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漳郭小屯墜子文化

郭小屯村的墜子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早在清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796年)左右,墜子就已在該村流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漳郭小屯墜子文化
  • 建立時間:公元1796年
  • 從業人員:約380名
  • 墜子曲藝班:20個
簡介,歷史,現狀,

簡介

郭小屯村因盛行墜子戲、墜子曲藝而聞名遐邇,方圓百里一提起郭小屯來,沒有幾個不知道的,都說那是個“墜子窩兒”,戲稱郭小屯村裡的人“上墳哭的都是墜子調”。

歷史

墜子的前身叫“英歌柳”,是老藝人柳茂林爺爺的爺爺柳丁奎(1749年生),從安徽一帶學來的一種民間小調,後幾經傳唱、改造,逐步形成了墜子這種曲種。1948年,經柳茂林、鄧豐林、王計生、陳秀生等幾個老藝人的努力,把墜子由過去的打地攤說唱搬上了舞台,稱為化裝墜子,使這種曲藝形式發展為舞台戲劇。從而在全村形成了十分濃郁的墜子戲劇、曲藝文化氛圍,上至八十老翁,下至幾歲孩童,大都會哼幾句墜子腔。據不完全統計,僅全村會演唱、說唱幾段墜子折子戲或幾段墜子書的人數,占全村總人口的比例分別:1950年至1960年約占45%;1963年至2006年上升到80%。

現狀

現在,該村現有墜子曲藝班20個,從業人員約380名;墜子劇團12個,演職員500餘人。他們常年在晉、冀、魯、豫四省邊區演出,每年演出千餘場,觀眾達十五萬餘人次。為了便於在農村流動演出,他們還自行組裝了10台機載流動舞台車,直接把墜子戲曲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門口,極大地豐富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深受廣大農民民眾歡迎。當前,願意唱戲、學戲的人越來越少,墜子戲劇、曲藝的傳承遇到了挑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