,即對外在世界缺乏真正的興趣。在這種心態支配之下,很容易將自我當做整個世界的中心,將個人生存視為唯一目的,從而形成強烈的自戀傾向,“他人即地獄”、“他人即豺狼”。 為人,當自愛、自珍、自惜、自信,這是不可缺少的品質。但不能極端化、絕對化,走向自持、自矜、自負、自傲、自誇、自封、自伐、自大,乃至自鳴得意、自命不凡,最後發展成自戀癖、自戀症。自愛,不能過度自我欣賞。自珍,不能過分自我迷戀。自惜,不能孤芳自賞,顧影自憐。自信,不能恃才傲物,妄自尊大。重要的是,決不能過度。自我中心、自戀成癖,是病態人格,學者稱之為“自戀性人格障礙”。 大概是出於反對自戀成癖,中國人創造出自戀的山雞形象。

史記記載

張華《博物志》說,山雞“自愛其毛,終日映水,目眩則溺水。”劉敬叔《異苑》也說,山雞看到自己模樣便跳起舞來,“不知止,遂乏死。”揭示自戀後果之可怕,以警世人。 克利斯多夫·拉斯奇也批評自戀主義,他在《自戀主義文化》里,揭示自戀後面的文化淵源,他說:“美國真正存在的一種正在死亡的生活———一種崇尚個人主義文化。正是這種腐朽的文化,把個人主義的邏輯引入了一場人人皆敵的混亂,把對幸福的追求引入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自戀主義死胡同。”他是極其反對美式自戀主義,卻未必受到贊同。 自戀癖,具有封閉性、排他性。消除自戀型人格障礙,前提是走出自我中心的壁壘,跳過自我封閉的障礙融入社會。愛自己,也愛別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