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夜來帶得些兒雪

臨江仙·夜來帶得些兒雪

《臨江仙·夜來帶得些兒雪》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上片寫眼前蕭瑟的雪景,下片追懷往事,又兼描繪景色。全篇意含悼亡,柳亦如人,人亦如柳,不即不離,深得詠物詞之妙。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臨江仙·夜來帶得些兒雪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飲水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臨江仙
夜來帶得些兒雪,凍雲一樹垂垂。東風回首不勝悲,葉乾絲未盡,未死只顰眉
可憶紅泥亭子外,纖腰舞困因誰。如今寂寞待人歸,明年依舊綠,知否系斑騅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臨江仙:雙調小令,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樂章集》入“仙呂調”,《張子野詞》入“高平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韻。約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韻,後片六平韻。
②凍云:嚴冬之陰雲。此處是說垂柳帶雪,望去猶如片片浮雲。唐方乾《冬日》:“凍雲愁暮色,寒日淡斜暉。”
③顰(pín)眉:因為眉似柳葉,所以這樣稱呼。顰,皺眉。
④紅泥亭子:紅色的亭子,也指長亭。為古代行人休憩或送別之處。
⑤纖腰:比喻柳枝。
⑥斑騅(zhuī):青白色的馬。唐李商隱《無題》: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宋晏幾遭《玉樓春》:“斑騅路與陽台近,前度無題初借間。”

白話譯文

柳枝掛著些許前夜的落雪,看上去如同寒雲片片。在東風中回首往事,悲痛不能承受。樹木柳葉乾枯了,柳絲卻仍然搖曳,正如我的心雖已乾枯,對你的思念卻從未斷絕。柳樹雖然未死,但枝葉蜷曲如同不展的愁眉,正如我雖生猶死,終日眉心緊鎖。
可曾記得驛站紅亭外的柳枝,為誰飛舞?如今那柳枝只是寂寞地等待當初遠行之人歸來。明年柳枝依然會掛滿新綠,只是不知道還能否系住我的馬兒,不再放任絕情的人肆意遠行。

創作背景

諸本皆以此闕排《臨江仙·寒柳》闕後,疑為同時同題之作。在一個寒冷的落雪冬夜,納蘭看見了處境甚是慘澹的柳樹,不僅要對抗冬天嚴酷的寒風,還要經受霜雪的磨礪,樹枝上的積雪泛著逼人的寒氣。心中對亡妻的思念更加濃烈,於是提筆寫下此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寫眼前景,春柳枝頭的春雪還沒有完全融化,柳枝在寒冷的天氣里無精打采地低垂著。 “東風回首不勝悲”,是抒發自己的悲情。“葉乾絲未盡,未死只顰眉”,寫柳樹枝條的萎靡,凜冽的寒風吹過,回憶起春風的和煦忍不住心生悲涼。這樹的葉子早已落淨,但柳絲尚存還沒有凍死,只是像病了一般皺著眉頭,就好像愁病交加的自己,生動渲染了詩人刻骨的相思和言不盡的悲悼。
下片追懷往事,又兼描繪景色。當初詞人和愛妻在紅亭作別時春光正好,那柳樹當真是“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風拂動柳枝,那垂柳正是為了二人的出現而搖曳生姿。如今只剩下詞人自己一人佇立紅亭,“寂寞待人歸”。亡人已去又怎能歸來,詞人定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可是明白又怎樣,抑制不住的思念讓他在此停留,不肯離去。思罷往昔又念明朝:待到挨過寒冬,明年春天紅亭左右的垂柳依然會變綠,卻不知道是否還會有人在那裡繫上駿馬,長亭送別。縱使再有人在此話別,詞人卻也終歸是見不到愛妻了。前人惋惜的多是天各一方、難以聚首的遺憾,詞人所嘆的卻是陰陽相隔、永不聚首的恨事。
末句的感傷不僅是為了早亡的愛妻,也是詞人對自己傷心成疾的悲觀聯想,讀之無不心生悲憫。

名家點評

現代著名學者張秉戌《納蘭詞箋注》:“此篇亦為詠寒柳之作,同樣意含悼亡之旨,可與前首合讀。上片寫眼前景,下片追懷往事,其‘葉乾絲未盡,未死只顰眉’二句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刻骨的相思之情、不勝悲悼之意。”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