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家莊諸城巨龍

臧家莊諸城巨龍

由莫進尤、王克柏、陳樹清、王培業、徐星撰寫的論文《山東晚白堊世一新的巨龍類恐龍》發表於權威學術刊物《地質通報》第36卷第9期第一篇,作者將這一新的巨龍類恐龍命名為“臧家莊諸城巨龍”,它屬蜥腳類恐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臧家莊諸城巨龍
  • :植物界
  • 分布區域:山東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發現意義,

物種學史

諸城市自2008年開展第三次大規模恐龍化石發掘工作以來,科學研究成果不斷呈現。先後在國內外權威刊物發表科研論文30餘篇,命名了諸城中國角龍、巨型諸城暴龍、意外諸城角龍、巨大華夏龍、諸城坐角龍等10多個新屬種,在古生物界引起轟動。
2014年,科研人員在對發掘自諸城臧家莊化石點的部分化石進行研究時,發現一塊化石非常奇特。這塊化石非常完整,卻與其它恐龍屬種同一結構部位明顯不同,經初步鑑定為蜥腳類恐龍左肱骨化石。隨後,諸城科研人員邀請國內蜥腳類恐龍專家、廣西自然博物館莫進尤研究員再次進行科學鑑定,確定無疑是蜥腳類恐龍左肱骨化石。據了解,在這之前,在白堊紀王氏群地層中從來沒有蜥腳類恐龍化石的描述和報導,這屬首次。而且這塊化石非常粗壯,與四川自貢和廣西發現的蜥腳類恐龍完全不同。

形態特徵

這塊左肱骨化石包含了非常明確的系統信息和獨特的形態特徵組合,表明所屬個體無疑代表了一種新的巨龍類恐龍。研究發現,該左肱骨化石近端橫向強烈擴展,近端最大寬度與骨幹長度之比為0.55,骨幹粗壯,粗壯指數為0.39,這些特徵明顯區別於白堊紀發現的其它蜥腳類恐龍,屬於一蜥腳類恐龍新屬種。經過三年多深入系統的科學研究,最終,這一恐龍新成員被命名為“臧家莊諸城巨龍”( Zhuchengtitan zangjiazhuangensis sp. Nov.),為一新屬新種。

發現意義

“臧家莊諸城巨龍”的發現與命名意義重大。它是亞洲白堊紀地層中發現的最粗壯、最大、也是最重的蜥腳類恐龍,體重大約在40噸以上,體長超過15米,比亞洲早期發現的布萬龍和北方龍都要高大,諸城先後發現了世界最大的鴨嘴龍、亞洲最大的暴龍、這次又發現了亞洲白堊紀最大、最重的蜥腳類恐龍,這為諸城發現的恐龍屬種非常巨大這一顯著特徵又增加了佐證,同時也進一步拓展了諸城恐龍科學研究的課題。
同時,“臧家莊諸城巨龍”的發現增加了諸城恐龍家族的新成員,對於研究恐龍的種類分布意義非常重大,對於研究大陸板塊漂移提供了新的證據。另外,它的發現填補了世界古生物研究領域的空白,蜥腳類恐龍是恐龍家族中演化繁衍時間最長的恐龍,發現的化石一般都是在侏羅紀,這一次在白堊紀中發現實屬罕見。諸城地區在早白堊世的皇龍溝足跡群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這一次在晚白堊世地層中發現了蜥腳類恐龍骨骼化石,這充分證明了在整個白堊紀時期,諸城地區都有恐龍生存繁衍,時間跨度至少在6000萬年以上,甚至更長。由此證明,在中生代時期,諸城地區的確是恐龍的生活的天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